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461部分

崇祯七年-第461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相配的,又是多大的权力?只要是办妥了这些事情,大人手下民事第一人的位置,自己就坐稳了,再也不可能被别人抢去。到那时候在,自己就能成为这个团体中前三号的人物。

    李贵告辞离去没多一会儿,外面报告,说是张寒求见。

    张寒办的也是紧要的差事,自然是要见的。

    张寒这次过来,是向董策报告他负责差事的进展。章程已经是完全‘弄’好了,他甚至把选派的人选都已经定了下来,张寒也不是对着‘花’名册胡‘乱’指派,而是有他自己的一套依据。堡中百姓军民的户贴,张寒都是有资格看的,户贴上面写的有这些人的籍贯,张寒就是按照这个来分派。从哪儿来的,就派到哪个方向去。

    如此就少了语言障碍,便于沟通,而且派出去的人也对目的地的情况更熟悉,方便他们准备说辞。甚至能够碰上一些亲朋故旧也说不准,那就更好办了。

    按照董策的指示,张寒在写这个章程的时候,大量使用白话,尽量少咬文嚼字,写的非常之直白。而且不是用大明朝官场上常用的那种含‘混’其词的公文形式,那种公文,往往说大一堆,大概九成都是废话,只有一两句提及了具体的事项,让董策非常不喜。董策推崇的,是后世的那种,一条一条的罗列出来,非常之‘精’细规范,而且很容易就能看懂,只要按照章程去办,总归出不了大问题就是了。

    不单单是张寒的这个章程,其它的公文往来,只要是磐石堡内部的,董策都做了类似的要求。

    张寒写的,当然还到不了董策要求的程度,不过能看得出来进步和变化。

    董策瞧了,也是连连点头,他问道:“派出去的人,大概三日之后出发是么?”

    “是,本来属下想着不是那么着急,还可以往后拖拖,但前几日听闻,流寇又回陕西了!”

    说到农民军,张寒脸上‘露’出刻骨的仇恨:“流寇所过之地,百姓流离,要么被裹挟

    从贼,要么就成了流民。现在黄河解冻了,陕西的流民是过不来的,不过前几年,流寇大掠过三晋之地。山陕不过是一河之隔,那边流寇肆虐陕西,山西这边必然也是震动,沿河的各州县,少不得要加强防备,如此一来,又要从百姓身上加征加税。加上今年雨水极少,想来有不少人要背井离乡了。属下以为,还是早些下手的好。”

    听了这一席话,董策真是对张寒有些刮目相看了,他本来以为张寒也就是略有才能而已,但现在,对他的评价,却是高了一个层次。

    对于张寒提出来的这些,董策没做什么修改,但按照这上面所写的话,三日之后就得离开,那有些东西,也得抓紧了。

    ……

    第二日,崇祯八年的三月初一日。

    磐石堡大校场,磐石堡军的士卒们已经按照各自的杀手队站得整整齐齐,排成了一个严整的方阵。他们面朝着点将台,一个个‘挺’直了腰板儿,下巴扬起,瞧着就有一种昂扬的气势。没有一个人说话,都在那里站得笔直。就连有些身上头上打着白‘色’纱布的伤员,也都是竭力‘挺’直腰板儿,把自己最‘精’神,最昂扬的一面展示出来。

    他们身上活着穿着胖袄,或者穿着铠甲。胖袄都浆洗的干干净净,铠甲表面的泡钉,更是给擦拭的直发光。

    当他们的目光扫向前面那点将台的时候,每每内里都是充满了灼热。

    队正都已经得到了石将军和周将军下达的命令,今日,乃是阳和卫指挥佥事,磐石堡守备董大人,赏赐所有有功士卒的大好日子。而队正们,又把这个消息传达给了士卒们。

    这可是个大好事儿!人人都在称赞董大人仁义宽厚,对咱们那真是没说的,有这般天大地大的恩德,咱们便是给董大人送了命也是心甘情愿,更别说还有这些好处。队正们也在刻意的引导这等想法,甚至大肆鼓动宣扬。

