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扇》派角色,其中左良玉,则是以小生应工,可知亦有微意在内。
崇祯四年春天,黄台吉制成红衣大炮。秋天举兵侵明,进围大凌河新城,侯恂奉旨赴救,麾下便有左良玉。这一次左良玉立下大功,遂为总兵官。左良玉自起谪校至总兵,采用了一年多点儿的时间,年方三十二。
自此以后,左良玉成为动关安危的大将。而侯恂的仕途亦很得意,崇祯六年五月,调升为户部尚书。同一年,侯方域进京侍父。其时年十六,已中了秀才,也娶了亲。
第二年,也就是崇祯七年,代父草拟屯田奏议,计分官屯、军屯、兵屯、民屯、商屯,腹屯、边屯、垦种、考课、信任等十目,洋洋万言,条畅练达。正是方才董策所说。
但此时大局已成鼎沸鱼烂之势,民间有“田”字诗,所谓“昔为富之基,今成累字头”,有田者宁愿流离道途,乞讨为生,不愿回乡耕种,借以逃避多如牛毛“加征摊派”。在这种情况下谈屯垦,无异纸上谈兵。此奏上否不可知,即上亦不能行,可为断言。
但以十七岁的少年,能草成这样的大文字,虽说是在侯恂指导之下所完成,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实际上,对于明朝末年这帮清谈误国,只知道内斗,骨气也没几两,骨头也不怎么硬的文人,董策素来是瞧不起的。不过侯方域算是个异类,在明末四公子中,此人颇留意经济政事,有用世之志,却以生不逢辰,英才无由得展。
侯方域今年做的这件大事,确实是让他在京城里头很是出了一阵名,不过董策那般说,却也是有些夸张了。只是他有意结交,因此脸上表情,根本看不出来,周围的人都以为他是真心佩服。
侯方域终归是少年心性,城府还浅了些,董策说完,他脸上顿时便是露出很满意的笑容。尤其是在感受到杜家娘子那一双妙目投注到自己身上之后,就更是心中窃喜。
杜家娘子也真真是非常诧异,虽然猜到他非富即贵,却没想到这个有些轻浮的少年竟是当朝户部尚书之子,而且有这般大的名头。
‘董策、董策……’侯方域仔细想着这个名字,人家知道自己,说了这么一大堆,自己却连人家是谁都不知道,真真是很失礼的一件事。
他忽然想起来了,这个董策的名字,自己是曾经在邸报上看过的。
“杀建奴……斩首……忠勇”
“你是那个斩了不少鞑子脑袋的董大人?”侯方域有些怔怔的瞧着董策,怎么也无法把面前这个斯文儒雅的贵公子和一个武将联系起来。董策点点头:“正是在下,一点儿虚名,无足挂齿。”
第282章 二八一 投机()
侯方域听了,心里便是有些失望,他对于武将,也是很瞧不起的——不过转念一想,他虽是武将,看来文才却也不错,如此交往一番,倒也无碍。
董策已经说话了:“侯公子,此间说话却也不方便。相逢即是有缘,不若在下做个东主,吃个便饭?”
侯方域笑道:“使得,使得。”
……
“侯公子,在下这里还有一联,请公子鉴赏!”
侯方域已经喝了不少酒了,他显然酒量是不怎么样的,这会儿一张白皙俊俏的脸上已经是浮现出来两片酡红,这会儿倒是能显现出他十六七岁的年纪来,分明就还是一个少年么。
他咧着嘴哈哈一笑,目光已经是有些迷离了,脸上露着嘻嘻的笑,一摆手:“说,董兄请说。”
方才这一段时间的熟悉,董策刻意的拉近关系,两人现如今已经是足以称兄道弟了,关系亲近了不少。
董策笑道:“侯公子听好了。这上联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吓?”
侯方域拧着眉头,瞪着眼珠子,脸上露出思索的表情。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他口中喃喃的念了好几遍,好一会儿,方才是颓然的叹了口气:“唉,小弟实在是对不出来,实在是对不出来。董兄真真是大才,出的这几个对子,俱都绝佳呀!哈哈哈哈哈哈,输得不冤,小弟输得不冤。”
董策哈哈笑道,伸手一指他面前的酒杯:“满上,喝酒!”
