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郎咸平文集 >

第36部分

郎咸平文集-第36部分

小说: 郎咸平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Intel合作研发中心,均得到了市场的肯定,累计超额收益率上升。 
正如杨元庆所说,PC主业一直为联想提供增长稳定的营业额及盈利,PC主
业是联想的源泉,有助联想日后发展其他业务(图20和21)。作为回归PC的重
要一环,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IBM
的PC业务营业额在2003年达到120亿美元,收购后联想的PC业务将位列全球
第三。 
联想此举,无疑也是想借IBM在国际化的地位,提升联想本身在国际的知名
度。完成此次交易并购,海外市场便成为联想的总营业额的重要一员,由不足
2%一跃至81%,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的联想”。IBM个人计算机业务的加入
亦大大提升联想的总营业额,不仅能达到600亿的目标,更有望有1100亿人民
币的骄人成绩。由此看来,联想的这次收购似乎是明智之举。 
可是,从图22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我们可见市场并不支持联想的这次轰动
全球的收购。到底是市场不支持联想发展其PC业务,还是市场对IBM亏损的PC
业务有所保留?表1是几家机构投资人对联想这次收购的看法。 
从表1可见,大部分机构投资人都不看好这次交易。麦格理证券、野村证券
与花旗美邦均讨论到有关人才问题,麦格理证券认为联想将要面对执行及员工流
失的风险,管理层亦要应付不稳定业务策略;野村证券认为由于联想缺乏海外专


业人才,加上缺乏管理庞大分销网络经验,所以未来将要面对相当大的挑战;花
旗美邦指出联想管理层缺乏国际经验,难以保留IBM员工。摩根大通及麦格理证
券提出了品牌问题,摩根大通称,联想收购后,要维持IBM企业市场及品牌地位,
势必会遇到挑战,联想要达到2亿美元利润亦有困难;麦格理证券提到美国市场
并不认识联想品牌,这将会为合并后的联想企业业务带来负面影响。瑞银集团及
美林证券也对这次交易持审慎态度,瑞银认为,科技业高增长时期已过,加上行
业竞争格局已成形,所以不会因这次交易而建议增持联想股份;美林证券则认为,
联想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长远对联想有利,但考虑到因合并而来的业务融
合风险后,中短期实质影响仍有待观察。 
事实上,IBM的 PC 业务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亏损,到1998年,其PC
业务的亏损达到9。92亿美元,使IBM 萌生剥离其PC业务的念头。此后几年间,
IBM曾经接洽多家PC生产商,如东芝、宏基、长城、NEC以及联想等,意图卖掉
其长期亏损的PC业务,但往往因定价过高以告吹。 
IBM 早于2000年,已经向联想提出有关的合并建议,但是联想当时认为“多
元化”才是真正出路,而且认为联想并未就绪发展“国际化”,计划就此搁置。
3年后,联想的多元化正式宣告失败,杨元庆决定重归PC,并认为是发展“国际
化”的时机,决定与IBM合并,打入国际市场。 
三年之间,联想改变初衷,究竟联想是真的为“国际化”作好了准备,还是
“国际化”只是“多元化”失败后的惟一出路? 
根据表2的分析,我们可得出如下的结论。 
1。营业额的下跌,反映出国内PC市场竞争加剧。根据IDC统计,2004年第
一季度亚太区PC市场出货量达到740万台,比2003年第一季度增长16%。尽管
联想仍然以10。9%的市场份额雄踞榜首,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联想只增长了
18。8%,而惠普增长了31。6%,戴尔增长了51。5%。联想若要回归PC本业,单靠
国内市场并非良策,开拓海外市场是必然的选择。 
2。销售回报在营业额萎缩的情况下,不跌反升,显示出联想在销售成本的控
制上有一定的改善,但与戴尔相比,联想最新一个季度的库存周期为22。7天,
而戴尔中国部门的库存周期仅为4天。由于PC组件的价格下调速度很快,因此
对于PC厂商而言,缩短库存周期是成本控制方面的关键。 
3。员工成本约占总体营运成本的1/3,继大规模的裁员后,联想的总体营运


