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 >

第31部分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第31部分

小说: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是丧失了做父母、爷爷奶奶的责任,不是对子女、孙辈的爱,而是害其一生。所以,爷爷奶奶的溺爱子孙,其结果必然是使孙辈从小养成任性,助长恶习,不辩是非,极容易走上邪路,直接影响孙辈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这是有诸多的实际教训的。由此可见,做为老年人,应该从贾母溺爱子孙中吸取教训,都应该懂得溺爱子孙不可取,不做溺爱子孙的傻事。
  《红楼絮语》之46
  贾雨村的恶德
  在《红楼梦》里有一个人物:他虽篇幅不多,出场次数也很有限,但他不祗是趋炎附势,阴险狡诈,贪婪残忍,询私枉法,而且有着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种种恶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记忆。这就是令人鄙夷、厌恶以至憎恨的典型贾雨村。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贾雨村这种恶德式的人物,在各级官场中时有所见。
  贾雨村本是出身诗书仕宦之家,但到他成年之时,祖宗基业已尽,父母双亡,他想进京求取功名,行至姑苏,盘缠用尽,在暂寄居葫芦庙中安身,对天长叹,苦未逢时。附近有个乡宦甄士隐,见他抱负不凡,资助他白银五十两及衣物上京赶考。他考中了进士,不久即出了县太爷的缺。贾雨村上任因贪酷侮上,不到一年便被革职。后因盘缠不继,偶遇新盐政林如海为给女儿请教西席,贾雨村便进衙成了林黛玉的老师。不久,得知都中奏准起复旧员,贾雨村趁送黛玉进京之机,面谋如海给内兄贾政荐书,务为周全。到京后,贾政看了妹丈之书,便极力帮助,题奏之日,谋了个复职,不上两月便选了金陵应天府,择日到任。
  贾雨村上任不久,就遇到金陵一霸薛蟠与一小乡宦之子冯渊为争买一名丫头,而把冯渊打死的人命案,贾雨村为保自己前程,趋炎附势,便让薛蟠消遥法外,又急忙修书贾政,邀功讨情。由于他善于投机钻营,攀附权贵,从此官运享通,由知府升迁御史,最后升至大司法、协理军机参与朝政以及京兆府尹兼管税务等职。
  贾雨村飞黄腾达以后,而对甄士隐的得力资助却忘恩负义,知恩不报。他在审理薛蟠与冯渊的人命案时,已得知两人争买的那个丫头,正是资助他上京赶考的恩人甄士隐丢失的女儿英莲。可是他为了讨好贾王两家,竟昧着良心开脱了凶手薛蟠,对英莲的遭遇和命运不管不问,任凭呆霸王薛蟠带走凌辱。贾雨村在初审此案时,因不知薛家底细,险些得罪触犯权贵,对他来说得亏过去在葫芦庙里做过沙弥的门子的提醒,才有巴结权贵的机会,他本应感激门子才对。可他不仅不知感激,此案刚一了结,他马上寻了这个门子的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去。十几年后,贾雨村在任京兆府尹时,曾在一座庙里遇到甄土隐,说了一回话,当他辞别后走了几步,回头看见庙里起火,在这关系恩人的生死悠关的紧急时刻,他却见死不救,登船而去。
  贾府对贾雨村可算是恩重于山,贾府显赫时,他趋炎附势,靠贾府的提携,仕途得意,官运享通。后来贾府被参,皇上派西平郡王和锦衣府来贾府查明实迹,可这时贾雨村却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色骤变,露出一幅狰狞面目,趁机狠狠的踢了一脚。在《红楼梦》原著里,没有交待贾雨村是怎样“狠狠地踢了一脚”的具体细节;但按曹雪芹原意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却交待的很清楚,忠顺王爷并贾雨村、王府长史等进贾府时,贾政看到贾雨村站在王爷身后,眼睛里闪过一丝希望的光。王爷宣读圣旨后,贾政求救地看着贾雨村,可是贾政怎么也没有想到,贾雨村上前一步:“禀王爷,据下官所知,前江南甄家、金陵史家获罪被抄,都有财产转移隐匿此处,请王爷准许下官亲去细细查抄。”于是,一只只大木箱抬上来贾政惊得目噔口呆,怔怔地看着雨村,“嗷”地一声,昏死过去。贾雨村这“狠狠踢了一脚”,使宁荣两府终至被抄家,二府世袭门匾被相继摘掉。平儿恨得骂他是:“饿不死的野杂种!”贾府的仆人走在街上看到一乘大轿鸣罗开道而过,听有人说这就是那个贾雨村大人时,包勇气愤不过,大声骂道:“没良心的男女,怎么忘了我们贾家的恩了”。
