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经管]金融风暴 >

第14部分

[经管]金融风暴-第14部分

小说: [经管]金融风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能动员国内储蓄
  香港货币当局负责人任志刚指出,如果能有效地动员国内的储蓄以满足国内的经济建设,或者说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对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形势来说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可以减轻这些国家对外资的过分依赖。东南亚国家对外国资本的长期过分依赖是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政治不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曾向泰国提出警告,它那蓬勃的经济就快遇到麻烦,提出减少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实施更灵活的汇率措施,提高税率,削减开支以及著手改革银行体制。但泰国政府没有理会这个劝告。据说,泰国人告诉基金组织人员,他们必须延迟采取行动,因为受〃国内约束〃。这是指泰国五党联合政府内在的决策耽搁。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日报》载经济观察家迪汀达曼胡利文章言,某些个人或集团利用当前的金融情势来达到其政治目的,据推测,某些政治集团可能与外国投机商串谋,在印尼盾危机中有三种集团参与其事,即外国投机商,本地投机商及意图改变印尼政治的某些集团。
  在9月5日,泰国财长塔农曾指出,泰铢止跌回升的主导因素完全要看目前泰国的政治问题能否解决。一位泰国银行交易员也指出,泰国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的政治问题,是左右泰铢涨跌的关键,但泰政府是否会通过正在国会辩论的新宪法草案而平息一场政治风波,则是一项未知数。
僵硬的汇率政策
  德国《经济周刊》发表题为〃早该放开汇率〃的文章,认为东南亚国家采取钉住特定〃通货篮〃汇率制度这种作法,长期造成货币市值高估,而奉行僵硬的汇率政策实际上是剥夺了自已金融政策的灵活性。过去一段时间,尤其是自1985年西方七大工业国协议降低美元对日圆汇率以来的10年中,这一汇率政策无疑是有利的,各国货币对日圆不断下降吸引了日本资金的不断流入,也刺激了出口;但自从95年初以来,美元对日圆不断回升(升幅已达三成),情况出现逆转,暴露出早一阶段以汇率优势促进出口的不足;一个新的课题已摆在面前:如何以提高生产效率、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以增加出口;但在同时还需要采取灵活的汇率政策;如果美元仍在不断对日元升值,而汇率政策仍不加改变的话,结果是出口增长放慢;所以,与美元挂钩的稳定汇率虽然为东南亚各国银行和筹资机构带来似乎是有利可图的生意,例如摆脱了管制,但由于他们在风险管理方面并不具备经验,在国外借低息贷款,用于在国内高息放出,结果是吹起了一个巨大的信贷气泡。
竞争力下降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字表明,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的工资在1996年增长7%以上,这说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劳工竞争力已降低了。毫无疑问,其他方面的竞争力也在降低,这些影响都集中体现在出口竞争上。
政府采取措施不力
  中国《世界知识》马燕冰撰文认为,在稳定金融市场的过程中,中央银行采取了合并有问题的公司、暂停所有金融机构和银行进行股票交易、为周转不灵的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注入新的资金等措施;为了政治上的稳定,政府开始一直给投资者打气,尽量冲淡经济危机的气氛。在危机严重、货币面临抛售的强大压力时,又一味捍卫货币,忽视解决国内金融和房地产方面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泰国央行虽然曾与其他国家央行联手与投机者进行角逐,打退过投机者的进攻,暂时稳定了汇率,但却耗费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伤了自已的元气。
  在危机出现后,印尼总统苏哈托已下令印尼银行限制向过多的房地产企业发放贷款,推延巨型项目的建设;菲律宾和香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机已提高了抵押贷款的预付定金;亚洲地区的11个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行长7月在中国上海开会时指出,〃资产价格泡沫〃一…即把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提高到荒唐的高度——〃可能对经济活动、金融制度的健康发展和通货膨胀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承认他们遇到了共同危险,但这种承认来得太晚了。而政府对于这一切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脱离美元圈,向管理浮动汇率转化的代价
