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615部分

崇祯七年-第615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点,则是,患不公。”张寒缓声道。

    “先来的那些流民分的田地,都是上好的,靠近水源的,方便灌溉。而后来的流民,则是不少人分的土地都颇为贫瘠,土里还有许多大石头没有清理干净,他们便很是愤愤不平。其实这是他们想岔了,人家来得早,咱们当然先给好地,以多产些粮食,而且那些人分的好田地的时候,里头也是有石头,也是辛辛苦苦,一点儿一点儿清理出去的。只不过,有些人便不这么想,因此便因此引发了不少案子。”

    “第三,则是先来的和后来的冲突。”

    “有的是原先就在磐石堡的,自认为在此呆的时间不短,也认识人,也有了积蓄,底气足,腰杆儿硬,便给那些后来的脸色看,欺负他们。而有些后来的,则是把自己看成了过江强龙,反倒是欺负那些先来的。为此便有了不少冲突。”

    “第四,有许多汉子没媳妇儿。”

    “****妇女的案子,许多原因便是在此,基本上犯这等案子的,都是浑家死在逃亡路上的。而且像是他们这等没有媳妇儿的,还很不少,起码数百上千是有的,而另一方面,流民之中也有许多没了丈夫的寡妇,或是年纪不小还没嫁出去的闺女。属下等人现在琢磨着,该怎么撮合撮合这些人呢!”

    他说完四条,董策缓缓点头,不再说话,靠在椅子背儿上上,陷入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董策问道:“那照你看,该如何做?”

    张寒沉声道:“第一,明正典刑,并且给所有人看。”

    “第二,好生教化,让他们明白现在之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好生珍惜”

    董策接着逼问道:“如何明正典刑?”

    “杀!”张寒脸上露出一抹森寒之色:“乱世当用重典,现下咱们磐石堡初立,许多百姓虽然住在咱们磐石堡,但是却对咱们磐石堡不够认可,也没有认识到磐石堡的法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所以现在,就要杀一儆百!让大伙儿都看到这些人的下场,从此之后便不敢干犯!”

    董策沉沉点头,逼视着张寒道:“这个差事,就由你去做!本官不问过程,只看结果!磐石堡是本官之心血,是所有人之心血,这等情况绝对不能持续下去!”

    张寒深吸一口气,决绝道:“大人放心!属下定竭尽所能!”

    他心里很清楚,这个活儿,是得罪人的活儿。但惟其如此,他更是清楚,董策是不可能自己去做这个活儿的,所以这个活儿,得他替董策扛下来!但是董策,也绝对会事后对他进行补偿!

第955章 九七三 两万石!() 
如此,这个事儿就算是定下了。

    “你身上还有一个差事。”董策盯着李贵道:“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差事,事关咱们磐石堡的生死,这个差事做的如何了?”

    “属下明白,是关于今年的麦收。”

    说到这个话题,李贵眼中露出一抹喜色,腰板儿也是不由得停止了一些。

    观察到他这个小动作,董策立刻就心里安定了不少,知道这个差事,李贵肯定是干得不错,若不然的话,不会有这样下意识的肢体动作。

    “好教大人得知。”李贵笑道:“崇祯八年的麦收,咱们磐石堡是个大丰年。去岁崇祯七年,咱们开始开垦土地,招募流民,流民男丁分田十五亩,丁女分田十亩,耕牛每头分田十亩,并且发给耕牛粮种等等。这些土地,咱们都用来种的麦子。算上后来又陆陆续续过来的流民,分下的土地,种下麦子的土地,一共是三万四千六百亩。”

    “这三万多亩土地,因着是最早分的地,是以都是选的最为膏腴肥沃之土地,而且多半都临着河或者是沟渠,是不折不扣的上好水浇地。再加上在开垦之前有烧荒,大量的草木灰积累下来,就更是肥沃。而且百姓们有耕牛,有大犁,能深耕,粮种也好。因此这些土地,每亩地产出的粮食,达到了一石二斗多,有的最膏腴的地面,每亩地产出达到了一石四斗!”

    “什么,这么高?”