  贾雨村这种趋炎附势,忘恩负义,落井下石式的人物,从古自今、历朝历代都不乏其人。毛泽东阅读过的《容斋随笔》中一篇《君子失势小人猖狂》讲了两个典型事例:一是后汉隐帝刘承佑时,宰相窦贞固;一是宋朝神宗时,宰相富弼。这两人在任时都是正直忠良,为民做了许多好事。可当他俩退休回家以后,则遭到地方官的官吏小人的冷遇、欺侮、陷害。这种情况到了今天尤为突出。在商品时代的社会形态,莫过于一个干部从职务上退休以后,曾经附炎,追随的那些周围的人所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是表现得那么深刻。你在职时,有好话说给你听,有好事抢着给你办,他可以眯着眼、咧着嘴朝你笑,可谓用尽了溜须拍马之能事;一旦他从你这里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名利和地位,把他扶上马,还没等送一程,或是你退休回家,或是对他的名利已无用处时,他像变色龙一样,脸孔骤然巨变。再见到你时,拉长了脸,紧闭了嘴,一幅可狰的面孔。他可以任意的编派、捏造、毁谤你的名誉;他可以把持职权,任意削减,停发你应得的待遇;他可以无是生非,颠倒黑白,去告你的黑状,妄图置你于死地。人的这种思想和行为,虽然可以相隔几百年,但今天把这种人拉到贾雨村一起,又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善有善报”、“知恩相报”,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道德传统,是正人君子们信奉的思想规范。给别人一些帮助,为别人做一些好事,甚至为别人一生命运的关键时刻给予无私援助的人,都不应以此为代价去讨别人的回报。但是,对那种见利忘义、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是为正直的人们所不耻,在改革大潮的浪涛下,但愿贾雨村式的人物,被冲刷得越来越少。
  《红楼絮语》之47
  贾府中的屈原
  话说一日傍晚,凤姐同宝玉坐车从宁国府告辞往家走,尤氏等送至大厅前,这时只听一人乱嚷乱叫:“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里藏!”
  在钟鸣鼎食的贵族贾府里,谁敢这样有天没日骂主子?看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会知道,这就是贾府上下四百余名奴仆中,惟一敢顶撞、大骂主子的焦大。他在这部不朽的巨篇作品中,虽然笔墨不多,文字也很有限,但他几次出场,都是在骂声中开端,恨声中结束的。
  焦大乃是宁国府的老奴仆,从小跟着贾敬的父辈们参加过三四次战斗,从死人堆里把贾敬之父贾代化背了出来,救了他的性命;自己挨着饿,却将找来的东西给主子吃;两日没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自己喝马尿。凭着这些功劳情分,贾家的先辈对他另眼相待。可是到他老了时,年轻的主子们,见他体衰无用,便遭到嫌弃,拿他当“死人”。焦大脾气倔强,喝醉酒时,便无人不骂,以发泄自己的愤恨。
  鲁迅曾对焦大这一人物评论说:“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奴才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了,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在焦大看来,贾家“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宁荣二府,是他焦大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而如今却一代不如一代了,他忧忿其主子的不成器,他骂主子,是为引起主子的警觉,力挽狂澜,希望主子变好。所以,骂,是他忠于主子的特殊表现形式,骂之愈甚,忠之愈至,可以说,焦大是效忠贾府的忠实奴才。但是,他虽有奴性,却并非全是媚骨,他没有阿谀逢迎去取悦主人,而是敢于冲着主子大骂,敢于揭发他们的隐私。