  如何医治经济增长危机的症状:出口没有竟争力和过去的经济繁荣带来的投资遗留问题,东亚地区许多国家的医治办法是切断同美元的联系、使货币贬值和降低利率。其中有成功的,例如南韩等。东南亚各国这次实际是借鉴这种做法。
  但与过去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不同,进入90年代后,美元持续走强,而与处在全面上升时期的美元挂钩,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引爆剂,它使宏观经济的失衡变得无法忍受,也使汇率过高难以忍受。
  1995年4月以来国际上美元汇率就开始不断在升值,由于日本是东南亚的主要竞争者,东南亚各国央行便被迫追随美元对日元的比价的升降趋势。这样一来,东南亚各国的外汇同日元的比价实际上已过高了。从而导致各国的出口出现大滑坡,进一步加剧了经常项目赤字,大大减缓了经济发展速度,使得货币贬值的压力日益积累增大。
  东南亚各国货币主要与美元挂钩。一年多来,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比价不断上升。对东南亚各国来说,美元比价的上升意味着出口的下降。7月2日泰国铢首先与美元脱钩,随后泰铢暴跌,接着多米诺骨牌效应迅速波及其他东南亚各国货币,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韩国等国的货币纷纷不支,相继与美元脱钩,倾刻间东南亚的美元区支离破碎。这个过程不能不视作与美元挂钩乃至脱钩的痛苦代价。
国际汇市的〃热钱〃
  当今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全球资金的一体化,以及资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国际资本能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国际汇市交易额过去三年急剧增加。据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最近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现货、期货和外汇交易合同每日平均交易额为1。23亿美元。目前国际金融交易额是国际贸易交易额的50倍。自1995年1月墨西哥金融货币危机后,国际资金突然撤离该国而四处流窜。早有金融分析家认为,东南亚国家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和政治的不稳定,其货币很容易成为这股投机势力冲击的目标和〃猎物〃,这股投机势力财力雄厚,蓄势待发,伺机而动。事实证明,东南亚真的成了国际汇市的〃热钱〃。
索罗斯搞的鬼
  在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发生后的蔓延过程中,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政府官员纷纷指责美国金融专家索罗斯的金融投机活动在东南亚货币、证券市场兴风作浪,是造成东南亚金融风暴的罪魁祸首,其中以马亚西亚总理马哈迪尔的指责尤为激烈,以至于要追究索罗斯〃恶意〃投机的法律责任。这里我们姑且不去澄清索罗斯是否〃恶意〃投机,而是要反问自己,为什么以金融投机作为职业的索罗斯瞄准了东南亚货币、证券市场,并投机成功?本来,在任何一个货币、证券市场,只要存在交易,就必然存在投机,并且投机是活跃交易市场的润滑剂、兴奋剂,只要不过度,不违规,投机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有〃机会〃谁不愿意合法地去投入呢?回顾一下索罗斯的一些投机活动前后的言行,就不难明白上述问题的答案。今年索罗斯用数十亿美元的力量,加入市场投机泰铢,他利用泰铢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与市场决定的泰铢价值之间的摩擦,适时地进出泰铢市场,蠃得了又一次巨大的投机成功。然而,索罗斯却以哲学家的姿态坐在投机而来的财富堆上,谆谆告诫我们,〃市场中留有投机空间是各国政府的错误〃,〃我只能一而再地对盲目信任市场的魔力发出警告〃。这就再也明白不过了,是各国政府自己创造了市场投机机会,换了索罗斯,别的人只要看到了机会,同样会来投机,同样会赚钱,不同的只是程度大小而已。事实上,正如法国储蓄及信托银行负责新兴国家的经济学家法迪勒·拉库阿所说:〃东南亚大部分国家都面临着工业投资过多、房地产危机、进口增加、经济增长放慢以及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且同时,这些国家的货币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美元挂钩,使得其货币的市值高估无法反映其国际竞争力与经常项目收支,市场的〃机会〃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自己的〃蛋〃有缝,谁能阻止〃苍蝇〃不来叮呢?