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606部分

崇祯七年-第606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手下这些骑兵可不是只属于自己的,这是舅舅高迎祥将麾下所有的骑兵精锐都集中起来之后交给自己统领的。这支骑兵,是属于整个闯军的。若是这支大军在次覆灭,高迎祥的势力,至少要折损七到八成。

    那可当真是无法承受的巨大损失。

    这些兵力折损,则高迎祥不说是一败涂地,但也要元气大伤,只怕几年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李自成也是极有决断之人,一看事不可为,立刻便下令大军拔营而走。

    当然,他也有自我安慰的理由:本来洪承畴应该是在和自家舅舅高迎祥鏖战对峙,现下洪承畴既然出现在这里,那么舅舅那边就有机会了,自己带兵杀过去,正好助舅舅一臂之力!

    看到远处那些闯军的动作,曹文诏高声喝道:“儿郎们,闯贼退了,咱们赢了!”

    “赢了,赢了!”

    这些残存的士卒们纷纷高声呐喊起来,有不少人直接身子一软便瘫在了地上,仰着脸看着湛蓝的天空,第一次感觉到生命如此可贵。不少人,甚至喜极而泣。

    哪怕他们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卒,已经把生死看的不那么重,但能从这么一次必死的战争中活下来,也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董策长长地吁了口气,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只觉得心中似乎有一块大石被搬走了一般,轻松得难以言喻。他双腿有些发软,差一点便直接坐倒在地上。

    而不远处那位三水县的县丞大人,则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靠着城墙垛口,双手捂着脸嚎啕大哭。这几日,他可真算得上是竭心尽力,使出浑身解数满足董策曹文诏等人的各种要求,若是没有他在操持那些除了战争之外的事情,只怕董策等人也扛不了这么久。

    而且他是一边做着事一边担惊受怕,因为他干的这差事离着城墙最近,几乎每一次闯军攻城,他都如同亲历一般,那横飞的肢体,四处喷溅的鲜血,凄厉的惨叫,还有己方和敌方士卒临死前的绝望挣扎,都被他看在眼中。

    他的体会远远比别人要深得多,心中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生怕闯军攻下城来,他也做了刀下之鬼。

    此时闯军终于退了,他又可以悠哉悠哉的活着了,接着当他的县丞,捞他的银子。不,不,他突然不想捞银子了,而且,一直期望的县令的那个位置似乎也不那么诱人了。他现在就觉得,能够活下来,便是莫大的福气。

    在这乱世之中,能够安安稳稳的活着,那才是真的喜乐安平,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怕是谁也想不到,这位曾经野心勃勃的县丞大人,却因为这场战争而大彻大悟。

    闯军退却的消息传开之后,三水县一片万民欢腾的景象。

    百姓们纷纷从家中走出来,高声欢呼着,宣泄着自己心中兴奋愉悦的情绪。这些时日他们可是担惊受怕到了极点,此时真真是欢喜得无以复加。更有不少人,向着北城门董策曹文诏等人所在的方向顶礼膜拜,对他们感激涕零,将他们视为万家生佛一般的人物。

第940章 九五八 洪承畴() 
只不过,曹文诏和董策并没有放松大意,他们远远的瞧着闯军彻底离开此地,再也看不见踪影了之后,方才放下心来。确定闯军退走了之后,俩人这才赶紧下了城墙,整顿兵马准备出城。

    出城自然是为了迎接洪承畴。

    两人带着残存的所有兵马出了北城门。

    只不过,堂堂陕西三边总督,那也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更不可能像他们这般带兵前去见面,终归是有一些规矩流程要走。三人出了城之后,便带兵驻足在城门左近,并不再前进,而是等洪承畴的大军彻底安下来。

    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洪承畴带来的大军终于是全部抵达了三水县城外,在城北列下了大阵。

    董策打眼儿一瞧,好家伙,这当真是好大的阵仗,一眼望去无边无际,按他的估计,这些兵马怎么着也得有个三万人上下。

    他们离着董策等人所在的位置约摸有一百丈上下。

    很快,庞大的军阵便裂开了一条缝,有几个亲兵从中打马过来,来到曹文诏董策等人跟前。其中一个军官模样的高声叫道:“前面可是曹文诏曹总兵,曹变蛟曹将军二位么?总督大人请您二位过去。”