  焦大在骂主子时,敢于向当权者直言。当焦大骂二总管派他的差使不公正时,贾敬的孙子贾蓉说了他几句,那焦大反赶着贾蓉叫道:“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呢!”他不仅敢骂宁府的当权者贾珍、贾容父子,还揭出他们那些男盗女娼的丑行来。做为一个奴仆敢于骂主子,需要有三个因素:一是主子确有短处,或有个人的隐私、不法行为,或作践、迫害奴仆之事;二是有胆量,不怕天不怕地,不怕招来横祸;三是得有功于主子。焦大正是具备这三条,才敢于借酒醉,把心中的愤懑喷吐出来。他已是一个老年奴仆,不可能再有跟主子在敌人面前冲锋陷阵,再立功勋的机遇了;也不可能同年轻的主子们平等的坐下来表达自己的忠诚,让主子回心转意的管好家业;他没有别的能力去帮助主子挽回老一辈人创下的荣光。他只有一个武器,那就是用骂来发泄心中的愤懑,用骂来向年轻的主子们抗争。
  焦大的骂,还是为提醒年轻主子们不要忘记贾府的历史,不要忘记贾府先人们创业之艰难,今天的荣华来之不易;更不要忘记他是怎样同老一辈人奋斗的功绩。他指着贾府第四代主子贾蓉骂道:“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作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到如今不知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焦大虽然为贾府今天的“享荣华”、“受富贵”,做出过九死一生的贡献,本应该得到另眼相待。这在老辈人那里还可以做到。贾蓉的母亲尤氏曾说:“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但在下辈人贾珍、贾蓉这些当年还没有出生的年轻主子们眼里,他仍不过是个奴才而已,怎么能另眼相待呢?看,焦大骂了几句,贾蓉便叫人把他“揪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不可否认,焦大的骂,不只是对年轻主子们不争气的气愤,同时也是为改善对自己的待遇和尊重的一种抗争。
  “知恩相报”、“有恩必报”,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对国家、对民族有过功劳,有过历史贡献的人,尊敬和善待他们,这是有理智的人类社会思想道德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善待有功的人,这在同辈人那里还可以做到,但对年轻的主子来说,对老年奴仆历史有功之人善待就不容易做到了。在今天的某些单位、某些年轻的领导人身上不是有着像贾珍、贾蓉这样年轻主子对待老年奴仆进行虐待、厌弃行为的影子吗?现在的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班子愈来愈年轻化,换了一届又一届,距老同志艰苦奋斗、冲锋陷阵打江山的英勇战斗的情景越来越远;在他们眼里所看到的祗是这些老同志,什么事不干还按月去拿钞票,动不动还要提点意见,给他们找麻烦。他们看老同志不顺眼,自然在心里存有厌弃、不耐烦的念头,怎么能对老同志有亲切的情感,怎么能真心实意的尊敬、关心老同志呢?
  在南方一个省有一位市级的年青领导干部在干部大会上讲话中,在谈到老干部时上来情绪,说:“老干部有什么功劳,在中国有功劳的是秦始皇!”还有的在职的领导干部对老同志的政策很不以为然,在老同志来领退休金时,口出不逊,当着老同志面说:“老干部有什么了不起,有什么该从优的。”前年在某省的一个县里,发生一位老干部到县领导上访,可是接见老同志这位年青在职领导用粗暴的态度对待他,老同志一气之下,从三楼的窗口跳下去,以死来抗争。这些现象都说明,一些年青的领导同志,不单是缺少尊老敬老的传统意识,而且也不知道中国革命的历史,不了解中国人民一代又一代建设国家取得的成果怎么得来的。在他们眼里,今天经济发展成果是他们取得的,老同志领取退休金,实行公费医疗是沾了他们的光,是挤兑了他们的利益,发给老同志的退休金,享受一些从优待遇也是他们的恩赐。这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实际上,不用说建国前在艰苦、激烈的战争中,许多老干部用鲜血和生命换取了人民的解放,就是建国后,广大老同志也是用鲜血和汗水搞经济建设,那时大都实行供给制,只包吃穿,别无仅有。实行薪金制也是低薪制,几十年一贯制,直到退休也没有现在刚参加工作的工资高,而且从来不仅没有双休日,还常常晚上加班加点,每天工作十二小时甚至更多。他们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比他们所得到的要高出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现在按国家政策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