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子有些像好好的宝玉,倘或叫这蹄子勾引坏了,那还了得。”于是,立即把病中的晴雯叫来训斥:“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打量我不知道!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不久在王夫人策划主持下,以王善保家的为急先锋,对大观园进行了一次大扫荡,晴雯成为怡红院第一个攻击的目标。王夫人“雷嗔电怒”般来到怡红院,一股怒气,见宝玉也不理。有人在外面吩咐:“快叫怡红院晴雯姑娘的哥嫂来,在这里等着领出他妹子。”
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如今现打炕上拉下来,蓬头垢面的,两个女人搀架起来去了。王夫人吩咐:“把她贴身的衣服撂出去,余者留下,给好的丫头穿!”睛雯被这样凶狠残忍的撵出大观园,不几日便“抱屈夭亡”了。后来,凤姐同袭人谈到晴雯时,凤姐还说:“偏偏儿的太太不知听了那里的谣言,活活儿的把个小命儿要了。”
德国法西斯政府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有句名言:“谎言重复千遍,谎言也会变成真理”。谗言如利剑,人口似把刀,晴雯死在谗言下,阮玲玉亡在人言中。有听谗言者,也就有进谗言者,谗言可以变成杀人不流血的软刀子。鲁迅写下了“人言可畏”的至理名言。弱者是经不起谗言的攻击,他们虽也能言,但在听信谗言的强权面前,辩白、洗刷本身就是又一种罪行,祗有任人泼污,任人宰割、残杀,历史上有多少被谗言所害,文革中有多少人死在谗言之中,人们仍记忆犹新。
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似乎有法制、有科学、还有实事求是的法宝来指导现实生活,人们可以不会再尝谗言之苦。其实,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善听谗言者和善进谗言者均没有绝迹,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门、某些人身上尚很活跃,尚很热烈。现在不也有在你即将提拔重用;在你即将入党入团;在你即将评为先进或劳模;在你跟人恰谈生意即将成功之际,只要有人给你骗派几条罪状,反映几个问题,于是便在掌握你的命运的当权者那里,没有的问题却又不能否定,只好搁置起来。可是,一刻值千金,时过境迁了,领导决定你前程命运的安排,也随之化为泡影,真让你尝尽谗言的利害。谗言是实事求是的大敌,只有人们都能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任何人,包括跟自己意见不一致,甚至反对自己、关系不好的人,都能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的反映情况,实事求是的听取情况,并且对无中生有,陷害他人的进谗言者给予批评教育,严重者给予必要的惩处,只有做到这样,才不会让谗言继续害人,谗言才不可畏。
《红楼絮语》之5
戴权卖官
在封建社会,特别是到了清代后期,花钱买官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不过大都是花钱买的是中下级官职,例如知县等七品官以下的,花多少钱,捐多大的官,都有一定的价格。尽管“有钱能使鬼推磨”,但还没有人敢卖在皇帝身边当差的官。而《红楼梦》里戴权卖的恰恰就是这种官。
戴权是何许人也,他乃是大明宫掌宫太监,在历代官职里并无此官职,从字面上来理解,可能是管理宫内的最高领导者。原来秦可卿死后,贾珍便想到儿子贾容不过是黉门监生,灵幡上写时也不风光,心下甚不自在。恰巧,首七第4日,戴权先备了祭礼派人送来,紧接着他又坐了大轿,打道鸣锣,兴师动众亲自来上祭。贾珍忙接待至逗蜂轩献茶,趁便说了要与贾容捐个前程的话。戴权会意,知道是为秦可卿的丧礼上风光些,便说:“事到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缺了两员,昨儿襄阳侯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还剩了一个缺。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贾珍忙命人写了贾容的履历交给戴权。戴权看后回手递与一个贴身小厮道:“回去送与户部堂官老赵,说我拜上他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再给个执照,就把这履历填上。”戴权临走时,贾珍问:“银子是我到部里去兑,还是送入内相府中?”戴权道:“若到部里兑你又吃亏了,不如平准一千两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贾珍感谢不尽。这里戴权两次提到把买官的钱送到他家里,可见卖官的钱,大多是进了戴权这位内相爷的腰包。于是,贾珍花了一千两银子,从戴权手里买来一块“御前侍卫龙禁尉”官衔的金字招牌。
