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326部分

崇祯七年-第326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现在说出来,带给刘若宰的反应便是不如之前说要大了。

    “原来是这个逆贼啊!当日他带人出逃,下落不明,本官本以为他出关进了草原,早死在那些‘蒙’古人手上了呢,却没想到,竟然去了虎头山。”刘若宰‘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侯家伟虽非佳人,本官却也未曾料到他会去做贼,不过想想,以此人之‘性’情,倒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他摆摆手,浑不在意道:“不用管这个,区区一个虎头山寨而已,真要打,三两日的功夫。跳梁小丑,无需理睬。”

    他看了董策一眼:“若只是这件事儿的话,怕是不能让你就此撤回来吧?”

    “没错儿。”董策笑道,顺便小小的拍了一记马屁:“属下这点儿道行,大人着实是一清二楚。”

    “你呀……”刘若宰点了点他,道:“接着说。”

    “是。”董策应了一声,继续道:“当日那马贼说出侯家伟就在山寨之后,属下已经是颇为震惊,但是与下面他招供的相比,这个消息却是不算什么了。”

    刘若宰没有说话,但是他听的很认真。

    “那马贼挨打挨得狠了,承受不住,有的没的全都说了一通,正是如此,才让属下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就在大约不到十日之前,侯家伟带着大约六七十马贼,去了塞外草原,然后一路向东,在一日之后,追上了一个商队。根据那马贼‘交’代,那商队规模极大,大车往少了说也是六七十,往多了说,

    他根本就数不清楚。”

    “商队?”刘若宰皱了皱眉头:“也就是说,侯家伟又带人去打劫了一支商队。”

    “没错儿。虎头山的马贼就是干这个行当的,打劫商队实属寻常,但问题是,他们打劫的那商队,竟然是……”

    董策顿了顿,微微吁了口气,似乎怕被别人听到一般,轻声道:“那是范家的商队。”

    “范家?”刘若宰腰板儿一下子‘挺’直了,眉头蹴的更深了些,眼中一抹‘精’光闪过。

    董策知道他已经想起是什么来路,低声道:“没错儿,就是那张家口堡范家。”

    “他们?”刘若宰果然是一个真正有道行的政客,立刻就捕捉到了其中最重要的信息:“范家的商队去草原做什么?”

    他脸上接着便是闪过一丝了然,冷笑一声:“这些该杀的狗贼!”

    眼中杀意涌现,丝毫不加掩饰。

    对于范家这些经常给建奴,给‘蒙’古人运送物资的行为,以刘若宰的身份地位,想不知道都难。事实上,便是在冀北道,也是有这些人的势力在活动,不过人家跟山西布政使司,大同镇,宣大总督衙署都有‘交’情,刘若宰根本是毫无办法,也只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是容忍并不意味着这就看得惯,以刘若宰的‘性’格为人,绝对是跟这种人势不两立的。

    他立身极正,忠于朝廷,忠于大明,是这个时代最典型,最为刚直不阿的文人士大夫的代表人物。他们这种人,可能会因为执拗而做错事,也可能因为党争而对名臣进行构陷攻击,但是在个人品德,‘私’人道德上,绝对是无懈可击的。

    董策并未正面回答,只是继续陈述‘事实’,道:“那马贼招供,车队中基本上运送的东西就两样儿,粮食和布匹。其中还搜出两个大银球来,据说足有数千斤重,一般只有钱庄能用上这个,也不知道范家运送这玩意儿做什么。”

    “倒是‘挺’大的手笔,可惜都便宜了那些马贼。”刘若宰淡淡道。

    “其实那些马贼也没捞到。”董策笑道:“这玩意儿太重,马贼们实在是抬不动,半道儿上便给扔到一处极深的冲沟里了,据说是做了标记,等以后再去取。”

    “昨日审讯

    的时候,属下听到这里,便以为也挖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了,却是没想到,那马贼竟然又是说了一个惊天秘辛。”董策又道。

    董策显然是很善于讲故事的,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不自觉的便是把人的胃口给吊起来,刘若宰已然是心中大为好奇,今日董策已经给了他这么多的惊喜,这么大的信息,竟然还有没说出来的更让人震惊的东西么?

