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产权市场解读 >

第2部分

中国产权市场解读-第2部分

小说: 中国产权市场解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年的探索实践证明,国有产权通过产权市场公开进行转让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从总体运行效果来看,2004年全国产权市场共完成产权交易项目23025宗,成交额达到1913。84亿元,并在促进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资产在流动重组过程中保值增值、实现社会公众对国有产权处置的知情权、防止国有产权交易过程中的商业贿赂行为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结果,2005年,北京、天津、上海三家产权交易机构完成的企业国有产权项目3622宗,成交金额1080亿元,与资产评估值相比平均增值6。4%。2006年,各级国资监管部门选定的64家产权交易机构共完成各类产权交易项目17074项,成交额2715亿元,交易金额与评估值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值。   
  产权市场:中国创造(3)   
  从个案上看,北京产权交易所完成的双汇股权转让项目,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和组织竞价,评估值6。68亿元的产权,成交额高达20。1亿元,增值200%;在福建产权市场完成的雪津啤酒产权转让项目评估值6亿元,成交价58。86亿元,增值881%。产权市场规范国有产权转让、发现投资人和发现价格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国有产权的进场交易,不仅促进了国有产权的有序流转,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更对防止国有产权交易过程中的商业贿赂和腐败行为起到了创造性的推动作用。透明国际组织腐败指数总负责人约翰·兰斯多夫对产权市场曾做如下评价:“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你们在所献身的反腐斗争中所取得的成绩。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转让,在全世界都是滋生腐败的土壤。但在这里,你们用复杂而成熟的技术、透明的程序和明确的指导把这项工作组织得很好。我们钦佩你们如此迅速地在反腐败斗争中进行了最好的实践,相信其他国家可以从你们的经验中学到很多。” 
  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是资本市场建设问题。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不但应该满足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融资需求,也应该满足投资偏好不同的各类投资人群体的多样化投资需求。而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仍存在着结构性缺陷,还不能满足企业融资与投资人投资的多样化需求。 
  产权市场自觉承担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基础性市场平台的责任。目前中国产权市场在服务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同时,还为金融资产处置、科技企业投融资、知识产权交易和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登记托管提供专业化服务,业务覆盖了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各个方面。产权市场除掉不买卖上市公司股票外,可以交易企业财产权益的所有权项,并逐步形成了经纪机构代理交易制、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信息披露网络、聚拢了大量的国际和国内投资人、构建了产权交易结算服务平台。中国产权市场的健康发展,客观上满足了企业融资与投资人投资的多样化需求,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与外国朋友交流时,外方的一个共同表述是,虽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本市场相对成熟,但产权市场是中国的首创。中国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国民财富的积聚、增长、配置与流动规律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与表现形态也肯定会有所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的国有资产将会长期存在,日益壮大,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中国总体市场环境短期无法根本改善的条件下,在中国出现产权市场这样一种资本市场的特殊形态有其必然性。当然我们也意识到,我们的产权市场模式,有些无可奈何、不得不这样做的味道,还有些略显粗糙。比如:重大项目在公示20个工作日内无法完成尽职调查和决策过程;事先谋划好的“手拉手”交易还占较大比例等。但所有这些都无法改变这样的一个结论,即中国产权市场不一定是一个最优的制度设计,但的确是在现实条件下的一个“不坏”的制度设计,它体现了民主、开放、和谐的时代精神,它有着学习、改造、适应的巨大空间。《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国资委等部门陆续颁布的将近十个配套文件,以及各个产权市场进行的制度建设,都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产权市场的未来发展将在三轴体系中展开:一是横向展开,增加交易品种。品种越多市场越红火,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以及其他同类业务资源应更多导入,并在业内形成一家开花、其他机构积极跟进的局面,形成联盟合力,以期产生市场外部经济规模效应。二是纵向发展,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高端靠拢。目前的产权市场从事的产权交易服务,正是推进国有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也是为高端的股票市场培育拟上市企业资源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产权市场是股票市场的基础。另一方面,现有的股票市场还远远不能满足股份制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量的非上市股份公司缺乏一个专业、高效的融资平台和股份转让服务场所。市场有这个需求,产权市场就有责任、也有驱动力,要去填补这个市场空白。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托管和交易是中国产权市场目前最艰深的一个课题,但是一旦突破,产权市场将发生一个质的飞跃。三是深度挖掘,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提高竞价率,提高竞价水平。   
  产权市场:中国创造(4)   
  资本市场是最为国际化的市场。资本市场的一个平台一经出现,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向成熟资本市场的某种形态靠拢。就像中国的股票市场源自为国企脱困服务、最后逐渐演变为各类企业上市融资的服务平台一样,中国产权市场已经起步了,无论多难,它都将按照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走下去。产权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是一个多交易品种的基础性资本市场平台,应该纳入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总体规划,实现与其他资本市场形态的协调发展,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背景篇 产权市场   
