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当崇祯-第9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孙元化这么一说,众人倒是都醒悟过来。
“也算是吧,如今海上的事已经越发的重要,我朝又准备大举移民海外,自然的,这得先把地图弄出来,都说按图索骥,也至少也要有个图,不是吗?”杨改革笑着说道。杨改革的心情是很不错的,搞经纬度,勘测世界地图这种活,也只有在一个帝国的支持下才能很好的完成,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小国家注定是无法完成这些事的,动用帝国的能量做这种“基础”方面的事,正是一个帝国该做的,也是一个帝国成熟的标志。
李天经半天说不得话,先前皇帝可说的是测绘大明的地理山川,可没说连海外也要一并的测绘,测绘大明的山川地理这都已经是一项庞大,繁重的事了,如今皇帝还想着测绘整个世界的地图,这工作量,李天经已经被吓着了,想到了地球仪上大明朝所处的位置,所占的比例,李天经两个眼睛开始发直,全身开始发软,脑子开始发懵。
“除了测绘地图,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判定自己的位置,这件事,朕以为,和地图同样重要,想大家也都知道,在茫茫的大海之上,没有参照物,很难判定自己所处的位置,航线稍稍偏离一点,可能会有灭顶之灾,若是能准确的判定自己所在的位置,想必对这大海再无什么惧意,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件事的重要性,想必不用说诸位也能明白”杨改革说道。
众人惊异的看着皇帝,这确实不用说,很明显,皇帝这是要为日后海上的扩张做准备了,如今这件事,很可能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数十年之后才会出成果,到那时,却刚好是大明下南洋,下西洋的关键时候,到了那时候,一切又是水到渠成
“敢问陛下,这要如何实现呢?这几乎就是无法实现啊!若是陆地上,有山川河流做参照,有当地的百姓可以问询,可这茫茫大海之上,除了海水还是海水,又怎么来判定呢?”李天经问道,这个课题,却还是头一次出现,李天经整个人都是懵的。
“这件事,朕也想过一段日子了,也有些不成熟的想法,诸位跟朕来吧”杨改革看了看天色,笑着说道。所谓的经纬定位法,实际也不是多么高深的东西,基本的原理实际很早就有了。
杨改革领着众人,来到一处开阔地带。
这里的没有了树荫的遮蔽,火辣辣的太阳立刻晒在人身上。开阔地四周都用水泥铺了地面,显得很干净和平整。开阔地中间,竖立了一根棍子,阳光照晒在棍子上,棍子的影子拖在地上。
“诸位卿家看这个东西,可曾识得?”杨改革笑着问道。
“回禀陛下,识得,这是用来测定时节的东西,钦天监里也有”李天经立刻说道。这种依靠太阳的影子来测定时节的东西,不是多么高深的东西,李天经一眼就认出来了。
“对,关于天文,历法方面的东西,朕也看过一些,若是朕没说错,若是午时这跟棍子最短的影子和这根棍子是一样长的,则这根棍子的顶点和这根棍子的影子的顶点之间形成一个直角等边三角形,可对?”
