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362部分

崇祯七年-第362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耿投降后金,不仅极大增强了后金炮兵的实力,亦将相应的‘操’炮方法外传,明军在火器方面的优势自此不再,而后金则利用西洋大炮完成军事转型。

    而在此之后,其发展就更加迅速。

    崇德七年,黄台吉命汉八旗诸头领率所部炮匠到锦州,利用明朝原有的制炮厂铸造“神威大将军”红夷大炮。崇德八年,又派人赴锦州督造红夷大炮,像这样一批批地遣官造炮,说明当时的锦州已成为清军火器的制造基地。

    崇德元年,黄台吉会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清。随后,黄台吉对八旗军进行了整编。早在天聪七年七月,就已将投降和俘获的汉兵汉将编为汉军炮队,崇德二年七月,分汉军为二旗;崇德四年六月,又增编汉军为四旗;崇德七年六月,即松锦战后,又分汉军为八旗,共有兵力两万四千五百余人。

    至此、汉军八旗形成。‘精’通火炮技术并主要装备红夷大炮的孔、耿、尚三部、成为清军新的兵种独立的炮兵部队,隶属于汉军八旗。满洲八旗‘精’骑,再加上配备孔有德等部炮兵部队所形成之汉军八旗。

    在此时的东亚,即形成一支几乎无坚不摧的劲旅。

    清崇德年间,清军在关外每场战役中所能动员的红夷大炮均超过明军、并已拥有攻城掠地时所需的优势火力。不得不说,黄台吉论起军事才能,政治能力,心机算计来,当真是要甩开崇祯十八条街。他有意无意地将关外逐城围打的战役,变成其军中满、‘蒙’、汉以及步、骑、炮三兵种熟练彼此协同作战的演习,这是一场又一场结果几乎已可预知的瓮中捉鳖之演练。

    当时清军的总兵力达二十万人,骑兵‘精’锐,炮兵‘精’锐,步甲‘精’锐,战力别说是东亚第一,便是在全世界,怕也是堪称第一陆军。其中汉人部队约四万人、拥有质量俱佳的红夷大炮,入关前夕、已占领关外绝大部分土地的清朝,更已能综合明人创获的冶铸技术以及欧人先进的火炮设计、铸出三十五‘门’世界最高质量之铁心铜体的神威大将军。

    这个军事政权虽然凶狠残暴,贪婪恶毒,凌虐天下,在入关之后屠杀了数以千万计的汉家子民,杀的不知道多少地界儿十室九空,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新生的且处

    于扩张期的政权,他们朝气蓬勃,战斗力极强,也很有扩张侵略的‘‘欲’’望。

    清军入关后,由投降汉人组成的炮兵部队,与满‘蒙’八旗步骑兵相互配合,几乎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中原。

    到了那会儿,其实是真正的大势已去,无他,实在是军事实力太不如人。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蓑衣渡中原本是有些民勇的,不过一不训练,二来也没啥好处,很是散散漫漫的,战斗力自然也是不值一提。不过经过这一次之后,他们也是深为忧虑,便由苏家牵头儿,这些大户人家各自出一些家丁护院,然后又招募了一些强悍勇武的百姓,组成了一个护庄队。护庄队的队正,则是由苏二虎担当。

    修建城墙,招募民勇,这些事儿都是苏家出面招呼大伙儿做的。毕竟身为此地粮长,苏家虽然名声不太好,但威望和权势在蓑衣渡周边都是一等一的,一呼之下,自然是众人响应。但无论是买砖买石头修建城墙,还是打造武器疏通关节搞到违禁物资,亦或是招募民勇,没钱都是不成的。以苏家的‘性’子,自然是不会自己掏钱来办这些事儿。

    苏以墨派人挨家挨户的通知了,这是整个蓑衣渡的大事儿,任何人都不能推诿,不拘上下,不拘大小,不拘家中贫富,都要‘交’钱。‘交’钱多少,则是按照收税时候对其的上下划分。下等户每户五百文,中户每户一两银,上等户每户一两五钱银。

    至于苏家以及另外几个大户人家,则是每户都出了十两。

    苏家这算盘打得可是‘精’明,看似苏家以及那另外几个大户人家都出了不少,一户出资足足抵得上十个中等户了,但帐不是这么算的。因为双方的资产总量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没错儿,那中等户是每户只‘交’了一两银子,但是他家的全部财产可能也就是十两而已,这一下子,全家财产的一成就没了。而苏家是‘交’了十两,但他家总财产少说也是五千两银子往上数,如此算来,‘交’这十两银子不过是相当于其资产的五百分之一。

