(08)真理的足迹-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岩洞、钟乳石和石笋的成因,已有独到的见解,他指出岩洞是由流水作
用形成的,钟乳石是由石灰岩中的水滴下后水分蒸发、石灰质凝聚而成的。
他在记述云南保山的水帘洞时写道:“崖间有悬于虬枝为水所淋漓者,其外
皆结肤为石,盖石膏日久凝胎而成。”(滇游日记,崇损十二年七月八日)
这里说的“盖石膏日久凝胎而成”,即指明了钟乳石的成因。在当时尚无化
学分析的条件下,他已观察到钟乳石是由于含钙质的水滴蒸发后,钙质附着
洞顶,逐渐凝结聚集而成这是难能可贵的。他在解释了落水洞的成因及其与
伏流、水系的关系后,正确的指出了地下河道的顶棚陷落,可在地面形成圆
洼地、峡谷或天生桥。
经过水的长期溶蚀,由于裂隙、落水洞、洼地等的发展扩大,溶洞、地
下河道等的崩塌,使地面变得高低不平,最后被分割成无数并立的峻峭山峰,
称为峰林(石林),这是岩溶地貌最显著的特征。他从桂林舟行到阳朔途中,
对看到的峰林地貌,曾这样描述:桂林附近的峰林“诸峰分峙叠出,离立献
奇……倒插水中,直如青莲出水,各欲独上”。“南三十里,则龙头山复铮
铮骨立,而阳朔四周,又攒出碧莲玉笋世界矣。” (粤西游记,崇祯十年五
月二十二日)
徐霞客在经历了桂、黔二省的岩溶地区绕行云南东部再折至滇、黔、桂
交界的罗平时,他在总览西南各地岩溶地貌的基础上,对西南地区峰林地貌
的分布,作出了对比分析,写道:“遥望东界遥峰下,峻峰离立,分行竞颖,
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今湖南道县),
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 (滇游日记,崇祯十一
年八月十八日)对云南罗平的峰林,这样写道:“罗庄山在城(指罗平)东
南六十里,其山参差森列,下多卓锥拔笋之岫,粤西石山之发轫也。”(滇
游日记,崇祯十一年八月十八日)由此可见徐霞客在描述岩溶地貌的基础上,
还试图深入研究岩溶地貌的分布发育规律。
徐霞客对岩溶地貌的考察记录,是世界上第一部考察岩溶地貌的科学文
献,早在300多年前他对岩溶地貌成因的解释,和今天的科学原理基本相符。
毛泽东曾提到徐霞客徒步遍游西南并发现长江上游的故事,对徐霞客及其《徐
霞客游记》给予高度的评价。徐霞客不愧为一个向自然界开战、向地球进军
的先驱者之一,他为我们开发岩溶地区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徐霞客的一生几乎全部从事于地理考察的野外旅行,是同自然界各种艰
难险阻战斗的一生。
徐霞客生活的明朝末叶,一方面是封建统治阶级已经到了腐朽的阶段,
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反动统治摇摇欲坠,封
建统治阶级为了挽救残局,疯狂镇压人民;另一方面在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
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徐霞客的故乡江浙一带更是当时资本主义萌牙较早的
地区,随着生产、贸易和交通的发展,要求对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进行详
细的了解,探索自然规律,徐霞客的地理考察正是符合了这个时期的要求。
他对功名淡薄,断然不求仕宦,不慕权贵,走上了自学勤功,博览群书,探
索自然的科学道路。他不仅阅读了大量古今史书和地理书籍,而且特爱旅游、
地志、山海方面的书籍。他反对死读经书。因为,在徐霞客之前,有关地理
书籍的传统写法,记载的大多是疆域沿革、建置风俗等,而对山川岭流介绍
很少,至于各种自然地理现象,涉及更少,且在传统经典中记载的地理事实,
有许多谬论流传,以误传误,徐霞客曾严厉批判这些作者们是“彼不辨端末
巨细,悍然秉笔,类一丘之貉也夫”!他立志“朝碧海而暮苍梧”,“欲问
奇于名山大川”,进行实地考察。几十年如一日,几乎年年外出,获得了许
多超过前人的新见解。他所写的《徐霞客游记》与过去的地理著作大不一样,
完全是根据野外考察的资料,按照自然界本来的面目而写成的。
徐霞客坚持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批判认为岩溶地貌是“天开神凿”的
谬论,指出自然界充满着矛盾,有旺盛的活力,山的形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有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变化和发展,流水也会劈开山岭,侵蚀岩石而造
