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战略头脑-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因素,击败了吴广统帅的农民起义军的主力部队。这时刘邦仓促率残兵败将逃入荥阳防守,在韩信的支援下稳住阵脚。为了争取时间部署防线,刘邦一面令萧何征发关中老弱参军,一面派随何去动员楚霸王的干将九江王英布叛楚,从南面攻击项羽侧翼;派人叫彭越出锯野泽,从北面攻击项羽的后方。刘邦送随何时叮嘱道∶〃公能说九江王布,使举兵叛楚,项王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可见刘邦当时形势之危急。
当时,由于刘邦偷袭彭城惨败,各路诸侯纷纷叛汉附楚,特别关键的是封地在今山西西南临汾、侯马一带的魏王豹,控制山西其余地方和河北的赵王歇、陈余,都背叛了刘邦。如果项羽及时派出得力的部队支援,控制上党到临汾一带的中条山山地,并且西渡黄河进攻刘邦的关中后方,迂回荥阳防线,则刘邦必无法在荥阳立足,不得不向关中撤退。一旦控制敖仓,项羽兵精粮足,战略主动权就掌握住了。如果再占领函谷关,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可以从北方、东方、和南方三面进攻关中平原,迫使刘邦在不利的形势下接受决战,否则,只有退回汉中等死。可是当时项羽只想到派九江王英布进攻武关,沿丹水河谷进入关中,配合自己亲自统帅的由荥阳进攻的主力,构成钳形攻势,夹攻刘邦,忽视了无能的魏王豹坐镇的最关键的中条山战场。不料英布因为彭城战役的生死关头时没有积极协助项羽反攻,只派4,000人应付,此时生怕项羽怪罪下来。项羽偏偏派使者以此压迫英布出兵,英布担心楚破汉之后项羽以此为由报复自己。由于随何的努力劝说,英布杀楚使,举兵反楚归汉。与此同时,刘邦却派出最能干的韩信率军出击山西、河北战场,从根本上扭转了战略形势。
刘邦利用项羽的失策,派韩信率精锐部队连克魏国、赵国,控制了今天的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巩固了关中东北的形势,并且屯兵于修武,隔黄河威胁楚军侧背。
项羽虽受彭越、英布牵制,但很快分兵击破英布,赶走彭越,复至荥阳前线,猛攻刘邦防线。刘邦以荥阳为核心据点,筑甬道通敖仓。项羽舍荥阳于不顾,全力破坏敖仓甬道,类似后来官渡之战中曹操袭击乌巢的战役指导,汉军乏食,渐渐支持不住。刘邦求和不成,派陈平使反间计离间项羽君臣,使项羽赶走范增。但是缓不济急,眼看荥阳失守在即。刘邦遂用纪信化装自己诈降,诱开楚军,然后乘乱逃走。楚军在追击中攻克成皋,刘邦逃回关中重新组织力量,出武关,机动于宛、叶一带,威胁楚军侧后。这时,彭越进攻下邳,大破楚项声、薛公军,斩薛公,迫使项羽亲自率主力回救彭城。刘邦乘机反攻,收复成皋。彭越实行类似后来工农红军的〃敌进我退〃的游击战略,见好就收,躲进山里。项羽打不着彭越,又回师连克荥阳、成皋。汉军退守洛阳、巩县防线。敖仓失陷,项羽再度扭转战局。刘邦北渡黄河,驰入韩信驻扎在修武的军中,尽收其主力,威胁项羽侧后。同时派一支游击部队渡白马津,配合彭越袭击楚军后方,迫使项羽再度回救后方。刘邦立即反攻成皋、荥阳防线,歼灭楚军留守部队。项羽又回到荥阳与刘邦对峙。这时,因为韩信破齐,项羽派龙且率大军救齐失败被歼灭,另外,长期消耗战也使项羽兵力不足,这一次终于不能象以往那样立即突破荥阳防线了。项羽不得不与刘邦议和,以鸿沟为界,以西属汉,以东归楚。
这时,龙且大军被韩信歼灭,楚强汉弱的形势发生根本转折。项羽派武涉说韩信叛汉附楚不成,齐人蒯通亦劝韩信独立,也不成。
议成,双方罢兵休战,各自撤退。但刘邦受张良鼓动,约彭越、韩信追击项羽,但韩、彭按兵不动,刘邦又被项羽杀了个回马枪,败回荥阳防线。
最后,刘邦接受张良建议,分封彭越为魏王,韩信为楚王,于是,各路大军分进合击,将项羽困在垓下。
中国有句话叫〃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但是似乎也没有几个中国人曾经怀疑过楚霸王的〃勇〃,至于〃智〃方面,如前所述,只是不足,并非没有。中国人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奉行的是〃胜者王侯败者贼〃的标准,这和西方的文化不同。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决定性败仗扎马战役和项羽的垓下战役都发生在同一年,但是汉尼拔的帅才在西方世界一直被奉为经典,流芳千古,虽败犹荣;而楚霸王则在中国遗笑后世。按照西方的标准,楚霸王在历史上,尤其是在世界军事史上的地位,至少应该和拿破仑、汉尼拔不相伯仲,甚至要高一些才合理。在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在军事上能够与他对阵的只有韩信,而且那一次对阵是在三比一的相当悬殊的兵力对比的形势下,一战定乾坤的,就象汉尼拔的扎马战役,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隆美尔的阿拉曼战役一样,胜负的结局是最终的,但是战场指挥员的素质却并不能由此确定是战胜者高于战败者。就象历史没有因为一时胜负就判断西庇阿优于汉尼拔,威灵顿超过拿破仑,蒙哥马利强过隆美尔一样,在战场指挥才能方面,也不能断定韩信就比楚霸王强。
