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344部分

崇祯七年-第344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七元的大儿子终究是少年心‘性’,感觉到这个么多人关注自己,心里的伤心悲痛似乎都淡了不少,四下看看,瞧瞧‘挺’直了腰板儿。

    ……

    这边厢的事董策虽然颇为放在心上,却并不会多么关注,杜建河这人能力还是有的,他大抵有些信任。若是练这个都做不好,那直接撵出去也就是了。

    他回来之后,便把白忠旗打发出去,去工坊那边看看杜建河如何处置。

    然后便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凝神沉思,时不时的在纸上写写画画。

    他在衡量这些大抬杆子的威力。

    经过今日的测试,而且不是对一杆枪,而是这一批枪的测试,他对大抬杆子的威力已经有了一个相当明了,‘精’确的了解。

    想到这里,董策忽然一阵后怕,幸亏今日自己让杜建河带着人来了,若是自己一个个试‘射’的话,怕是现下哭的死去活来的就该是自己的母亲和红袖了。想想便是不寒而栗。

    经过这次,董策也是心里告诫自己,以后定是要万事小心,不敢大意,仔细行事。就像是今日这事儿,一个不小心,还真是容易‘阴’沟里翻船。

    测试之后,董策基本上得出:大抬杆子若是针对的目标是人,则未免有‘浪’费之嫌疑,毕竟由于此时钢铁技术的问题,导致枪管不能太多次的发‘射’,只能发‘射’有限的此处,那这就要好生珍惜这有限的机会。在董策看来,这大抬杆子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敌人的防御建筑物,或者是大型的盾牌,作为一种类似于小炮的,主要功能为攻坚的存在。

    因为这大抬杆子对于建筑物具有一定的攻坚能力,这是鲁密铳等一般的火铳所无法取代的一个功能因为他们对于建筑物来说威力实在是太小。

    当然,在敌人密集的时候,向着敌人发‘射’也是很划算的,毕竟可以一次‘性’杀死多人。

    一个是攻坚武器,一个是作为步军的支援火力。

    定义的大抵就是这两个功能。

    关于如何运用这大抬杆子,董策脑海中已经逐渐清晰,而这时候,白忠旗也回来了。

    “如何?那杜建河如何行事?”董策问道。

    白忠旗赶紧把自己看到的过程给自己的说了一遍,董策中间都没打断,只是靠在椅子背儿上听着。待白忠旗说完之后,他才微微一笑,淡淡道:“明日吧,封上一封五两的银子,给杜建河送去。另外,告诉他,他定然比赵铁砧要早升三级工匠。”

    “是。”白忠旗赶紧应了,

    董策点点头,又写了个条子,道:“去外院儿,把这个给王通。”

    “是。”

    白忠旗接了条子便即出去。

    一边的白墨瞧着便心中得意,他年纪小些,是以这些跑‘腿’儿的活虽说也做,却不是怎么多,只是做一些书房中较为轻松的细碎杂务,自然就不用受累。

    董策‘交’给王通的任务是让他选出六个家丁来,这六个家丁,他打算编成三组。

    三个大抬枪组。

    没过多一会儿,白忠旗便是进来回报,言道王通已经带着人到了,就在外头候着。

    董策点点头,把笔撂下,起身走了出去。王通带着六个家丁已经等着了,看到董策出来便是行礼,他一眼撇过去,见这六人分别是董勇振,董勇庆,董忠庸,董忠康,还有两个董策却是不大熟悉,不过名字终归是记得的,一个叫做董毅茂,一个则是叫做董勇宗。

    毕竟不是每一个家丁董策都熟悉的,有的因为经了一些事儿,便是印象深些。比如说去逛妓院惹出事儿来然后给关进县衙大牢的董忠庸董忠康这哥俩儿,比如说无论是训练还是战斗都表现出‘色’的董毅英董毅华兄弟,比如说曾经被当众嘉奖的董勇庆,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一直身在身边几乎等同于是贴身‘侍’卫的董勇振。

    看到董勇振也在其中,董策皱了皱眉,毕竟如此一来就牵扯了董勇振的‘精’力,让他不能安心护卫。但是转念一想,反正这几个大抬枪组也是自己要放在身边等闲不会撒出去的。

    倒是不必担心这个了。

    董策看着众人道:“今日把你们几个叫来,是有个差事要‘交’给你们去做。”

