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640部分

崇祯七年-第640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一直到腊月初三的中午,在磐石堡附近,才出现了一支数量不算多么庞大的军兵队伍。

    这支队伍,人数大约在三百上下,基本上都是步卒,他们一看就知道装备非常一般,多半都是衣衫褴褛,能穿着一身儿完整的大明朝军兵制式装备红色鸳鸯战袄的都是少数。他们一个个精神面貌看上去也很差,黄琬肌瘦,身体瘦弱,脸色有点发青,眼中满满的都是迷茫和麻木,一点儿精气神都没有。绝大多数人手中的兵器,就只是一根长矛而已,长矛的做工看起来也比较一般,不是很长,枪头似乎也不是那么锋锐,甚至有的那长矛的矛杆还有些微微弯曲。

    士卒们行走在路上,一个个低头耷脑,摇摇晃晃的,似乎走两步就要摔倒一般。不能说他们是叫花子,但是跟叫花子也没太大区别,甚至比董策见到的那些闯军还有所不如。

    此时的大明朝内外上,三大股势力,建奴,明军,还有反贼。毫无疑问,建奴自从天气年以来,便一直是装备最好,个人战斗力最强,最为精良的一支。次之则是明军,最差的便是反贼。不过那是崇祯初年的事儿了,到了现在,崇祯八年,这种情况基本上反转过来了。

    闯军越打越强,越打抢的财物越多,士卒的装备也就越来越好,而明军则是越来越穷。

    现下建奴的战斗力是最强的,次之的则是反贼,而装备最差、战斗力最差的,则是明军了。

    此时明朝依旧号称有百万大军,光是在九边重镇,就有接近百万之多,但是,九边重镇的大部分军兵,都是如眼前这支军兵一般,战斗力差不多,精气神儿也差不多。

    这支队伍让人打眼一瞧,便觉得用不堪一击这四个字来形容大致不差。

    背这数百名军兵簇拥在中间的是十几名骑士,比起这些军兵们,这些其实无论是装扮还是精气神儿乃至武器都好的太多了。他们胯下的马也都不算多好,但起码也是骑兵,身上有的穿着厚重的战袄,还有几人则是穿着棉甲。

    他们的武器多半都是腰刀,看起来倒还算崭新。而被这十几名骑士簇拥在其中的,则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大汉。

    这汉子肩宽背厚,腰细腿长,看着就觉得,体内充满了活力。他满脸虬髯,浓眉大眼,可算得上是相貌堂堂,只是他左脸上有一道极其巨大的伤疤,从左边额角一直蔓延到嘴角,几乎将他的左脸给劈成两半。伤疤扭曲,宛如一道巨大的蜈蚣爬在脸上,给他平添了几分狰狞。

    此人穿着一身青布铁甲,戴着尖顶铁盔,一看就知道在这群人中身份颇为特殊。

    他旁边一名骑士,手中持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硕大的刘字。

    若是有熟悉北东路情况的军中之人,见了这面大旗之后,应该就能猜出此人的身份来。整个北东路,八座军堡当然,现在加上磐石堡应该算是九座军堡了之中,只有拒墙堡的守备姓刘,名为刘大川。

    此人便是拒墙堡守备官刘大川,身上挂的千户衔儿,乃是正五品的武官。

    刘大川向旁边家丁问道:“三子,你之前是来过磐石堡的,咱们这就快到了是吧?”

    那叫三子的家丁赶紧道:“是,老爷,咱们最多还有两三里路就到了,再走不远就能瞧见洢水河了。”

    刘大川点点头,不再说话。

    队伍继续向前走,很快,刘大川便瞧见了远处那高耸的城墙,前头不远也出现了一条颇大的河流。他眉头挑了挑,因为他瞧见,此时在那条洢水河的南岸,已经建起了一座土台子。这土台子大约有两丈来高,台子下面插满旗帜,而且在台子左近,还有数十名骑兵,正在那儿打马缓缓地转悠,也不知道是在做什么?

