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86部分

崇祯七年-第86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因为这些钱,而是因为董策对他的态度,这年头儿,哪有官员把商人当人看的?他也和一些当官儿的打过交道,收获的无非就是白眼儿,不屑,指使,甚至是讹诈。而董策对他,他能感觉的出来,是重视和公平!

    这位董大人,和别的官儿不一样,很不一样。

    他忽然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大人您昨日让人送来信儿,托我买的书,都是颇为生僻的,孤店买不到,小人已经着人去大同镇的书店里面买了,大同重镇,书也全活,理当是有的。只是小人问过一个做过书店的相识,他说别的书虽然生僻,却也不是没卖的,总有些武将来买。咱们大同镇这边儿将爷多,生意还算不错。但是那《军器图说》一书,却着实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个怕是买不得,还请大人赎罪。”

    “不怪你,不怪你,可能是本官记错了。”董策摆摆手道。

    这本书是哪年出版大量发行的他记不太清除了,不是崇祯七年就是重振八年,若是做书局的人都未听说过的话,那可能就是真还没出版。

    “却是有些可惜了。”董策有些惋惜,那本书内容丰富,专业性及可操作性极强,对自己的裨益很是不小。

    “还要请赵掌柜的帮着看看,说不定明年京师这书就出来了。”董策道。

    赵大会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赵大会离开了,满怀干劲儿离开的董策让他继续帮忙找匠户,只要铁匠,找到一个给他二两银子的酬谢。若是会打甲叶的,三两银子;会打火铳的,五两银子!

第126章 竟是令人震惊的先进() 
赵大会一走,董策便是迫不及待的回城,先回去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大袖飘飘的常服,略歇息了片刻,然后便是去了工坊。

    这些工匠一来,他原先的很多设想就都能够一一实现了。

    工坊区在磐石堡的西北角,这里本来是一片兵营,只剩下了断壁残垣,董策便让人依托着那些石墙石壁,草草的修好了一座工坊。是一座大院儿的样子,院子里头大略的分了十几户,一户是里外两间儿,外间有灶,还有水缸等简陋的家具,里头是大炕。在院子的西南角儿,还有一个公共厕所。而院子的前头,则就是工坊,被分割成三大区域,分别安置泥水匠,木匠和铁匠。

    这就是匠户们上班儿的地方。

    而每个匠户又有自己的工作区域,类似于工作台之类的。

    这会儿匠户们已经换了新衣,吃了一顿饱饭,正在收拾家里。董策过去瞧了一眼,有些工匠却不在工坊内。

    他把所有人叫来,沉着脸道:“既然在本官麾下当差,就得遵守本官的规矩,从现在开始吃了饭,领了钱粮,就要现在开始坐班干活儿!本官招你们来,可不是让你们来混日子的!你们当也知道,能吃饱饭,能穿新衣,能有银子拿的差事,多少人抢着干!”

    众匠户都是惶恐,赶紧磕头谢罪,表示以后一定老实本分。

    董策训斥了一通,立了规矩,便打发他们回去,却是带着两个泥水匠在城里转悠。

    两个泥水匠一个姓高,名为高大年,一个姓孙,名为孙武木。高大年不过是三十三岁,却是满脸皱纹,看上去像是五十三岁一般,孙武木和他年纪差不多,长的年轻了些。

    董策问了几句,这才知道,两人都是属于大同左卫的军中匠户,本家就在十里河畔。不过从万历年开始,九边,尤其是大同镇、宣府镇、蓟镇这三处,都是大动干戈,在沿边防线修建了大量的小型堡寨,辅助以更远处的长城,以及身后驻屯大量军兵的大型城堡,花费上千万两白银,构造了一个极其庞大也是极为复杂的防御体系。边境需要,这两位祖上又都有手艺,所以便是被借调到了宁鲁堡安顿下来,这一住,就是两三代人的光阴。

    董策屏退其他人,却是带着他们两个出来,让两个匠户又是受宠若惊,又是担惊受怕,不知道董大人这是何意。他们祖祖辈辈都是社会的最底层,被欺负惯了的,想来是小心做人,更是知道军中的避讳。因此一路上两人都是低着头,根本不敢四处张望,生怕瞧见什么不该看的,惹祸上身。董策问一句,他们便是答一句,不敢主动接话。

    董策回头瞧了他们一眼,脸一板:“你们两人低着头作甚?本官带你们出来,就是要让你们把整个磐石堡给转一遍,各处的地理位置,地形高低,有哪些建筑,都要牢记在心。过两日本官就让你们画出图纸,拿出章程来,不四处看看你能拿出来?低着头数虫子么?”

