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战略头脑-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汗粉碎俄罗斯王公的联军就是用的这种战略分裂了联军,最后全部加以毁灭。
造成了有利形势之后,就可以着手收拾你的对手了。毛泽东说过:〃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伐兵就是扫灭对手的行动。伐兵就是交锋。就是竞争双方直接以实力进行较量。如果〃伐谋〃,〃伐交〃成功,则交锋只不过是收获果实而已,反之,只能靠碰运气了。
孙子说:〃其下攻城〃。
指放任对手集中实力,并与环境取得最佳配合后,在对手的优势空间的纵深处与之交锋。一般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之为〃蛮干〃。
〃蛮干〃当然降低了成功的机会,但是提供了检验实力的最严格的条件,因此我们在良性竞争活动规则制订过程中应该遵循〃攻城原则〃。给竞争双方以同等的环境条件,让他们仅仅依靠实力交锋,不能借助环境的帮助,这样才能检验出双方实力的真正优劣。'18'
在竞争中对于形势的适应、利用、控制和创造是战略规划的全部任务。
当我们在进行战略规划的时候,首先应该从环境、竞争各方的实力及其对比等方面把形势认识清楚,并且把适应形势生存下来作为战略的第一要务。我们从两方面来进行适应:第一,使我们的实力和环境互相适应;第二,使我们的实力与对手互相适应。
现代海军陆战队员和空降兵、侦察兵等有机会到敌人后方执行任务的兵种成员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求生训练,比如在孤岛或者深山密林当中生存,这些就是适应性训练。环境当中的一些要素可能会对我们的实力构成削弱和破坏,适应就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使自己的竞争力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不会显著削弱。企业的适应性表现在应付经济波动尤其是经济衰退的能力上。
另外,遇到具有特殊实力要素的和采用特殊竞争方法的对手,我们还应该能够适应对手,不至于遭受致命打击。古代罗马人在遇到汉尼拔的战象时,惊慌失措,狼狈逃窜。后来仔细研究了战象的特点,设计出应付的方法:当敌人的战象冲过来的时候,让开一条路,不要让战象撞倒,同时发射火箭,大喊大叫,惊吓战象。在决定迦太基命运的扎马战役当中,汉尼拔的战象不但没有冲乱罗马军队,反而受到惊吓,回头冲乱了迦太基自己的阵脚。德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第一次看见坦克这样的庞然大物,虽然那时的坦克战斗力有限,但是已经吓坏了德国人,使他们弃阵而逃。到了英国军队第二次使用坦克的时候,德国人已经知道自己可以怎样对付这些庞然大物了。清朝军队骑射打天下,倚重骑兵的集团冲锋。第二次鸦片战争当中,在白河口附近冲击英法联军步炮兵方阵,全军覆没。后来到了抗日战争,中国人已经知道怎样利用落后的武器对付装备先进的外国侵略者,到了抗美援朝,英雄的志愿军更是把最强大的美国佬打得丢盔弃甲,成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最辉煌的战史。
当我们在竞争当中适应了形势之后,就站住了脚跟,至少不会被对手一击致命。
在完成了适应形势的战略任务之后,下一个就是利用形势。这个任务也分为利用环境和利用实力两个方面。
利用环境包括利用环境加强自己的实力和削弱对手实力两个方面。环境对于实力的加强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提供实力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保护实力在竞争当中不容易受到对手的损害。西方古代有个神话故事,说的是希腊大力士赫丘力和巨人安泰决斗。安泰的母亲是大地之神,任何时候只要安泰一接触地面,他所受到的伤害和消耗的力量马上可以得到恢复,所以很难对付。后来赫丘力把安泰举起来,不让他接触地面,在空中把他打败了。军事上的包围正是这样的战略,切断敌人利用环境的机会,削弱他们的实力。康熙皇帝命令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让他带上大炮,轰击雅克萨城墙。如果敌人火力强大,不容易攻克,就采取围困的方法,困死敌人。最后,如果连围困也不能战胜,在撤退之前要把雅克萨周围田野的庄稼全部割掉或者破坏。为了完成包围任务,萨布素特地调动黑龙江水师参加封锁,使得俄国军队无法从水陆两方面补给雅克萨守军。800多俄国士兵被清军围困达11个月之久,最后只有66人侥幸生存,被迫求和撤退。
…