    众人都看着董策,等着他说下去。他们心下都有些期待,毕竟这些日子下来,每日间无非就是‘操’练,‘操’练,‘操’练而已。除了那少之又少的几次战斗之外,其它的时间,除了睡觉吃饭,便是训练。最开始的时候,训练很苦很累,但是却多少还有几分新奇,但到了后来,他们逐渐适应了训练的强度,身体素质也比过去好了太多,训练不那么苦不那么累了,于是每日重复的训练便成了单纯的枯燥无聊。

    大部分人是不愿意过这种日子的,这是人的天‘性’。不过人都是屈从于现实的,董策是他们的主子,于是他们便听话刻苦训练。所以,每每董策要带他们出去打仗了,便是他们最盼望,最兴奋的时刻。

    他们这些身上没有担着差事的人很羡慕那些担任训导官的家丁,至少那样的话,日子就会过得‘精’彩许多。每每晚上大伙儿都回到了住的地方,听到他们讲一些训练时候的趣事,心下也是‘艳’羡的很。

    这会儿一听到董策要派给他们新的职差,‘精’神便是一振。至少枯燥的生活中,可以增添一些新鲜了。

    董策指了指放在台阶上的木头匣子,里面装乘的便是那几杆大抬杆子。

    “这一次叫你们过来,便是让你们组成大抬枪组的,两个人一组,一共是三组。每一组,负责一杆大抬枪。”董策看了一眼他们,道:“你们之中,方才有几个都是跟着本官去看放枪的,理当对这玩意儿也不陌生了,有不明白的,待会儿便问董勇振,他是去看了的。董勇振,你须得好生跟大伙儿说,明白了么?”

    “是。”董勇振赶紧应是。

    董策拿起自己那杆黄铜枪托的大抬杆子来,走到众人面前,问道:“你们可知道,这大抬杆子需要在什么时候用?”

    几人都是摇头言道不知。“这玩意儿说白了,便是放大了的鲁密铳,你们也当是瞧出来了,只是用法,却是跟一般的鸟铳绝不一样。这玩意儿太大太长,威力也是太大,若是用来打人的话,未免就是‘浪’费。所以要切记,别见了人就打,除非是本官命令你们对付敌人的重要目标,咱们这大抬杆子,是要用来摧毁敌人防御的。你比方说,有一个贼人拿着一面大盾,当在前面,让咱们的人没得法子,那这时候,你就要一枪轰过去,把他打杀了。或是敌人藏在什么墙体后面,这时候便是你们显功的时候,把墙打碎,打烂,至不济也要把他打的害怕,自己就出来了!”

第484章 四八三 祠头庄() 
“明白了么?”董策问道。

    这些家丁跟了董策这许久,素日里不但舞枪‘弄’‘棒’,打熬武艺,训练战技,而且也是涨了不少见识,因此都是很容易理解了他的话,纷纷点头。他们都是真正打过仗,见过血的,实战经验相当之丰富,自然是明白这大抬杆子的威力对于遇到的那种情况意味着什么。

    想到自己会从中起到的作用,心里便是更热切了几分。

    毕竟人一旦置身于某个团体之中,除了那些实在是不思上进或者是看破了心境淡然的人物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渴望能够证明自己,让自己地位更重要,作用更大的。

    “说完了什么时候用,咱们再说说这玩意儿怎么用。”董策指了指董勇振:“你方才都跟着本官看了,你便说说,该如何用。”

    “是!”董勇振应了一声,他迟疑片刻,指着一边放着的那几个粗大的铁质三角架道:“是不是靠着这些架子?”

    “一般来说,这是没错儿的,毕竟这大抬杆子太重,太大,一个人端着也没法儿用,这就是本官让你们两个人一组的原因。把大抬杆子安在三脚架上,打得稳,打得准,而且还不费力,但是这玩意儿,有个太大的弊端。”董策一指其中一个三脚架,冲着董勇振道:“你去搬搬看。”

    董勇振应了声是,上前抓起那硕大的铁制三角架,他武艺超群,手劲儿也是极大,但是这一抓之下,却也是感觉手上一沉。

    “喝,好家伙,怕是得有三五十斤重!”董勇振拿在手里比划了两下道。

    “老爷,可是因着这重量?”一边的董忠康忽然眼睛一亮,问道。

    “没错儿。”董策笑道:“你想想,这大抬杆子本身便是几十斤重,再加上这四五十斤重的铁架子,一路上抬着这俩玩意儿,多大的拖累?你们都有马,乃是骑马,还好一些,若是步卒的话,就不用走路了。”

    “这不过是第一桩弊端而已。而且若是碰上了敌人,还得把架子寻个合适的地方放好,再把大抬杆子安上,废了多大的功夫?敌人要么跑了,要么便是杀上来了,能让你们如此从容的安放?”