此外,在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中,与美元挂钩的货币中只有港元一枝独秀,依然汇率相对稳定,颇引得世人的注目,就连索罗斯也不得不承认市埸压力不会动摇港元的地位,而冲击港元的投机者不会因此致富。其原因就在于香港经济状况良好,正处于回升阶段,金融体系较东南亚各国健全、银行能自律配合,加上香港发行港币现钞有充足的美元储备作保证,而且在管理机制上,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更加完善,可及时掌握炒家的动向。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苍蝇只叮有缝的蛋。
受全球基金沽压
  美林证券发表全球调查报告显示,东南亚股市受到全球基金的强大沽压,情况较九五年初墨西哥金融危机更严重。报告显示,基金经理鉴于东南亚货币大幅贬值,而且区内利率上升,纷纷减持太平洋盆地股份,理由是担心区内短线经济前景。这项全球调查访问了259家机构,所管理基金总值55500亿美元。美林全球策略分析家沙亚称,区内的利淡情绪严重,基金经理的抛售已到极端水平,因此投资者在后市应会入市吸纳。在日本的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没有看好亚洲股市的,看淡者占78%。英国的调查显示,抛售亚洲股份的意欲是1990年以来最大;在亚太区,投资者涌往未受危机影响的市场,如澳洲及印度。美林把对东南亚股市的投资评级由减持调高为中性。在亚太区调查中发现,利率上升对金融及地产股产生负面影响,看淡区内金融股的比看好的要高出27%。另外,美林与盖洛普于8月28日至9月3日间进行的另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基金经理正减持股份及吸纳国库债券,理由是愈来愈多基金经理预期储局联邦基金利率在未来一年上升。该调查共访问41家美国大户,共管理总值18800亿美元的资产。调查显示增持国库债券的较减持的高出二成。差别是1994年12月以来最大的,当时长债孳息高达八厘,较目前约六厘半为高。调查亦发现抛售美股的较吸纳美股的高出12%。美林表示,投资情绪转变,理由是愈来愈多基金经理预期联邦基金利率在未来一年上升,九月份调查占54%高于八月份调查的43%。美林全球策略分析家沙亚称,基金经理一向能准确评估债市价值,这反映国库债券后市看俏,调查发现看好美国债市中线前景较看淡高出19%,两看好股市中线前景较看淡仅高出5%。
美日贸易大战的牺牲品
  日美贸易关系一直伴随着风风雨雨、磨擦不断,从旷日持久的汽车大战到医疗保险协议,还有近年来围绕富士与柯达胶卷之争的胶卷大战。
  在对美贸易中,日本一直是存在巨额贸易顺差。美日两国每年都要为这一头痛问题进行磋商,但每次都不能取得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谈判年年进行,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就是年年增加。关于两国之间的贸易磨擦问题,今年6月中旬在丹佛八国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克林顿总统与桥本首相就两国间的贸易磨擦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我们可以预测,日美两国贸易磨擦将不可能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解决,将长期存在。
  美日两国间的贸易磨擦对东南亚的经济有一定影响,这一影响主要是通过日美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投资,建立产业来间接实现的。美日两国贸易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金融服务业方面。两国特别是日本为了降低本国的生产成本大量向东南亚国家输出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落后技术产业。数十年前,日本大公司将生产线迁到泰国与马来西亚等国,利用当地劳工成本低的条件。在七十年代,日圆与美元汇率上扬,东南亚成为消费市场,日本大公司更加扩大在东南亚的生产。日本的跨国公司为了配合其全球公司战略,把一些装配部门、加工部门、高耗能高污染部门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美国在东南亚国家的投资也在急剧增加。
  美日在东南亚国家的大量投资,一方面解决了这些国家为发展经济而缺乏资金的困难,加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把美日之间的经济磨擦以及美元和日元的汇率风险也带入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体和整个经济圈。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经济较量,汇率引起的种种风波,自然使东南亚国家成了牺牲品。
  在未来的几个月中,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