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 >

第17部分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第17部分

小说: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硕士生、女大学生的案件。四川某大学学财会专业的女大学生莉莉在回家取生活费返校时,因天晚住进一个小城里的旅馆时,认识了自称从广州来的“经理夫妇”,他们给她讲广州的白云机场、豪华娱乐场及他们与外商谈判中的趣事等,女大学生听得十分入迷。当“经理夫妇”知道姑娘家在农村,家庭生活困难时,便表示愿意推荐她到深圳大学就读,毕业后可到自己公司做高级职员,一切费用由公司承担。姑娘听了又惊又喜,深感遇上了沿海地区花钱求贤的好人。当时她还留个心眼,表示回家和父母商量,父母怕她上当受骗坚决反对,可她想到这是自己进深圳“打天下”而送上门的好机会,岂能轻易放过。她退了学,鬼使神差般的走进了那家小旅馆,第二天就跟“经理夫妇”踏上了南下的客船。到深圳后,3人住进了一家小店,这天夜里经理夫人溜了出去,只剩这姑娘一人昏沉沉睡去,那个“经理”溜进来压在她身上,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虽然她拼命挣扎,但面对魔鬼的威胁,她的美梦破碎了。4天以后,这一对骗子又把她带到珠海,以5000元卖给了一个四川藉的包工头;在一套元的民房里住了两个月,包工头把女大学生玩够后,又以3400价钱卖给了广西南宁一个姓张的农民。她在这家不分黑天白日的遭强暴,稍有不从就拳打脚踢,放进地窖里折磨,逃跑两次都没有跑成。面对种种酷刑,女大学生撕心裂肺的反抗,不得已他又把女大学生卖到邻村一个老光棍手里,又把她折磨半死。后来这一家子又把她卖给了丑陋不堪的李家老三,除“丈夫”外,禽兽不如的李家老二还经常对她百般蹂躏。在这个极偏僻的小山村里,她生下了一个本不该出生的女孩。女大学生经历四次被拐卖,历经四载辛泪酸,经过营救才回到母亲的怀抱。
  有些犯罪份子胆大包天,竟居然拐来外来妇女出卖。今年1月上旬,辽宁省义县公安局接到举报:义县大榆树堡镇老爷岭村的刘某不久前买了个媳妇,20多岁,不会说中国话,不认识人民币。经警方侦查,在另一户刘姓家里,在屋内一个木箱中,刑警人员打开箱盖,发现有一十五六岁的女孩一丝不挂地蜷缩在里面。刑警还在其邻居齐某家的柴草垛里发现一光着脚穿着衬裤,冻得浑身发抖的外藉妇女。在这个村里共发现有9名外藉妇女被人卖给当地农民做媳妇。经翻译通话得知:她们当中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才岁,是为来中国打工被人带来,进15入中国境内后,坐上火车到了义县被拐卖。警方刑警队很快在吉林省河龙县抓获了拐卖外籍妇女犯罪嫌疑人崔思根。据他交待,他从外藉中介人那里骗到9名外籍妇女偷渡过境后,以每个妇女5100元到8500元的价格卖给义县老爷岭村的农民。现在这9名妇女虽已解救护送回国,可在中国给她们留下的这场恶梦会伴随自己的一生。那些犯罪份子为了钱,不惜把魔掌伸向外国妇女,可算是创下拐卖妇女的新纪录。
  在这个新潮迭起的多彩世界里,也会滋生出各种面孔披着羊皮的狼,他们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他们为了金钱,会千方百计、绞尽脑汁的设计骗术,向缺乏阅历的青春少女伸出黑手。女孩子们悄有不慎,便会堕入他们设下的陷阱。一旦落入他们的手里,就没有巧姐那样的幸运了,这些血的教训,一再提醒世人的警惕。
  《红楼絮语》之23
  凤姐协理宁国府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是个残忍奸诈、心辣狠毒、贪权好利、独断专行式的人物,经她手直接害死的便有好几条人命。可是她在协理宁国府,主持秦可卿的丧事中,却表现了她的才智与精明,可算是她一生中最辉煌、最得意、最畅快的一页,让她着实过了一把风光瘾。
  宁国府主管家事的是贾珍的妻子尤氏,恰在秦可卿病故时,尤氏“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此时贾珍对儿媳之死已哭成泪人一般,他“恐亏了理数,怕人笑话”,他通过凤姐的婆婆来恳求荣府王夫人的亲侄女、贾琏的妻子、主管荣国府家事的王熙凤去协理宁国府。那凤姐刚嫁过贾府不久,年纪尚不过20岁,年轻好胜,素日最喜揽事,好出风头,有此机会岂肯放过,故王夫人尚没有应充,她早已按耐不住答应下来。