    曹文诏冲着那教官点点头,沉声道:“正是曹某在此。”

    他看了董策一眼,有些歉然道:“董老弟,还请你在此稍待片刻,过会儿总督大人便会叫你过去。”

    董策点点头,笑道:“曹大哥请自便,兄弟晓得。”

    曹文诏点点头,和曹变蛟二人随着那将官策马向中军方向而去。瞧着他的背影,董策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抹无奈。

    这终归是大明末年,是文贵武贱的大明朝末年。哪怕是曹文诏身为一方总兵,哪怕是他胆子大的敢于公开宣泄对洪承畴的不满,但董策从这一举动,就看的出来,曹文诏内心深处实则对洪承畴还是非常惧怕的。洪承畴没有叫自己过去,他便不敢带着自己过去,而是选择了先他去,禀明了洪承畴之后,再让自己过去。

    曹文诏这还是武将中胆子极大甚至可说是胆大包天之人,在洪承畴面前尚且如此小心。这不是说洪承畴手段有多么厉害,要知道像曹文诏这种人,光靠手段厉害,对他是没太大用处的。还是因为武将在文官面前卑躬屈膝惯了,都已经几百年了。

    正如曹文诏所说,很快,中军又派骑兵过来请董策了。

    董策整理了一下身上衣甲,缓缓策马,朝着前面而去。

    离着洪承畴麾下大军越来越近,董策也在不断的打量着他们。打量了一番之后,心底便涌起对洪承畴的几分佩服之情,这位洪大人治兵当真是有一套。

    他麾下的这些士卒,一个个满脸疲惫,倦意十足,显然,他们绝对不是昨晚上好好休息了一宿之后,今日早晨才开始赶路的。说不定是连夜赶路过来的,最起码也起了个大早,而且走的路程很是不近。士卒们肯定是体力消耗很大,但此时他目光所及之处,所有的士卒一个个都是努力站直了,挺直了腰板,使自己尽力保持的昂扬向上一些。

    别说是因为疲累一屁股坐在地上了,连偷懒休息的都没有。数万人的大阵,一眼望去却无一人说话,所有人都在静静站立。

    无上官命令则不动,无上官命令则不语。

    能在这个时代能做到这两点,就可说是很了不得了。

    这洪承畴不愧是被皇帝,被朝廷信任看重的一方帅臣,将剿灭大局托付于他,此人也确实值得托付。

    很快,董策便见到了洪承畴。

    他坐在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穿着一身正二品文官大员的袍服,周围簇拥着数十员大将。在众多穿着山文甲的大将中,却唯有他一人,穿着文官袍服,显得极为突出。而众人也是明显将他拱卫在中间,这让人一眼看去,便是知道他乃是此间主人。

    周围有数十员大将簇拥着,头顶有大旗在风中猎猎飘扬,洪承畴稳稳的坐在那里,淡淡的看着董策侧,一句话没说,但那浓烈的威严便是扑面而来。董策瞧了一眼之后,几乎都有些喘不上气来,心中有种要顶礼膜拜的感觉。

    这等阵仗,当真是威风赫赫。

    董策策马而来,洪承畴周围的数十大将数百亲兵,所有人的目光一时间全部都集中在了他的脸上。

    打量上官时间太长是相当不礼貌的行为,董策只看了一眼,便滚鞍下马,跪地磕头道:“末将大同镇冀北道磐石堡守备,阳河卫指挥佥事,董策叩见大人。”

    他这一连串儿的头衔报出来之后,在洪承畴旁边,顿时便有一个教官发出了嗤的一声轻笑,显然对董策很是不屑。这倒也是正常,洪承畴手下这些将官,哪个不是统兵上千乃至上万的人物?最不济的也是游击将军的官职,至于衔儿,最低的也都是某个卫的指挥使,而大部分挂的都是某某都指挥使司的指挥佥事、指挥同知乃至指挥使。

    瞧不上董策,也是正常。

    洪承畴朝着那边发出嗤笑地将官看了一眼,他什么话也没说,但那将官心中便是为之一寒,赶紧低下头去,再也不敢说一句话。

    那一声嗤笑,董策当然也听到了。

    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一直到现在,经历的这种事儿多了去了,要是次次都生那么大的气,只怕都要被气死了。

    见他神色丝毫不变,很有些宠辱不惊的意思,洪承畴心中便是多了几分赞许,淡淡道:“起来说话吧。”

    董策谢过,站起身来。

    洪承畴上下打量了他两眼,见他长身玉立,身材挺拔,就更是多了几分欢喜,脸上神色也和缓了许多,温言道:“你叫董策是吧?本官听曹总兵说,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了,若不是你,这赫赫有名的大小曹将军,可就要陷在闯军阵中了!”