    所占的比例根本不可以道里计。

    更何况,蓑衣渡经过了那一番凶狠的劫掠之后,下面的这些百姓,根本是损失惨重,有的已经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更有的甚至全家死伤惨重。蓑衣渡靠着水河,水浇地多,百姓普遍有点儿钱,或许在周围

    几十里都算得上比较富裕的他们在之前是可以拿出这笔钱来的,但是现在却是未必。

    或许唯一例外的就是董旭一家了,他提早得了董策的嘱咐,那一日一大早便带着妻子钱氏去十里铺探看母亲了,因此躲过了一劫。他们出‘门’的时候银钱细软都带在身上,并且藏在家中。而且他们做的是当铺生意,那些东西都藏得‘挺’深,土匪们没抓到人拷问,又不耐烦一点儿点儿的搜索,因此便没把东西尽数掠走,还剩下了不少。

    是以董旭虽然有些损失,却并不严重,而且他们离开十里铺的时候,红袖还送了不少银子衣料给他们,这却又是好大一笔进项。

    可怜这些蓑衣渡中的百姓先是被土匪打劫了一通,又要再被苏家打劫一遍。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只要是你不想再被抢一遍,就得老老实实的把钱给‘交’上。

    此时人们的乡土观念极重,等闲是不愿意迁移的,亲戚朋友,家业宅地,祖宗坟茔都在此地,能往哪儿迁?难不成这些都不要了?再说了,迁移到别的地儿就没有土匪了?这年头儿,哪儿都不太平。

    不能走,那就得防,就得‘交’钱。

    不过他们也应该赶到庆幸,当初缴纳的数千石粮食,都堆积在打麦场上,山贼们一到,众人狼奔豕突的逃窜,那些粮食也没人管了。不过粮食沉重,又占地方,很容易拖慢队伍的速度,想来土匪们抢粮食是不愿意抢很多的,他们更喜欢要轻便的金银等物。是以铁太保只让人抢了够山寨上下吃嚼一段时间的粮食装了车,剩下的就没再管。而且铁太保也没有下令放火烧他前前后后‘女’人也不少,但却始终没人能给他生下个儿子。铁太保认为这是自己之前杀人太多,所以存着积‘阴’德生儿子的心思,便没下令放火。

    他这一念之仁,还真是保住了不少人的‘性’命。

    若不然的话,怕是蓑衣渡这些百姓下一步就要被苏家给‘逼’得家破人亡了正因为差不多有八成多缴纳上来的粮食没被抢走,苏家才没‘逼’着蓑衣渡的百姓再重新完一遍税。也就是说,把之前‘交’的那些税再‘交’一遍。

    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苏家也不好把事情做得太绝太难看。

    别的地儿的百姓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除了蓑衣渡之外,其它的那些村子都被苏家的家丁挨家挨户的上‘门’催‘逼’,要他们

    重新完一遍税。

    在这件事儿上苏家完全就是耍无赖,愣是说你那些粮食还没上册呢,就不算完税,被土匪抢走了跟我有什么关系?该‘交’的你还得‘交’!

    你没粮食没钱?成啊,家里的牲口都拉走了!牲口也没有?拿‘女’儿来抵债!什么?没‘女’儿?那就把你婆娘抢走!光棍子?穷的连婆娘都没有!那对不住了,你总有亲戚朋友吧?只好把你拿进府中一顿好打,再把你放回来让你跟亲戚朋友借了银钱再完税!

    总归是要把你最后一点儿油水也给搜刮的干净才成。

    其实不过就是为了减小苏家自己的损失而已。

    不过多少也是做了一些实事的,现如今蓑衣渡堡垒森严,墙上还有人来回巡逻,镇子外面的土丘上更有人远远放哨,等闲土匪来了也是丝毫不惧。

    苏府。

    高‘门’大户,庭院森森。

    大‘门’紧闭,‘门’口有人守卫,武器却不再是之前董策来的时候拿的哨‘棒’,而是腰间跨刀,手中持枪。

    高大的院墙上,也有家丁不时的来回走动巡逻。

    现如今苏府的防备等级比之当初显然也是上了一个层次。

    上一次六棱山的土匪前来打劫的时候,苏家可以说是整个蓑衣渡损失最为严重的一家。没法子,谁让他家最有钱呢?当时苏以墨倒是带着自家的老娘媳‘妇’儿和儿子跑了,但也不过是两辆马车而已,连人都没带齐全,几个小妾都给扔在府里了,更别说是那些钱财了。只把一切细软黄金带了,连许多银子都没带。六棱山的土匪一共从蓑衣渡搜出来一碗一千多两银子,其中有足足五千两,便是苏府和和另外几个大户人家家中搜刮到的。