“好好,喝,喝!”
侯方域已经是喝的熏熏了,这种状态下,是最不会拒绝别人的劝酒的,反倒是你若是拦着不让他喝,他还会着急。
这里乃是一处静室,大约有一丈五尺方圆,面积不算大,但若是屋里就只有两个人的话,则就会显得非常宽敞了。屋子里面装潢的不算是豪华,但是颇为的雅致。
地上是淡黄色的木板,四壁乃是以青砖为心儿,外面用黄色的膏泥涂抹了,在墙壁的外侧下部,则是一层厚厚的木板,这些木板打磨的非常光亮,只是上了一层清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加工,保留了原始的样子和形态。淡白色的原木和黄色的地板,两种色调搭配在一起,显得格外的淡雅素净,很是符合这会儿文人士大夫的口味儿。
屋里陈设很简单,只有两张小几,小几后面各自放了一个蒲团,董策和侯方域一西一东,相距五尺,对面而坐。而在另外一边靠墙的所在,则是放了一个茶几,上面放着一溜儿四个烛台,把屋子里面照得亮堂。
这里是悦来客栈的雅间儿,也是悦来客栈价格最贵,但也是最少人问津的一个雅间。其位于客栈最深处的一个小院子里,僻静无人打扰,前面大堂的喧闹完全传不到这里来。而且屋里面的陈设,摆放,乃至于是构思和装修,都是很花了一番心思的。
这也是杜家娘子为了备着什么时候有文人骚客上这儿来而特意建造的,花费很是不小,但是一年里头怕是也没有几个人入住,可以说是精明的她在生意上一个相当大的败笔了。
是以当董策流露出要宴请侯方域的时候,杜家娘子立刻便把两人领到了这里,而不出她预料的,这里的环境果然是很合侯方域的胃口,立刻就决定了要在这里。
尽管从唐朝开始,就有众人围坐在一张圆桌上,一起吃饭的习惯了。但是一直到明朝,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官宦人家,尤其是儒学传家的家族,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和不那么熟悉亲近的人吃饭的时候,还是采取分席的方式。两人对面而坐,面前各自摆放着一些吃的喝的,就算是打个喷嚏都不会溅到对方身上去。
董策两人面前的小几上各自摆放了一堆菜肴,菜肴都很精美,有糖醋鱼、锅烧羊肉、葱爆柏籽羊肉、铁碗烤蛋、腐乳肉等,极为丰盛。
这些都是典型的晋北菜。
山西菜以咸香为主,甜酸为辅,选料朴实,烹饪注重火功,成菜后讲究原汁原味,擅长爆、炒、熘、煨、烧、烩、扒、蒸等多种烹饪技法,地域特点非常明显,风味特色各异。
而山西菜又是分晋中菜、晋南菜、上党菜、晋北菜。其中晋北菜便是以大同、忻州等地为代表,由于遍地苦寒,冬天冷风如刀,尤其如此。地域上的特殊位置,使得晋北菜形成了以烧、烤、炖焖、涮等独特的烹饪方法。口味偏重,油厚咸香。
油大盐大,大口吃肉,分量十足。这些菜董策是很喜欢的。但是侯方域生于河南归德,长于京城,游历江北,尤其是在扬州那一块儿的时间,正是他从幼童长大为少年的时间段,那段时间对人的影响是极大的。扬州运河一带菜系偏于清淡,是以他吃的并不喜欢,桌子上的菜肴几乎没动。
但是他也不在乎,这一次本就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喝酒,或者说,最重要的是为了结识董策而来。
侯方域对董策是有些好奇的,董策请他吃顿便饭,他自然是不方便推脱,于是便欣然同意。
这顿饭已经吃了有小半个时辰了。
董策前生便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之人,无论是应付起官场上的朋友,商界的同仁,亦或是黑道上那些大佬们,都是很有一番能力。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身为军人,接触最多的乃是军队和刀兵,许多事儿直接上刀子解决,便单纯了许多。但是这一身本事,却是未曾落下。
他若是想要刻意结交一个人,自然是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现在侯方域便是这种感觉。
宴会一开始,他三言两语便是知道了,原来侯公子最大的爱好就是玩儿文字游戏,而其中尤为喜欢的,便是对对子。若不是如此,他也不会因着这一副对联就跑到悦来客栈来了。
巧的是,董策也擅长这个。
他不是没读过诗书,实际上,董策很喜欢古文,古文诗文的造诣在他那个时代算是很高的了。但是问题是,这个时代,古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怕是随便来一个秀才都比他强不少。他也动过写诗的想法,但是来到古代,靠着抄几首诗就成名,其实真的是一件很扯淡的事儿。
他是个军户,一个只上过私塾的军户,就算盛如唐宋,文盲率也要远远超过后世,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文盲。而作为一个社会地位,在文人眼中的地位身份还不如泥腿子小商贩的下贱军户,竟然随口吟出千古名句……谁信啊?