    刘大川心中颇为疑惑,便招呼队伍停下,不再前进。

    他长相看似粗豪,实则是一个颇为谨慎细心之人。他接到董策的命令之后便开始准备,今儿个天还没亮,便带着手下队伍出发了,生怕到磐石堡晚了,被这位新上任的参将大人借机发落一顿,那可真就是冤哉枉也。

    得胜堡发生的事情,此时在整个北东路,甚至整个大同镇都传开了。新上任的北东路参将董大人,下手狠辣毫不留情,先是收拾了卸任的黄参将一通,然后又把参将衙门的所有属官全部开革,一个不留。这件事儿传开之后,听说此事之人,基本上都对董策多了几分忌惮。这位董大人虽然年轻,但手段却非常老辣,而且下手也足够的凶狠无情,让人不得不心生畏惧。

    若是董策没有在得胜堡做那一番动作,那么他下达了命令让各堡的守备官操守官前来磐石堡,说不定这些人还会有所抵触,阳奉阴违,指不定会搞出什么小动作来。但见识到董策的手段之后,他们再接到董策的命令,却是都不敢违抗了。

    不但是刘大川,其他那些军堡的守备官操守官也都是早早就带兵赶过来了。拒墙堡不是离着磐石堡最近的,事实上,拒墙堡是整个北东路中距离磐石堡最远的一座军堡,这座军堡甚至都不在边墙里头,而是‘挺出三边之外’,也就是说,这军堡,在边墙外面。

第1002章 一零二零 顺着他() 
由此可见有多远。

    跟磐石堡离着远,但是拒墙堡南边儿有一条径直向南的官道,这官道路过十里堡,直通孤店。官道比较好走,而且刘大川最是谨慎的性子,比别人也动身的格外早一些,所以他们抵达的最早。

    现下北东路下属的这些将官们,几乎都已经达成了一个默契,这位新上任的董大人看来是不好招惹的,大伙儿还是都先顺着他为妙。

    刘大川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而且刘大川比别人想的还格外的要多一层,刘大川在被调往拒墙堡担任守备官之前,是在大同镇中当军将的,他现在在大同镇中还有一些知交故友。而且,他还有一位在大同镇总兵王朴麾下颇受重用的老上司,跟他关系一直也保持的比较密切。所以,刘大川知道的就比别人格外的多一些。他已经听说了,现任冀北兵备道刘若宰刘大人即将升任大同巡抚,而在整个冀北兵备道,刘若宰和董策的关系谁不知道?谁不清楚?

    只要刘若宰一日不倒,董策地位便宛如泰山,而且只怕北东路参将这个位置也不是这位年轻的董大人的终点,说不定人家在短短时间之内就又能获得简拔提升。所以他跟别人想的不一样,别人想的是现在不能招惹董策,但刘大川想的却是一定要在别人反应过来之前,攀上董策这条线。最好是能投效到这位董大人门下,如此以来,董策升官,他也能随之水涨船高。

    只不过,应该怎么投效,他现在还没理出个头绪来,还得现看才行。

    刘大川看着远处的磐石堡,嘴角露出一抹微笑,他轻轻摸着左脸上那道伤疤,手上传来的粗糙触感,让他又想起了那一场残酷的大战,想起了挥着长铁刀冲着自己砍过来的那名建奴的狰狞嘴脸。

    他脸上这道伤疤,是崇祯七年建奴入寇的时候,他带兵与建奴作战之时被砍伤的。而若不是他心思缜密,关键时刻留了一手儿,只怕留下的就不是伤疤,而是他的脑袋了。

    远处那些在高台周围徘徊的骑兵似乎瞧见了他们,那骑兵中有一个打马向这边狂奔而来,很快便是到了近前。

    那名骑兵抬头看了看刘大川身后的旗帜,拱拱手,笑道:“敢问这位大人可是拒墙堡刘守备么?”

    刘大川赶紧道:“我便是刘大川,不知?……”

    过来的那骑士三十岁上下,虽然穿着甲胄,手中还拿着一柄奇长无比,看上去颇为可怖的巨型长枪,但他长相清秀,身材也不是多么粗壮,却更像个书生,不像是个武人。

    这骑士笑道:“刘守备,在下董忠贤,乃是董大人麾下家丁。董大人特意命我等等候在这儿,若是瞧见有队伍过来了便将您带过去。”

    他伸手一引,道:“刘守备,请跟我来吧!”