“回禀陛下,是的”李天经立刻说道。
“若是以这里为一个基点,在同样的时辰内,在以南两百里再立一根同样长短的棍子,诸位说,那根棍子的影子会不会和这一根棍子的影子一样长?”杨改革问道。
稍稍的沉默了一下。
“两百里太短,若是两千里呢?这棍子的影子会怎么样?”杨改革见一时间没人搭话,又问道。
“回禀陛下,在同样的时辰里,这两根棍子的影子,必定不会一样长”李天经立刻回答道。
“那这同样的时辰内,只不过是南北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这影子也随之发生变化,那这棍子之间的距离和这影子之间的差距,是不是有某种必然的联系?有着某种比例?”杨改革问道。杨改革也没打算彻底的把怎么弄经纬度给弄得明明白白,只打算给一个方向,其余的就交给这些人自己去研究了。按照杨改革所知道的,这种科学里基础的基础的东西,往往需要研究人员年复一年艰辛的劳动才会有所结果,这种事需要耐得住寂寞,抗得了苦,并不适合现在的杨改革做,杨改革也很有自知之明,并不打算“抢占”发明经纬度的这个发明。还是留给为之操劳的人吧。
“回禀陛下,应该是有某种联系的,同样的时辰,南北在一条线上,则两根棍子的影子和棍子之间的距离,一定是成一定的比例,陛下的意思是,知道了这种比例,就可以推断出其他地方到这根棍子的距离?也就是说,地图可以做到很精确?”李天经确实对天文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是的,朕是这么理解的”杨改革说道。说完,又走到另外一个地方。
这里,摆着一个地球仪,还是比较大的那种。上面,按照坤舆万国全图标准得很清晰,已经大致有了世界地图的模样,虽然还不是很精确。
地球仪在太阳的照晒下,显得有些妖异。杨改革拨动了一下地球仪,地球仪立刻沿着轴转动起来,发出一阵响声。
“诸位再看,现在这太阳照晒在这个地球仪上,就好比太阳照晒在这个世界上一般,永远只能照晒到一面,是不是?”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是的”李天经又带头回答道,眉头皱得老高。
“刚才,朕说的是南北距离的测定,同样的,现在在同一个时刻里,比如现在,这个地球仪上的几根棍子的影子,必定也是不一样的,长短不一样,方位也不一样,对不对?”杨改革一边说,一边将这个硕大的地球仪转动。这个硕大的地球仪上,镶嵌着几根凸出的小棍子,这几根小棍子,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很均匀。杨改革将中间的一根小棍子转到直面太阳的位置。这根小棍子的影子和棍子本身重叠,丝毫看不到影子,而周围其他凸出的小棍子,则有着长短不一,方向不一的影子。
“诸位再看,若是在现这个同一的时辰里,同样的棍子,因为位置不一样,棍子的影子长短也不一样,方位也不一样,是不是?”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是的”半响,李天经才回答道。
“那再看若是朕转动这个地球仪,这所有的影子,是不是也随之发生变化?”杨改革又问道。
“回禀陛下,是的”又是李天经回答道的。
“所以,朕觉得,随着时辰的变化,这棍子的影子之间的变化是固定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应该可以说明一个东西,那就是在相同的时辰里,可以通过棍子影子的长度,方位来判定自己的位置”杨改革下了一个断定。
“陛下的意思是”以李天经为首的众人都不解得很。皇帝这是要干什么啊?
“这么说吧,可能有利于诸位理解,诸位看,这个就是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杨改革拨动地球仪,说道。
众人都不作声,这个玩意,现在大明官场上的人几乎人手一个,不摆一个放在自家办公的地方,那绝对是落伍的表现,跟不上形势的表现,所以,倒是没人对这个表示惊讶。
“诸位看,这太阳是不是永远存在?年复一年的照晒着这个球?”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是的”李天经回答道,这个问题,貌似不用过多的考虑,事实摆在哪里,若是没了太阳,大地将一片漆黑。
“诸位再看,这个球,是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转动?每年是不是都有固定的三百六十五天?可有什么变化?”