    他一挑眉‘毛’,追问道:“什么惊天秘辛?”

    董策沉声道:“这马贼当日便是审讯那商队中头脑人物的之一,又是侯家伟的亲信,深得侯家伟之信任,因此知道的格外多些。属下觉察到这消息又用之后,便是仔细盘问,更得到了许多消息。才知道,原来那些粮食布匹,却不是运往辽东的,而是运往归化城。”

    “运往归化城?运往那里做什么?”刘若宰心下有些疑‘惑’。归化城他自然是知道的,事实上,作为大明朝廷上下少有的还抱着一腔热情想要做一些实事的人,作为紧靠着‘蒙’古人地盘儿的冀北道兵备道,他对于北边儿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一些还是很关心的,而且也很了解。

    林丹汗出逃大草滩他是知道的,归化城被黄台吉一把火烧成白地他也了解,因此就分外不理解为何范家要把这许多粮食布匹运送到归化城。

    这和当初董策的疑‘惑’一般无二,越是了解内情的人越是不能理解。

    “因为按照范家和建奴的约定,大约在再等一些时日,建奴就会有一支大军从辽东出发,前往归化城。而范家此行,就是提前到达的归化城,为即将到来的建奴运送粮食和布匹衣物。”

    董策的声音沉缓而清晰,他似乎是故意说得慢一些,以此方便刘若宰理解。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董策终于是抛出了今日最后一个,也是最令人震惊的一个重磅炸弹:“据说这些建奴大军的统帅,乃是建奴奴酋之一的多尔衮。而这一次他统领大军,驻扎归化城,却是为了招降察哈尔余部,并且招降林丹汗余部。”

    “什么?”

    刘若宰满脸掩饰不住的震惊,脸上的肌‘肉’都在突突的跳着,他豁然站起身来,双手摁着桌案的边缘,眼睛死死的盯着董策:“此言当真?”

    这已经是他今天的第二次失态了。

    对于现在威严气度越发深重的

    刘若宰来说,这种情况,可实在是不多见。但他现在甚至已经是不关心自己是不是失态了,只是等待着董策的确认。

    董策重重点头,用毫不迟疑的态度道:“千真万确!没有半分虚假!”

    “这些东西,那马贼除非是亲耳听到,否则是根本编不出来的。而且,他也没有编造的必要。实际上,属下当初审讯的时候,压根儿就不是问的这个,只是他熬不住刑,自己一股脑儿的都给吐‘露’了出来。”

    刘若宰缓缓点头,没错儿,像是这等机要秘辛,非双方之上层首脑人物不能得知,岂是一个小小马贼所能编出来的?

    而且刘若宰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判断,在他看来,这段话的可信度极高。

    因为首先他知道,林丹汗已经死了,现在察哈尔余部虽说还是驻扎在甘肃大草滩,实际上各部却是已经离心离德,十分分散‘混’‘乱’。林丹汗留下的各方势力,互不服气,争权夺势,这会儿闹腾的正欢呢!

    建奴趁着这个时间去收服他们,还真是有相当大的把握。

    大明朝末年虽然情报系统已经几乎瘫痪,但大草滩就在甘肃镇外不远,这些消息要打探还是很容易的,朝廷都有收录,只是管事儿的都不关心罢了。而刘若宰真想知道的话,也不难。

    以这个马贼的见识,又怎么会编造的如此细密严缜?

    所以刘若宰现在就敢于断定,这件事,肯定是真的。

    不过听到消息的那一刹那,固然是极为的震惊,但刘若宰的心情却是很快就平复了下来因为这事儿跟他没有任何的关系。甭管建奴派多少人来,反正都主要目的是去招降‘蒙’古人的。现在正是冬末将来,初‘春’未至,这个时候,正是建奴最不愿意打仗的时候,一个是冷,战斗力会有相当程度的下降,而且打起仗来也很难受,行军途中更是会备受折磨。总归就是各种不舒坦,不爽利。二个则是因为现在大明也是穷的叮当响,粮食还没下来,就算是来抢也抢不到什么东西。再说归化城离着边墙还有老远呢,因此倒是不用担心建奴会趁机南下侵略。

