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8章 股评 >

第1部分

08章 股评-第1部分

小说: 08章 股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节 利多与利空
    在股票投资中,股民都是根据所摄取的信息来预测股票将来的走势,进行投资的决
策。有时为了造成一种对自己有利的局势,无论是空头或是多头都乐于制造或传播一些
流言来影响股价走势。对于股民来说,除了辩别流言的真伪以外,最关键的就是要区分
信息的性质是利多还是利空。
    利多和利空的区分有四条基本原则。
    一是根据对股市供求关系的影响,因为股市上资金与股票的供求关系决定着股价的
涨跌,资金相对盈余时,股价就上涨;反之,当资金相对紧张时,股票价格就下跌。所
以一切有利于资金扩容的消息都是利多消息,一切关于股票扩容的消息就是利空消息。
如1991年7月底政府发布的关于暂停股市扩容、容许外资入市、券商可向金融机构融资等
“三大政策”就是特大利多,因为它促使股市上的供求关系向资金供过于求、股票供不
应求方面转化,从而也引发了当年股市上最大的一轮上涨行情。而1995年5月18日证监会
暂停国债期货交易三天后发布的关于恢复新股上市的消息就是利空消息,因为新股上市
将改变股市的供求关系,使之向着增加股票供给的方向发展。
    判断利多或利空的第二条原则就是对股民炒作收益或交易难易程度的影响。如对股
票红利或股民的资本利得(股票差价)是否征税或税率的调整,股票交易费、税或股票
交割期延长与缩短等。因为股票交易税或费率的增加,将减少股民的投资收益,则交割
期的延长如T+0改为T+1,它将增加股票的炒作难度,相应延长了资金的运转周期,加
大了股票炒作风险,所以它是利空消息。
    利多或利空的第三个判断原则是对上市公司经营效益的影响,一切影响上市公司经
营效益的信息都是利空消息,如上市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局势的
变化、国家是否处于战争状态、宏观经济的运行是否平稳等,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影
响着上市公司原材料的供应或产品的销售、员工的工作情绪或状态,从而直接影响着上
市公司的经营效益。另外当上市公司的内部因素改变时,如管理水平的改善或降低,技
术设备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新项目的投产或失败等等。
    判断利多或利空的第四个原则是对股票投资价值的影响。一切能增加股票相对投资
价值的因素都是利多因素;反之,一切降低股票相对投资价值的因素都是利空。当其它
领域的投资收益率上升时,将导致股票收益率的相对降低,如储蓄利率或债券利率的上
调,实业投资如房地产投资收益的提高等等都是利空,而储蓄利率或债券利率的下调等
就是利多消息。如1996年5月后两次调整利率,就引发了沪深股市的一轮特大上扬行情。

