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 >

第6部分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第6部分

小说: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组安检人员纠正,在他回到自己座位时,又因提包碰到邻座乘客而发生口角。他不仅大声辱骂乘客,还扬手打了机组安检人员一个耳光,还威风地高叫“我是公安局长老劳”,因他的呈凶闹事,飞机延误20余分钟。
  五、山西省绛县法院副院长姚晓红人称“三盲院长”,小学没毕业,不懂法不学法、对群众乱施淫威。绛县安太铁厂以翼县临翼铁厂欠200吨生铁为由告到法院。姚叫办案人员把临翼铁厂厂长张大光骗到法院,不容说话便吊在楼梯上,姚用木棍朝张身上猛打,直打得遍体鳞伤,晚上也对他进行非法折磨,由于身心遭受伤害,一年后死亡。有两个人见法院殴打厂长张大光,愤慨不平,便拍照殴打张的镜头,姚发现后令干警将此二人捉住,用电棍击身,姚大喊:“把这两个家伙给我吊起来往死里打!”把他俩打昏,用凉水浇醒再打。绛县张上村刘银狮贷款800元,尚没有到期,姚便令干警把刘叫到法院拘留,多次对他进行殴打,伤势严重,吐血不止,不久死亡。死者家属去法院讨公道,姚立即组织干警将死者的妻、哥、嫂、婶等人员吊在单杠和双杠上用电棍击打,死者的哥哥被多次打昏过去;死者的妻子被打精神失常。姚晓红如此执法犯法残害群众,本应受到惩罚,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竟然被评为“山西省十大新闻人物”、“人民的好法官”。
  不难看出,少数公安司法人员的执法违法行为,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据湖南省城调队的行业不正之风的调查,群众意见最大者,首推为公安干警的执法犯法。产生这种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公安司法队伍不纯,相当一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造成的。
  海南省万宁市的调查发现,从1994年至1996年进入公安队伍的265人中,不具备公安干警素质,需要清理出队伍的204人,占77%,这里面有文盲、瘾君子、屠户居然都成了警察。他们进入公安司法队伍后,利用职权,打骂群众,勒索钱财,强奸妇女,无所不为。他们通过关系,或金钱交易,或组织把关不严,而混进公安司法机关和执法队伍,他们根本不懂公安司法的职责,不懂保护人民群众的宗旨。他们所追求的是利用手中权力,逞威逞凶,欺压百姓,逃离法外,任所欲为,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民愤。因此,整顿公安、司法队伍,严肃党藉国法,肃清特权思想,树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强化法制,纯洁执法队伍,维护人民利益,打击刑事犯罪,保障社会治安,推动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贾府的家人都认为有必要整治整治这些无法无天的差役,那么今天整顿整顿执法队伍,也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
  《红楼絮语》之8
  马道婆的魔法
  贾政的侍妾,探春、贾环的亲生母亲赵姨娘,在贾府的地位很卑微,不仅比自己的子女地位低,甚至还不及鸳鸯等大丫头。
  她虽然生了儿子,但王夫人嫡生的宝玉专宠在前,所以她不但不能因子而贵,反而因贾环的卑琐而受累,就连她亲生的探春也看不起她。
  除了贾政,因为赵姨娘比王夫人年轻,还能和她维持一般的夫妾关系之外,谁都敢于歧视她。然而她不甘心居于这种卑下屈辱的地位,在她看来,只有害死宝玉和王熙风,才能改变她的处境。她想宝玉一死,贾环就是贾政唯一的儿子,就有可能成为荣国府的继承人;王熙凤死了,没有了令她又怕又恨的管家人,她就可以任所欲为了。于是,她和马道婆勾结,施行妖术,使宝玉、凤姐险些丧了性命。第25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写的就是这件事。