成多种多样的地貌。他在考察中常遇到一些罕见的独特的自然现象 (例如对
云南腾冲的火山和地热蒸汽的考察),他从不信鬼神,不畏天命,而是仔细
观察,如实记载,以自然界本身来说明自然界,从而作出了科学记述。有一
次在湖南茶陵考察麻叶洞时,有人对他说,此洞有“神龙奇鬼”,非有降鬼
伏神法术的人不敢进入,徐霞客听后,一笑置之,仍然带着火炬人洞仔细考
察。一部《徐霞客游记》同时就是同神学迷信和唯心主义作斗争的科学记录。
徐霞客在地理考察旅行过程中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精神也很突出。在
长期的野外考察中,他“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旅
泊岩栖,游行无碍”。他经历的波折,遭遇的危险,不胜枚举。他为了探索
自然规律,凡登山总是尽力登上最高峰;凡探洞总是到达最深处,凡研究河
流总是尽力追溯河源。在探索广西融县的龙洞时,落入深潭几乎淹死。在考
察融县真仙岩暗洞时,曾跨过不见首尾的巨蛇,冒着极大的艰险。在辛苦跋
涉一天之后,即使晚上露宿于破壁枯树下,牛栏猪圈旁,为了把当时的考察
及时记下来,也要点燃油灯或枯草来写日记。徐霞客这种不避寒暑、不畏艰
险、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顽强精神,显示了一个科学工作者献身科学的大
无畏气魄,使他在科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如马秀思所说:“在科学上
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
的顶点。”
正邪的争斗
拉普拉斯和 《宇宙系统论》
19世纪下半叶,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当时生产实践和实验的基础
上,集前人力学知识之大成,奠定了古典力学的基本体系,把力学这一门古
老的学科,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运用牛顿力学的原理,在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领域中,不断获得可喜的成功。到了19世纪初,牛顿力学已经发
展成为一门理论严密,体系完整的学科。
由于牛顿力学的光辉成就和日臻完善,使得一些科学家踌躇满志,傲然
自得起来。他们认为,牛顿力学是阐明宇宙一切奥秘的“完美无缺”的理论,
没有什么自然现象是牛顿力学所不能解释的,一旦人们掌握了牛顿力学,科
学的真理就被穷尽了。不少人觉得,科学理论的大厦业已建成,日后的科学
除了对已有的理论进行修修补补之外,似乎已经无事可做。科学家的任务至
多也只有在已知规律的公式的小数点后面加上几个数字罢了。在持有这种想
法的人群中,法国著名的科学家拉普拉斯就是典型的一个。
拉普拉斯出身于法国诺曼底半岛的一个农民的家庭,由于家境清寒,靠
亲朋的资助才得以求学。18岁时,拉普拉斯来到巴黎谋生,把一篇关于力学
原理的论文呈递给当时的大科学家达朗贝尔审阅,受到了达朗贝尔的器重。
经达朗贝尔的推荐,拉普拉斯进了巴黎军事学校,担任数学教师。在他教过
的学生里面就有拿破仑·波拿巴。
拉普拉斯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曾作出过卓越的贡献。著名的康德—拉普
拉斯星云说,由于拉普拉斯的《宇宙系统论》一书的发表,才发生广泛的影
响,而且他对宗教的态度比牛顿、康德更为激进。
在天体演化学说中,拉普拉斯抛弃了牛顿把宇宙间天体运行的动因归之
于“第一推动力”的观点,大胆取消了“上帝”的作用。在拉普拉斯的主要
著作《天体力学》发表之后,有人告诉拿破仑说,在这本著作中拉普拉斯没
有提到“上帝”的名字。有一次,拿破仑对拉普拉斯说:“有人告诉我,你
写了这部讨论宇宙体系的大著作,但从不提到它的创造者。”拉普拉斯挺直
了身子,率直地回答道:“陛下,我用不着那样的假设。”
不仅如此,在天体运动的过程中,拉普拉斯也不许“上帝”来干涉,牛
顿虽然很早就解决了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运动问题,但是在回答天体运动过
程中,是否会出现由于某些扰动而造成整个太阳系的“事故”问题时,牛顿
却再一次引进“上帝”的概念。牛顿的答案是,在太阳系的运动恢复正常而
免遭不幸。拉普拉斯却截然相反,他认为根本用不着“上帝”来帮助,拉普