卖官鬻爵,贪赃枉法这种事,在建国后本来已经禁绝,那时候干部的任用按组织系统管理甚严,没有听说有谁花钱买来的官做。可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买官卖官的腐败现象又沉渣浮起,败坏了党的优良传统。现在掌握干部大权的书记、组织部长,卖官受贿,已经不是个别地方、个别人了,有的严重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股歪风,它像毒菌一样侵蚀着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的肌体。
目前,有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了保住自己职位或者得到升迁,直接或间接向掌管其职务升降调动大权的人行贿送礼,是组织人事工作上最为腐败的一种。在这种买卖官职的竞争圈中,时下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副科提正科,得送一万多;正科提副县,得送十几万”。领导干部过生日、家里婚丧嫁娶,甚至生病、住院,都成了行贿买官者难得的“机遇”。有的一个领导干部住一次院,或生一次小病,可收十几万、几十万块钱的“礼”;前几年年关“大送礼”、“大进贡”,装礼品的大汽车,按着名单挨家往下搬,这时候的北京、省城、市县城镇,成为一道“送年礼”的十分壮观、美丽的风景线。近几年讲究效率、实惠,不送礼品送现钞,信封派上了大用场,一出手就是几万十几万。河南省鹤壁市市长、市委副书记朱振江收受贿赂款23万元,为送贿者提拔升迁18人,其中处级9人。江西省广丰县县委书记郑元盛,收受52人买官的贿赂,达13万元,其中一个原在十都乡在毛村当支部副书记的吴杰光,给郑元盛送1000元,郑给组织部门打招呼,让他当上了十都乡的乡长。过了两年,吴到郑的办公室办事,谈话间,郑有意向吴透露想让他乡长、书记“一肩挑”,接着又说外面有人反映你私搞工程赚钱,如果县里追究起来,“一肩挑”
挑不成,乡长也不保。吴杰光懂得了书记话里的意思,急忙弄了3,5万元现金给郑送到家里,不久吴便真的乡长、书记“一肩挑”
了;河南省汝阳市委管干部任免的副书记杨修善收受贿赂17万元,不正当提拔18人,其中处级10人。有一个市房管局副局长本来政绩平平,并无晋级可能,她便让丈夫给杨送去1万元,杨便亲自指示组织部门,不久这个副局长升任了正局长。山东省泰安市市委书记胡建学肆无忌惮的卖官捞钱,在他的“带动下”,原市委一班人办起了“卖官黑市”,最终有6名班子成员锒铛入狱。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爆光一个县的组织部长,仅当了二三年时间,便盖起三座洋楼,每座楼造价都在50万元以上。
他月工资收入仅800余元,哪来那么多钱盖楼,他说是朋友送的,有的一出手就送几万、十几万给他。为什么给他送钱?不言而喻,是因为他掌管人事大权,他一手接钱,另一手在于部人事调动、升任、安排工作上为送钱的干部卖力气,进行权钱交易。
这一类的例子要引证起来实在太多了,绝不是这篇短文所能容纳的。这一类卖官受贿的腐败现象只能在暗地里,只是公开的秘密。然而有的地方已经到了公开的、明码标价的程度。山东省临邑县委正式下发文件,明确规定投资千万、拿税百万的,可当副县长;投资百万、拿税10万的,可当副乡长。这个县碱李乡旭光化工厂厂长单金豹因其投资500万,年纳税10万元,便当上了副乡长。这里什么干部标准、领导条件、政治思想素质统统不要了,只把金钱多少做为唯一标准,己到了何等荒唐可笑的地步。现在,虽然强化了监察的力度,严厉惩处了一批卖官受贿的贪官污吏,但也却有越查越多的趋势,现在有人形容“一砖头砸几个”贪官,可见之多,颇令国人忧虑。