  凤姐接牌上任伊始,便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找出宁府家事管理上存在的五种弊端:一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是事无专管,临期推诱;三是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是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是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管束,无脸者不能上进。她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她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四项治理措施:
  一、威令重行,公开处置。凤姐先是命彩明钉造册薄,要家口花名册查看,了解人员情况,又定次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府听差。次日卯正二刻,凤姐准时来宁府一所三间抱厦中坐了,便向管事的赖升媳妇等表明治家的态度,也可以说是发表就职施政纲领:“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再别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列清白处治。”她的施政纲领的中心,就是错一点儿,不管是谁,一律处置。总管赖升知道委了凤姐来管事,知会大家要小心伺候,说:“那是个有名的烈货,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二、定人定岗,责任落实。凤姐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叫进来,然后吩咐那些人单管亲友往来倒茶的;那些人单管亲戚菜饭的;那些人单管在灵前上香、添油、守灵的;那几个人在茶房收管器皿的;那几个人单管酒饭器皿的;那几个人单管收祭礼的;那几个人单管油灯、蜡烛的;那些人轮流上夜照管门户的,一一分配完毕;并且规定,杯碟茶具,酒饭器皿,少了一件便由定岗人员包赔。全府上下120余执事人等,个个分配了岗位,明确了职责。不似先时人们只拣便易的做,剩下苦差事没人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乱遗失东西,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紊乱无头绪;一切偷安窃取等弊端一概都消除了,对办事马虎的也毫不手软。一日,有4个执事人进来支取东西领对牌的,凤姐要过贴子看过,一共4件,凤姐便指其中两件说,开销错了,再算清来领。说着将贴子摔下来,那两人扫兴而去。
  设置监察,赏罚严明。凤姐派赖升家的为总监察,对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要立刻报告。如袒护私情,被查出来,也不能顾三四辈子的老脸,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算帐。凤姐哭灵回来,进入抱厦,按名点查,只有迎送亲友的一人未到,即令传来。那人惶恐,凤姐冷笑道:“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别人了,不如开发了好。”登时放下脸来,叫:“带出去打她20板子!”众人不敢怠慢,拉出去照数打了,凤姐又掷下宁府对牌交待:“说与赖升革她一个月的钱粮。”由于凤姐严格坚持奖勤罚懒的制度,宁府中人深知凤姐的厉害,自此各兢兢业业,不敢偷安,惹事生非。
  四、严于律己,自身做起。凤姐叫跟她身边的人身上带着钟表,每日活动安排,不论大情小事,都有一定的时刻。她说卯正二刻来点卯,她不畏勤劳,每日都严格遵守这个时刻来宁府抱厦理事,一刻也不懈怠。有凤姐自己以身作则,做出了表率,谁还能不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呢!
