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404部分

我是秦二世-第404部分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从河东回到咸阳后,胡亥就开始着手重新划分龙卫府和黑冰台的职责。河东之行,每天胡亥都要收到来自龙卫府和黑冰台送来的两份内容差不多的有关各地水患灾情的情报。而这些情报无论龙卫府还是黑冰台都抽调了大批的人手来关注才取得的。

    可是这花费巨大得到的情报,两府调查出来的结果却几乎差不多。这件事提醒了胡亥一个他先前一直没有注意到的方面,那就是龙卫府和黑冰台这两个掌控在他手中的情报机构在职能上有着重叠,而这种重叠却已经开始在造成巨大的浪费了。

    所以回到咸阳后,胡亥就开始调整龙卫府和黑冰台的职能。龙卫府下辖的所有细作被胡亥剥离出来并入黑冰台管辖,龙卫府只保留最基本的传递消息的人员;与此同时,黑冰台所有的死士除了留下部分守护各个郡县据点的必须武力外,全部调入龙卫府中。

    这次变动,造成的改变就是,龙卫府将不会再有情报机构,而是仅仅保留了执行任务的死士;而黑冰台将不会再有武力机构,将只专注于情报上的收集和整理。

    于此一来,龙卫府和黑冰台的职能终于有了明确的划分,再也不会产生重叠。黑冰台只收集消息,龙卫府只执行各类任务;同时剔除了两府原本重叠的职能,而改为分别侧重一点,也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资源和人力的浪费。这也让两府的效率大大提高。

    “月氏人的附庸乌孙人占据了楼兰、子和、狐且以及蒲昌海周边的十余个西域城邦,那些西域小国的国王们如今都成了乌孙人的阶下囚。十天前,乌孙人攻占了塔里木盆地南方的安迪尔城以及尼雅城如今正在继续向南推进。”

    胡亥弹弹手中的一叠信报,笑着道。

    “陛下,乌孙人有控弦之士四万余人,西域人如果不合兵一处决计是不可能挡住乌孙人的。陛下可是想要兴兵帮助西域人复国?”

    蒙恬放下手中标有两个鲜红绝密字样的情报,躬身问道。

    “复国?蒙爱卿此话从何而来?”胡亥讶然看着蒙恬反问道,随即摇了摇手中酒樽里的鲜红酒液叹道:“楼兰国供奉的葡萄酒,诸卿同饮。”

    “谢陛下!”

    书房内群臣齐齐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九原公,朝中对西域诸国已经有所定计。按照陛下的意思,西域诸国已经被乌孙人灭国,我大秦自不会再帮他们复国,如若想要我大秦出兵,西域诸国需纳入我大秦羽翼下方可。同时我大秦出兵所需粮草补给阵亡兵卒抚恤等等一应花费,都由西域诸国承担。”

    尉缭笑着对蒙恬道。

    如何对待西域诸国使臣前来寻求庇护,胡亥和内阁以及六部重臣先前早就商量好了。只是蒙恬还未曾回到咸阳,所以不知道罢了。

    “这…那西域人会同意否?”蒙恬怔了怔。

    “呵呵,九原公,如今我大秦陈兵十余万于笔架城他们同不同意又有何妨?我大秦大可等到乌孙人将西域诸国都灭国,将他们的国王都杀的差不多了再出兵又有何不可?我大秦正义之师出兵铲除祸乱西域诸国的乌孙人之后,没有了国王的西域百姓那个时候想必会求着庇护在我大秦羽翼之下吧。”

    冯去疾这个时候接口了。

    蒙恬看了看上首笑吟吟的胡亥,又看看左右一干脸上写着正是如此的一干重臣们,忽然觉得自己离开朝堂的这段时间里,肯定错过了什么。

    “朕不会为了什么西域诸国去让我大秦勇士流血牺牲,朕没有那么伟大。所以此次四部同西域诸国所谓的使节接洽,如果他们同意并入我大秦就便罢,不同意就不用接洽了。等到乌孙人将西域诸国都灭的差不多了,我大秦正义之师再挥师西进就是了。”

    “西域诸国万里迢迢前来我大秦乞援,我大秦如此行事是不是有损威名?”蒙恬还有些迟疑。

    “哈哈,谁说他们那些王子公主们是使节了?乌孙人突然起事,楼兰等国国王都成了乌孙人的阶下囚,哪还有什么人能派遣使节来我大秦乞援?再说,朕岂是随便就拂袖而去的人。嗯?”