'18'由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开始,台湾问题再度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台湾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我国在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伐谋〃不胜,整个大陆在经济建设方面与台湾的差距越拉越大,自己国内的老百姓尚且千方百计往外跑,甚至不惜重金偷渡,客死他乡,好像最近在欧洲闷死在货柜车里的几十个偷渡客一样。台湾人已经跑出去了,虽然现在很多人不愿独立,但是你再叫他回来,确实也不那么容易。
我国过去虽然〃伐谋〃不胜,但是〃伐交〃却卓有成效,美国当年为了从越南脱身,实际上是抛弃了台湾当局这个〃老朋友〃。可是当时我国〃伐谋〃不胜的后果,无力〃攻城〃,错失良机。
既然我们知道了历史,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战略就是现成的了:
〃上兵伐谋〃,还是要缩小在发展上和台湾的差距,好像现在的广东,成为很多香港人考虑置业定居的选择,而内地人对于移民香港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狂热了。如果没有发达的社会现实,台湾人民肯定担心12亿大陆同胞跟他分家产,当然不愿意接受我们中央政府的管治。
〃伐谋〃成功之后,〃伐交〃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中国越富强,外国就越重视中国中央政府而轻视台湾当局,就越不愿为台湾问题与中国翻脸。
如果没有〃伐谋〃和〃伐交〃的胜利作为前提,勉强〃伐兵〃和〃攻城〃显然都是下策,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在战略上走到了〃不得已而为之〃的地步,则应该算是〃臭棋〃。
…
利用自己和对手的实力,首先就是发挥自己的长处,攻击对手的短处。如果我的东西便宜,我就和对手打价格战,如果我的东西比对手贵,我就打品牌战或者品质战。美国人打算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上有自己的小算盘:〃中国虽然有世界上第三大的国土面积,但是扣除了青藏高原整个第三级阶梯大多不合适发展农业之外,第二级阶梯只有四川盆地比较好用,其他地方荒漠多过甘泉,最好的第一级阶梯东部地区,虽然耕地不少而且质量不错,但是拥挤着11亿多人口,盖房子修马路就用掉不少耕地,实际上中国耕地面积总体上不如美国,人均计算就更不用说了。因此中国一定是美国农产品的最大买主:12亿人口,12亿张嘴太棒了!〃实际上怎样呢?中美刚刚达成世贸协议,美国就以〃反倾销〃罪名起诉中国的果汁制造商显然著名的〃华盛顿苹果〃斗不过中国苹果。中国的猪肉估计很快就会进军美国以每公斤6~7元的成本对付10~11元的成本,又是中国人的压倒优势。
中国确实是耕地少,因此大量使用耕地的产品最终比美国贵,但是中国人比美国人穷得厉害,本来是不好意思的事情,但是在经济上坏事却变成了好事,成了中国最大的王牌劳动力成本低廉。所以凡是大量使用劳动力的产品,中国通常都占有优势。但是需要大量土地生产的产品,尤其是粮食,中国相对美国来说并不占优势。
不过从长远来看,中国人贫穷的优势不可能维持很久,毕竟我们的发展速度持续十多年世界第一,而我们的目标正是摆脱贫穷。一旦中国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再贫穷,中国的劳动成本必然上升,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就不复存在,而被其他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所压倒。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在劳动密集型的典型行业纺织业方面到处排挤中国的产品,在不少国家把头把交椅从中国人的手中抢走了。因此中国人必须发挥人多的另一个优势:这就是头脑多,用智力密集型的来代替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就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出发点。中国自古重视教育,问题在于我们需要给头脑一个自由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并且给知识产品化提供必要的土壤保护知识产权和提供风险投资的机制。目前,我们重视科教投资,忽视知识产权保护,更不敢给头脑以自由想象的空间。当然,我们目前还是吃〃穷饭〃,这些都无所谓,但是等到我们富裕起来之后,这些就成为基本的立国条件了。
