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267部分

崇祯七年-第267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本官人财两得。岂不快哉?”

    一听这话,张麻子脸上的表情顿时是凝滞了。

    他转过身来,痴呆呆的看着自家师父,嘴巴大的能塞进去一个鸡蛋。

    这句话终于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道士吁了口气,看着董策,淡淡道:“我答应为你效力了,我的本事,对你定然是有益处的。只要你敢用。”

    董策哈哈一笑:“有什么不敢用的?放心,本官的胆子,还没那么小。”

    这句话让老道士深深的看了董策一眼。此人如此年纪轻轻便是身居高位,偏又心思缜密,做事狠辣,行事还很有些肆无忌惮的意思。这等人,要么早早的就死了,只要是能挣扎出一条性命来的,定然都是成就不凡。

    投靠这么一个人,倒是也不委屈了自己。

    张麻子忽然瞪着自家师父,失声叫道:“老头子,原来大人不是要杀你,是要你给他效力?”

    老道士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张麻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叫道:“哎哟,我的老天爷啊,刚才可把我给吓死了。”

    这会儿发现,后背的衣服已经是湿透了。

    看到他这副惫懒的样子,老道士便是气儿不打一处来,一脚踢在他屁股上:“给老子滚起来,瞧你这混小子,烂泥糊不上墙!方才那英雄气概呢?”

    张麻子翻了翻白眼儿,很是不满的懒洋洋道:“还不都是你,要不是为了你,我强撑着干啥啊?腿都直打颤,浑身都哆嗦,小心肝儿差点儿没砰砰的跳出来。老头子,喔唷,你直接答应下来不就是了?差点儿咱爷俩儿都做了地府里的冤魂,我今年才二十一,我还没活够呢!”

    老道士不由得气结,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老子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虽说这老头子已经松口,董策却是并未上前,还是在众人后面。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一这老头子发疯,董策可不认为自己是他的对手。只是家丁们手里的弓都垂了下来,不再指着了。毕竟董策现在已经笃定,只要是控制了张麻子,这老头子是不会自己一人跑的。

    “张麻子,你倒是个真性情的。”董策笑道。

    张麻子和他师父很亲善,这老头子其实没什么架子,永远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是以张麻子对他是敬大过于怕,两人也时常没大没小的开玩笑。但是对董策,他素来是极为恭敬的,一听董策说话,赶紧便站起身来,恭恭敬敬道:“小的便是这般惫懒的,谈不上真性情,大人谬赞了。”

    董策微微一笑:“你方才那般,很好。”

    董策那一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还真不是虚话,确实是有感而发,张麻子今日的表现,让他高看了一眼。现在在他看来,张麻子是比刘三儿更重要的人物了。

    老道士看了看董策,忽然道:“董大人,你放心便是,老夫既然已经允了你,便绝不会出尔反尔。”

    他举起手来,面色肃穆道:“老夫今日在此发誓,若是对董大人……”

    董策却是忽然打住了他,笑道:“道长何须如此,本官是相信道长的。”

    说着便是摆摆手,让家丁们分开,从中走了出去,来到这老道士面前。

    时人最新因果轮回,报应不爽,最重誓言,而这老道士,方才也并非是作态,这个,董策还是看得出来的。比起武功来他或许是远远不如这老道,但是比起察言观色,人心算计,他可是高了对方不止一筹。

    老道士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后退半步,两手相抱,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行礼。董策也不敢怠慢,肃然收了这一礼之后,又还了半礼。

    道士的礼节有两种,对常人行拱手礼或行作揖礼,而对神、仙和真人则行叩拜礼,以示特别尊敬。方才这老道士向董策行的这一礼,便是拱手礼,亦称是抱拳礼。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礼,表示亲热,略带些恭敬,但是其中的意思,却是代表双方的地位,乃是处于一个层面的。

    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向人行礼。为作揖礼,因身体弯曲成月牙状,故又称圆揖。作揖礼较拱手为敬,对长者及上位者多行此礼。

