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629部分

崇祯七年-第629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是她的真心话,没什么虚假恭维的,只不过只是这会儿的真心话而已。等到这股震撼的劲儿过去了,估计就不会真觉得能见到紫禁城就今生无憾了。

    而后便是入殿中朝见崇祯皇帝。

    都是一些极为繁琐的礼节,其它倒是乏善可陈,此时的奏对,说话的内容,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不过是照着流程走一遍。

第979章 九九七 召见() 
崇祯皇帝也是惊艳于这几位福晋的容貌,不过他是很守礼的人,对女色方面也不是很热衷,这会儿心里赞叹一番也就罢了,自然是不会起什么歪心思的。

    囊囊太后等人下跪磕头,礼数做的十足,而崇祯皇帝心里也是极为高兴,神色很振奋,脸色语气都很是温和。他脸上一直带着笑,旁边的曹吉祥看的差点儿老泪纵横,偷偷的转过头去抹了抹眼睛。都多久没见皇爷这么开心过了?

    一次是刘若宰等人把消息传回来的那天,一次就是今天!他心中暗暗道:“这刘若宰,办的差事真是好,是个该大用的。”

    有这等想法的,并非是他一个。

    崇祯皇帝目光扫过站在一边的刘若宰,刘若宰眼观鼻鼻观心,神色肃穆,没什么情绪波动,崇祯皇帝瞧着暗自点头,心道这刘若宰真是个能办大事的,真真是沉得住气,便是在这朝堂之上,也能沉稳如山。

    不错,很不错。

    他已经打定主意了,过几日,便要召见刘若宰,单独奏对,好生夸奖他一番。

    而且他还想起一个事儿来,他和刘若宰,还是有些渊源的。

    刘若宰是崇祯元年的状元郎,这可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个状元!因此刘若宰可说是不折不扣的天子门生,和崇祯皇帝这一层关系,算得上是极近。

    觐见完毕,便是设宴。

    宴席上的菜很精美,但很可惜,不能敞开肚子吃,否则便是失了礼数。

    有资格列席的,除了察哈尔部过来的贵人们之外,便是大明朝的一些公侯勋戚,以及朝中大员。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吃过御宴的,有的还吃了不止一次,都是有些经验,过来之前都很是吃了些点心之类的食物垫了肚子,这会儿也就不怎么饿。但察哈尔部过来的那些贵人们哪儿知道这其中的门道啊?礼部的官员们也没提醒他们,不是忘了,是实在不知道怎么张口。总不成跟他们说:“陛下御赐的宴席,你可不能多吃……”

    这话说着也别扭啊!于是那些礼部的官员们干脆便装作不知道了。

    这下好了,察哈尔部不少贵人都给饿的前胸贴后背,想吃又不敢吃,一个个难受死了。

    其实这一次,囊囊太后来京城,还是要跟皇帝,要跟内阁的这些首辅们谈一些事情的,都是关于察哈尔部日后的一些很重要的事。这些事儿,刘若宰做不了主,得京中这些大人物点头了才算数。

    当然,无论是朝觐之时还是皇帝设宴招待之时,都是不能谈这些东西的,这些,得私下里再说。

    现在做的,就是大伙儿都笑嘻嘻乐呵呵的,说些不咸不淡的话,

    宴席结束,囊囊太后等人离去。

    回到会同馆,先然后卸了妆,脱了那繁琐沉重的衣服和头面等,又饱饱的吃了一顿,接着洗了个热水澡,洗去了一身疲惫。囊囊太后躺在床上,目光没有焦距的注视着帐顶。

    这帐子极为精美,上面的图案繁复而华丽,事实上,不光是这帐子,这屋里的一切,都是极为讲究遮奢。被子是上好绸缎制作,蹭在肌肤上滑溜溜的,一点儿磨人的感觉都没有。床上也不知道铺了多少层褥子,软绵绵让囊囊太后感觉自己陷在了云端,轻飘飘软塌塌的让她心里都是一阵发虚。

    屋子里铺着水磨青砖,家具都是上好的紫檀木打造的,看着就知道价值不菲。墙角放着铜炉,内里熏香袅袅,让屋子里充满了一股暖洋洋,懒洋洋的香气,闻得时间长了,心里都会觉得很是平静安宁。

    这会儿已经是寒冬时节,但屋子里却温暖如春,因为院子底下烧着地龙。

    这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此时躺在床上,她还有些不真实感。

    “原来真的,我已经跨越万里来到了大明朝的京城,见到了大明的皇帝,还去了紫禁城,还睡在了这里。真的,真的是没有想到啊!”