    “所以说,正巧是用得上你们俩人。”董策冲着董忠庸道:“你过来,背对着本官,扎个马步。”

    “是,老爷!”董忠庸很响亮的应了一声,走到董策面前,转过身来,双‘腿’一蹲,稳稳的扎了个马步。

    董策把那大抬杆子架在他肩膀上,道:“伸出手来,握住铳筒,对,就抓紧紧贴着你肩膀前面那一截就成。身子再矮一些,对,就是这样。”

    让董忠庸保持这个姿势,董策冲着众人道:“瞧见没有,以后你们两个人一组,便是如此,一人在前,充当这枪架,手攥住铳筒,还可以使得铳筒稳固,而另外一个,则是在后面扣动扳机‘射’击。”

    “他若是直起腰来,便是仰‘射’,若是如现在这般,便是平‘射’,若是蹲得再低一些,便是俯‘射’。总归无论如何,这比那枪架子可要好用多了,也不用人搬动。而且更是可以一边追击一边‘射’击,端的是方便。若是行军的时候,也可以两人轮流扛着这大枪,让另一个恢复气力。”

    董策讲完,王通笑道:“大人这一番讲解,当真是令属下茅塞顿开,不过是两个人一杆枪,却能有这般无穷变化。”

    众家丁也是纷纷附和称妙。

    “能说的,也就这些。剩下的,还得你们自己钻研探索,说不得你们用的时间长了,能想出更多的东西来。”

    董策瞧着他们一笑:“这几杆大抬杆子,以后便‘交’给你们了。”

    几人闻言都是兴奋,尤其是方才去跟着董策看了放枪的那几个家丁,就更是如此。他们见识了这大抬枪的巨大威力,也是颇为的心驰神往,梦想着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一把利器毕竟对于这种充满了暴力美学的机器的喜欢,是深深植根于人类的骨子中的,自然而然的就会喜欢。

    董策把那黄铜枪托的大抬杆子递给了董勇振,叹了口气,道:“好生待它,每日擦拭上油,时常清理。”

    他对这杆大枪,也是很有感情的,毕竟是在一起呆了这么久,而且还用它击杀了人生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敌人那建奴甲兵。

    “老爷放心,属下定不敢轻忽。”

    董勇振郑重道。

    “成了,都回去好生‘操’练吧。”董策摆摆手道:“这些时日勤加‘操’练,火‘药’,铅弹本官都放在王都头这里,你们有

    用的,便去他那儿领就是。”

    ……

    正是清晨。

    太阳还未升起,天空还是青黑‘色’的,空气中弥漫着薄薄的雾霭,朦朦胧胧的让人略有些看不真切。

    祠头庄的清晨,一如既往,沉浸在一片安静平淡的气氛中。

    这是一个不大的小村子,不过是三五十户人家,方圆也就是半里左右而已。一眼望去,村中都是些低矮破旧的茅草房,墙面是土坯砌成的,屋顶上堆积着厚厚的茅草,便是一块砖,一片瓦也瞧不见。

    祠头庄是一个典型的晋北的小村落。

    村子坐落在一南一北夹峙的两座小丘陵之间,村子坐北面南而建,在村子外头,一条小河缓缓流过,划了个半圆,把村子包裹在内,然后绕过南边的小丘。在北边的小土丘上,修建了一座祠堂,祠堂不大,但都是石头建成的,颇为的‘精’致。

    这祠堂却不是村民修建的他们也没这个钱财能力而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留下来的,斑驳的墙面,陈旧的颜‘色’,似乎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这便是祠头庄村的来历。

    村里面那坑坑洼洼的土路,像是一张长满了麻子的大脸,地上因为干裂而出现的一道道裂纹,充分说明了这里的贫瘠穷困。

    若是江南形胜之地的那些村子,靠着种桑养蚕,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