另外,一般人不容易注意到的,是实力有正负之分。使自己的负实力转化为正实力,使对手的正实力转化为负实力,是战略运筹上更加高明的地方。所谓缺点,就是负的实力要素,如果我们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就是把负的实力要素转化成了正的实力要素,因而增强了自己的竞争力。对于竞争对手,却要设法把他的正的实力要素转变成为负的,削弱他的竞争力。相传是姜太公所作的《六韬》有一段话:〃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太强必折,太张必缺。〃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要进攻强大的敌人,必须要设法让敌人强大起来,让他野心勃勃到处扩张,太强大必然不可能持久,扩张太快必然破绽百出。当然,敌人强大之后,不一定不能够持久,关键在于他的强大是冰山一角,还是勉为其难。同样,敌人的扩张能否破绽百出,为我所用,要看敌人是否厚积薄发,还是强弩之末。另外自己能不能利用敌人的失误或者破绽,也是问题。勾践鼓励夫差大兴土木,建筑宫殿,实际上是设法使吴国荒废农业这个古代社会的根本;鼓励夫差争霸中原,正是要是吴国军队主力集中到北方,并且在与强大的齐国争霸战中消耗掉,为越国从南方偷袭吴国创造条件。相反,韩国派郑国去给秦始皇修建水利工程,以为可以消耗秦国国力,因为短期内韩国不能利用秦国国力削弱的机会,反而在长期当中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苏联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死伤惨重,几乎灭国,心有余悸,因此在战后过分追求军事强大,最后反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接下来就是控制形势,控制形势包括软硬控制和对环境的控制以及对实力的控制三个方面。所谓〃软控制〃指的是掌握主动权,使形势按照自己的战略发展,主要取决于战略家的战略运筹水平。所谓〃硬控制〃指的是利用强大的实力对于竞争的环境实行可靠的控制,并且将竞争各方的实力都处于自己的牢固控制之下,一般是指竞争获胜之后的战略。在秦始皇之前,孔夫子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一直是春秋战国诸侯的道德标准,秦始皇改变了这个标准,所灭的国家从此成为郡县,成为皇帝管辖下的地方政府机构。在市场竞争当中,收购了竞争对手的企业,就是在〃肉体〃上消灭了〃敌人〃,完成了对于竞争形势的〃硬控制〃。在情场竞争当中呢,当然是完成结婚仪式之后,竞争才能算告一个段落。
软硬控制的目标,一个是环境,另一个是实力。
控制环境的手段是实力。我们用金钱买下了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使用权,我们就〃占领〃了这块土地,实现了对这块土地的控制。如果商家大作广告,使得某个地方的消费者忠实地购买它的产品,也可以说控制了某个市场。当然,前面的控制比较实在,我们就说是〃硬控制〃,后面的控制不够实在,很容易丧失,我们就称之为〃软控制〃。
控制实力的手段是其他的实力以及实力本身的控制机制和管理体系。一家股份公司的最大比例的股份如果被新股东购买,引起控股权的转移,这家公司就易手了。如果老股东企图保住自己控股权,就必须动用资金进行反收购。这是〃硬控制〃方面的问题。〃软控制〃就是原来实力的主人能不能继续对实力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我们在前面的〃宦官现象〃的内容里面讨论了这个问题,这里从略。
控制形势之后,还要对形势进行改造,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每战必胜。我们经常说的一句套话〃进一步发展大好形势〃就是这个意思。
形成了有利形势之后,我们〃势能〃在手,如何〃破敌〃的问题就提上议事日程了。在这个方面,日本人有很好的心得可以供我们参考。我们在电影上得到的日本人的〃大将风度〃的印象是怎么样的呢?大概是这样吧:盘腿坐在榻榻米上,身板挺直,好像在闭目养神,周围的一切好像都听不见,看不见……突然瞪大眼睛,发出命令……!……!!……!!!他们总是准备的很好,不声不响,而后时机成熟时突然猛烈喷发,一击致敌死命。著名的珍珠港事变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不过发明权还是我们中国人。我们中国人有〃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九年不飞,一飞冲天。〃的说法。孙子兵法说:〃势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