    一夜无话。

    接下来几天,囊囊太后等人忙的要死,每日都有许多事情要做,都有许多地方要去,都有许多人要见。

    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天之后方才有些好转。

    到了第四日,内阁首辅温体仁以及几个内阁辅臣和囊囊太后以及一些掌握实权的察哈尔部权贵见面,商量关于察哈尔部迁居到下水海之后的那些事情具体该如何做。

    而也是在这一日,崇祯皇帝在乾清宫东暖阁召见了刘若宰。

    “臣刘若宰叩见皇上!”刘若宰大礼跪下。

    他低着头,却只见一双脚走到自己面前,然后肩膀上便搭了一双手。崇祯皇帝带着喜悦的声音传来:“刘爱卿,请起,快请起。”

    原来崇祯皇帝竟是亲自来搀扶他。

    刘若宰是那等极为忠君爱国之臣子,皇帝这般举动,让他感动的热泪盈眶,眼圈儿立刻就红了,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他赶紧擦了擦眼泪,声音哽咽道:“多谢陛下。”

    又磕了个头,方才站起身来。

    崇祯皇帝见他苦的情真意切,绝无半点儿虚假,也是心中感动,他本就是个极为感性的人,这会儿竟也觉得眼眶有些酸涩,很是忍了忍方才止住要哭的感觉。他心下感叹:“这般忠君之臣子,这天底下,也没几个了。”

    崇祯皇帝其实一直很瞧不起他的许多臣子们,在董策原来那个时空,他在闯军破城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众臣误朕!”

    由此,大致就可看出他对不少臣子的态度,而且崇祯一朝,杀戮臣子,尤其是杀戮文臣,从不手软。其实崇祯皇帝这么想,这么做,还真是一点儿不冤枉他手下那些文臣。明朝末年的文臣们,为自己为宗族打算的多,为朝廷为皇帝打算的少,整日价忙着争权夺势,办正事儿没几个能行的,也没几个真上心的。而且文官们在前几朝嚣张惯了,欺负皇帝欺负惯了,结果碰上一个不愿意忍着也确实在具体行动上不忍着他们的崇祯皇帝,许多文官心中其实是对崇祯皇帝极其厌恶的。

    这种厌恶,也体现在他们的许多行为上。崇祯皇帝在位这些年间,被这些人坑的次数可是不少,而且被他们蒙骗的时间更长。

第980章 九九八 臣,不愿入朝!() 
但他能看得出来刘若宰没有作伪,因此他对刘若宰的看重,更是增加了几分。

    崇祯皇帝着人搬了个锦墩过来,道:“刘爱卿,坐。”

    刘若宰顿时变得拘谨起来,不大敢坐,但又不敢抗旨,便只好挨着小半个屁股坐在上面了,他腰板儿挺的笔直,目光炯炯的瞧着崇祯皇帝。他这样其实是有点儿失礼的,但刘若宰激动紧张之下也忘了,崇祯皇帝也没在意。

    崇祯皇帝问起了收服察哈尔部这件事的一些细节,他虽然看了奏章,但有些东西,终归还是问了亲历之人方才能够更清楚。

    对于他问的问题,刘若宰一一详细作答。

    崇祯皇帝显然对这件事很感兴趣,问得很细致,许多细节都要问,尤其是对那一夜董策等人袭杀建奴使节这一段,就更是上心。

    听完刘若宰的描述之后,他轻轻拍了拍桌子,慨然到:“这董策,当真是我大明的班超班定远啊!朕有此等臣子,当真乃是幸事!”

    他听着刘若宰的描述,竟很有些心驰神往,恨不得当时自己也在现场,策马扬刀,将那建奴斩于马下!

    何等豪气,何等爽快?

    一旁的曹吉祥听了这话,心中暗暗道:“刘若宰要了不得,这会儿又多了一个要了不得的人物!”

