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皇帝分身 >

第50部分

明末皇帝分身-第50部分

小说: 明末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凤翼可不想成为第二个袁崇焕,不由豁然的拍桌子道:“调兵,去增援独石口!”

    梁廷栋悄然看了看高起潜的态度,其实梁廷栋在担任宣大总督之前,便是兵部尚书,算是张凤翼的前任。如果,出问题背黑锅,他显然也躲不过去。。。。。。

    那高起潜一声白胖的面色,气质上看起来如同一名风度翩翩的儒将,半点没有阉人的阴险。在军中,高起潜的威望也颇高,受到不少将士的拥护。

    为什么?——因为高起潜怕死!

    能够与高起潜搞好关系的军人,不会被派往最危险的最前线战场。而是会被派到保护高起潜安全的位置上。与高起潜在一起的将士,死伤总是很低的。

    而更重要的,高起潜一手抓着钱粮,一手抓住士兵将领的军功统计和升迁。无论是为了安全,还是为了升迁着想,军中肯定是尊高起潜为首。

    高起潜半晌才睁开眼,道:“增兵,当然要增兵!张尚书与杂家不谋而合!”

    张凤翼听到增兵独石口的建议,获得了批准后,喜形于色道:“派军五千,增援独石口?”

    高起潜摇头,淡然道:“五千太多了,独石口说不准是敌人的疑兵。派个3000足以。否则,敌人的主力要是从别的冲口突破,咱家到哪里再派人去?”

    拱卫北京的宣府、大同,一共有边垣一千一百一十六里,边墩一千二百七十四座,冲口一百九十二处。

    独石口仅仅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冲口!

    张凤翼闻言也是默然点头道:“那就派3000吧!”

    众人皆觉得,3000援军已经不少了。

    毕竟独石口最初只有1000人,在朝廷下旨后,宣大总督已经派过了一次2000援军,现在又加派3000人。

    对独石口,已经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众人根本不会想到,八旗兵主力便是选择在独石口攻明!

第八十五章 独石口(三)

    “大人。。。。。。援军!”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独石口南面,一只数千人的援军,风尘仆仆的赶来。援军,带来了大量的箭簇、兵器、粮食、药品。

    这使得独石口内开始充满了生气!

    士气,不但来自于军饷、伤亡等等情况,更来自于信心。支撑独石口守军的最大信心是——朝廷会派援军!

    现在苦苦等候的援军终于来了,不少人激动的泪流满面。

    熊彪感觉到终于松了口气道:“总算盼来援军了!”

    率领援军的,是巡关御史王肇坤,战争爆发后,朝廷派遣了大量的勋贵、文臣、太监上前线慰问、巡视,王肇坤也是其中之一。

    王肇坤是崇祯四年的进士,原在刑部任职,后改为御史。崇祯八年流贼破凤阳后,王肇坤上书,指出兵骄将悍,对于剿匪行动过于儿戏,没有认真对待。使得原本陷入包围圈的流贼,度过黄河,逃脱了包围圈,南下攻破凤阳。因此,王肇坤略懂军事,指出了军队的弊政,因此被委派成为在军队中巡视的御史。

    今年,清兵入关不久,王肇坤被委派为巡关御史,在各处关口巡视军情。张凤翼、高起潜派援军时,便让王肇坤统领这只援军,并且接管独石口的防御。

    王肇坤摇头道:“不知道,本官仅是负责帅三千援军,前来独石口支援。后面会不会派援军,要看高监军和朝廷的旨意了!”

    熊彪心中不以为意笑道:“高监军,是内廷知兵第一人,想必还会派援军的吧?”

    王肇坤闻言,也点了点头道:“整体战略部署,让大人们伤脑筋,咱们是任务是守住独石口!”

    熊彪说道:“王大人您是御史,既您来了,就由您指挥吧!”

    以文驭武,这是大明的传统。

    巡关御史王肇坤率领援军增援后,独石口游击熊彪,也是非常爽快的将指挥权让给王肇坤。

    王肇坤点头道:“军情紧急,本官就不客气了!”

    随着援军的到来,独石口大明守军增加到了4500人!

    不过,城外的满蒙骑兵,已经越来越多,光是帐篷已经绵延几十里。人沸马嘶之声,已经足以令人感觉到头疼。

    望着绵延的敌军,王肇坤、熊彪等人深深的感觉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独石口内的大明士兵,却是因为援军的到来,显得非常的乐观。

    ————————

    “大明朝来援军了!”