  马道婆本是宝玉寄名的干妈,是一个惯于装神弄鬼,骗取钱财的老妖婆。一日,她来赵姨娘处闲逛,赵姨娘便向她诉委屈说,家里的大人们偏疼宝玉,王熙凤恨不得把一半家私弄到娘家时,马道婆趁机煽风点火说:“不是我说句造孽的话,你们没本事!一也难怪,明里不能罢了,暗里也算计了。”赵姨娘便问她有何法子,可她又不肯说,直到赵姨娘表示愿将自己平时积攒的一点体己、衣裳、首饰先送给她,还应下了五十两银子的欠约,她才答应用魔法替她治死宝玉、凤姐。
  果然,有一日宝玉忽然说头疼,接着大叫一声,将身一跳,离地有三四尺高,口内乱嚷,尽是胡话,一发拿刀动杖,寻死觅活。
  众人正没主意,只见风姐手持一把明晃晃的刀砍进园来,见了人噔着眼就要杀人。过了三日,凤姐宝玉气息都微了:合家都说没指望了,将后事也预备下了,赵姨娘假作忧伤,心中称愿。正在这关键时刻,有一僧一道走来,将宝玉带的那块玉取下,擎在掌上,念了几句咒语,宝玉凤姐便渐醒来,过了几日身体也都复原了。
  凤姐没有被害死,不久马道婆魔法败露,在她家里搜出象牙刻的魔王、泥塑的煞神及纸人、身上扎着针。她用邪门歪道骗取财物的罪恶行径才真相大白。作者在写这件事时,也不相信用魔法真会害死人,只不过通过马道婆这一形象,反映了贵族之家嫡庶之间争夺继承权的一种尖锐矛盾而已。
  这种封建迷信,歪道邪说,在社会文明发展的今天,本应消声灭迹,一去不返。然而近些年则死灰复燃,大有漫延之势。近日报载,某地一村庄农民在山里拾到一块普通石头,便在家里建庙供奉起来,每日焚香上供,香火缭绕不止,逐渐十里八村的群众络绎不绝来烧香叩拜,人多到公路设专线接送朝拜者的程度。
  某地一个大学本科毕业,受党教育30多年的高级教师,也迷信邪门歪道,听人说女人老了把头割下来,能长出少女的头来,便给她老婆实施换头术,做出了闻所未闻的愚昧而可悲的举动。
  广西兴业县国税局局长李兴生,群众都称他为“风水局长”,他笃信要保官运享通,须靠风水庇佑。1997年他占用3户村民的林地,雇用十几个工匠,花10多万元大兴土木,经20多天施工,建成一座长18米、宽13米,由钢筋、水泥、沙石、红砖构成,并用瓷片贴墙的“现代化”祖坟墓地。在建成时,摆宴席80余桌庆贺。
  由于民愤极大,没多久就被群众折毁,可他不思教训,又在村民的林地选中一块风水宝地,又花十几万元修筑一座比前一座更大更豪华的墓地。陕西省安塞县原本是省级文明县,但现在迷信、敬神、建庙之风越来越大,近几年全县建庙800余座,在县委、县政府的院后侧,距离仅几米的地方建了4座庙。最近报上披露一件有趣的事:四川彭山县青龙镇政府于1994年建了一座豪华镇政府5层办公大楼,铝合金门窗、镶蓝色玻璃,楼顶还有一座多功能旋转厅,楼内装修得十分讲究,设备齐全。楼内设有镇委书记、副书记,镇政府的镇长、副镇长的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大小会议室,还为所属17个村设置了各自的会议室,成为这个镇十分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但建成后使用不到两年,如今人去楼空,门可罗雀,又不惜每年花7000元租用别单位几间房挤在一起办公。原来镇办公大楼建成使用后,有两名干部因交通事故死亡,这本来与办公楼毫无关系的事,而镇政府领导却找来好几名风水先生来看风水。有一风水先生说:“此楼近看像棺材,远看像坟墓,不能再住了,否则每年都要死人。”于是,镇领导听信风水先生的鬼话,当即镇委、镇政府从领导到工作人员一律迁出,让这座好端端的办公大楼空至3年之久。这里一些群众议论纷纷,他们说:“作为一级政府,不信科学搞迷信,听信风水先生的胡言乱语,怎么能教育群众信科学、学科学?”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上有一部分人想致富,又不愿靠劳动和才能去取得,有的是砸抢盗,刑事犯罪;有的就是听信迷信邪说,钻营歪门邪道,乞求神灵保佑发财致富。为满足和适应这种人的心理需求,一些算命、相面、看手纹、抽签等种种靠骗术赚钱的人便有了市场。他们在街头巷尾、庙宇闹市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摆摊设幌,摇唇鼓舌,靠巧嘴行骗。同时,宣扬封建迷信的书刊到处都是,把部分人引入歧途,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酿成了生命的悲剧,破坏了家庭的宁静,危害了社会的治安。