那么这些贪官倒值得考查一下是怎么上来的,恐怕绝对不是自己就能坐到领导位置上,大都有基层领导的提名,组织部门的考核,常委会议的讨论才能做出决定。为什么能够把这种贪婪成性,品德低下的人安排到执掌一市一县大权的职位上,这除有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内心世界发生变化的因素外,那么跟举荐、提名、考核、决定的那些人是什么关系,该负什么责任,应该深入的追究。贪官要惩处,而提拔任用这些贪官的领导们只做为吸取教训搪塞一下是不够的。银行贷款要有保障机制,干部的任用也应建立保障机制,否则永远也堵不住贪官钻进执掌重权的口子。
曹雪芹这位伟大的作家写出《红楼梦》后不到三百年,大清王朝便灭亡了,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有一条,也就是致命的一条,便是实行用钱捐官的制度。当官的人是用钱买来的,或是靠裙带关系上来的,他们心里从来就没有想为老百姓办什么上事,一任就想的是利用到手的职权,尽快把买官的本钱捞回来,把官场看成是商场,而且要十倍百倍的翻本儿。古民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当官把心思用在不惜用各种手段去“捞本儿”上,去捉摸敛夺民财上,那还能搞什么富国强兵,想什么国家社稷?连贾府三小姐探春都察觉到了,一个国家,一个家族趋向衰败没落,必先来自内部的腐朽与败坏。执掌各级政权的官员,不为国家和民族效力,而只一味的贪婪营私,压榨百姓,会得到人民的信任吗?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吗?所以,清朝的灭亡,是被人民打倒的,不如说是被他的捐官、贪官腐蚀倒的更确切。应该说,在各种腐败中,组织人事上的腐败危害最大,绝对是致命的。历史可鉴,现实也是如此,有的国家的领导者,就是因为贪污受贿,窃取不义之财而被人民赶下台。这个深刻的教训,我们应有进一步认识的必要。
《红楼絮语》之6
王熙凤弄权谋私
王熙凤是荣国府主持家政的当权者,同时又是这个家族中最大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的主犯。她在政治上残杀陷害打击触犯她的权势或利益者,而在经济上,则千方百计、挖空心思、不择手段的去聚敛财富,谋取金钱,扩大和膨胀自己私房的经济实力,为我们今天的社会防止腐败,提供了一个鲜明、生动的反面教材。
王熙凤都用什么手段营私舞弊的呢?
一、挪用月银,放债取利。她将荣国府上上下下的姨娘、丫环、仆人应得的月银,采用早提、迟发的办法挪用出来,通过心腹奴才在外面放高利贷。一日贾琏刚从姑苏回来,凤姐正给贾琏接风,恰在此时,旺儿舅子来送利银,让平儿拦住了。过后平儿背着贾琏悄悄跟凤姐说:“那项利银早不送来,晚不送来,这会子二爷在家,他偏送这个来了,所以我赶紧接过来。”一次袭人问平儿这个月的月钱为什么连老太太、太太屋里还没放,平儿悄声告诉袭人:“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人使呢,等别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她又告诉袭人:“她这几年,只拿这一项银子翻出几百来了。她的公费月例银子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又放出去,单体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
二、人情交易,弄权受贿。秦可卿死出殡,凤姐来到铁槛寺,老尼趁机请王熙凤办件事。原来长安县有个姓张的财主为给女儿退婚打官司,王熙凤照要求给办了,造成两家人财两空,而凤姐却安享了三千两白银。
三、安插亲信,以权谋私。王熙凤十分懂得有了权,就有了钱,权钱密不可分的道理。所以,她为中饱私囊,扩大私房积蓄,她又紧紧抓住贾府人事任用大权,收买心腹,安插亲信,为她营私提供有利条件。在建大观园时,贾珍要派贾蔷到江南采买唱戏的女孩子,贾琏以为“这事虽不大,里头却有藏掖的”,本不同意派他。可凤姐却当面支持贾蔷去办此事,她说:“大爷派他去,原不过是个坐镇旗儿,难道认真的叫他讲价钱会经纪去呢!依我说(他去)很好。”贾琏这才答应下来。
贾蔷着实感激凤姐,便悄声问凤姐:“你老人家要什么,开帐儿带去,按照置办了来。”同时凤姐又叫派赵的儿子跟贾蔷去,又卖了一个人情。可想而知,他们岂能忘了凤姐的好处,报答的祗有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