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310部分

崇祯七年-第310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添福点点头:“那样便好,本是去随意取些功劳的,若是给他拖累了反而不值。这样,你给他回一封信,说我要带十五家丁,五十‘精’兵,约他后日在镇羌堡北六里长河口相见,那里距离入大青山口最近。”

    许香菱点点头,心里却是叹了口气。

    “听说人家那位董大人手底下光‘精’锐家丁就有五六十,各个都骁勇能战,夫君呐,你可别眼高手低,到时候反倒是让人笑话了去。”许大美人儿心里有些担忧。…………

第436章 四三五 贴身丫鬟() 
白添福的信来的很快,他的家丁快马加鞭赶到了磐石堡,在天黑之前便把信送到然后又赶了回去。

    董策收到信之后,草草的看了一遍,便是哈哈一笑,自己的计划到此已经是成功了大约三分之一了。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头。

    “白忠旗,出去说一声儿,让耶律斡里和以及所有马贼出身的家丁都过来大厅一趟。”董策吩咐道。

    “是。”白忠旗应了一声,赶紧去了签押房内间儿‘门’口等着。白墨已经写好了条子,董策用了印,白墨拿去递给了白忠旗。

    白忠旗出去大约一刻钟之后,便是回来禀报,马贼出身的家丁及耶律斡里和都已经在大厅里等着了。

    董策点点头,披上大氅,去了大厅。

    那一夜,大厅的灯光亮到了很晚都未曾熄灭。

    同时,董策也立刻传下命令,除去在窑厂看守那些俘虏的几个家丁之外,其它的所有家丁,明日辰时,也就是后世的七点,在磐石堡南‘门’外集合,所有人都带齐了双‘插’,弓箭,长矛,骑兵刀。由于又一次要‘抽’调这些身为训导官的家丁们,于是让新兵们很庆幸的是,他们又得到了明日一整个白日放假的命令。非但如此,由于家丁们明日都要出远‘门’儿,所以今日晚上须得好生休养,须得整顿马匹,是故训练也就取消了。

    消息传到了军营的时候,虽然新兵们都不敢大声欢呼,但一个个‘私’底下却是笑的见牙不见眼,嘴都快斜了。

    这段时日的训练委实是辛苦,原本以为开始练武器了要比原先有意思得多,但是这种新奇感,在没几天之后便是消散的无影无踪了。

    想想也是,就算是你对手里那把狼筅再怎么热爱,要你端着它,左脚前右脚后维持弓步,双手前刺,保持这一个动作足足一刻钟之久,你定然也是不怎么乐意的。或者就是让你端着镗钯练习前刺,一练依旧是五百次,一千次,少了一次都不成,训导官就在旁边儿盯着,只要是动作稍慢,稍一不标准鞭子立刻就下来。根本用不了一上午,这个一个项目练下来,就是腰酸背疼,胳膊酸的根本就抬不起来,瘫在地上连个小指头都不愿意动,只想着睡过去。原先以外站军姿走正步跑圈儿就够累的了,没想到

    现在更累。

    这一晚上外加一天的休息时间,对他们来说可谓是极为宝贵。

    不过这种现象当然不是董策愿意看到的,新兵训练的时间给切割的七零八落的,这样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他也是无可奈何,毕竟现下手头上的家丁就这么多,又是要做这个,又是要做那个,四处‘抽’调,自然是不敷使用。

    他心里也是思量着,须得再一次扩大家丁队的规模了。

    而现在磐石堡堪用的男丁都已经给家丁队和磐石军给瓜分了,再难找到人手,因此想要扩大家丁队伍,还得从开源上下手。所谓开源,无非就是再招募流民而已。其实招募流民的工作一直没停,周伯一直在负责这个,磐石堡的告示依旧在周围的那些县城村镇贴着,但是效果却是很不怎么样,一直没有队伍来投。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流民的两个高峰期,一个是‘春’日,一个是初秋。这两个天气最好,文人‘骚’客口中最喜欢‘吟’诵的季节,却是百姓们的噩梦,尤其是对灾害之年的百姓来说,就更是如此。