成本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而合并后的新联想员工数目将为现时的两倍,且有半数
为IBM的原有员工,员工成本方面将面对更大的压力 。 
4。现金流的升幅约为1。5倍,达3亿美元,但距联想合并IBM所需的约6。5
亿美元现金,仍有一定的距离。 
综合以上的分析,联想无论在销售成本控制、营运成本控制或是现金流方面,
都未有实质的改善使之能应付“国际化”的种种挑战。由此观之,面对着国内市
场日渐失守的困局,联想此次的合并,只不过是急于回归PC的对策。 
联想对IBM PC业务的收购,确实需要面对4大难题。 
发展过急 
联想今次的收购,可以说是IT业中的一件大事,联想亦称为强强连手的战
略合作,实际上,两年前的IT业亦出现了一次轰动的强强连手,就是惠普收购
康柏,现在试试比较两件合并,看看联想这次合并的弱点。 
首先在公司规模方面,可以从表3和表4作比较。惠普和康柏同为IT业的
巨头,是名副其实的强强连手。但反观联想收购中,IBM PC业务的规模比联想
大3倍,所以这次的收购被外界视为“蛇吞象”,联想缺少足够能力消化这特大
规模的业务扩充。 
再比较两者的交易方法。惠普公司以250亿美元价格收购康柏,由于两间公
司的规模相若,这宗交易全由股票收购,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康柏公司的股票
以1:0。6325的比例折算成惠普公司的股票。合并后的惠普将拥有新公司的64%
股权,康柏拥有余下的36%。 
而联想则以12。5亿美金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包括台式机、笔记本及
个人产品研发和采购。不同的是,在12。5亿美金收购中,有6。5亿美元是以现
金形式支付,而余额为股权转让,联想控股在集团占有45%股份,IBM占18。5%。
实际上,由于联想规模不及IBM,手上只有约30亿元人民币资金,所以另外20
亿元人民币则要透过借款及发行新股集资,这严重加重了联想的债务负担,势必
令这些收购的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从盈利上看,虽然惠普及康柏合并前均有盈利,但是合并后即录
得亏损,于2003年才转亏为盈,可见企业于合并的初期,在企业融合中要赚取
利润绝不容易。 
IBM的PC业务其实一直处于亏损,在2003年更录得1。18亿美元的亏损。


联想的盈余在2003年只有1。2亿美元,恰好正是IBM在个人计算机业务上的亏
损。透过惠普的例子,可见联想很有可能于合并的早期面临更大的亏损,这样,
整个集团将可能转盈为亏。 
成本上升 
众所周知,中国有的是13亿的廉价劳动人口,如果收购后,联想把原有的
IBM员工裁掉或把他们的薪酬调节至差不多中国员工的水平,必能大幅降低成
本。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1。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生活指数,IBM原有的1万多名员工中的5000人将被
移到中国内地工作,其余的则继续支持海外销售工作,海外工会一向有较大的影
响力和权力,联想要调低他们的薪酬恐怕不是易事。 
2。联想要学习IBM的PC技术,必先要保留原IBM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智慧,
因此,他们的薪酬更不能被减少。然而,要融合两者的企业文化,薪酬的差距是
其一关键因素,同一级别,原IBM员工享有的薪酬可能是联想员工的7倍以上,
如何融合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如何控制员工成本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明朗因素。 
缺乏国际化经验 
联想虽然于2001年大力宣传其国际化计划,但正如前文所提及,联想并无
实质的国际化行动,只有不足2%集团收入来自海外业务,而海外主要的主板业
务更于近年被出售。 
要进行大规模的国际化,自然需要大量海外专业人才,可是从联想业务的区
域性可见联想的人才主要从事本土业务。对此,柳传志亦曾表示:“尽管我们吸
收了许多有海外业务经历的同事,但是我们的骨干员工主要是在本土发展、培养
起来的,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地吸取中国到海外念书、做了工作回来的一些同事,
但是离国际化的人才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由此看来,联想在人力资源上并没
有作好充分准备,其国际化经验不足的员工能否胜任处理国际化业务,将变成一
个很大的疑问。 
管理层难以融合 
新联想集团将由IBM的高层接任CEO及首席运营官,领导IBM和联想原有的
员工,原联想CEO杨元庆转任董事长,由此可见,新联想高层将同时包括现有的
联想高层及IBM的决策者,控制权的分布问题恐怕不易解决。IDC分析师表示:
“新联想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来管理的问题。” 