拉斯根据准确的计算指出,太阳系的运行是绝对准确有序的,不可能出现任
何危机。这个论断否定了“上帝”对太阳系进一步干涉的权利,这在当时是
有进步意义的。比起牛顿、康德来,拉普拉斯是更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
愧为18世纪至19世纪期间的一位战斗的无神论者。
然而,拉普拉斯却对古典力学过于迷信了。他把牛顿关于机械运动的理
论,推广到一切现象里去,把整个世界都纳入一个机械的图像之内,企图把
一切运动都变成机械运动,完全抹杀高级运动与低级运动、复杂运动与简单
运动之间的差别。拉普拉斯进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由太阳系中的行星
到人的身体内的原子,都准确地遵从着相同的力学规律,因此,任何物理现
象都必须由牛顿力学作出最终的注释。
1812年,拉普拉斯提出了他的著名的“神圣计算者”的观点。拉普拉斯
认为,如果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力量和自然界各个组成
部分的详细状态,被一个智慧渊博的“神圣计算者”全部掌握,那末,他就
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宇宙中最大的物体的运动和最微小的原子的运动,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东西不是智慧者确切知道的,它对于未来的东西如同对
于过去的东西一样了如指掌。”因而,“神圣计算者”能够预见整个宇宙在
无论多少世代以后的一切事情。
在拉普拉斯看来,古典力学已经成为“终极理论”,有了它就能穷尽一
切真理。拉普拉斯说:“可以想象,关于自然的知识达到这样一个水平:整
个世界的过程都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中表现出来,从一个联立微分方
程式的巨大系统中,宇宙中每一个原子的运动的位置、方向和速度都可以在
任何瞬间中计算出来。”既然未来的一切皆可预先卜知。那么,科学理论自
然就没有发展的必要了。
然而,科学巨人的脚步并没有满足“神圣计算者”的奢望而停顿下来。
探幽索微,永无尽止,继研究低速、宏观世界之后,人类又向高速,微观世
界进军。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逐步过渡到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为代表的新物理学。科学的实践证明,牛顿力学并不是科学上的“终极理论”,
而只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在这一点上,牛顿对自己的估
价倒是值得赞扬的,1727年2月,牛顿得了胆结石,自认为不行了,他说:
“我不知世人对我怎么看法,不过我自己只是觉得好像在海滨玩耍的一个小
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是没有
发现。”
分割原子
在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一段颇有教训的历史。
古时候,人们仰视日月星辰,奇峰峭壁;俯察长河大川、沙石草木,有
时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品类繁多的宇宙万物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是怎样
构成的?
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事物,给人们提供了许许多多发人深思的现象。譬
如一堆沙粒,从远处看去似乎它们都是连续的整体,而实际上却是由无数颗
小沙粒组成的;天上的银河,一眼望去好像是一条白色的辉带,然而,它却
是由数量庞大的星体聚集而成的……,这些现象很容易使人们想到:一切大
的东西都是小小的颗粒构成的。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提出了类似“原子”的说
法。当时他和庄子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庄子说,要是有一根一尺长的木棍,
我今天把它折成两段,明天再把那半段再折成两段,后天又把那半段的半段
再折成两段……这样一直折下去,即使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