    刘大川点点头:“好。”

    董忠贤打马而行,刘大川带人跟在后面,很快,他们便是到了一处空地上。刘大川瞧得分明,在那座高台南边儿,相当大一片地面被平整出来了,上面撒了许多白土,这些白土勾勒成一条条线,将这片空地分成一大块儿一大块儿的。

    自己这帮人,现在便位于最靠东边的一块空地上,而在空地边缘竟还有些草棚子。这会儿草棚子里人很是不少,草棚子中搭建了许多灶台,不少人正在那儿生火烧饭,一阵阵饭菜的香气传来,让大伙儿都不由得轻轻咽了口口水。

    他们天色未亮就启程了,走了差不多一个上午才到,而这会儿都已经是午后时分了,他们得有四五个时辰没吃饭了,一个个都是饿的前胸贴后背。

    董忠贤向刘大川笑道:“刘守备,这块地界儿,是属于拒墙堡军兵的,您便带着您手下暂时先在这儿歇一会儿吧!”

    他指了指草棚子道:“参将大人已经吩咐我们准备了饭菜,待会儿您安顿下来之后,告诉那边一声,饭菜便可送来。”

    刘大川没想到来到这儿之后还有饭菜可以吃,心中也是一暖,暗道:“这位董大人手段果然厉害,但心思也还真是细腻,连这一层都想到了,如此看来。他对待手下人应该不坏。”

    他笑道:“如此多谢了。”

    董忠贤赶紧摆手:“刘守备呗,您客气了,这都是我等该当做的。”

    顿了顿,又笑道:“您要感谢,便感谢董大人吧!”

    刘大川笑了笑,没再说话,而是回头吩咐手下的士卒们先休息一下。那些士卒们听了命令,一个个如蒙大赦,有的直接便原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们走了这许多路,也都是累的紧了、而且他们很瘦弱,体质也很差,若是磐石堡步军走那么远的路,娿会很累,但不至于到这种程度。

    而这些拒墙堡的士卒们,却是一个个儿都快要瘫了。

    只是有一个士卒刚坐下,忽然发出一声惊叫,跟被人踩了尾巴的兔子一般,一下子窜了起来。

    他痛呼一声,高声道:“什么玩意儿?”

    他这么一喊,大伙儿目光顿时都投向他那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那地上竟然插着小半截箭杆,想来是有一支羽箭射进地面之后被从中折断了,却有小半截箭杆留了下来,斜斜的插在地上。那士卒坐下去的时候没注意,一不留神被箭杆扎到了屁股。

    见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刘大川顿时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自己带来的士卒却是这般大惊小怪的,被个箭杆儿扎了一下便大呼小叫。

    他厉声呵斥道:“喊什么喊?给老子老老实实的坐下,没见过箭么?”

    下面的士卒显然都挺怕他的,他这么一喊,大伙儿都没一个敢作声了,都老老实实地坐了下来。刘大川四下里瞧了一眼,却见地上不只是有那一根羽箭,还很是有不少武器的碎片,甚至是人类的骨骸等。

    他有些诧异地向董忠贤问道:“此间是什么地点?为何有如此多的这种东西?”

    董忠贤笑道:“数月之前,白莲教来犯,我磐石堡石军兵便在这洢水河南,与白莲教一番大战,杀敌过千,这里便是数月之前的战场。”

    “哦,原来此地乃是战场!”

    刘大川感叹了一句,心中却是若有所思。

第1003章 一零二一 伙食() 
他在想,董策跟大家说的是到磐石堡中集结,但是这会儿,却是让大伙儿在磐石堡洢水河南岸这片数月前的战场上集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有意为之,还是……?

    若真是有意为之的话,那这位董大人的心机可当真是了不得,他这是借着这片战场,来震慑大伙儿呢!其更深处的用意,自然是告诉大伙,你们看,我磐石堡的军力是何等的强大,你们能比得了么?

    当初磐石堡军兵和白莲教那一战,他们基本上也都大体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自问若是把自己和董策换一个位置,那一天能从白莲教手下逃得一命就算是很不错!什么大捷啊,什么斩首过千啊,根本是想都不敢想。

    他其实猜的没错儿,董策就是这个用意,所以才故意选的那片战场当做集结的地点。

    刘大川还在猜度着董策的用意,董忠贤远远的又瞧见一支军兵向这边过来了,便向刘大川告了个罪,告辞离去。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刘大川便听见不远处棚子那边儿有人大喊道:“成了,成了,这馒头蒸好了,出锅吧!”

    而后便是瞧见灶台上有硕大的蒸笼被抬了下来,一层一层的蒸笼被从上面挪下来,很快,旁边的那大簸箩里头便是装满了一个个硕大的馒头,堆得老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