    至于叩拜礼,则是对神仙上人的了。

    按理说,老道士应该向董策行下位者向上位者的作揖礼,但是他却是行了拱手礼,这就代表着他的一种心态我虽然为你效力,却不是你的下属,你得对我客气些,不能跟支使下人一般对我。

    而董策对这个,也是颇有研究,他受了这一礼没有拒绝,便是同意了老道士的暗喻。而后又还了半礼,代表的意思则是你放心就是,我对你,是很看重的,并不会怠慢了,而是以礼相待。给你的,大致就是类似于客卿的身份。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行礼,但是这里头道道儿可深着呢,两个人嘴皮子一下没动,就已经是心照不训的对各自进行了定位。

    别人却都是看的云里雾里。

    老道士得到了董策的表态,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董策笑问道:“道长真的是道长?”

    除了贫道以外,道士通常也自称道人、羽士、羽客、黄冠等,但是这老头儿,却是始终自称老夫,董策心里已经是有些怀疑了。

    这话听起来问得有些可笑,但是老道士却是明白了董策的意思,知道他的真正意思,是让自己交底儿了。

    老道士四下看了一眼,董策会意,对家丁们吩咐道:“你们且在外面等着。”

    又向这老道道:“走,进去说话。”

    老道微微颔首,让在一边,示意是让董策先进。董策洒然一笑,大步进了门,他并没吩咐,但是董勇振却跟了上来。这厮也是很有心思的人物,看出董大人是不方便说什么的,因为董大人要表示对着老道士的信任,但是董大人实际上又不可能完全信得过这老道士。因此他便是自作主张,默默的跟在了董策身后。果然,董策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激赏。

    董勇振瞧了心里砰砰乱跳,激动的脸有些发红,心里欢喜的几乎要大叫出声:“赌对了!赌对了!”

    张香儿已经是站在一边,见董策过去赶紧行礼。

    董策微微点头,迈步进去。张麻子家其实很不小,这一套房子,前后两进,正房是上三间下三间的一个小楼,还有厢房八间,厨房一处,茅房一个。按照这阳和城的地价,若是要变卖,没有个一百两银子是拿不下来的。

第381章 三八零 卸岭力士() 
很古老的小院,两边都是裸露的地面,只有中间一条石子儿铺成的小路通向正房——两边的厢房屋檐下还挂着有玉米棒子之类的,一串串的。

    张麻子赶紧先走到前面去,对董策道:“大人您请稍待,家母年岁大了,见不得大场面,我先……”

    董策摆摆手:“去吧。”

    他便负手在这院中看着,正方前面的地面给分成了两畦,这会儿虽然里头空荡荡的,但可以想见,到了春夏时分,这儿定会种了一些野菜。

    整个院子里东西很不少,却都是给收拾的颇为整洁,显然是张香儿的功劳了。

    石进没有跟他说张麻子和张香儿的事儿,董策瞧了她一眼,心下有些奇怪。这女子已经出嫁了,但看样子,却分明是在娘家住着的时候居多,这倒是罕见。

    老道士走到他身边,两人对视一眼,却谁都没说话。

    少顷,张麻子从堂屋里出来,招呼道:“大人,师父,快请进来吧。”

    堂屋面积不小,里面铺着水磨青砖,却不是一般人家那等上首有座位,两边有座位的陈设,而只是摆了一张圆桌,三把椅子。张麻子不好意思道:“家里简陋,向来仨人,只为方便,一些东西,便都撤了……”

    其实是当年他家境落败之时,都给拿出去变卖了。

    董策也不在乎,老道士更是不在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靠着椅背儿,大声道:“快点儿,给你师父我沏茶去,渴死了也!”

    张麻子应了一声,去沏了茶水,给董策和老道士端上来。

    两人喝了茶,董策看了他一眼。

    那老道士会意,苦笑一声:“说出来,还请大人别笑话。老夫这一脉的所在,是太行山深处,大竹峰出云观,老夫也有道号,唤作青云子。老夫以及老夫之前的历代祖师爷,每每行走江湖,都是以道士身份示人。但实际上,老夫这一脉,不上香,不敬茶,不做功课,不拜神仙,不忌荤腥酒肉,不缺男欢女爱。”

    董策笑道:“原来是假道士?”

