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126 >

第1部分

126-第1部分

小说: 12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作人精选散文集

读戒律

        我读佛经最初还是在三十多年前。查在南京水师学堂时的旧日记,光绪甲辰(一九
0四)十一月下有云:
    “初九日,下午自城南归经延龄巷,购经二卷,黄昏回堂。”又云:
    “十八日,往城南购书,又《西方接引图》四尺一纸。”
    “十九日,看《起信论》,又《纂注》十四页。”这头一次所买的佛经,我记得一
种是《楞严经》,一种是《诸佛要集经》与《投身饲饿虎经》等三经同卷。第二次再到
金陵刻经处请示教示,据云顶好修净土宗,而以读《起信论》为入手,那时所买的大抵
便是论及注疏,一大张的图或者即是对于西土向往。可是我看了《起信论》不大好懂,
净土宗又不怎么喜欢,虽然他的意思我是觉得可以懂的。民国十年在北京自春至秋病了
大半年,又买佛经来看了消遣,这回所看的都是些小乘经,随后是大乘律。我读《梵网
经》菩萨戒本及其他,很受感动,特别是贤首《疏》,是我所最喜读的书。卷三在盗戒
下注云:
    “《善见》云,盗空中鸟,左翅至右翅,尾至颠,上下亦尔,俱得重罪。准此戒,
纵无主,鸟身自为主,盗皆重也。”我在七月十四日的《山中杂信》四中云:
    “鸟身自为主,这句话的精神何等博大深厚,然而又岂是那些提鸟笼的朋友所能了
解的呢?”又举食肉戒云: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
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在《吃菜》小文中我曾说道:
    “我读《旧约·利未记》,再看大小乘律,觉得其中所说的话要合理得多,而上边
食肉戒的措辞我尤为喜欢,实在明智通达,古今莫及。”这是民国二十年冬天所写,与
《山中杂信》相距已有十年,这个意见盖一直没有变更,不过这中间又读了些小乘律,
所以对于佛教的戒律更感到兴趣与佩服。小乘律的重要各部差不多都已重刻了,在各经
典流通处也有发售,但是书目中在这一部门的前面必定注着一行小字云“在家人勿看”,
我觉得不好意思开口去问,并不是怕自己碰钉子,只觉得显明地要人家违反规条是一件
失礼的事。末了想到一个方法,我就去找梁漱溟先生,托他替我设法去买,不久果然送
来了一部《四分律藏》,共有二十本。可是后来梁先生离开北京了,我于是再去托徐森
玉先生,陆续又买到了好些,我自己也在厂甸收集了一点,如《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
十卷,《大比丘三千威仪》二卷,均明末刊本,就是这样得来的。《书信》中“与俞乎
伯君书三十五通”之十五云:
    “前日为二女士写字写坏了,昨下午赶往琉璃厂买六吉宣赔写,顺便一看书摊,买
得一部《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共二册十卷,系崇侦十六年八月所刻,此书名据说
可详为《一切育部律论》,其中所论有极妙者,如卷六有一节云:云何厕?比丘人厕时,
先弹指作相,使内人觉知,当正念入,好摄衣,好正当中安身,欲出者令出,不肯者勿
强出。古人之质朴处盖至可爱也。”时为十九年二月八日,即是买书的第二天。其实此
外好的文章尚多,如同卷中说类似的事云:
    “云何下风?下风出时不得作声。”
    “云何小便?比丘不得处处小便,应在一处作坑。”
    “云何唾?唾不得作声。不得在上座前唾。不得唾净地。不得在食前唾,若不可忍,
起避去,莫令余人得恼。”这莫令余人得恼一句话我最喜欢,佛教的一种伟大精神的发
露,正是中国的恕道也。又有关于齿木的:
    “云何齿木?齿木不得太大太小,不得太长太短,上者十二指,下者六指。不得上
座前嚼齿木。有三事应屏处,谓大小便嚼齿木。不得在净处树下墙边嚼齿木。”《大比
丘三千威仪》卷上云:
    “用杨枝有五事。一者,断当如度。二者,破当如法。三者,嚼头不得过三分。四
者,疏齿当中三啮。五者,当汁澡目用。”金圣叹作施耐庵《水济传序》中云:
    “朝日初出,苍苍凉凉,澡头面,裹巾帻,进盘飨,嚼杨木。”即从此出,唯义净
很反对杨枝之说,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朝嚼齿木项下云:
    “岂容不识齿木,名作杨枝。西国柳树全稀,译者辄传斯号,佛齿木树实非杨柳,
那烂陀寺目今亲观,既不取信于他,闻者亦无劳致惑。”净师之言自必无误,大抵如周
松霭在《佛尔雅》卷五所云,“此方无竭陀罗木,多用杨枝,”译者遂如此称,虽稍失
真,尚取其通俗耳。至今日本俗语犹称牙刷曰杨枝,牙签曰小杨枝,中国则僧俗皆不用
此,故其名称在世间也早已不传了。
    《摩得勒伽》为宋僧伽跋摩译,《三千威仪》题后汉安世高译,僧佑则云失译人名,
但总之是六朝以前的文字罢。卷下有至舍后二十五事亦关于登厕者,文繁不能备录,但
如十一不得大咽使面赤,十六不得草画地,十八不得待草画壁作字,都说得很有意思,
今抄简短者数则:
    “买肉有五事。一者,设见肉完未断,不应便买。二者,人已断余乃应买。三者,
设见肉少,不得尽买。四者,若肉少不得妄增钱取。五者,设肉已尽,不得言当多买。”
    “教人破薪有五事。一者,莫当道。二者,先视斧柄令坚。三者,不得使破有青草
薪。四者,不得妄破塔材。五者,积着燥处。”我在《入厕读书》文中曾说:
     “偶读大小乘戒律,觉得印度先贤十分周密地注意于人生各方面,非常佩服。即以
入厕一事而论,《三千威仪》下列举至舍后者有二十五事,《摩得勒伽》六自云何下风
至云何筹草凡十三条,《南海寄归内法传》二有第十八便利之事一章,都有详细的规定,
有的是很严肃而幽默,读了忍不住五体投地。”我又在《谈龙集》里讲到阿刺伯奈夫札
威上人的《香园》与印度壳科加师的《欲乐秘旨》,照中国古语说都是房中术的书,却
又是很正经的,“他在开始说不雅驯的话之先,恭恭敬敬地要祷告一番,叫大悲大慈的
神加恩于他,这的确是明朗朴实的古典精神,很是可爱的。”自两便以至劈柴买肉(小
乘律是不戒食肉的),一方面关于性交的事,这虽然属于佛教外的人所做,都说的那么
委曲详尽,又合于人情物理,这真是难得可贵的事。中国便很缺少这种精神,到了现在
我们同胞恐怕是世间最不知礼的人之一种,虽然满口仁义礼智,不必问他心里如何,只
看日常举动很少顾虑到人情物理,就可以知道了。查古书里却也曾有过很好的例,如
《礼记》里的两篇《曲礼》,有好些话都可以与戒律相比。凡为长者粪之礼一节,凡进
食之礼一节,都很有意思。中云:
    “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这用意
差不多全是为得“莫令余人得恼”,故为可取。僧祗律云:
    “不得大,不得小,如淫女两粒三粒而食,当可口食。”又是很有趣的别一说法,
正可互相补足也。居丧之礼一节也很好,下文有云: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适墓不歌,哭日不歌。送丧不由径,送葬不
辟涂潦。”读这些文章,深觉得古人的神经之纤细与感情之深厚视今人有过之无不及,
《论语》卷四记孔子的事云: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曰哭则不歌。”实在也无非是上文的实行
罢了。从别一方面发明此意者有陶渊明,在《挽歌诗》第三制中云: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此并非单是旷达语,实
乃善言世情,所谓亦已歌者即是哭日不歌的另一说法,盖送葬回去过了一二日,歌正亦
已无妨了。陶公此语与“日暮狐狸眠冢上,夜阑儿女笑灯前”的感情不大相同,他似没
有什么对于人家的不满意,只是平实地说这一种情形,是自然的人情,却也稍感寥寂,
此是其佳处也。我读陶诗而懂得礼意,又牵连到小乘律上头去,大有缠夹之意,其实我
只表示很爱这一流的思想,不论古今中印,都一样地随喜礼赞也。
                民国廿五年四月十四日,于北平苦茶庵。
                 (1936年4月作,选自《风雨谈》)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