 从表5可见,联想与IBM是两家文化完全不同的公司。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来
看,IBM的公司历史比联想足足长80年,文化的深度自然不能相提并论。地区
上的不同也造就了文化的差异,联想以一家业务以亚太区为主的公司要同时接手
管理IBM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PC机构,莫说公司规模上的不同,只从文化差
异的角度来看,也可看出当中管理的难度。再者,新联想公司来自两间公司的比
重相同,这也凸显了文化差异的问题,在员工数目比重相同的情况下,到底是谁
要融合谁的文化?这个管理文化的取舍问题将不易解决。 
另一个为管理带来的问题是员工的情绪问题。公司收购合并能否成功的一个
关键因素就是公司能否有效处理员工的情绪。《华盛顿邮报》称,自IBM与联想
的交易案宣布后,IBM公司PC部门员工“人心惶惶”,担心未来工作前途。主
要原因在于IBM员工如果不想前赴中国的联想发展,便很可能要离开公司,可见
迁往中国的IBM员工未必出于他们的意愿。联想若希望日后新公司能成功运作,
就要特别安抚IBM员工的情绪。 
联想这次收购存在不少隐忧,到底联想能否排除万难,于国际PC市场突围
而出,我们目前只能拭目以待。 

2005。07。17 郎咸平谈三农:放弃财政补贴 将地下金融合法
化 

2005…7…17 郎咸平 
国农村逐渐衰退的原因是由于农工部门间交易条件的恶化,也就是农民必须
用无附加价值的农产品交换附加价值越来越高的工业产品。政府的财政补贴只能
有限度的提高农民所得,但不可 
能改变农村交易条件恶化的现实,因此治本之法是农民必须转移到工业部门。但
是这个移转不能由政府利用财政补贴推动,而必须通过金融政策。但是目前政府
推行的金融改革将使得三农问题更形恶化,例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股份制商业
化的改革,只会使得农村有限资金流往附加价值越来越高的工业部门,农村资金
紧张的结果造成高利贷盛行,因而进一步加重三农问题。我建议政府放弃财政补
贴,将农村“地下金融”合法化,通过农信社择优向高利贷公司贴现而控制资金
供应,解决三农问题。 


 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
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三农问题的严重性促使中央财政逐渐向农村倾斜。我国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对
“三农”问题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各方面的投入将增加近300
亿元,增长20%。地方财政也将大力增加投入。显见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极度
重视。具体的政策可以分为下列四大类。 
第一,为了减低农民负担,财政部在2004年将全面降低农村税赋。第二,
政府也将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
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今年将在13个粮食生产区全面推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
直补资金总额为100亿元,约占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的40%。第三,
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新增支出要确保主要用于农村。第四,进一步增加农
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粮食综合能力建设及扶贫等方面的财政投入,
国债资金的使用要向“三农”倾斜。 
政府目前采行的措施基本上还是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来解决农村问题。我们
可以将中央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思维分成两类来讨论,例如第一,第二和第四点,
表达了中央想利用财政补贴提高农民所得的思维,第三点政府希望提高农民文化
水平,以提高生产力和城市就业率。 
但这样做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从农村经济落后的根
源上进行分析了。 
交易条件恶化造成城乡差距逐年扩大 
25年前通过包产到户等等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