    第一个是初秋。因为这时候,正是缴纳夏粮的时候,但凡是种植夏天收获的粮食诸如小麦早稻等的省份县份,都要开始缴纳夏粮完税了。而连年的大旱和流寇破坏,粮食产量极低,百姓连饭都吃不起,哪里‘交’的起税?官府催‘逼’,往往折腾的家破人亡,没法子之下,只好举家逃亡。

    所以流民往往会在初秋大规模出现,这是给官府‘逼’的,算是**了。

    而第二个,则是‘春’日、

    北地连年大旱,而和旱灾相随相伴的往往就是蝗灾,正所谓“旱极而蝗”。

    因为蝗虫这玩意儿,是一种生‘性’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诸多益处。蝗虫最喜欢将卵产于在土壤中,而当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不高,大约在一成到二成左右的时候,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

    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而且,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

    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而恰恰相反的是,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疾病,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另外,蛙类等天敌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

    今年一冬就下了一次雪,还不怎么大,算起来去年下半年,就是一场雪一场雨而已,眼瞅着今年又是一个大旱之年。蝗虫肆虐,吃光了幼苗,百姓没了指望,去年剩下的粮食也吃光了,干等着只能饿死,于是又要逃荒、

    现下正月十五都过了,距离‘春’季还有还有不长的时间,董策估‘摸’着,再过一段时间,理当就有流民前来投奔了。

    到时候多了人手,一切就都好说了,现在磐石堡的问题,说白了还是人口太少,于是各方面都捉襟见肘。

    不过到了那时候,粮食消耗肯定又是很大,还得早作准备才是。

    第二日一大早,董策便是醒了,看看窗外,还是一片麻黑。走了塞外那一趟消耗颇大,董策回来之后也是没怎么忙,便在家养着身子。他虽说还很年轻,身强体壮,‘精’力充沛,却是很注意对自己身体的保护,毕竟前世就是因为不注意身体,经常熬夜通宵,又是纵‘欲’无度,害的后来身子骨明显的就虚弱了。

    昨夜和红袖温存一番便是睡下了,这一大早醒来,神清气爽,浑身满满的都是‘精’力。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红袖,红袖在‘床’靠外侧睡着,这会儿睡得正想,脸‘色’有些发红,小嘴儿微微的翘起来,脸上似乎还挂着满足的笑,一头青丝披散下来,显得分外的‘迷’人。董策半坐起身来笑眯眯的看着,一想到这个温柔娴雅如水一般的‘女’子是自己的枕边人,心下便是一阵满足。

    难怪人说看美人儿有两个时候最佳,一是烛边灯下,二则是清晨将醒未醒之时,那股‘迷’离风韵,格外‘诱’人。

    董策看了一会儿,给她掖了掖被子,便‘欲’起身。好似是感受到了他的目光,红袖长长的睫‘毛’扑扇了两下,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迷’‘迷’糊糊道:“相公,你醒了?”

    说着便是要挣扎着起来。

    董策赶紧把她摁下:“无妨,你接着睡吧,我自己穿衣便是。昨晚上你也

    累得够呛,便好生歇息歇息。”

    一听这个,红袖便是脸一红,昨夜他给董策折腾的够呛,哀叫连连,告饶不止,最后实在是承受不住,手口并用方才让董策爽利了,确实是受了不少累。

    感受到董策的细心和疼爱,红袖嘴角微微一勾,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眯眯道:“那妾便寻个人来伺候夫君。”

    “寻谁来?大丫二丫么?”董策好笑道:“可别,还不如我自己穿呢,他们粗手笨脚的,我也是给捏的疼。”

    “可不是她俩,是以后老爷您的贴身丫鬟。”

    红袖咕咕一笑,贴身这两个字咬的格外清晰,她声音微微拔高了一点儿:“柳氏,进来吧!”

    “柳氏?”董策不由得一怔,怎地是她?