    比如说第一杀手队的队正郑发奎,一天都要在营房里宣讲不少遍。

    出现这种情况,固然和石进周仲得了董策的命令推‘波’助澜有关系,却也有其基础若不是士卒们真的是对董策感恩戴德,再怎么着也不会这样。

    蒋老三看起来很臃肿,他身上那件儿宽大的胖袄给高高的撑起来了,看着就好像这厮一夜之间变胖了许多。事实当

    然不是如此,只不过因为蒋老三身上裹了太多的绷带而已。

    他那一日战斗太过‘激’烈,身上不少本来就没有愈合的伤口变的更大了,失血也是极多,那日简直就跟个血人也似了。由于失血太多,导致身体很是虚弱,家丁队派来了两个懂医术的,给他很仔细的看了,又用了外敷的‘药’,在外面缠上了绷带。于是蒋老三变成了一个大粽子,除了躺在‘床’上什么都干不了。不过他终归还是底子好,这才两日,就又能下地行走了。

    蒋老三后面是杨二,他情况就要好的多了,因着有伤,没能参战,他的伤却是好的差不多了。

    “你说,俺能拿到个啥?”蒋老三回头小声问道。

    “听说这次是按照首级算军功。”杨二笑嘻嘻道:“你杀了得多少贼人,俺瞧着了不少,要说功劳,你得是第一等的。”

    说着他便是叹了口气:“可惜俺没能上阵,一个贼人都没杀了,现下也只能是干看着。”

    因为受伤,杨二并未参战,自然今天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不过他虽说是在叹气,神‘色’间却是没有丝毫遗憾的意思。杨二这人缺点多多,但就有一点好,心态摆的很正。他也不觉得自己没参战是多丢人的事儿,也不会眼红那些立下大功的同袍,他很有自知之明,若是自己真上阵了,且不说能杀几个,只怕现在都没办法站在这里了。

    “又在这儿装相,你是啥人我不知道?”蒋老三斜了他一眼,杨二嘿嘿一笑,也不升起。在去往虎头山的路上,两人挨了鞭刑之后,杨二几乎撑不住,若不是蒋老三一路搀扶着他,现在的杨二,已然是路边的一具枯骨。本来两人关系就不错,有了这么一件事,那就更是过命的‘交’情。

    “不过啊,你也未必捞不到功劳。”

    蒋老三四下扫了一眼,眼见得没人注意他们,脑袋微微偏了偏,嘿然一笑道。

    杨二顿时眼睛一亮:“此话怎讲。”

    “只论个人的话,理当是按照杀的人头算,这也是咱们大明朝军中素来的规矩,不拘是咱们磐石堡军,别的也一样。不过么,据说还有一个杀手队全队奖。”

    “那是啥玩意儿?”杨二纳罕道。

    “不大清楚,但好像是跟全队的斩获有关

    ,似乎斩获最多的一个杀手队,全队都有奖赏,就不仅仅是其中一个了。”蒋老三道:“咱们队斩获可不少,到时候若是能拿下这个全队奖来,也少不了你的。”杨二笑逐颜开:“这感情好啊!老蒋,你是咋知道的?”

第664章 六六三 英灵不灭,魂兮归来() 
杨二一听,大是‘艳’羡:“老蒋,你还跟他有‘交’情呢,他这都告诉你?”

    “那是自然,他呀,跟你哥哥我是不打不成‘交’,现如今关系好着呢!也就是现如今咱们磐石堡周围没饭馆没酒肆的,若不然俺俩早一块儿不知道喝了多少酒了。”蒋老三自吹自擂道:“那日你哥哥我在平台上表现的太英雄了些,现下都愿意跟我结‘交’。”

    后半句,杨二不置可否,但前半句,他是坚决不信的。要勉强说蒋老三和董毅英是不打不成‘交’,似乎也有些道理,面前能说得过去只不过从来是蒋老三挨打罢了。

    “说起酒楼来……”杨二摇摇头:“咱们磐石堡这么大,城里城外的,连个吃饭喝酒的地界儿都灭有,虽说食堂里吃得好,但也没酒哇!嘴里都淡出个鸟儿来了!就算是发了赏银又能咋地,又没处‘花’去!只要有个酒肆就成啊,再烈的酒,好歹也不是口水。”

    一提起这个话题,蒋老三也是连连点头。别人发了银子发了粮食都是养家糊口或者是攒起来,他俩却不是这等‘性’子,这些时日,肚子里的酒虫都要饿死了。

    两人正说得开心,忽然站在最前面的郑发奎轻轻的咳嗽了一声,两人赶紧闭嘴。经过虎头山那一些事情,他俩尽管还不是对郑发奎那般尊敬,但至少也不跟他对着干了,人家表现的仁义,你总不成太丢份儿,被人说成不识好歹。