  王熙凤实施的这四项治家措施,颇有点现代化管理的味道。它不仅仅适用于治理家庭,而且超出了家庭的范围,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甚至一个社会的管理,何曾不是如此呢?三百年前凤姐能够用这四招,治理了宁国府;那么今天我们有些单位、部门的管理混乱,问题成堆;没有任务要求、没有规定工作的目标,责任不明、赏罚不清,干好干坏一个样,一碗青茶一张报,松松垮垮混时光,这样的现象还少吗?不用说这样的单位、部门领导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意识,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感,就连凤姐管理家政那几项手段也没有,是行政单位的怎么能有工作效率?是企业部门的怎么能有经济效益?事业搞不好,经济效益上不去,可能有千条万条原因和理由,但其中一条最根本的就是缺少现代化管理意识,缺少现代化管理手段的领导才能,这恐怕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但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现在一些懒、散、乱、慢的行政单位和滑、降、亏、倒的企业单位的领导者们,不是平庸者,就是投机敛取私利者,他们不仅没有本事把单位管理好,有的也根本不想要管理好,而是受金钱的驱使,祗不过是为自己捞取名利的一个机会而已。拥有国有资产3千万元的江西上饶三清公司,曾在当地被誉为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知名企业。但是,仅运作3年多时间,竟亏损2千多万元,最后导致“财清、物清、人清”的“三清”企业,公司已处于溃败瘫痪状态。现在查明:三清公司上无主管部门,内无监督机制,人财物、决策、经营等大权集中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泽滨一人之手。朱到海南的海口投资2千万元的房地产项目,没经论证,也没有经集体讨论,他就个人决定在项目合同上签了字。回来后也没经任何形式的讨论,就仓促汇过去700万元,结果被骗至今财物两空。在经营上,摊子铺得大,战线拉得长,采取松散型自由组合,一下子搞了10个分支实体,建立高回报、高利润的风险承包制,结果不仅没有兑现,且把投进去的资金一分也没交上来。在管理上,对资金的使用和立项,没有考察和审批制度,导致滥用资金,挪用公款等现象发生,使两千余万资产流失殆尽。在用人上没有标准和程序,凭关系论感情,择其所好,姑息养奸。公司下设的9个分公司,用的大大小小的经理们,都是“败家子”,他们打着公家的牌子,为自己做生意谋私利,有25人被查违法违纪犯罪。海口海清公司经理舒某任职几年没有给公司谋一分利,自己却办了4个公司,挪用公款65万元,为自己买房子、买地和炒股,致使亏空200余万元。三清公司变成了“三清”企业。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朱泽滨也变成了贪污、侵占和严重官僚主义失职的错误者,被开除了党藉和撤职处分。
  为什么让这样一些蛀虫钻进了这些企业执掌行政、经济大权?这虽然有思想上随着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原因,从根本说来是考核、把关不严所致。有的是任人唯亲、有的是权钱交易、有的是排资论辈等等,让他们窃取了企业的领导权后,不考虑企业发展之道,而却千方百计狂敛企业资财。把企业搞垮了,职工失业了,经济赔光了,给国家、给职工造成这么大的损害,除他们个人应得到的惩处外,然而曾经推荐、考核、决定他们升迁、重用的人应有什么责任?特别是主管干部的组织部门应有什么责任?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这个关口的责任和赏罚不明确,甚至视为与己无关或仅仅用“吸取教训”来搪塞一下,就永远也赌不住平庸者、无能者、贪官、败家子钻向领导班了的口子。因此,凡是领导班子出了问题追究其责任的,亦应对管这一级干部的组织部门、拍扳决定的领导人也应追究其责任。不如此不足以承担责任风险,强化责任心,这是至关重要的。贾珍选用凤姐管理家事,凤姐采用那几项管理手段还是令人值得称道的。
  《红楼絮语》之24
  薛蟠下海
  薛蟠是王夫人之妹薛姨妈之子,早年他父亲是一个领取国库公款、采办宫廷用品的皇商,在户部挂有虚名支领钱粮,是宫廷派出的买办。在京城各地还开设几处当铺,当地有“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谚语,就是指的他家的豪富景象。薛蟠生在这样一个富豪之家,而姨父贾政是皇上的岳父、舅舅王子腾又是京营节度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小便养成不学无术,花天酒地,横行霸道,无法无天的性格,是比较典型的封建豪门的浪荡公子,凶残暴虐的恶霸,人称“呆霸王”,也算是地方上出名的恶衙内。
  当时听说皇上降旨,要在世宦各家女之中,选择才人赞善,他便送妹妹宝钗进京待选。他来京路上,正遇见一个人贩子将一个丫头卖给冯公子,又要卖与他,他见那女子长得不俗,便也买下作妾。冯家来与薛蟠理论,薛蟠且令手下人将冯渊打死,把这女子带来京城,他视人命官司为儿戏一般,自谓花几个钱没有不了的,便像没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