    蒙恬听到胡亥的话嘴角的花白胡子不自觉的抽搐了几下:能被我大秦皇帝算计,也是你们的福气了。

    “陛下圣明!”

    殿中群臣齐齐躬身道。(。)

第一百八十章 书房议事() 
“西域诸国之事对如今的大秦而言只是小事而已,此事就交由蒙毅爱卿四部处置吧,朕就不过问了。还有一月时间就要过年了,老宗正已经来信说东北数郡还算安稳,大约在年后就会回返咸阳。不过如今蒙爱卿回来了,有些事情诸位爱卿就议上一议吧。”

    胡亥放下酒樽,正色道。

    “臣等恭请圣谕!”

    确实,西域在大秦群臣的心中实在是太过遥远了。如果不是胡亥对那里感兴趣而且笔架城遇袭了,估计在胡亥下令白虎军西进的时候就会遭到群臣的反对。

    “尚坊田爱卿已经给朕上奏过多次,言道老丞相当年所定度量衡朕以为已经不适合我大秦所需,尚坊各类兵械甚至我大秦都需要更为精准更具体更小的度量。所以,朕拟命户部、尚坊以及大秦皇家学院诸多教授重新定制我大秦度量衡。”

    其实制定更为精准的度量衡这个事情,胡亥早就在考虑了。如上党黄河堤坝、邯郸铁场、广陵淮河桥这些巨大的工程都需要极为精准的数据才能够不出偏差。而物理、化学这些学科想要发展,精准到如后世毫米、厘米、克、两的度量衡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毕竟,科学实验不仅需要严谨的态度,更需要近乎严苛的数据来支持。就像火药,任何一丁点的错误,都有可能引发一场灾难。在这件事情上,那些饱受火药折磨的方士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书房内顿时一片寂静。

    坐着的群臣都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思考着这件事的利弊。

    “陛下,重新定制度量衡之事实在太过重大,若是真的重新定制更改的话,那我大秦数十郡无数县治乡亭中已经在使用的各种度量工具都需作废重新铸造。刚刚丈量完毕的耕地也需要重新丈量登记造册;我大秦统一天下这十余年来用老丞相所制定的度量衡记录的种种名册,也都需要重新编撰等等,请陛下三思。”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不是李由,而是冯去疾。

    胡亥沉默不语。

    他知道冯去疾说的都是实话,而且是摆在眼前更换重新制定新的度量衡面前的最大问题。一旦重新制定了更为精准的度量衡,那么如今存在大秦府库中的各类名册、各类地理典籍等等,所有的东西都需要重新编撰了。

    这将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但是,话又说回来,重新定制更为精准的度量衡。却是宜早不宜迟。毕竟,现在的各类典籍以及府库造册逐渐之类的物事虽然已经沿用了十余年,但是还不算多,如果再过个几年十余年等到确实没有办法的时候再更改的话,怕是更为复杂和艰难了。

    “启禀陛下冯阁老所言下官不敢苟同。下官以为这定制新的更为精准的度量衡却已是我大秦刻不容缓之事。诚然此时更换使用新的度量衡我大秦会面临许多的困难,然若是等上十几年后,我大秦被逼不得不重新制定再行更换的话,怕是更会痛入骨髓啊。”

    起来反驳冯去疾的正是一直在向胡亥上书请求重新制定更为精准和细化度量衡的工部左侍郎、尚坊丞田仁。

    二十余位朝中重臣互相小声的议论着,无论是冯去疾也好,还是田仁也罢,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如今最关键的是要考虑。大秦有没有必要重新制定新的度量衡。

    如果确实需要,那么显然田仁的观点要更为合适。

    “田侍郎,我大秦已经到了必须要重新制定度量衡的地步了吗?”冯去疾看着田仁问出了一干重臣心中都想问出来的话。

    “回冯阁老话,下官以为重新制定度量衡之事已经刻不容缓。”田仁看着冯去疾坚定已经肯定的道。

    “火药的威力的想必诸位爱卿都看到了吧?”胡亥接过话头道。“那火药配比有丝毫的误差,都能让负责配比火药的方士们粉身碎骨。如果我大秦不能采用更为精确的度量衡的话,火药除了那些方士能够制造外,根本无法大规模的量产。一旦有误差。后果不用我说了。”

