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第35部分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第35部分

小说: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再加上白城,靖安,开通几地呢?”锡良问道。

    “地是够多了,最多还能再加三万。”秦宇咬牙道。

    “好,我把白城,靖安,开通几地给你,你给我安置八万移民。”

    “大人,以卑职的资历,恐怕压制不住几地的官员。”秦宇有些担心地道。

    “既然把这几地交给你,自然允许你全权负责,若是有贪官胥吏从中阻挠,老夫为你做主。”锡良眉头一扬道,他在云贵,四川担任总督时,杀的贪官可不在少数。“不过事情若是没做好…”

    “卑职愿立军令状!”秦宇朗声道。

    “很好,你好好做,奉天不缺带兵打仗的将领,但是缺能经营致富的好官,你在洮南那边的动静我很清楚,开矿,办厂,修路,安置流民,对蒙匪剿抚并用,这几点做得很好,这次移民的事做好了,功德无量,老夫亲自向朝廷举荐你。”锡良是个能吏,每到一地,必然会有一番举措,整顿吏治,振兴经济,兴办实业,因此对于能办实事的秦宇也格外看得顺眼。

    “多谢总督大人信任,卑职必然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秦宇大喜道,老实说,虽然锡良是个满人,但为官和人品还是颇为让人称道的,只可惜生错了时候。

    ;

第65章 安置饥民() 
同锡良敲定了移民的事,秦宇给洮南发了份电报,自己一路北上径直赶往哈尔滨。

    “秦大人,想不到你这位大忙人竟然有空到哈尔滨来,真是贵客。”倪辑廷在哈尔滨领事馆热情地迎接秦宇。

    “老朋友,在来哈尔滨之前,我已经和总督大人亲自见过面了,总督大人将白城,开通,靖安几地都划给了我。情况紧急,我就不跟你绕弯子了,这次我是来向你求援的。”秦宇直接道。

    “哦?你跟锡良总督的关系如此亲密,你的权力扩大了是件好事啊。”倪辑廷有些吃惊地道,看来面前这个年轻的中国人成长的速度还真是让人有些吃惊。不过秦宇的权力越大,两人合作他以后得到的好处也越多,这是好事。

    “我虽然权力扩大了不少,不过这次总督大人要我安置八万饥民,这些饥民一年消耗的粮食,还有住处,以后入冬所需要的大量保暖棉衣,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又要向你贷款了。”秦宇道,“该是你的那份,我绝不会少你的,另外再多给你一万金卢布。”

    “哦?不知秦大人这次准备用什么做抵押物?”倪辑廷眼睛一眯,没有直接答复,即便是以他的地位,在道胜洋行也有个职位,如果没有合适的抵押物,万一要是政敌告他一状,他也是很不好受的。

    “本溪那边的铁厂,ri本人最近活动越来越频繁了,还跑到洮南要求我将铁厂转让给他们。我一直都在和贵国合作,怎么能和ri本人走得太近呢。”秦宇笑道,“我的铁厂产能最大可以达到五万多吨,铁厂周围有成套的基础建设,再加上我在洮南新开发出来的一个煤矿,应该值个110万金卢布。”

    “本溪那边的铁厂?”倪辑廷吃了一惊,“秦大人手下的产业还真是让人意外,等等,你说要购买大量的粮食?”

    “是的,你手里有?”秦宇眼睛一眯。

    “稍等,我打个电话问一下。”倪辑廷起身,走到自己的办公室,拿着电话筒说了几句,然后重新走了出来,“问过了,我倒是能筹集到一部分粮食,不知秦大人想要多少?”

    “你有多少?当然,太贵了可不行,我给饥民吃的食物都是粗粮,便宜得很,你要是卖给我白面,我可舍不得给那些饥民吃。”秦宇问道。

    “足够八万人吃上六七个月,当然,价格是很便宜的,这点我可以保证,你也可以派人先验货,再给钱,咱们合作了这么多次数,信誉是很重要的。”倪辑廷笑道。

    不知道这个老毛子从什么地方搞来的粮食,不过看他一脸讳莫若深的样子,只怕来路不会很正,管他的,只要能拣到便宜货,来路正不正又干他屁事。

    “好,回洮南后,我便派人到哈尔滨来看粮食,咱们分批结款。”秦宇点头。“另外时间紧急,七天内,我要听到倪先生的确切回复,超过时间,我会另想办法,另外粮食采买,可能也会横生变故。”