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这一年四季,确实年复一年,从远古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虽然每年天气都不一样,可这四时的节气,却从不曾变过”李天经坚定的回答道,作为对天文,历法造诣很深的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很多东西的亘古不变正是历法产生的重要条件,若是太阳每年都转的不一样,地球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历法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很好,那既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太阳和地球都在重复的转着,那这地球上的影子,比如说这根棍子的影子的长短和方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又分八刻,若是把这每一分,每一刻,每一个时辰,每一天,每个月的变化都记录下来,诸位猜,到了明年,这些影子会不会和今年的重合?”杨改革问道。
“这”包括李天经在内的诸位,都疑惑起来。
杨改革见众人都疑惑,用手大力的拨动地球仪,地球仪立刻转动起来,杨改革笑着指着这地球仪。随着这地球仪的转动,那上面的小棍子的影子,不断的变长,变短,再变长,就犹如日复一日的时光一般。
“回禀陛下,应该,似乎,不会发生变化,即便是有,也应该是我等难以察觉的,若是有,则说明天地日月在变”李天经艰难的说道。
“回禀陛下,应该不会变化”比较坚定的是孙元化。
“我的陛下,应该不会变化”汤若望也答应道。
经过一番思考,众人一致的答案都是不会变化,这里的人,对数学,天文,历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太阳没变,地球也没变,这棍子也没变,这影子自然会日复一日的重复去年的影子,不会有什么变化,若是有变化,则说明太阳发生了变化,地球的转动发生了变化,若是这般,这绝对是对历法的一大打击,历法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
“说得好,不光是这根棍子的影子年付一年的重复着不变,在这个地球上,任何一处的影子,也应该都是年复一年的重复着,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这太阳没变,地球也没变,影子自然也不会变”杨改革问道。
“既然影子不变,那自然可以根据影子来推断时辰,若是时辰一定,再通过和这根棍子影子之间的变化比例,应该可以得出距离的远近和方位,是不是?”杨改革问道。
众人沉默起来了。
“陛下的意思是要穷举这一年四季的影子变化,通过对比一年四季影子变化来推断时辰,而如果时辰一定,通过比例,再算出这个比子之间的距离和方位?陛下,这似乎是可以,不过,记录下一年四季,每时每刻影子的长度,似乎太繁琐了些”孙元化似乎想明白了什么,说道。孙元化倒是对皇帝的心思有特别的理解,那就是穷举,把一年四季每时每刻的影子变化记录下来,貌似很傻,很难理解,可对于习惯了穷举的孙元化,却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当然,即便是孙元化,还是觉得太繁琐了点。
“嗯,说得是,记录一年每时每刻影子的变化,确实繁琐,可以简化一下,比如记录下每个节气的变化,然后通过一定的比例进行换算,相信应该可以简化不少”杨改革说道。
“陛下言之有理”孙元化道。
“陛下,这似乎需要测定出好些个影子的作为参照物啊!而且,还需要把参照影子之间的距离方位算好,然后算出固定的比例,这似乎难以自圆其说,似乎还差什么东西”李天经说道,虽然皇帝说了很多东西,貌似说得很对,可他总觉得还有什么不足,皇帝的说法无法自圆其说。
“不错,这个问题,朕考虑了一下,这还是得从这个球上下功夫”杨改革说道。说完,杨改革将那地球仪停下来,扳动了某个开关,将地球仪拆开一块来,顿时这个地球仪就如同被切开了一块的西瓜,露出了里面的瓤。
“朕看徐师傅的几何原本,忽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那就是把这个球取掉八分之一块,就像朕现在这样,从地心到地表,这就出现了一个南北方向为九十度的直角,这东西方向,似乎也是一个九十度的直角,诸位看是不是?”杨改革笑着说道,确实,去掉的这一块,若是不算那个圆球面,则是一个直角三角体。
而剩下的那个球体,则出现了一个空洞,从地心到地表,上下是九十度,左右似乎也是九十度。
“诸位看,若是以这根线为基点,从这里到这里,是不是刚好是一个九十度的角?”杨改革问道。杨改革去掉的是八分之一块,剩下的球体剖面,很直观的看到上下为九十度,左右为九十度的角度标注。
说道几何,说道角度,这些人都读过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都知道九十度的角是什么意思,倒是都懂了。
“诸位再看,若是以这个线为基点,这里到这个里,是不是也是一个九十度?”杨改革又问道。
“回禀陛下,似乎是的”倒是孙元化最先理解过来,不愧是徐光启的学生,也不愧是亲自参与翻译过几何原本的人,很快就反应过来,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