    刘若宰终归是看重董策的,此时听崇祯皇帝夸赞董策,便也赶紧给董策说了几句好话,好生夸赞了他一番。

    关于察哈尔部这个话题,两人足足说了小半个时辰,说的都口干舌燥了,崇祯皇帝兀自谈兴未减。不过他也很忙,还有许多事要处置,也知道自己不能把大量时间花在这上面,便主动结束了这个话题,转而说刘起了今日召见刘若宰的主要目的。

    “刘爱卿,你这次功劳卓著,朝廷素来公正,有功须得赏,再说,朕也知道,你在冀北道任上做的不错。”崇祯皇帝笑吟吟道:“朕拟让你入朝,担当礼部左侍郎。”

    他并没有问你意下如何之类的话,身为皇帝,他给臣子安排了差事,那自然是不容许臣子拒绝的。我让你做什么官,你就要做什么官,我何必问你的意见?而且,在他想来,刘若宰也不会拒绝。对于刘若宰来说,由冀北兵备道而一步走到礼部左侍郎的位子上,乃是连升好几级,这样的大好事,刘若宰岂能拒绝?

    听了这句话,其实刘若宰心中没有丝毫的高兴,反而是一片黯然。

    他不想入朝。

    朝中大员勾心斗角,蝇营狗苟,无尽的龌龊,不休止的争斗,这种情况,在崇祯朝一直存在着。而他身为礼部左侍郎,已经可以是称作一支相当不弱的力量,他已经猜到了,等自己正式做到那个位置上去之后,肯定会被一方拉拢,而只要是自己贴近了一方,就会被另一方打压。

    就此,便要身不由己的卷入这种争斗之中。

    但是他能选择不加入超然物外么?如果他的地位更高一些,权势更大一些,可能还有可能。但是现在,他这个礼部左侍郎的官位,说小不小,但是在朝中这些大员们看来,也着实是不算多大。他还没有资格保持中立,不偏不倚,游离于这些势力之外。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毫无疑问会遭受到各方势力的攻击。

    只要入朝,就会身不由己的被卷入这些事情中,躲都躲不了。

    刘若宰对这一点认识的非常清楚。

    事实上,他还在大草滩的时候,就通过种种渠道得知了朝廷可能对他的任命,当时他就知道自己很大可能是要担当礼部左侍郎的,当初他就非常抗拒。

    他不想被卷进朝争之中,他想切切实实的做一些事情,而且他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在礼部这种清贵而且权力不是特别大的衙门做事,他想要独掌一方,手握重权。他想要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来,他想要施展自己的心中抱负。

    如果让他入朝之后担任一个权力更大,更重要,同时也是时时刻刻能接触到皇帝的差事,哪怕是被卷入朝争之中,他也认了。但是现下这种局面,他觉得不成。

    从大草滩开始,他就想着该怎么着能推却了这次任命,或者是改变皇帝的想法。他动用了种种手段,想了很多办法,结果都是没用。

    而现在,皇帝都亲口说了,自己还有什么改变的机会么?

    不可能了是吧?

    只是在此时,刘若宰心中忽然涌现出一股极其强烈的冲动,心中更有莫可名状的力量在翻涌奔腾,他内心深处忽然有个想法浮现出来:“我既然不愿,我为何不直说?我为何用那些私底下的手段想要改变皇帝的想法?我直说就是了!”

    “我一心为了大明,一心为了朝廷,一心为了陛下,我就把我真实的想法说出来,陛下圣明,想来也能理解我的苦衷。”

    想到此处,刘若宰心中的这个冲动再也按捺不住。

    他霍然起身,把曹吉祥和崇祯皇帝都给吓了一跳,刘若宰一撩下摆,跪倒在地上,高声道:“陛下明鉴,臣,不愿入朝!臣愿继续为陛下统领边镇,操练士卒,为我大明,练出一支强军来!”

    乾清宫东暖阁中一时间陷入难言的死寂之中。

    崇祯皇帝紧紧的盯着刘若宰,一言不发,刘若宰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地面上铺设的平滑金砖。一旁的曹吉祥屏住了呼吸,生怕自己喘口气就打破了此时的局面。

    他心中暗叫不妙,骂道:“刘若宰啊刘若宰,你怎地这般不识抬举,不知好歹?皇爷破格提拔与你,你还不领情?陛下想让你入朝享福,你非要自己去苦寒边地受罪?你这是何苦?激怒了陛下,只怕你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捞不到啊!”

    刘若宰和曹吉祥都以为崇祯皇帝要大发雷霆了。

    但是却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许久一语不发。曹吉祥小心翼翼的看了他一眼,却见崇祯皇帝此时眼神怔怔的,竟然是在出神!

    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往事,竟然在这种时候走神了。跪着的刘若宰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走神儿了,对于他来说,这种等待皇帝裁决的时候,每一秒都过去的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