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帝分身-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根结底。满清是野路子出身,并不算职业军人。只会训练家丁家奴,打仗也是凭着主子的勇悍,率领一群盲从主子的奴隶进行冲锋。一旦主子失去了勇武,奴隶们也是废柴。
而皇家新军则是像工厂流水线一般的生产正规军。每一名士兵接受的基础训练,都是按照操典进行。军官的指挥,提倡打堂堂正正的战役,而野路子的计谋。一般是被禁止的。
除了士兵和军官如同工厂流水线一般被生产出来。皇家新军对于武器的研究,也是非常是执着。不断有官兵将自己对于武器的看法,汇报到军部,而军部则将官兵对于武器的要求、想法,进行归纳总结,之后提交给天津军械厂。军械厂的军工专家们,为了满足军队对于武器的要求,经常搞武器的创新和实验。
当然,一件新式武器被研究出来后,先是小批量的实验,研究其战术战法。之后,再会推广普及到全军。
这种官兵思考怎么打仗,需要什么新式武器来增加胜利概率,这也许是皇家新军体系与旧式军队的最大区别之一!
旧式军队,根本不会思考!一名基层的官兵,对于先进武器的需求,会被当做是“白日梦”。
哪怕是旧式军队的领军人物,也只能是拥有什么条件,就打什么样的仗,根本不会想到创造条件去打胜仗。
皇家新军体系,就是一只不断创造、研究如何大胜仗的部队!每一次打仗,军队有有新的思想总结和新的要求。所以,任何一次战争,对于皇家新军系统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升级!
而天津海防水师,与皇家新军也是差不多的!
旧式军队,如果知道皇家新军各种的妄想,都会有巨大的军工、科研系统去满足他们,多半会羡慕得争相投奔这支军队。
————————
八月中旬,渤海湾恢复了平静。满清的水师在渤海已经消失,各大岛屿逐步被天津海防水师收复。无论是山东、天津,还是渤海沿岸其他的大明子民,皆不再担心被鞑子水师绑架去当苦役。
数千艘大明渔船,飘荡在渤海四处,捕捞的丰盛海产,皆被运输到大明本土,满足境内对于食品的需求。
而数百艘的运输商船,穿梭在渤海湾。一船船的海鱼、粮食、棉花、铁矿、煤炭、木材等等生产原料,贩运到天津港。
而天津港运出去的,则是一船船的咸鱼、棉布、钢铁、香水、书籍、纸张、煤炉蜡烛、猛火油、沥青等等加工之后的产品。
7万平方公里的渤海,成为了一座翻滚着黄金、白银的财富海洋。
宁远、锦州、觉华岛、山海关、天津等地,形成了漫长的海岸线,这条一字长蛇的海岸线还是控制在大明手中。
而鞑子控制的辽东半岛,此时一连串的岛屿已经被天津水师收复。长生岛、中岛、麻洋岛、猪岛、双岛、皇城岛,这些岛屿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岛链体系,反而将鞑子们锁在陆上,不能出海!
在天津工业区的拉动下,渤海湾进入了空前繁荣发展的阶段。
而在八月中旬,天津水师将一封信件传回天津。
阅读这封信件后,肖图白显得愕然:“吴三桂?怎么会是他!”
从史书上记载,吴三桂是一名大汉奸,也是一个随时可以变节的小人。但是,从史书上同样记载,吴三桂是一名很能打仗的将才。其叛变满清后,从北打到南,甚至追到了西南缅甸地区,令缅甸人交出了南明末代的永历皇帝,用弓弦勒死年轻的永历帝,最后受封平西王。
直到康熙年间,康熙决定了削藩,撤掉吴三桂等列土封疆的藩镇对于地方的自治权。于是,年老的吴三桂,又开始起兵反清。反清之初,吴三桂势如破竹几个月之内横扫整个南方,完爆已经不会打仗的八旗、绿营兵马。但是,吴三桂起兵的时候,已经年老体衰,不久后就病死。加上起兵的三藩,既已当了汉奸,帮满清屠戮南方反清力量。最后,等到他们造反的时候,南方已经被满清奴化,残余反清势力也不会卖几个大汉奸的面子。所以,三藩失败是必然……
了解吴三桂平生,肖图白可以知道,吴三桂应该是这个年代少有的将才,战场指挥的天分,应该比肖图白手下任何一人都要强。
唯一的问题是,吴三桂脑生反骨,驾驭不好,就会叛变!