    董策赶紧谦让道:“不敢,是曹总兵过誉了,下官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

    趁着这个当口儿,他也瞧清楚了洪承畴的长相。

    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儒雅中年人,留着三缕长须,长相很是清瘦。

    董策对他之后的经历自然是很了解的,崇祯十五年的时候,洪承畴等人兵败松山,被皇太极俘虏,最终投降。说实话,兵败松山,不能全怪他,甚至可以说,他的责任不算多大。最终投降,那也只能说是人各有志。

    此人虽然晚节不保,但他的才能,他的武略,却是毋庸置疑的。甭管是,军政还是内政,此人都能给料理得井井有条,可说是难得的国之干城。

    出则为大帅,入则为宰相,用来形容他可能略夸张了点,但也只是夸张了一点儿而已。

    此时的大明朝,都是文官统军,而在董策眼中,所有统军的文官之中,比洪承畴略胜一筹的,可能也就只有卢象升而已。

    “你也不用过谦。”

    洪承畴微微一笑,道:“这事儿是你做的,那便是你的功劳,本官也不会给你抹杀了。”

    董策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赶紧道谢。

    曹文诏在旁边大咧咧的笑道:“总督大人,您可得好好赏赏我这位董兄弟,若不是他,您今日也就见不着老曹了。”

    此时洪承畴周围围绕的统兵大将足足有数十人之多,但其他人在他面前一个个都是低眉敛目,连呼吸似乎都放得轻缓了许多,更别说大声说话了。曹文诏却是不用管这些,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谈笑无忌,而且声音洪亮,没有多少顾忌。

第941章 九五九 这般折损?() 
而别人也都一副习惯了的样子。

    显然,他在洪承畴面前地位很是不一般。只怕在这诸将之中能排得上第一。

    事实也正是如此,洪承畴点了点他,笑道:“你这厮。”

    曹文诏嘿嘿一笑,虽说洪承畴没有正面回答,但他也没有再说。他看似粗豪,实则是一个很知进退的人,知道洪承畴这般样子便是已经答应了,自己若是再说,反而适得其反。

    董策瞧见洪承畴对曹文诏的这态度,顿时就想起来刘若宰对自己的盖度了。二者出奇的相似,这二位大人分别对曹文诏和对自己,都是比对别人要格外亲热一些。

    “诶……你叫董策是吧?”洪承畴忽然似乎想起什么来似的,又问了一遍董策,向他确定了一下。

    董策有些诧异,刚才自己不都说了么?不过还是老老实实道:“是,末将就是。”

    洪承畴拧着眉头想了片刻,有些不确定道:“你是刘若宰的手下?刚从甘肃镇回来是不是?”

    董策立刻猜到为何他方才若有所思了。

    察哈尔部归降的消息,这会儿明朝一些高层想必都已经知道了,洪承畴身为陕西三边总督,地位很高,知道这个消息,也是理所当然。说不得,他还听说过自己的名字。

    想必,方才刚一开始的时候,他没想起这茬子来,而这会儿却是忽然想起来了:哦,原来这个董策,是参与过察哈尔部归降那件事的。

    正如董策猜的一般,洪承畴确实是刚想起这事儿来,而他确定了那个董策就是眼前这年轻人之后,对他的评价立刻高了不少。

    洪承畴瞧着两人,忽然微微一笑道:“你们两个,方才没有急于出城,很好。做大将,统大军的人,总归要沉稳一些才是。”

    董策和曹文诏两人赶紧行礼,连称不敢。

    像是闯军方才那样,也有一种可能是佯装退去,而若是董策和曹文诏沉不住气,说不定就会立刻打开城门,准备追击,亦或是去迎接曹文诏。无论是因为什么,终归城门是打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