第509章 五零八 绑回来的() 
苏家藏在后院儿一棵枯死的大柳树树杈分叉处的凹坑里面一个箱子,里头存了九百多两银子,就连这个箱子都给搜出来了,可以说是无一幸免。

    苏家大‘门’上钉的那些铜钉都给起下来了,‘门’上钉着的两个脸盆大小的兽头也不见了,‘门’环也没了。‘门’钉,兽头并着铜环都是黄铜打造的,可是值不少钱。牌匾也不见了,那玩意儿是上好的红木打造,若是用来打个桌子什么的,也是不错。

    不过这些东西,可不是贼人们抢走的。贼人们喜欢的是金银珠宝,现钱衣物,他们甚至连粗笨些的铜钱都不大愿意拿了,要这些铜做什么?

    ‘门’窗都给人砸烂搬走了,内里但凡是金属器具,全都没了,甚至就连厨房中的碗筷,屋里那些紫檀木,红木打造的家具,也全都给搬得一空。

    简直是给吃的一干二净。

    山贼们自然是不稀罕这个,这些东西怕都是蓑衣渡的百姓们在山贼走了之后偷走的,反正苏府也没人看守了。

    当初把苏以墨和苏少游给气的够呛,最后却也没得法子,你总不成挨家挨户的去搜吧?都是乡里乡亲的,再说了,人家家里几乎都是刚死了人,你能干出这等事来?

    最后也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后来苏府重新整修了一遍,苏少游又从下头那些佃户里头选了十几个‘精’壮凶悍,孔武有力的,充入家丁里头。苏以墨通过关系从镇河堡搞了一批武器出来,很是提升了一番他们的战力。

    银钱的损失且不说,人也很没了几个,苏以墨的两个妾,苏少游已经‘弄’过的两个通房丫头,外加十来个丫鬟仆‘妇’下人小厮都没了,也不知道是死了还是逃了。后来下人陆续回来了几个,但那两个妾两个通房丫头确实是没了,估计是给贼人抢走了。

    一阵马蹄声传来,声音从急促变得平缓,远处几匹马哒哒哒的驶过来,到了‘门’前,那马上的骑手勒住马僵,几匹马发出一阵阵嘶鸣停下。

    ‘门’口站着的几个家丁赶紧过来行礼问好,一个机灵些的凑上前笑道:“少爷,这一路可是辛苦,小的跟您端碗茶去?都是晾好的,不凉不热正温活儿?”

    来者却是苏少游并几个

    家丁,他们都是一脸的疲‘色’,显然一路赶路,甚是辛苦,也不知道去哪儿了。苏少游脸上抹着油脂,饶是如此,一张胖脸也是冻得青白青白的,嘴‘唇’发青,上面还裂开了几道血口子。眼睛眯着,都快睁不开了。

    一看就知道不怎么冬日里骑马赶路,受不得这苦。

    其实他本就是不愿意出去着一趟的,只不过老爹‘逼’得紧,那左云县中又实在是需要人主持,没法子之下只得去了。结果一来一回,就给折腾成这样儿。

    他这会儿心情很不好,再说了,下人用的那茶盏,喝的那茶叶他可是嫌弃。那家丁却是马屁拍在了马‘腿’上,苏少游厌恶的摆摆手,张口道:“滚蛋,老子不稀罕。”

    一张嘴声音嘶哑难听。

    那家丁讪讪一笑,不敢再说话了。

    几个家丁赶紧下马,然后手忙脚‘乱’的把苏少游从马上给架下来,他纵‘欲’过度,虽然年纪轻轻的,却是已经气血两虚,在马上做了这么久,已经是给冻得木了,倒是能在上头维持住掉不下来,想下来可就难了。

    苏少游在几个家丁的搀扶下走了两步,跺跺脚,这才感觉已经麻木了的脚重新恢复了只觉,不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跟踩棉‘花’也似了。

    他正活动活动身子,正要进去,但说来也巧,他们方才过来的方向却又是响起了马车轧轧的声响以及车夫呼喝的声音。

    一辆骡车轧轧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