“好!反骨就反骨!敢投,我就敢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但是用完之后,就要敲打,不能让他长期独领一军!”
心中琢磨一番,肖图白决定用吴三桂!
明末清初,载入史册的会用兵的武将中,吴三桂是名列前茅的。这样一个人才,如果用的好,对于肖图白的事业,有着巨大的帮助。(未完待续。)
第二三三章 烟草
肖图白认为重大的政治、军事问题,其根源皆是经济问题。经济利益分歧导致政治矛盾,政治矛盾上升则演变为军事问题。
抓住了经济问题,这一个关键,那么国家只会产生小矛盾,不会发生不可收拾的问题。
因此,肖图白重视任何一种能够提供就业和创造效益的行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因为新兴产业诞生之初,竞争不激烈,能够获得巨大的成长机会。伴随的行业的成长,能够从中攫取巨大的暴利。
烟草行业,对于17世纪大明而言就是一项新兴的产业。
烟草原产于美洲大陆,而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是最早吸烟的人群。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大陆时,发现了美洲人吸食奇怪的“烟草”,并且记载了这种美洲风俗。
16世纪欧洲探险家嘉蒂更详细的记载:“他们把烟草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而后在他们脖子上挂上一个小牛皮做的小袋子、一只中空的石头或者是木头,很像一支管子;一会儿他们高兴的时候,便把烟草揉 成碎末安放在管子的一端,点上火,在另一端便用嘴深深地呼吸,使得体内完全充满了烟,直到从他们的嘴和鼻孔里冒出为止,就像烟囱里喷出来的烟一样。他们说 这样做可以使他们保持温暖和健康。我们也曾经尝试过这种烟,把它放进我们嘴里,那种**的味儿,如同胡椒一样。”
而航海史学家裴南蒂斯。奥威图所著的1535年出版的《印第安通史》是这样记载的:“在其它的邪恶的习惯里,印第安人有种特别有害的嗜好便是去吸某一种烟……,以便产生不省人事 的麻醉状态。他们的酋长使用一种状如丫的管子,将有丫的两端插入鼻孔。在管子的一端装着燃烧的野草,他们用这种办法吸烟,直到失去知觉,伸着四肢躺在地上 像个酒醉微睡的人一样……我很难想象他们从这种习惯里究竟获得了什么快乐,除非在吸烟之前就已经是喝了酒。”
从欧洲探险家和航海家的记载中可见,早期16世纪的欧洲人,已经发现了美洲人吸烟的风俗习惯,但是一开始欧洲人普遍认为是美洲土著特有的一种邪恶、愚昧传统。
到1558年葡萄牙人从美洲带回了烟草种子,在欧洲进行种植,欧洲人才逐渐改变了观念。
尤其是。到了17世纪,欧洲人已经从抵触到接受,越多越多人成为了烟草的消费者。就连印第安巫师们说烟草包治百病,这种谬论,也受到了欧洲人的接受。许多的欧洲医生。更是建议人们多吸烟,用来预防疾病。
在1612年,英国人注意到烟草的经济效益,开始在殖民地种植烟草,并且大力的发展烟草贸易。在茶叶贸易还未出现之前,烟草贸易成为了英国人最赚钱的项目。
尽管意识到,吸烟对于健康的偏负面影响,但是肖图白依然决定,在大明境内推广烟草。将烟草种植作为开辟新财源的手段。因为,烟草能够造贫瘠的土地种植,而且亩产能够达到100斤以上。
而烟草的价值,并不论“斤”,而是论“克”。后世。一根卷烟中含有的烟丝也才1克多重,一盒香烟20克售价5元钱计,一克香烟值0。25元。一斤烟草500克,则是价值125元。一亩烟草田。经济效益达到1万元以上。
明末崇祯年间,农业产品的通货膨胀是比较严重的。后世一斤米2元钱,明末一斤米20文钱左右。明末的十文钱购买力,相当于21世纪初的1元钱人民币。
若按照1克烟丝卖1文钱,这样的价格不算贵,普通人也消费得起,如此折算下来,一亩烟草的经济效益可达到50两银子。