    大校场外,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一队人马缓缓进来,目标正是点将台。

    策马在最前面的,自然是董策,他被七八个家丁簇拥在正中间,今日胯下乃是一匹雄骏的黑马,这黑马全身上下几乎见不到一根杂‘毛’,显然是颇为珍贵,这也是董策‘精’心挑选出来的他平日骑得是枣红马,但今日不同。不但骑着黑马,董策全身上下也是一身黑,黑衣黑‘裤’黑靴,黑‘色’大氅,就连头上的簪子,也是换了根墨‘玉’的。面如冠‘玉’,俊朗‘挺’拔,如此打扮,不但丝毫没有削弱他的风采,反而是给他增添了几分沉郁悲凉之气,显得越发的深沉凝重了。

    而在他的腰间,却是一根白‘色’的腰带,一眼就能注意到,极为显眼。

    他周围的那些骑士,也都是如此打扮,只不过实在找不到那么多黑马,因此还是各自骑的各自战马。

    董策的几十个家丁,除了他周围那几人骑

    马之外,其它众人,则都是步行。只不过他们并非是空手,而是四人一组,簇拥着一辆马车,一共九组。而每组马车之上,则都是放置着一具棺木。

    棺木漆成了黑‘色’,上面缠绕着白‘色’的布,一阵风吹来,便是微微飞扬。

    数十人的队伍,无一人说话,而所有拉车的役马,都被上了辔头,裹住了嘴,确保它们无法发出声音。所有人都是面‘色’沉重,缓步进入校场。

    大校场,立刻安静下来。不是那种单纯的没有声音的,而是好像在这一瞬间,空气都凝滞了,氛围极度的压抑,让人似乎都喘不过气来。

    所有人都安静的看着这支队伍,也正是在这一刻,不少因为即将到来的奖赏而兴高采烈的士卒,才发现,今日这个队伍,少了一些人,有的死了,有的伤的很严重。倒不是他们凉薄,只是磐石堡军好歹也是几百人,不是一个杀手队的基本上都不大熟,只要不是自己队里或者是跟自己关系不错的人出事儿,谁会关心这个?

    董策策马来到点将台前,拾级而上,而那些家丁,则是将棺材上费力的抬下来,就这么一字摆在点将台前。

    站在台上,董策俯视着众人,石进和周仲站在队列最前头,带头拜倒在地:“属下参加大人!”

    “属下参见大人!”

    数百士卒齐齐跪倒,呼喊如山呼海啸一般。

    关于称呼,也是董策在战后传下的命令。他说的很清楚,所有士卒,面对上官上官的范围,也把董策包括在内之时,一律自称属下,称呼对面为大人。大人之前,可加姓氏,若是感觉不好分辨,亦可加官职。之前那些小的,老爷之类的称呼,一律废止。而家丁,也是一并如此。

    这也体现了董策一贯的想法:你们是我的‘私’军,但不是我的奴仆。

    “众将士,请起身。”

    董策双手微抬。

    “谢大人。”众人又是高呼,这才起身。

    “今日,这个大会,乃是表彰大会,意为奖赏在之前围剿虎头山马贼一战中,表现出‘色’卓越之人。诸位拼死力战,本官又何惜奖赏?本官行事,素来极重公平二字。犯错当罚,有功则赏,绝不会含‘混’!但是在奖赏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

    董策的声音陡然高亢起来,他伸手指了指‘胸’前:“诸位将士,你们且看看,本官今日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扎的,是什么颜‘色’的腰带!”

    校场肃然,寂寂无声。

    本来国朝习惯,送葬死者,乃是披麻戴孝,而穿着黑‘色’衣服送葬,则是后世西方舶来的习惯。但董策等人,并非是死者的亲属,同时又要表达自己心中的沉痛之情,所以便决定穿黑‘色’衣服,扎白布腰带。

    这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形成的反差相当强烈,一片黑‘色’聚集在一起带给人的感觉,是相当之压抑的。就算是第一次见到的人,也能够大致判断出这是想要表达什么感情。更别说,还有那些摆在点将台前的棺材,是那般的让人无法忽视。

    “有什么,比奖赏有功将士更加重要?”董策似乎是在问众人,但他接着就自己回答道:“是祭奠死去的英灵!这是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