    两个工匠这才恍然大悟,赶紧告罪,而后便是抬头四处张望,很用心的把走过的地方都努力记下。

    他们心里也能安定了许多他们既知道董策用得上自己,便也不担心随时会被清理出去,免得浪费粮食。而且多少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价值,感觉还是很舒坦的。

    董策一边带着他们在城里转悠,一边问一些后世的建筑学问题,虽然相隔数百年,但是中间的道理却是想通的。这两位匠户世代都是匠户,自身也参见过许多城堡的建设,因此都是回答的很清楚。他们的嘴比较笨,有时候说的话董策还得想想才能明白,不过倒是有真材实料的,这也让董策放下心来。

    毕竟筑城之事,兹事体大,一旦开动,就是成千上万两的银子砸进去,可万万不敢有什么疏忽。

    作为一个主要是用来屯军的军称,磐石堡并不大,周长大约也就是两里地左右,边长不过二三百米,别说是跟那些雄城相比了,就算是内地的一般县治,也要比它大出个七八倍去。甚至山西某些特别有名的缙绅大院儿都比磐石堡规模小不了多少。

    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董策带着两个匠户把磐石堡给转了一遍。

    现在堡中素日也就只有董策等几人住着而已,百姓们都是住在堡外的,所以磐石堡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是非常的荒凉,断壁残垣,野草丛生,半人高的枯黄色灌木丛中时不时的还能瞧见几串儿红晶晶的浆果,极是诱人。甚至不时的还有野鸡支愣愣的从灌木丛中飞出来,发出一阵惊恐的咯咯嗒声。

    绕了一圈儿之后,董策又带着他们到了南门城楼上这里也是整个磐石堡保存的最好的区域了。

    城门楼和楼台基本上保持了原样,城墙厚高,足有五丈高,四丈厚,便是已经倾颓至此,上面也可六马并行。夯土层外面包着的大条石大致完好,一块条石就足有一人多长,三尺宽,也不知道是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方才运上来的。城门楼子已经塌了,只剩下了半截断墙,四周不少巨大的梁柱横亘着,下面城门洞子还在,但是城门却不在了。

    除开这里的城墙,其它地方的城墙都已经坍塌近半,许多地方甚至只剩下四五米高了。

    站在这城墙之上,整个磐石堡乃至于方圆是十数里间都是尽收眼底,也唯有在此处,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边陲戍堡的雄壮威武。

    两个匠户瞧了,都是不由得咋舌。

    董策瞧着两人,道:“也看了半日了,这儿瞧得清楚,有什么想法,就说说吧!”

    说着便是寻了块大石坐了,指了指自己对面:“你们也做。”

    高大年陪着笑道:“大人面前,岂有小的坐着的道理?”

    董策听了,也不强求,便问道:“心里有谱儿了么?”

    高大年和孙武木对视一眼,还是高大年开口道:“大人,不知道您要建的墩堡,是屯民,还是屯军?”

    董策眉毛一挑:“屯民如何?屯军又如何?”

    “回大人的话。”高大年清了清嗓子:“若是屯民,则需把城中大半土地都用来划分成民户居住的街区,按照要住进来的宅户之数,划分出若干个宅基地来。而城中的道路,也要平直宽阔,直来直去,最好是东门到西门一条街,南门到北门一条街,以此两条街为主干,往两边的街区延伸出若干条巷子来。巷子也要平直,更要相互勾连,如此才方便百姓行走。而临街的街区,院子之临街一面,都要设计成门面房,方便做生意买卖,或是出租。另外,若是屯民,则中间宜设立广场,有八字墙,上贴告示。八字墙对面,乃是大人您的官厅。戏台庙宇,也要一应俱全,若不然就不叫个城池的样子。”

    董策又问道:“若是屯军呢?”