第459章 四五八 大好机会!() 
心情虽然平复,却是变得很低沉失落,刘若宰也是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经过此举,若是给建奴整合了林丹汗的余部,招降了草原上最强大的察哈尔部,再加上本来就依附于建奴的科尔沁部等‘蒙’古部落,那么几乎可以说是统一了整个‘蒙’古大草原上六成以上的力量。固然现在‘蒙’古人的战斗力比之前朝,比之国朝初期,甚至比之几十百多年前都是有了一个极大的退步,但仍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强大力量。

    这些被建奴招降的‘蒙’古部落可以轻易的提供数以万计的骑兵,数以万计啊!光是想想就的心里哆嗦。

    而且‘蒙’古这些年弱,一个是弱在武器差,二个是弱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三是弱在军心士气差,军纪不整,军心很容易便是溃散,越来越打不得硬仗狠仗。

    但是偏偏,这三个弱点,建奴都能给‘蒙’古人补齐了。

    建奴武器‘精’良,锋利坚固,甲于天下,这个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沈阳城外那绵延几十里的铁匠铺子日夜干活儿,打铁之声震耳‘欲’聋,夜晚火光撩天,半边天空为之赤红,每日的武器产出就不知道多少,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而黄台吉早就已经证明了,他是一个相当有手段且军事才能卓越的首领,建奴这些年大大小小的仗打下来,更是有不少将才涌现。要说能打的,那可真是不知道多少,一个赛一个凶狠。

    至于第三点建奴军中,素来以军纪森严著称,动辄砍头杀伐。这些‘蒙’古人既然归顺了人家,成了人家的手下,这个‘毛’病怕是得好好改改了。再说了,建奴素来不拿外族当人看,战争的时候驱使外族当炮灰儿的事儿也不是干了一次两次了,定然是不会多给这些‘蒙’古人面子的。不服管教,军心涣散?那就杀到你听话为止!

    如此一来,建奴的实力又是极大的增长,对于大明来说,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消息了。

    刘若宰心情能好了才怪。

    董策小心的观察着他的神‘色’,忽然开口了。

    原本以为事不关己的刘若宰,在听了董策这一句话之后,却是脸‘色’陡然大变。

    “大人,为大人计,为大明计,为天下苍生计,这可是

    咱们一个天大的好机会啊!”

    董策看着刘若宰,一字一句沉声说道。

    刘若宰一双如鹰一般锐利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董策,看了他好半响,才缓缓的吁了口气,往座位上一坐,淡淡道:“说来听听。”

    “是。”董策清了清嗓子,刻意的压低了声音,缓缓道:“那侯家伟带着马贼,是在不到十日之前打劫的范家的商队,而属下回去之后查了手中的地图,发现从边墙到归化城,至少要半个月,二十天也不是不可能。也就是说,要到二月的上旬,他们才会到达归化城,而且他们是提前到达,也就是说,到了那时候,多尔衮还没带领军队从辽东出发呢!”

    “属下查阅了一番过去那些年建奴入寇的卷宗,发现他们在冬天行动的次数,几乎是没有,无论是崇祯二年的入寇,还是去年南下,都是选择在秋高马‘肥’,物产膏粱之时。”

    “建奴也是人,也怕冷,自万历朝以来,天气苦寒,冬日更是如此,辽东尤其之甚!更何况建奴国小人少,虽说能打,却是国力微弱,要支撑万余大军数千大军的出动,也绝非易事。他们最少也是会等到天气稍稍暖和之时,才会出发。因此属下以此判断,他们就算是再怎么早,也早不过二月下旬去。”

    “辽东距离归化城并不近,辽东良驹所说甲于天下,建奴军中步甲却是更多,因此这万余大军,不可能都是骑兵,只要是有步卒,便拖累了行军速度。三月能不能到达归化城,还是未知之数。”

    “侯家伟那厮,也算是做了一次好事儿,他也知道自己惹不起范家,因此把所有带不走的粮食布匹,连带着马车,全都堆在一起,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便是车队中的那些伙计护卫,也是杀光之后一并烧了,就此毁尸灭迹。若不是属下误打误撞,恐怕这事儿便要成了一桩没头悬案。”

    “既然范家的粮食已经被烧了,运不到归化城中去,那么就算是多尔衮到了归化城,也是无粮可用,兵士因此困顿无力。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