第二节 题材与板块
    题材和板块,就是舆论为即将被炒或正在炒作的股票制造的借口和缘由。当一些机
构大户要炒作某些股票或已做好炒作准备时,他们就会利用宣传工具为这些被炒的股票
找出一些理由,从而引起散户的注意和兴趣。当散户踊跃跟进而抬高股价时,题材或板
块的发明者便顺利出货,从而达到牟利的目的。
    题材的文字表述就是所谓概念,如某某概念股的概念就是炒作题材。而所谓板块就
是将一些在地域及行业上有关联关系或企业经营上有相同特征的股票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当板块中的某只股票上涨之后,股民便以其为示范而跟风炒作板块中的其他股票,从而
形成板块的联动效应。
    自深股市开办以来,特别是1993年后,一些机构大户为了牟利的需要就制造了众多
的概念,从浦东概念、新浦东概念、亏损概念、道歉概念、新股概念、收购概念、三峡
概念等等,题材是层出不穷、一个接着一个。但迄今为止,还没有那一个概念是经久不
息、百炒不厌的。归根结底,绝大多数所谓的题材或概念都是一些与上市公司的经营效
益没有多少关系的东西,即使与上市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关联度,一般也是夸大其辞,
无限上纲。如1995年中期市场上流行的新股概念,凡是上市的新股不论青红皂白都要炒
作一番,结果在这一段挂牌的新股其市盈率普遍偏高,同类股票新股比老股要高1~2倍,
而时过境迁之后,这些析股便无人问津,一些盲目跟风的股民便在高位惨遭套牢。如19
96年上半年舆论大肆吹捧的三峡板块,其对关联上市公司的宣传就言过其实。
    就拿与三峡大坝紧密相关的水泥行业为例,被圈入的两家上市公司离三峡都几乎有
千里之遥,在产品的输送上并不算是十分便利。这两家的产品虽然都各具特色,但也并
不是不可替代。而即使这两家上市公司的产品不可替代,由于三峡是国家项目,为了支
援国家建设,其产品价格不但不能盲目拔高,在某种程度上还要受计划指令的控制。如
果这两家生产水泥的上市公司离开三峡工程就不能经营和发展了,那三峡工程完工之日
便是其倒闭之时,股民不但不能跟进这种股票,反而应多加提防了。再如所谓的民族概
念,这类上市公司并不因为披上了少数民族的外衣就能降低成本、提高经营利润,也不
会因为是少数民族公司而享受什么特殊的税收待遇。所以,所谓的概念也好、板块也罢,
都是机构大户在某一时期用来引诱他人跟进的诱饵,而当他人一哄而上将股价抬高时,
也正好是它们获利出货的大好时机。
    一般来说,概念及板块主要是在股票的盘整阶段起作用,而在股票的强劲涨势或跌
势中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股市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股价的运动
大多是齐涨齐跌。如在股票的强势上涨阶段,市场人气兴旺,大户、中户、小户、散户
都踊跃投入,股价全面上扬,此时只要有人敢于将股价拉抬上去,就不愁没人跟风,从
而也就没有泡制概念的必要。而在股价的剧烈下跌之中,股市人气涣散,虽然一些舆论
费尽心机地去挖掘新的概念,但由于其他的机构大户不想进场,除了骗得一些散户被套
牢外,对股价的走势几乎不造成什么影响,此时泡制概念也是枉费心机。但在股市的横
盘整理阶段,由于人心思涨,一些机构大户为了牟利的需要,或为了解套的需要,就必
须拉高股价以便出货,所以为了吸引散户跟风,机构大户就必须制造出一系列的概念,
从而让他人相信这些股票上涨的必然性。一些受雇佣的股评人士也就大肆宣传概念的功
用,通过概念来引导市场。而当概念泛滥之时,也就是散户高位套牢之日。
    对于市场上流行的各种概念及板块,股民应多一分心眼。
    一般来说,概念和板块都是引人上钩的诱饵,且概念、板块的制造发明者都是有备
而来,跟风炒作者都难以逃脱高位套牢的命运,即使在某一、两次跑赢了庄家,但总的
说来,还是输多赢少。

第三节 如何看股评
    新入市的股民一般都较依赖于股评,不论是报纸上刊载的、还是广播和电视里播放
的,基本上是逢股评必听,且还依葫芦画瓢、照章操作。结果呢?不该套牢的套牢了、
不该踏空的踏空了,投资收益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股民对股评缺乏正确的认识。

    3.1 股评者鱼目混珠

    对于股评,首先应认识的是股评者的素质。在这支队伍里,专业水平高的上至硕士、
博士,而文化素养低的,也就中小学基础。在这支被称为“家”的队伍里,可以说是水
平参差不一,有点鱼目混珠的味道。究其原因,一是我国股市的信息传播及投资咨询都
缺乏必要的管理,无论是谁,只要是具备了一点股市的基本常识,不管目的如何、后果
怎样,都可到传媒上渲染一番。二是我国股民基本上都是受他人炒股发财的效应感染入
市的,许多股民缺乏基本的金融投资知识,在股票投资中就急需指导和帮助,且由于心
理不踏实,其每一步操作后,都需找出相应的理由作为决策的依据,这样就病急乱投医,
给了股评一个广阔的生存空间。再者是股市成为经济热门后,各地的报纸、电台及广播
几乎都开办有股市势线之类的节目,由于饥不择食,且某些传媒也不具备选择的能力,
所以一些文化素养及专业水准较差的股评人士就被请上了讲台。更有甚者,某些传媒的
版面就是股评单位出资购买的。在传媒的反复“轰炸”下,这些人就成为了所谓的股评
家了。
    股民在收听、收看股评时,应该先对股评的水平有所了解,可将其以前的股评和股
市的实际走向作一些比较,论证其正确度如何,以免受错误股评的误导。