    “若是屯军,则又大有不同,说的分明些,便是要塞的格局。”说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他说话也流利了许多,神情中隐隐然带出了几分自信。他蹲了下来,拿了一根细棍想要在地上作画,结果发现城墙夯土经过千年风霜早已是坚如铁石,可砺刀斧,根本就划不动。他尴尬一笑,只得随手摘了个浆果,拿着浆果用红色的汁液在地上勾勒出图形来。

    “大人您看,若是屯军的话,城内且不说,城墙就一定要整修。”

    ……

    高大年在那里侃侃而谈,而董策已经是满心的震惊了。

    他听到了什么?

    棱堡!被这个时代的西方军人感叹为‘不可攻陷之建筑学奇迹的棱堡’!

    空心敌台!

    复式打击!

    全面火力!

    …………

    这是多么优秀而又先进的设计理念?这个时代国人的建筑艺术和技巧竟然已经高深到了这等程度。

第127章 一万两!() 
棱堡!被这个时代的西方军人感叹为‘不可攻陷之建筑学奇迹的棱堡’!

    空心敌台!

    复式打击!

    全面火力!

    …………

    这是多么优秀而又先进的设计理念?这个时代国人的建筑艺术和技巧竟然已经高深到了这等程度。

    从外到内,护城河,墩台,瓮城,空心敌台,城墙……就算是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城墙被攻破,还有里面各种复杂的巷道和同样高厚的隔断城墙。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按照高大年的规划完全把城堡建成的话,那么将会形成一个极其精密完善而又坚固的防御体系,只要城内淡水米粮充足,城外便是有十倍的军队,怕是也难以攻下来!

    想要啃下来,就要有付出十数倍甚至数十倍伤亡的心理准备!

    董策已经完全被震撼到了,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在一些科技方面,完完全全已经是站在了世界的巅峰,只可惜的是,被朝中那些相公们给毁了。

    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高大年,董策心里不由得一声感叹,在同时代的西方,像他这样的高级工匠完全可以被称为筑城大师,受到人们的尊重。爵位,财富也是源源不断而来,甚至还会被某些帝国或者公国的统治者聘请为顾问,在全国各地建设棱堡防御体系。而在大明,这样的人却还要担心饿死,还要因为没有吃的而让妻女出去卖×淫×做暗娼,还要挨家挨户的讨饭……

    董策打断了高大成的话,他笑眯眯道:“若是我这城池,既要屯兵,又要居住百姓呢?”

    “这个?”

    高大成额头上冷汗直冒,心里赶紧盘算开来,眼睛一遍一遍的从磐石堡各处扫过。

    “却也不用着急。”董策笑道:“你们两个先回去慢慢思量思量,只要是这两日间能把图纸拿来就成,当然,越快越好。”

    董策加了一句:“若是做得快,又好,本官定然有赏!”

    高孙二人本就是很尽心竭力,一听有赏银立刻心里更是火热起来。

    白闪闪的金花银在面前招手,两人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竟然在第二日一大清早,就把图纸给董策画好了。

    这也大大出乎了董策的意外,他以为两人至少还要两天的时间才行。

    董策瞧了他们一眼,他们第一次来董策的官厅大堂,都很是拘谨。两人眼睛都是红红的,显然昨晚上一夜没睡,不过神情却是相当的亢奋。董策看着他们,无端端的就想起后世那些连续熬夜奋战几天干掉无数咖啡,终于攻克一个技术难题的技术男。

    他们都不会写字,但是却会画画,用的却不是纸张对于他们来说,纸太昂贵,买不起而是一大块足有六尺见方的表面光滑的大模板。勾画的也不是的笔,而是墨线。

    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呈现在董策的面前。

    最外面的护城河,护城河后面的羊马城,羊马城的四个角儿和城墙的四个角儿成一条直线上面四个墩台,这些都是齐备。

    城北不开门,只开三个城门,城门之上都有城楼,外面都有瓮城。东门瓮城的小门儿开在北边儿,南门瓮城的小门儿开在东边,西门瓮城的小门儿也开在北边。瓮城之上同样建有女墙,里面还有藏兵洞。

    而最让董策感兴趣的是,城内的射击。

    城墙内侧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