后人对于楚汉相争当中,关键性的〃鸿门宴〃的戏剧性内容总是津津乐道,以为如果项羽按范增的意见杀掉刘邦就可以避免后来的下场。这是一种误解。项羽杀了刘邦,如果继续沿用他的错误的政略,会有另外的人来收拾他。当时有英布、彭越和许多他原来的部将追随刘邦反对他,甚至连韩信本来也是他手下的一名士兵。
他在政略上的致命错误是一反秦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恢复西周的分封制,致使诸侯坐大;另外,他定都彭城,使自己处于〃四战之地〃,使自己在后来形成的军阀混战中没有优越的战略形势。如果他定都在关中或者洛阳,诸侯纷起之后,他仍然可以在有利的地理位置上将对手各个击破。他实行残酷的烧杀政策和任人唯亲的政策所造成的后果,都不是他的军事天才所能挽救的。
如果楚霸王实行这样的政略,局面将大不一样∶
一、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诸侯王食国而不治国。全国统一由中央政府的官僚机构治理,诸侯王集中居住在京城,任职中央政府,不任职封地。对于封地只有分配权(以封地税收的一定比例为收入)和监察权,没有行政权,当然,更没有军权。
二、定都咸阳或者洛阳,切实控制原来秦晋的地盘,尤其是今山西陕西和河南西部。
三、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
四、实行鼓励学术,繁荣文化的政策。
这些,都是刘邦建国初期实行的政策,这些政策是在认真检讨秦始皇和楚霸王施政的得失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儿女情长,可以说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永恒的主题,这里又是竞争的另一个〃战场〃…所谓的〃情场〃。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举世公认是《红楼梦》,里面故事的主要线索就是围绕着贾宝玉的爱情故事展开的。与一般的文学作品不同,书中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公主,反而有一位在情场上〃所向无敌〃的宝二爷。有人跟他争长辈的恩宠,却无人与他争风吃醋争夺女孩子的爱情。情场上的竞争发生在那些〃至清至洁〃的女子们之间。为人熟悉的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之争。她们的竞争战略是根本不同的。
林黛玉实行的是现代派战略,注重与贾宝玉的个人交往,强调情投意合。用感情和交往〃保护〃她的〃感情俘虏〃,不让情敌染指。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一开头就说:〃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一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把那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孙女儿倒且靠后了;就是宝玉黛玉二人的亲密友爱,也较别人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真是言和意顺,似漆如胶。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人都说黛玉不及。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深得下人之心;就是小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不忿;宝钗却是浑然不觉。〃一般人以为贾宝玉喜欢林黛玉是因为林黛玉漂亮或者人品高尚,其实按照曹雪芹的原文,情况恰恰相反,林黛玉论美貌不如薛宝钗,比人品也不及薛宝钗。因此林黛玉充满危机感,整天以泪洗脸就不奇怪了。不过贾宝玉并不重视美貌和人品,倒是很在意高山流水遇知音,珍视那份和林黛玉心心相印的感觉。但是要女孩子相信这个贾宝玉独一无二的感觉,就很困难了。按照英国战略家利德尔?哈特的思想,林黛玉的战略是〃直接路线〃战略,薛宝钗的战略是〃间接路线〃战略。林黛玉在感情方面,虽然百战百胜,薛宝钗最终也没有赢得贾宝玉的爱情,但是在婚姻和人际关系上,林黛玉却和楚霸王一样,陷入了薛宝钗设下的的〃十面埋伏〃之中,最后〃焚稿断痴情〃。如果把性别颠倒过来,和〃霸王别姬〃一样的是〃美女别情郎〃,不过是把〃霸王别姬〃当中的英雄末路换成美人迟暮罢了。