    “说假吧,倒是也说不上。”青云子道:“道士会的,我们都会,天文星象,观风查水,算命卜卦,这些,比他们海精熟。其它的杂学,更是都粗通一些。”

    “像是教给小二的,不过是最粗浅的本事而已,小二啊,你师父我的本事,你学了百中不足一啊!”老头儿瞪了一眼张麻子,有些感叹道:“其实我们这一脉最擅长的,乃是诊断天下大山大川之脉搏,寻找风水宝穴,龙楼宝殿……”

    董策听到这儿,心里猛地一跳,立刻想起一些东西来,问道:“你们是?”

    看到董策眼中那一丝了然,青云子也不由得有些惊诧,这位大人果真是见识渊博,竟然这个都知道?

    “不错,老夫这一脉,便是盗墓四门之一,卸岭力士一脉!”青云子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卸岭力士!

    董策听了这四个字,也是不由得心里狠狠的一跳,在青云子说那番话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猜到了几分,只是当这四个字被说出来的时候,心里还是的忍不住的激动了一番。

    这可是在后世大大有名,被大书特书的一群奇人啊!

    其实说白了,不过就是盗墓贼而已。

    盗墓之事,古已有之。在石器时代的墓葬中都能看到被故意挖掘开来的的墓葬,也就是说,在人类文明刚刚发迹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盗墓这种行为了。之后的夏商周三朝,盗墓一直存在,但是却没有太大的发展。

    之所以没有发展,倒不是那会儿的人素质有多高,而是因为值得盗挖的墓不多。在那三朝,有着严格的礼仪制度,便是连墓葬规格,都是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你生前是什么地位,死后就有多少陪葬品,多了绝对不行,那是逾越礼制,是犯法的。像是在周朝,按照周礼,贵族陪葬,使用鼎和簋的种类、数量都有严格规定,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

    当时也不太流行厚葬,所以导致的现象就是,有油水,足够肥的墓,也就是那么一些歌,而且个个都是守备森严,目标巨大。一般人的墓里面,哪有什么东西?再说了,那会儿本就是最古的朝代了,说白了,也就是人们还不怎么认古董这东西。一共才几百年的历史,你从夏墓里面挖出来的,跟周朝自己用的也没什么区别,不值钱!

    盗墓真正发展壮大,乃是在春秋末年,此时,礼坏乐崩,贵族士大夫再也不遵循之前的那些规矩,同时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

    有史书明确记载最早的被盗的大墓,乃是商朝第一代大王商汤之冢,这位商汤大王倾覆夏桀,何等之功绩,最后却是落到这般一个没下场,也是不由得唏嘘。

    因何导致盗墓经久不衰?其实说白了就四个字儿有利可图!

    盗墓终归是一种很不被社会认可,很丢人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严刑峻法惩治那些盗墓贼。而且盗墓去的地界儿,毕竟乃是坟墓之中,那里是死人的地盘儿,而中国又是神鬼之说盛行,自然而然便是生出了许多令人畏惧恐怖的传说来,这是精神层面的危险。而撇开这个不谈,盗墓贼之中因为分赃不均而内讧自相残杀的,因为坟墓塌方而被埋在地下活活憋死压死的,因为进去之后呼吸不畅或是中毒而死的,被坟墓内机关杀死的,不胜枚举。

    如此不体面,高风险,工作环境差,精神压力大的职业为何还有人乐此不疲,不就是因为高额的回报么?

    盗墓的猖獗与国朝历来的厚葬习俗密不可分,厚葬最早起于夏商,只是那时候有资格厚葬的人太少。到了春秋战国时,杀殉人畜及随葬青铜器都呈减少趋势,到战国时便以木俑、陶俑代替殉葬奴隶和牲畜,以陶器取代青铜器,是相对的薄葬期。但是从春秋末期开始,厚葬又开始盛行,齐国尤好厚葬,且喜杀殉人畜。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裳,材木尽于棺椁。像是齐桓公,其墓在临淄城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岗,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