    只听到外面窗下传来一个细细的声音:“是。”

    然后便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细细的脚步声,然后吱呀一声响,那是东厅的‘门’被打开了。脚步声就更大了些,东厅里亮起了一阵烛光,光亮在接近,很快,卧房的东‘门’也被打开,一个窈窕的身影举着烛台走了进来。

    内宅的各房各屋都是砖墙瓦顶,朝中庭一面开窗采光。一共是五间正房分为两套,靠西的一边儿是三间的,靠东的是两间。西边儿的两间正屋中间夹着一个正厅。最西边那一间正房是乔氏的住处,而董策夫‘妇’则是住在西边儿靠外的那件卧房里面,算起来,是这五间正房最中间的位置。自从搬进来之后,由于和乔氏的卧房只隔着一个客厅,而董策和红袖又是起得早,外加考虑上老人家觉轻的因素,董策又把从东往西数第二间改成了一个客厅,便是东厅。东厅‘门’朝南,卧室则是开着俩‘门’儿,一个西‘门’一个东‘门’,东‘门’连通着东厅。平素董策二人若是起来,走的都是这个‘门’。那窈窕身影竟赫然是杨柳氏,她那日来的时候身上补丁累累的脏衣服早就已经给扔了,现在穿着的是一件儿青缎子袄,材质倒也不算是很名贵,但对于杨柳氏来说却是这辈子穿过的最好的一件衣服。

第437章 四三六 长河口() 
前日红袖把这衣服给她的时候,欢喜的不得了,穿在身上胳膊腿儿都不敢动了,好似是怕把这衣服给扯破了,惹得大丫二丫对她好一阵笑话——

    她脸色有些发白,显然是冻得,看样子竟是已经在窗下等着唤她进来等了很久。

    这衣服腰收得很细,便是衬得她那圆滚滚的臀,高耸耸的硕大丰乳格外的明显,董策早晨起来,正是火气十足的时候,下面坚硬如杵,看了她这一身儿,不由得更是有了反应,下体竟是跳了两下。

    红袖显然是感觉到了,她似笑非笑的看了董策一眼,道:“她本家姓柳,老是杨柳氏杨柳氏的叫着也不方便,妾身便给她起了个名字,唤作折柳的。只是后来想想,却又不妥,以后便叫她柳氏便是。”

    董策笑道:“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折柳,倒也风雅。有何不妥?”

    “老爷自然是喜欢折柳的……”红袖一语双关道:“只是柳氏是个妇人,这样叫便不太好了。”

    董策不由得哑然:“你呀,想多了。”

    红袖微微一笑,又冲着折柳懒洋洋道:“今儿个你伺候老爷穿衣净面,以后这活计也是你来做知道么?”

    柳氏方才给他俩说的面红耳赤,这会儿赶紧应道:“是。”

    “可别以为这是使唤你,以后你便贴身伺候着老爷,不过是穿穿衣,洗洗脸,揉揉脚,倒倒水的活计而已,清闲得很,每个月给你那些银子粮食,做这些可是轻松的紧。还是你想去厨房干那些粗笨的活计?再说了,咱们家老爷素来出手大方,对自己人最是慷慨,你把老爷伺候的高兴了,赏了什么,那都是你的。”红袖靠在床头淡淡道,一双眼睛却是盯着她,其中颇有严厉之色。

    柳氏是受够了苦头的,之前在家的时候可谓是起早贪黑,真真是当牛做马一般的干活儿,一听粗重活计立刻就心里有些抵触。再一想想现在的生活,吃得好,睡的香,住的也好,真真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便更是告诉自己万万不可惹得夫人和老爷生气。

    她赶紧道:“奴婢是知道好歹的人,都是老爷夫人抬举,奴婢一定好生做事。”

    “不错,知道该怎么称呼自个儿了。”红袖淡淡一笑:“用心学着吧,以后有你的好。”

    董策看了一眼红袖,心下便是苦笑。这个在自己面前柔情似水的小女人,在下人面前,却也是威仪十足,气场更是强大,让人不自觉的就乖乖听命。

    所谓一人千面,不过是看对谁而言。

    “今日老爷穿箭衣,靛青色裤子,都已经挂在那衣架上了。”

    红袖叮嘱道。

    董策下了床,站在铜镜前面,张开双臂,柳氏先把屋里的灯都点好,便给他穿衣。她的动作倒是并不生疏,毕竟这等活儿有几个女人没干过的?只是她显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