薛宝钗则和刘邦用的是近似的谋略,虽然她也用〃金玉良缘〃的说法,美色,才华去争取贾宝玉的爱情,但是她的更多的心思是放到了对林黛玉的〃软打击〃和迂回包围之上。时时处处挑引林黛玉,让她充分暴露自己的刻薄,心胸狭窄,使她结怨于贾府上下。而自己却谨遵当时社会所公认的贤淑标准做人,争取人心,尤其是争取在当时能够决定婚姻大事的长辈得人心,最后,连心痛林黛玉的贾母也愿意选薛宝钗为孙媳妇,最终在婚姻上战胜了林黛玉。高鄂在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中,把林黛玉临终前的悲剧写得不亚于霸王别姬的四面楚歌:几个贴身丫环照料着不久人世的黛玉,贾母还派人来叫紫鹃去行调包之计,丝毫不管黛玉死活;另一头则是她的情敌大事祝贺情场战胜,热闹非凡,就跟韩信的四面楚歌一样。把〃世外仙寂寞林〃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相提并论,在艺术形象上的不和谐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就谋略得失上而言,两人却是别无二致的。
现代人可能以为薛宝钗最终也没有赢得爱情,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不算成功,不过《红楼梦》确实发生在古代,我们应该注意古代人的感受。贾宝玉爱林黛玉,林黛玉沐浴在爱河之中,应该很开心才对,按照现代人的说法:〃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即使没有能够结婚,今生今世也没有白过。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注意,林黛玉虽然得到了爱情,但是她追求的并不是爱情,而是贾府女主人的社会地位!天啊!不会吧?林黛玉的思想那么新潮,她可是和贾宝玉一样看不起那些只知道四书五经的书呆子的很遗憾,林黛玉对于当时女人的事情却没有想得那么开。我们可以看看《红楼梦》中的片断:贾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因为看不惯袭人得到宝玉的宠爱,对自己不够尊敬(其实当时袭人正在生病,这是一场误会),在贾宝玉的房间里面大骂。王熙凤把李嬷嬷哄走后,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拍手笑道:'亏她这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撮了去了。'〃宝玉点头叹道:'这有不知是哪里的账,只拣软的欺负!又不知是那个姑娘得罪了,上在她账上了'一句未完,晴雯在旁说道:'谁又没疯了,得罪他做什么?既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犯不着带累别人!'〃
看官留意,晴雯受不了宝玉宠爱袭人,因此吃袭人的醋,看见李嬷嬷闹事骂袭人,幸灾乐祸,袖手旁观。李嬷嬷走后,犹嫌不过瘾,还要说上几句刻薄的话刺激袭人。但是薛宝钗和林黛玉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反而为袭人被骂终于结束感到高兴,为什么?为什么她们不在乎自己的未来丈夫和丫鬟有一手?
拿一个现代的例子来想想:如果老板娘对于老板和小秘之间的卿卿我我完全没有反应,你能说老板娘和老板之间有爱情吗?而林黛玉还是个出了名的〃小心眼儿〃呢!不过她只为贾宝玉和小姐们的来往生气,但是从来不在乎贾宝玉和丫鬟之间发生了什么。因为小姐才具备当贾宝玉大老婆的资格,而丫头只能够当小妾,无论如何不能和正式的妻子相提并论。因此我们知道,林黛玉、薛宝钗争夺的目标是贾宝玉的正妻的位置并不是独占的性伴侣,其次林黛玉重视贾宝玉作为思想感情上的知音曹雪芹称之为〃意淫〃。这些和我们今天流行的独占的爱情和性伴侣、法定的一夫一妻制作为男女互相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认定薛宝钗没有得到贾宝玉的爱情就是失败。就像现在满街的老夫少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