    经过不遗余力的扩大,单是华兴钱庄里面的存款就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七十多万两,这些钱除了完成华兴钱庄的扩张之外,还能对外进行放贷,从华兴钱庄拿钱或者是变卖橡胶股票一样能解决问题,不过能讹到老毛子的贷款自然更好。

    “好的,我会动用我的关系尽快让这笔贷款达成。”倪辑廷点头道。

    仅管锡良将靖安,白城划到秦宇的治下,不过这次安置饥民,秦宇仍然打算将饥minzhu要安置在洮南,即便是加上这八万人,洮南的人口也不过十几万,仍然算得上是地广人稀,不过洮南府城有了这八万廉价的劳动力,无论是基建,还是工厂的人工成本,都将大幅度降低,洮南以前没有工业基础,想要生产出来的货物具有竞争力,不付出一部分代价是不行的。这些人的廉价劳动力便是代价。不过好歹他们能从灾荒从活下来,也算是一种幸运。

    倪辑廷在远东也算沙俄高层,串通了几个沙俄军需官,将一部分储备的军粮换成了劣质发老的粮食后,偷运出来的一批卖给了秦宇,暂时解决了粮食的来源,秦宇才算是松了口气。

    数量庞大的饥民得不到及时安置,很容易酿发民变,锡良向朝廷上书后,当地官员很快将饥民赶上火车皮,唯恐治下的饥民太多闹事后官位不保,地方官员的急切让原本从京汉线北上的饥民数量比秦宇想要的数字还要超出两万多,不过人既然到了洮南,秦宇也没办法将他们再赶回关内去。

    不过多出的人让田和霖大伤脑筋,最后在田和霖摞担子的威胁下,秦宇不得不给锡良发电报,饥民已经超过议定好的数量,负担沉重,这件事才告一段落。

    原本秦宇计划移过来五万,后来锡良涨了一次价,再到现在的十多万,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洮南从来没有安置过这么多饥民的经验,以往万把两万人在新开垦的农田安置个好几千,厂里吸收一部分,牧场吸收一部分,也就差不多了。可这次是十万。

    为了安置好这些饥民,秦宇下令让军队的训练中断,派部下分散到各处负责维持秩序,三千人的巡防军,加上一个保安营根本不够用,秦宇又将白城,靖安,开通几地的地方保安队,衙役,组织起来,新编成两个营的巡jing营,一起负责这次饥民的大迁徒。

    “王先生,这条路就交给你了,为了安置这些饥民,我可是连底裤都押上去了。”六万饥民被田和霖安排去垦荒,要不然明年的粮食压力太大,单靠买总是不行的。剩下四万人全被安排在了这条近三百公里,洮南至长的公路上。

    王启清,字忠民,和焦作路矿学堂的首任校长田程是至交好友。焦作路矿学堂是清朝第一所路矿高等学府。王启清本来被邀担任路矿学堂的教习,不过王永清由于看不惯英国福公司的嘴脸,不肯屈就,秦宇通过周家的关系,才知道有这么号人,将他给请到了洮南来。

    “现在各省官员贪腐成风,各级官员恨不得从老百姓身上的血吸尽,大人竟然穷整个洮南之力修建这样一条数百公里的马路,安置十万流民,劳心劳力如此。在下佩服之至,这次马路在下一定竭尽全力,务必不让大人失望。”王启清略微有些激动地道。

    “好好,王先生有这份心就行,另外修路过程中,你看看有哪些人值得培养的,尽量带些学生,人力有穷,一条马路可满足不了洮南的需要。”秦宇笑道,“至于学生的开销,这点钱洮南还是能挤出来的。”

    各地官员捞钱还来不及,哪里会去花大量资金修路,洋人对修路要重视一些,但也信不过清朝的技师技工。见秦宇如此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分子,四处碰壁的王启清常以前感慨自己一身所学无用,此时不由生出彼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的激动。

    ;

第66章 安置饥民2() 
成片荒芜的地里,不时可以看到在田里劳作的人。洮南府城周围的耕地被之前的移民开垦得差不多了,此时想要再开垦耕地只有在外围一点的地方。

    “妈妈,我饿!”一个小男孩拉着正在锄草妇人的衣角小声道。

    “孩子,再等等,再过一会就有东西吃了。”严霞在湖北的时候,丈夫饿死了,家里的田地绝收,没有可投靠的人,再加上湖北那边租子收得高,严霞便带着儿女随着大群难民登上了来东北的火车。女儿还小,放难民棚里睡觉。