  1公有资产流转:一个国际性的难题(1)   
  “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转让,在全世界都是滋生腐败的土壤。” 
  ——约翰·兰斯多夫,透明国际组织腐败指数总负责人 
  早在2400年前的东周时期,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做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论述,他的话像一粒火种,埋入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中。 
  一百年以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将“公有制”这种政体模式赋予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在西方人眼里,它为世人打开了一扇投射曙光的窗,借着这光,人们看清楚了太阳升起的方向。 
  此后过了两百年,中国的汉武帝为了解决对匈奴战争中的财力不足问题,采纳了桑弘羊提议的“盐铁官卖”和“平准均输”政策,于是“国家垄断”和“宏观调控”在经济中的威力开始显现,国库逐渐变得充足,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个历史上曾经最剽悍的民族最终被打出了中国版图。 
  时光飞逝,两千年过去了,“理想国”在经历了“乌托邦”式的狂想后开始发芽,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将“公有制”从理想变为了现实;与此同时,西方诸国却正在被那只“看不见的手”搅得苦不堪言,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而自由放任的市场理念让各国政府变得软弱无力。终于,凯恩斯出场了,他举起政府干预的利剑,如同当年的桑弘羊一样,把资本主义经济从衰退大潮中解救出来。 
  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伤痕累累,而起步不久的苏联经济却在“公有制”的国家机器催动下一路高歌。在榜样的鼓舞下,西方国家也开始为自己打造起公有企业的战车。但凡事总有两面,公有经济在大显身手之后,它的另一面暴露出来:腐败、效率低、官僚主义乃至“滞胀”等公有制顽症让各国头痛不已,改革成为各国共识。公有产权以并购、重组、租赁等方式流转成为国际性课题。 
  截止到本世纪初,公有产权流转的效果都不尽理想。苏联等国家采取的在一夜之间将国有资产打碎分净的“休克疗法”,导致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产业寡头迅速崛起,引起社会各方的严重不安,以至于普京政府今天还不得不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而德国、英国、法国等市场经济国家由少数官员主导国有产权私有化,出现了私有化部门官员频繁落马、丑闻不断,引起政敌攻击、民众不满的情况。应该说,公有产权如何流转在国际上仍然是一个尚未破解的难题。 
  引子 
  2005年8月31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却因为一个国有企业并购案的出现而变得不平常起来。 
  就在这一天,福建省最大的啤酒企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股权转让项目在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要约竞价转让39。48%的国有股权,面向全球寻觅战略合作伙伴,而且对竞购方提出了近乎苛刻的入场竞购门槛——竞买方应是从事啤酒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总资产规模应在人民币70亿元以上,并且在全球啤酒生产与销售的总收入应在人民币400亿元以上,拥有充足可动用的流动资金、无资金链断裂风险等。 
  雪津啤酒成立于1986年,从2000年起,产销量以每年超10万吨的速度增长,并于2002年兼并福建三明日月星啤酒有限公司,2005年投资建成年产10万吨的雪津啤酒(南昌)有限公司,迈出了挺进全国战略性市场的实质性一步,实现了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再到资本经营的跳跃式发展,发展势头强劲,人均创税利和吨酒税收均名列全国前茅。 
  这么好的一个啤酒企业,要面向全球公开转让其国有股权,不仅引发了国际啤酒业巨头的争夺大战,也引起了国内外民众的广泛关注。 
  国际啤酒业巨头的关注和参与好理解:因为中国啤酒市场年销售额达60亿美元,且每年以6%的速度在增长,而欧美发达国家啤酒市场的增幅只有1%至2%。中国啤酒市场这样的增长速度,让各方啤酒巨头在中国市场掀起了并购与扩张潮是很正常的,雪津啤酒引发国际啤酒业巨头的争夺大战也就成了预料中的事情。   
  1公有资产流转:一个国际性的难题(2)   
  问题的关键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企业并购案,为什么会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 
  这种关注,绝不仅仅是因为卖一家啤酒企业,或是参与竞买条件的苛刻。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卖的是国有股权,是全国13亿人民的公有资产。面对这样一个股权买卖行为,人们不由得会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国有股权该不该卖。企业是好企业,发展势头正猛,为什么要卖? 
  第二个问题是谁来决定卖还是不卖,由谁来卖。雪津啤酒是国有控股企业,其国有股权是由全民委托政府作为代理机构持有,理论上说,这个买卖决定应该有13亿人的参与。可是,13亿人来决定,首先是不可操作;其次,即便可以操作成本也太高了。谁来决定卖还是不卖,谁来卖,的确是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怎么卖。有人决定卖了,也有人来买了,这时候到底怎么卖?私下里卖,还是公开卖?过去,中国的做法是政府定价,其他国家的大多数做法是在评估的基础上,组成一个组织来决定,但是效率非常低,争论非常大。到底怎么卖才合适? 
  第四个问题是卖给谁。是卖给福建人,还是卖给上海人?是卖给中国人,还是卖给外国人?13亿人都是老股东,都有买的权利,如果不解决这13亿人的知情权和优先受让权的问题,等卖完了,这13亿人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站出来指责说,你为什么不卖给我-我愿意多出10元钱甚至多出10个亿,那时候该怎么办?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卖什么价,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过去是国有,是13亿人的,肉烂在锅里了,大家都无所谓。现在要卖出去,卖给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具体的法人,大家就会关心卖多少,值不值,是否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怎么防范国有股权买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败行为等等。 
  这一系列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回答都是极其困难的。这些问题集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世界难题,题目就叫做公有资产流转。 
  一、公有资产-全球性的经济现象 
  有人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缓慢归罪于作为公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