    大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火药的威力所有人都看过了,尤其是冯去疾几人更是第一批见识到大批量火药爆炸的威力。说惊天动地并不为过。金石都可以炸的粉碎,更不要说人的血肉之躯了。

    “老臣以为此事可行。”尉缭这个时候表态了

    作为大秦的军事大家,对火药能对未来战争的产生的影响,尉缭要比所有人都看的更为清楚,为了火药的事情,他还专门找胡亥做过一次密谈,在他看来这火药的威力似乎皇帝早就知道,既然知道,那么肯定也会明白该如何使用。

    至于这密谈到底说了些什么,那就谁都不知道了。唯一可以知道的就是,在尉缭已经著完《尉缭子》兵书后,如今又开始动笔了。只有胡亥知道,尉缭这最后加上的一篇,其实正是探讨将火药用于军事上的战法。

    “下臣附议。”蒙恬也接口了。

    火药的威力虽然蒙恬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却听说过,更何况在蒙恬看来,如今大秦以步和尺为最小单位的度量衡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了。

    “臣等附议!”

    连续两位帝国重臣同意重新修订现在大秦使用了十余年的度量衡,书房内的一干重臣齐齐躬身道。

    “那好,此事就着尚坊、户部以及大秦皇家学院的诸位教授来进行吧。田爱卿、孔爱卿、张爱卿三位爱卿负责吧。”

    既然群臣已经都同意了,胡亥顺势就将这事给定了下来。

    对重新制定度量衡的事情,胡亥同田仁讨论过几次,不说精确到毫米级别,至少厘米要精确到吧?重量单位不说精确到克,至少两和厘是要精确到的。

    有关重力、密度等等原理和公式,胡亥都同田仁探讨过,在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想要得出比较精确的重量单位以及距离单位,虽然误差肯定存在,但是还是可以做到的。

    其实,这样在胡亥看来已经足够了。

    “那再来说说第二件事吧。马上就要过年了。九江、会稽等数郡郡守一直在上奏于朕,说江东百姓希望朕能开恩让他们亲人团聚,放他们归乡。此事诸位爱卿怎么看?”

    从击败项梁等一干六国遗族的复辟,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两年了。过完这个春节就是第三个年头了。江东百姓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希望朝廷能够放回这些出身江东的子弟精壮,回家团圆。这些消息,都从江东的几郡郡守在向朝廷传递着,九江郡守吴芮是其中最为坚定的一个。

    在胡亥从南海回到咸阳不久,重新归附大秦的吴芮就被胡亥任命为新的九江郡守主政九江郡;在让吴芮主政九江的同时,胡亥从内史郡抽调了七县县令直接升任为会稽、衡山、鄣郡、泗水、陈郡、砀郡以及庐江七郡郡守,这七个县令,有两人是出身冯氏一族,另外五人则是出身关中的老秦世家。

    这八郡,在后面胡亥打杀数十郡郡官的时候并没有被波及。而且这八郡应该是被复辟之乱波及最深的八郡,原本各郡的郡官不是投靠了项梁等人,就是死在乱军中了。

    不过在听到胡亥说到江东百姓通过各郡郡守上表希望能够放那些降卒归乡之事的时候,一干重臣们脑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陛下,项梁呢?

    项梁到底在哪,是死了还是活着,在胡亥重新平定天下之后,最开始在民间有过众多的说法,有的说项梁跟子婴一样坐船逃了;有的说项梁死在乱军之中;更有的说项梁归附了圣天子。

    第三种说法应该是最有市场的,毕竟盘踞在会稽的江东一族并没有被皇帝全部杀个干净,这本身就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事情。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对项梁乃至对江东项家的谈论到如今已经逐渐淡去。

    经过大秦统一之战,再经过六国复辟的战事,整个天下人心思定;再加上平定叛乱后,胡亥连续的免赋税轻瑶役,废除种种严苛竣法,尤其是举行科举一举收拢了以中原文化中心自居的齐楚等地的士子的心,更是让大秦在原本六国的百姓心中渐渐有了归属感。

    不过在座的大秦重臣们可是都知道,皇帝当初似乎为了保持江东的稳定,不想激起更多的民变,放过了项梁一命。至少在胡亥还在南海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那个时候项梁还跟在皇帝身边的。

    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