  从根本上说来,热衷于迷信邪说者,是心灵空虚,意志衰退,好逸恶劳,品格低下的一种表现。迷信的泛滥使人失去自信力,失去对现实世界的正确判断,追求信仰封建迷信的人忘掉了理想和信念,忘掉了马列主义和科学,他们把追求金钱财富、安逸享乐、生子传代做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实现不了这个美梦的时候,便把希望寄托在迷信鬼神上,犹如鸦片毒品一样,腐蚀人的心灵,有的由此走上犯罪的道路。封建迷信是社会中腐朽丑恶一面的再现,不论对社会、对家庭、对下一代,都有极大的危害性。
  封建迷信之风所以能滋生漫延,也同这些年淡化了唯物史观、反对迷信邪说的教育,对宣扬迷信、邪说打击不力有关。特别是一些人混淆了宗教信仰自由与传播迷信邪说的界限。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在全社会加强唯物史观的教育,学科学、讲科学,打击蛊惑人心的封建邪说,取缔宣扬封建迷信邪术的书刊,净化社会环境。对人民群众危害大、造成恶果的应依法惩处。
  农村老年人协会应把学习科学,不听不信歪理邪说做为重要的活动内容;老年人也应该教育子女亲友不听信邪道传说,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上当受骗。
  《红楼絮语》之9
  表面上的礼出大家
  像贾府这样的豪门贵族,是十分讲究礼仪的。冷子兴在演说荣国府时,便称宁荣二府是“钟呜鼎食”、“诗礼之家”。刘老老第二次来荣国府,也曾感慨地说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从外表上看,“礼出大家”的评论还真有点道理。贾府长幼有序,进退有方,上下和睦,知书达理。
  单是贾母吃一次家常饭,那就很有规矩礼数。贾母正面榻上独坐,李纨捧饭,凤姐安箸,王夫人进羹,两旁孙女陪食,旁边丫环执拂尘、捧漱盂、递巾帕,里外几十个人,一声咳嗽不闻。平日,凡是长辈传话,小辈必定恭恭敬敬站起,儿子经过父亲书房,父亲不在也得下马行走;年轻的主子对服伺自己的丫环也不得直呼其名,而必以姐姐相称;可以这样说,这一家人一天到晚,说一句话,行一步路,什么人坐在什么位置,都离不开一个“礼”字,是有大家的规范。
  但是,这些礼数只不过是表面现象,如果撕破表面这层纸,看看内里的丑行,会让人难以置信这竟然会是出在“礼出大家”的贾府之中。请看以下几个小镜头:
  在宁国府里,曾对太爷有过救命之恩的老奴焦大,喝醉酒说了几句牢骚话,贾容便叫人把他揪翻捆倒,拖往马圈。焦大乱嚷乱叫,益发把贾珍的隐私都嚷了出来:“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众人小厮用土和马粪满满填了他一嘴。
  一次凤姐过生日喝多了酒,回家碰上她丈夫贾琏跟鲍二媳妇偷情,便连同平儿一起与那鲍二媳妇撕打吵骂起来。贾琏酒醉动手打凤姐、平儿,凤姐便一头撞在贾琏怀里,贾琏从墙上拨出剑逞起威来。凤姐跑到贾母跟前喊着老祖宗救我,一语未了,只见贾琏手拿着利剑赶来,他的母亲邢夫人气的夺下剑来,喝道:“下流东西,快出去!”这一场丑剧,以贾母一句:“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的住呢?人人都打这么过过。”便烟消云散了。
  贾容之祖父贾敬出家吞服汞砂而死,他的母亲尤氏为办丧事不能回家,便将继母连同两个尚没有出嫁的异父同母的妹妹接来看家。已经娶过两房媳妇的贾容,是宁国府的公子哥儿,是个不学无术,品行很坏的人。他对自己爷爷去世不知悲哀,却回儿家调戏二姨儿。贾容嘻皮笑脸的凑在二姨跟前道:“我父亲正想你呢!”尤二姐骂道:“还亏你是大家公子哥儿,每日念书学礼的,越发连那小家子的也跟不上!”说着顺手拿起一个熨斗兜头就打,吓得贾容抱着头,滚到二姐怀里告饶他又和二姨抢砂仁吃,那二姐嚼了一嘴渣子吐了他一脸,贾容用舌头都舔着吃了。
  贾容撇下他姨娘,抱着一个丫头亲嘴,说:“我的心肝!咱们馋她两个。”丑态百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