    董策惊诧道。

    在得到李贵肯定的答复之后,董策脸上惊诧之色散去,而后嘴角微微上钩,露出一抹笑意,已然是喜形于色,脸上的笑意遮都遮不住,忍不住就要笑出声来。

    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一石二斗,就是一百四十四斤,明朝一斤大致等于后世的五百九十多克,也就是说,这一亩地的产量,大约是一百七十多斤的样子。这个产量,跟后世动辄亩产千斤,亩产数千斤的粮食作物相比,自然是不值一提。

    哪怕是不跟后世比,跟同为这个时代的另外一些地方的粮食产量相比,也是差劲得很。

    比如说在江南,有的膏腴美田,肥沃之地,亩产两石都是很寻常,亩产三石的很是不少,亩产甚至能到四五石的,也不是没有。

    但是别忘了,这里是边荒北地,是在小冰河时代笼罩下,连年大旱,连年酷寒的北地。

    在这里,由于温度低,不下雨,使得粮食产量非常之低,亩产四五斗的都很是寻常,而更多的情况,则是种子撒下去之后,因为没有下雨,没有水灌溉,没有充足的阳光,导致颗粒无收。

    百姓们看着死活起不来的庄稼,心中的绝望一点一点挤压,那种简直如同明知自己大限将至却只能等死的绝望感,想想便让人窒息。

    在这苦寒北地,在这个时代,能有这些产量,已经是殊为不易。

    董策问道:“一共收了多少粮食?”

    “回大人的话。”

    李贵很是熟稔道:“按照咱们之前定下的规矩,每亩地收的租子,有的是四斗三升五合,有的五斗五升五合,到底多少,视情况而定,咱们这儿的鱼鳞黄册上,标注的都是清楚明白。从秋收开始,咱们便开始收粮了,到八月底,已经全部结束,一共入库粮食一万八千四百三十九石。”

    “将近两万石粮食?”

    “好,好!”

    董策终于不再忍耐自己的情绪,轻轻拍着桌子,哈哈大笑。

    两万石粮食有多少?

    大明朝初年,洪武朝时候,一年收上来的皇粮就有三千多万石,两万石,尚不足那个数目的一千五百分之一。但别忘了,三千万石,那相对的是整个王朝,而现下这两万石,相对的则是这个小小的磐石堡,是这个磐石堡的那几万百姓。

    相对于这三万百姓来说,这两万石粮食,一点儿都不少。

    有了这两万石粮食,那些今年刚刚过来,虽然分了土地,也耕种上了,但是还没有收成,没有打下粮食来的百姓,就能安然的度过寒冬。这两万石粮食,足够吃到明年麦收还绰绰有余。

    而那些在崇祯七年就已经过来的百姓,都分了土地,这一次也有了大量的余粮。除去交租税之外剩下的所有余粮,都是他们自己的。这些粮食,纯粹供他们来支配。如果董策预料不错的话,不少人都会把这些粮食屯起来。因为他们已经过够了没有粮食,忍饥挨饿的日子。

    屯上越多的粮食,他们越是安心。

    但董策并不想让他们把粮食屯着,因为他很清楚,这些粮食若是屯着,就跟大量银子铜钱被放在地窖里屯着一样,不在市面上流通,对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他必须要让这些粮食流动起来,变成磐石堡这个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他有的是办法。

    “对了。”

    董策忽然问道:“收粮食的过程中,有没有淋尖踢斛,荼毒百姓等事情?”

    “请大人放心,绝对没有这等事!”

    李贵断然道:“大人您当初提过的,属下等人也是很注意这等事,是以收租税的时候,属下等人都是分别去四处盯着,只要是发现有这等事,便当场严惩。只不过让咱们比较满意的是,并无此等事出现。”

    “嗯。”董策满意的点点头,道:“如此甚好。现在不能有,以后更不能有,此等事,务必杜绝,明白么?”

    “是,属下明白!”李贵应是。

    “嗯。”董策满意的点点头:“你的差事,咱说完了。”

    他转头看向张寒:“现在该说你的了。”

    张寒颔首微笑:“是。”

    “第一个,窑厂。”董策问道:“当初说好的,等到本官回来的时候,每个月要出十万砖,而且还是大砖,这个如何了?”

    “回大人的话。”张寒笑吟吟道:“超额完成任务了。”

    “哦?”董策心下一喜,问道:“一个月能出多少?”