更重要的是,烟草并不仅可以种植一季。一般11摄氏度~13摄氏度之间的气温,皆可种植烟草。最适宜种植烟草的云南省,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烟草。北方稍微差一些,但是春秋均可以种植两季烟草。
而为了避免影响粮食生产,可以春季种粮食,秋季种烟草。粮食、烟草两种作物进行套种,既可以不影响粮食问题,又可以通过种植烟草增加经济效益。
八月末,天津塘沽成立了一家并不起眼的“中华香烟公司”,公司主营生产雪茄和卷烟、烟斗。
烟草和茶叶一般,按照烟叶的不同品级,生产出不同的产品。最好的烟叶,直接用整块卷成雪茄。剩下的边角料,则切成烟丝,制成香烟或者是是烟斗烟草。
恰好,肖图白进口的白奴中,有30多名烟草工人,懂得烟草的发酵、烘焙和卷制。特区首批收获的500亩烟草,就被工匠们加工成为3万只雪茄香烟,以及将边角料制造成5万斤烟丝。
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
雪茄作为高档奢侈品品,按根卖,一只雪茄售价1两银子。边脚料制造的烟丝,则是按斤卖,每斤烟丝售价2两银子。
而为了培育烟草产业的发展,肖图白将1万根雪茄,作为礼品送出大明王朝的一些达官贵人。并且,附赠了一系列的欧洲、美洲人吸烟的文化传说,并且将吸烟时候“吞云吐雾”,形容成神仙一般。
肖图白的暗喻,逐渐被误传为“天庭星的神仙们很流行吸烟”。虽然,不少人怀疑肖图白的神棍,但是也有人将信将疑,认为肖图白至少是有一些特殊能力的异人。其谪仙人的身份在争议中,被不少人宁信其有。
“神仙吸烟说”在大明境内大行其道后,雪茄、烟草也开始被许多追求刺激的士大夫们争相吸食。虽然,不少人浅尝即止,并没有形成烟瘾。但是,也有一些人多次吸食雪茄、烟丝后。觉得吸烟实乃大妙,形成了烟瘾。
过去,人们一般只有“吃喝嫖赌”等等瘾头,而烟草开始逐渐推广后,大明开始风行一种新的瘾头——“吸烟”!
一般酒鬼们,戒酒已经是比较困难了。但是,一些既喝酒又吸烟的人发现,烟瘾比酒瘾难戒百倍。
晚明士大夫们奢侈之风盛行,怎么能舍弃吸烟这种新的风尚呢。甚至,一些已经开始养成吸烟习惯的士大夫们。认为吸烟是最风雅不过是妙事,若不懂吸烟,纵然有百万家财何用……
雪茄这种珍品,市场上卖的比较少,最初收到雪茄赠品者。皆是不知珍惜的吸掉了,而后来不少上瘾的烟民发现雪茄数量太少,以至于有价无市,一颗雪茄卖二三十两银子天价也有之,不少烟民为之懊恼。
当然,雪茄是没有了,但是普通的烟草还是有很多。整个大明王朝,经过肖图白的推广之下,崇祯十年八月。莫约有烟民8000多人。一名烟民一个月吸烟半斤,特区推出的3万斤烟草,也足够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
而今年九月开始,秋季种植的烟草,将会达到2000亩。为烟草市场的发展做准备。除了将烟草的面积扩大至2000亩,烟斗的生产也是关键。
现在上马卷烟机,技术上并不是太成熟。勉强推出了卷烟,纸张的味道。也影响口感。所以,除了用整张烟草卷成的雪茄之外,烟斗成为了吸烟的最佳道具。
为了满足烟民们的需求,中华烟草公司推出了——铁烟斗、铜烟斗、玻璃烟斗、银烟斗、金烟斗等等不同的吸烟道具。
铁烟斗,售价100文钱。铜烟斗,售价300文。玻璃烟斗,1两银子一只。而银烟斗,则是10两银子。金烟斗,更是售价100两一只。
烟斗类的产品中,肖图白发现铁烟斗、铜烟斗基本卖不出去。玻璃烟斗,卖的最多,因为玻璃器在大明还并不的太多,拿出来也比较有面子。银烟斗、金烟斗也有少部分人购买。
靠着烟草这块新兴市场,中华烟草公司8月份便赚了2万多两银子,其中1。5万两银子是靠雪茄、烟草的销售获得,另外烟斗销售获得五千两的利润。而烟草消费市场诞生之后,老烟民们自动是给烟草公司培养新烟民,整个市场是滚雪球一般的发展的。
此时能消费烟草的绝大多数都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