    3.2 股评缺乏客观公正性

    做股评需要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这就要求股评者不得从股市的涨跌中获得任何利
益,否则,股评就会带来某种倾向性而误导股民。这就象球赛中的裁判一样,如果某一
队的胜负对其裁判的切身利益有影响,其执法就难以公平而会带有偏向性。
    我国的股评者基本上都与股市有染,或自己炒作股票、或是机构大户的操盘人,所
以其言论往往也就有失公允。其实在股民评股时也是这样,一般都是买了某股就说如何
有投资价值和投机价值,不怕涨,更不怕跌,这支股就等于摇钱树、聚宝盆。当股票一
出后,就论证某股涨不动了,跌得快,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谁拿着这支股票就等着坐
滑梯吧,马上就要高台跳水了。所以股民也就不难想象,当股评者自己做多时他绝不会
言空,相反他可能会将股市的前程描绘得辉煌似锦,以鼓励股民踊跃入市,从而抬高股
价,便于自己出货;
    而当股评者做空时他也绝不会看好后市,相反它会列举种种不利的因素,以号召股
民斩仓断臂,从而打压指数,便于自己低价吸纳。而有的股评就干脆就受雇于他人,如
在股票即将上市时为上市公司扔摇呐喊,在机构大户套牢时,营造虚假的股市气氛、炮
制怂人听闻的概念,从而引他人上钩,达到解套或渔利于人的目的。

    3.3 股评不是免费的午餐

    在国外股市,股评并不象我国这般泛滥,特别是在公开媒体上,一般都不对股市的
涨涨跌跌进行评价,且即使做股评,也是事后评价,基本上不对后市进行预测,以免除
误导之嫌疑,或因股评的准确性而丧失声誉。而对股价进行预测的,都是一些从事于投
资咨询的专业人士,其都有固定的客户或服务对象,且都是通过内部通讯的方式,提供
的是有偿服务,咨询质量的好坏与自己有密切的利害关系,一招不慎,就会影响自己的
生计。而我国的股评,基本上都是免费的,只要愿意,买张报纸、拨个电话、打开电视
收音机,股民都能看到或听到股评。由于股评者有的就是以写股评赚稿费为生、有的报
刊版面或电视画面数券商为树立企业形象而购买,股评者与股民并没有什么利益关联,
结论的对与错对自己没有什么约束,股评者也就没有任何义务要为股民提供高质量的咨
询服务,而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行。所以在中国的股评或股票的投资咨询业达到较
为规范之前,股民将难以从股评那里能得到什么好的投资建议。

    3.4 股评是事后诸葛亮

    正由于股价变化的不规则性,股价波动的不可测性,股市才充满着生机和魅力,它
才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在其中拼抢搏杀。如果股价的运动真有明显的规律可寻,掌握规律
的人将必定且永远都是股市的大赢家。
    在股市上,所有的规律都是事后总结出来的,都是有适用环境的,都是阶段性或时
效性的,绝大部分股评也仅只是事后诸葛亮而已。记得一位“资深”的股评人士在1995
年底列举了当年中国证券市场盈利的八大机会,从国债期货、商品期货、基金到股票几
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如果谁把握了这些盈利机会,其一年的投资收益率就能达到
1000倍。
    就是说,你可在1995年元月从国债期货以一万元出发,再搭上股市“五?一八”井
喷行情的快车,三天之后从容地驶入商品期货,七月份再会股市上的大盘股革命,九月
巧遇基金板块大升温,再梦见新股神话股市,十月借助收购兼并题材,十一月再从一批
名不见经传的异地股走出,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你就成为千万富翁了。这样的机会谁
抓住了,股评家抓住了吗?肯定没有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