    难民棚那边炊烟升起,是在做吃的了,此时每个难民棚都要住个上百人,条件差自然就不用多说了。在难民棚的旁边,还有一个单独建出来的粮仓,专门用来放粗玉米面,高梁米等粗粮。跟南方人吃米饭不同,东北这里以小麦,玉米,高梁米为主。不过家境不好的人通常都是吃的玉米和高梁米。

    “哐!”难民棚那边传来敲锣的声音,开饭了,远一些的地方彼此知会一句,吆喝两声,近一点的听到锣声就直接往棚子处赶了。

    “开饭了,开饭了,新出笼的窝窝头。”

    四周一片人头涌动。

    “排队,排队。插队担心没得吃。”派发窝窝头的劳力大声喝道。

    窝窝头蒸的是稍大一点的,每人派发两个,小孩子一个。虽然对于在田间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人来说,很是有些不够,不过相比以前没饭吃时饿肚子强得多了,难民棚旁边的粮仓每过一段时间,棚长便会带几个人去府城那边拉一些粮食过来,粮仓里面的粗粮堆得满满的,也让这些难民安心了不少,粮食就这么多,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谁要是想在众人头上动手,那也是不可能的。

    小男孩高兴的捧着有些发汤的窝窝头,一口一口啃着,这些窝窝头算不得有多好吃,不过比起以前没东西吃,甚至吃树皮的时候强太多了。

    “驾,驾!”两个官兵骑马朝这边赶来。

    “快看,官老爷来了。”

    “官爷,有什么事吗?”棚长看到官兵,连忙迎了上来,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荼毒已深,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过来的。

    “秦大人有令,过来给你们宣布些好消息,从今天开始,每个棚的粮食都均摊到人头上,小孩不算。今后只要你们还上吃掉的粮食,农具安置的钱还上,开垦出来的田地便低价租给你们种,比外面的租子减三成,种满十年后,可以购买田契。”

    一些听到消息的人顿时欢呼起来,有些妇人抱着自己的孩子在一边抽泣。若是关内像这样,他们哪里会流落异乡,哪里会失去那些饿死的亲人。

    洮南地广人稀,有的是独自一人,有的是一家。按眼前的面积,他们这个棚里的人,每人能分到七八亩,一个人一年能吃多少粮食?也就是说他们明年辛苦劳作一年,后年便有田地可种了。租子还这么低,以前在湖北经常累死累活忙一年,收成还不够交租的,那ri子才叫惨呢。

    “只有把田地分出去,才能调动这些饥民的积极xing,这些饥民有了田,手上有了点闲钱之后,便会盖房,购买各种物什,有这十万人在洮南府城及周围安置下来,洮南府城将来发展起来的时间将大为缩短。”秦宇骑在马上,听着路边饥民棚里不时传过来的欢呼声,

    “为了填饱这些饥民的肚子,安置他们,就算后面他们还了粮食,农具的钱,总体上大人还是带亏势,估计有二三十万两银两的亏损。”田和霖作为这次移民的直接负责人,对中间的账务门儿清。

    “做生意嘛,有赚有亏,我得了白城,靖安,开通几地,付出个二三十万两银子也没什么。”真让秦宇高兴的不是得到这几个地方,而是能成功安置下这么多饥民,使得洮南人烟稀少的局面大为改观,只有人才是发展的根本。

    秦宇笑道,“有些钱,咱们乐意赚,有些钱亏出去了也无所谓,能多救活一些人,图个心安,旭光兄,这次能安排下这么多人,你居功至伟。”

    田和霖处理事务的能力确实很强,除了刚开始饥民涌进来时有些混乱,到现在调派粮食,农具,建设难民棚,准备过冬的衣物,都井井有条,偶尔的小问题也无伤大雅。

    “若非大人东奔西走,将钱财,关系都打通,卑职也没办法做到。”田和霖心中微叹,平时秦宇嘻嘻哈哈,不过真遇到事的时候,却是毫不含糊,几十上百万的银钱花出去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单是这份气度便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那些饱读诗书,成天喊着为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