    独石口获得了增援后,关外的鞑子们,显然有点骚动。

    脾气暴躁的武英郡王阿济格,更是暴怒的指着阿巴泰鼻子怒道:“阿巴泰,你是怎么搞的。几万人三天楞是没有攻下独石口,还让明军的援军赶至?”

    阿济格是哈赤的十二子,其战功仅次于多尔衮,而被誉为八旗第一勇将。而那阿巴泰是哈赤的第七子,照说是阿济格的哥哥,不过,阿巴泰属于哈赤诸子中比较不得志的一位。

    因为,皇太极继位后,仅仅封阿巴泰为贝勒,其手下也只有6个牛录。连后辈,比如豪格也成为八旗旗主之后,便时常抱怨。而且,随着蒙古人,也开始八旗化,满清出现了不少的蒙古旗主、贝勒。阿巴泰更是摆线他的资历、血统,更是对蒙古的那些旗主、贝勒,横鼻子竖眼,因此更是令皇太极多次训斥。

    总而言之,阿巴泰自己对于地位非常不满,抱怨连绵,而满清内部,旗主、贝勒们,也多是不待见阿巴泰。…;

    “老十二,你。。。。。。。”阿巴泰显得有点怒气上涌。阿巴泰作为一名兄长,被弟弟训斥,自是不满!

    “我是就事论事,你凭你的这三天的表现,骂你几句,就骂不得了?”阿济格冷冷道。

    阿巴泰愤然道:“独石口的明军早就做好了准备!”

    在皇太极时代,两次成功的进入大明腹地,都是靠着骑兵的机动力,突然在某个关隘处,投入了优势兵力,从这些长城的缺口处,攻入大明腹地。

    一旦大明做好了准备,在关口出集中了大量的兵力,靠着突然袭击,破关而入的军事行动必然变成无功而返。

    而这一次皇太极令阿济格攻明,给予了厚望。不但是为了抢劫物资、人口,更主要是通过给大明京城附近造成大肆破坏,损伤大明的元气,使得大明短期内自顾不暇,需要长时间舔伤口。

    而等到阿济格班师而回后,皇太极的计划是,再次征讨朝鲜,将朝鲜的仁宗大王给抓到手,并将朝鲜亲明的文武大臣给屠掉,换一批更听满清话的走狗上台。与此同时,大明布置在鸭绿江皮岛上的东江镇十万军民显得非常的碍眼,皇太极也准备彻底将之消灭。

    所以,阿济格这次攻明,为的是造成北直隶大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秩序,才符合满清的战略利益,为下半年再次攻朝、攻打皮岛等等行动做铺垫。

    如果,灰溜溜的回去,那么众人皆没有好果子吃!

    阿济格冷冷命令,道:“阿巴泰,我再给一天时间,必要攻破独石口!否则,别怪我无情!”

    “哼!”虽然阿巴泰非常不满阿济格的态度,不过,依然不得不承认,自己怕了。如果,因为作战不利,而被押回盛京,虽然不会杀了他,但是今后别想受到重用了。

    此时的八旗贵族虽然讲究血统出身,但是更讲究本事。哈赤生前,曾经许诺给阿巴泰成为八旗的一个旗主。不过,阿巴泰的战功很一般,因此一直没有能够实现梦想。而皇太极登基后,则是拉拢年纪比他小的弟弟们,打压阿巴泰之类的哥哥们,更让阿巴泰等人显得很悲催!

    阿巴泰相信,如果这次他犯下足够多的错误,回去后,甚至连手下6个牛录的兵权,也未必保得住。。。。。。

    “杀,一天之内,不惜一切代价,攻破独石口!”

    阿巴泰开始动员了。不但是作为炮灰的蒙古旗人,甚至连他手下的正蓝旗兵丁,也开始被派上了战场。

第八十六章 独石口(四)陷落

    “杀啊!”

    鞑子从白天猛攻至晚上,独石口内外,火把纷纷燃起,将整个城内外,照的灯火通明,有如白昼一般。

    鼓声、呐喊声、兵器碰撞声连绵不绝。

    城楼上下,尸横遍野。

    尤其是伤兵哀嚎之声,令人触景伤情。

    经过鞑子不计伤亡的猛攻,独石口内的伤亡可想而知。几乎每个时辰,都有数百条人命丧生。到了晚上,独石口内仅仅剩下千多明军,几乎人人都挂彩带伤。

    唯一没有受伤的,可能就是巡关御史王肇坤,作为文臣,他只需统领兵马即可,需要文臣上阵冲杀,那多半是败亡在即了!