    “一个月能出十二万砖了。今年春暖花开,大地解冻之后,这出砖的量就一下子上去了,从五月开始,每个月就能出这个数儿的砖了。”张寒笑道:“当初大人您说的是要出大砖,确实,咱们磐石堡现在百废待兴,四处都要建造。而且以后城内城外,百姓富裕了之后,少不得要建房建宅子,确实是更需要大砖的。只不过,寻常的砖,也是需要的。是以属下冒昧,命令他们也烧了些寻常尺寸的砖,大致是十万块大砖,两万块寻常尺寸的砖。”

    董策点点头:“倒也成。虽是自作主张,不过倒也是想得周全,而且你差事做的不错,大致算是功过相抵,本官便也不赏不罚了。”

    张寒笑了笑:“是,属下明白。”

    他这一番自作主张的行为虽然是很有道理的,但终归是自作主张,董策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太多次,也不会鼓励这种行为。若是大伙儿都这么干,那么董策的命令还有什么作用?

    所以是个不赏不罚之结局。

    其实张寒一直搞不明白,董策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大砖,固然,磐石堡左近需要建造的东西非常多,但这些大砖,似乎也用不完。

    这也太多了一些。

    这几个月下来,窑厂烧出来的砖积压了五六十万块儿,也没人买,也没处卖去,也没用出多少去,都积压在窑厂附近。幸亏王羽手底下在建新兵大营,耗去了极多的砖瓦,不然挤压的会更多。

第956章 九七四 做得很好() 
“对了。”董策问道:“现下窑厂有多少人了?”

    “属下正想说这个事儿来着。”张寒道:“这些时日以来,每每来一批流民,属下就从中遴选曾经在窑厂做过事的人进来,实在是找不到的话,就招些身强力转,身体强健的过来干活儿,现下窑厂有一百五十多人了。”

    董策点点头,这个人数和砖的产量的比例,倒也还在他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他示意张寒接着说下去。

    张寒道:“第二个差事,是属下管着畜牧养殖司。”

    说到这儿,他脸色就有些发苦,苦笑道:“大人您要求的,在您回来的时候,猪羊之类的大牲口,至少要五百头,鸡鸭鹅之类的家禽,则是要过千。只是万物生发繁衍,自有其规律,属下也实在是无法控制,一个月前,属下瞧着还差一些。是以便着人去周围的村落军堡里四处采买,把能买到的都买到了,总算是把这个额度给补上了。只不过,大人您拨给咱们的银钱,也花的差不多了。”

    董策笑着点了点他:“你这厮,还跟本官哭穷。”

    他忽然话锋一转,道:“待会儿把账簿送来本官瞧瞧。”

    张寒点头应是。

    董策哪怕是再信任张寒,这种银钱上的事情,他也会看的。这不是信不过手下这些人,而是为了他们好,董策这么时时刻刻的盯着,他们贪墨的机会就会少得多。

    董策看了眼周仲和石进,道:“军中之事,乃是重中之重,咱们待会儿再说。”

    他看向周伯:“周伯,先说你那一摊子事情。”

    “是,大人。”周伯很是沉稳的点点头,轻咳一声,道:“现下属下管的这一块儿,铁匠有二百七十人,木匠有二百人,泥瓦匠有八十七人。王四十六那边制造攻城器械的匠人,则是达到了三十人,这个比较少,因为这等匠人,着实是比较难招。”

    董策满意的点点头:“能做到这个程度,算是不错了。”

    “不过,这个还不是重点。”董策盯着他,缓缓道:“本官当初要求的,五十五斤重的全身铁甲,要打造五百套。鲁密铳,要打造二百支,如何了?”

    周伯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沉声道:“回大人的话,这些新招募来的铁匠,除了原先就打造过火铳的被属下分去热兵器组那边打造鲁密铳以外,其它所有人都被属下打发去打造铁甲了。造甲的人数本来就已经相当之不少,十月初的时候便是达到了五百套,那些原先打造哥萨克骑兵刀和长矛的铁匠,在打造够了数目之后,属下也让他们去造甲,现在冷兵器组那边都在造甲,说来也巧,今日一大早属下刚去问了,现下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