不会每个人都傻到认为你是生而知之者的。再者说了,后世的文字发音和那个时代都不一样的,说不定后世的一首名诗在当时文字并不完全是那些。而且就算是写出一首极佳的诗来,也是绝对无法掩饰你在其它方面的薄弱的。你是抄了一首诗,但是其它的呢?人家让你行酒令,说一句诗经中的文字作为第一句,你只要是接,就必须用诗经中的文字问题是这些文人四书五经都背的滚瓜烂熟,你呢?
三番五次之后你都对不上来,人家能不起疑心?
古人又不是傻瓜,文盲多归多,但凡登堂入室的,这方面的鉴定水平怕是要远远高于现代人。不懂对仗合辙平仄抄诗,不懂音律抄词,那都是经不起古人一试的,往小里说是私德有亏剽窃,严重点身败名裂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还得应景儿。
诗的种类也很多,四言五言七言,古风律诗拗体,写景写情写思无所不包。所谓应景,就是抄诗要抄得贴切,赏花时候不能抄吟雪的诗,上元时你不能抄中秋诗,诗景不能对应,抄了也是白抄。
所以董策不打算干这等高风险的差事。
不过对对子他是没问题的,这个可以借口为有急智,完全可以托词其它的都不会,就擅长此一小道而已。而他前世又恰好对这个感兴趣,记住了不少很有趣儿,很难对的对子。
一开始,他就把话题往这上头引,侯方域果然是兴趣盎然。
两人约下规矩,互相出题,一旦对不上,便罚酒一杯。
结果出乎侯方域的意外,董策先出,他后出,结果董策出的前两个对子,他没一个能对上来的。当然,他出的那两个,董策也没对上来。
这倒是不出乎董策的意外,毕竟他不是这个时代的文人,而就算是这个时代的顶尖文人,能不能对的上侯方域出的对子还是两说。那些对子纯粹就是玩儿文字游戏,抠字眼儿,咬文嚼字来的。不过他自己对不出来,却也能让侯方域对不出来。毕竟他肚子里面装了许多后来的绝对,随便拿出一个来,就足够侯方域喝一壶的。
这已经是侯方域要喝的第三杯了,董策也喝了两杯。
不过董策酒量很是不错,不说千杯不醉,至少这个时代这些低度数的白酒,喝个几斤是没问题的。是以现在侯方域已经是眼神迷离。他却还是神智很清醒,目光清明。
第283章 二八二 也是小狐狸()
侯方域端起酒壶来给自己倒了满满的一杯酒,端起来刚要喝,忽然一顿,把酒杯放了回去,斜着眼儿看着董策:“董,董兄啊,你不厚道!小弟也算走南闯北,却是只知道京城南边儿运河码头那有有一座城池叫做通州,也并无北通州之说,南通州,更是闻所未闻。d——m董兄,你遮莫不是为了凑出这对子来,硬生生杜撰出一个地名来的?休要诓我!”
“这就是侯公子有所不知了。”
董策不由得失笑:“大唐贞观四年置南通州,治开边县,辖石门、开边、朱提三县,属戎州都督府。贞观五年又添置盐泉县以隶之,八年改为贤州,是年州废。这南通州,便是现如今的四川川南道乌蒙府石门县,史上确有其实的,在下怎会欺瞒公子?”
侯方域本来是想趁机把这杯酒赖掉,却没想到董策一个武人,学识却是如此渊博,引经据典让他无话可说,心里也很是有些佩服,只得哈哈一笑,一口干了。
董策方才说的那些,倒也不是胡诌,历史上是真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