    不过,眼下王肇坤也是换上了一身十多斤重量的棉甲,手持一柄钢刀,显然做好了上阵厮杀的准备。

    相比别的文臣,王肇坤身体健壮,身高达1。78米,与吃肉喝牛奶的鞑子相比,体魄也不逊色分毫。不过,眼下的局势,哪怕是楚霸王项羽一般的猛将,也照样不能靠着勇武,挽回局面。

    熊彪满面浴血道:“王大人,城内能站着的兄弟,不满千人。鞑子四面八方的攻击,独石口已经快守不住。乘着鞑子还未入城,您还是从城后逃了吧。。。。。。”

    王肇坤冷然道:“熊游击要逃,尽管自己去逃,本官就当做没看见。”

    熊彪哽咽道:“大人既是不走,下官也奉陪到底。只是可怜了不少兄弟们,哪怕为国捐躯,史书上也不能记载他们的名字!”

    王肇坤慨然挥手道:“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众将士为国捐躯,哪怕死后,也亦是鬼神不敢侵犯的英灵,何须在意史上留名?”

    一天破城的时间逐渐临近。为了攻破独石口,阿巴泰豁出去了,甚至身先士卒,从云梯登上城墙,砍出一片血路。

    “城破了!”

    “城破了!”

    越来越多鞑子,登上了城墙,大肆的砍杀。不久后,甚至连城门也被打开,鞑子开始打规模的进入了独石口城内。。。。。。。

    巡关御史王肇坤在城楼上,被乱箭射死。独石口游击将军熊彪,躲在府中,自尽身亡。随着明军独石口内的两位指挥官纷纷死去。

    失去了领导的明军逐渐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溃败乱奔。。。。。。。

    “终于破城了!”阿巴泰心中松了一口气。

    不过,统计出来的伤亡,却令阿巴泰非常愤怒。强攻独石口,满清大军一共付出4000多阵亡的代价。

    蒙古炮灰占据了3500多,不过阿巴泰的核心人马也阵亡了600人,几乎损失了两个牛录的兵力,而阿巴泰的嫡系,一共才有6个牛录!

    阿巴泰咬牙切齿道:“杀,屠掉城内所有活着的生物,鸡犬不留!”

    传令兵恭敬道:“是!”

    “阿巴泰贝勒令屠城,鸡犬不留!”

    “屠城,鸡犬不留!”

    “屠城!”

    攻入了城内的三万鞑子,获得了指令后,疯狂的发出兽性的吼叫。在独石口中,四处的杀戮、破坏。

    溃散在城内的明军,在如潮一般涌进城的鞑子们围攻下,很快纷纷的被杀戮。而独石口中五百多名军人的家属,也遭到鞑子凌辱、屠戮。

    虽然,独石口还是难免避免被攻破的结束。不过,比历史上稍微好一点。

    在历史上,鞑子突袭独石口入关,不过损失了数百兵力。而如今,独石口一座关隘,消灭了4000多名鞑子,其中包括600多真正的满洲八旗兵。。。。。。…;

    在皇太极时代,满洲八旗大约有300个牛录。这些核心的满洲八旗中,只有一半能征惯战。也就意味着满洲八旗兵,是以5万精锐、5万普通士兵,控制着20多万人的蒙古、汉军的炮灰士兵。

    损失600名满八旗精锐,实际上等同于降低了满清3000人的战争潜力。

    皇太极派阿济格、阿巴泰、扬古利三人入关,便的嘱托三人兵分三路。其中,阿济格领六万主力兵马,而阿巴泰、扬古利各自统军两万。

    其中,扬古利独当一面佯攻喜峰口,迷惑明军,给独石口的主力打掩护。

    而阿济格、阿巴泰部八万人攻独石口入关!独石口陷落,大明北直隶大量的州县,开始暴露在满清兵马攻击范围之下。

    在清兵攻破了独石口后,高起潜直接帅着两万京营部队,撤出了昌平县,躲到了内三关之后。

    所谓的内三关,就是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这三大关口。这要守住内三关,敌军便不能兵临北京城下。

    而昌平县与居庸关之间形成了掎角之势。

    要攻居庸关,必要先攻昌平。

    而高起潜从昌平后撤,自是带走了大量的兵马,削弱了昌平的防御力量。

    “高监军,鞑子破了独石口,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