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173部分

崇祯七年-第173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他却不知道,董忠康也是第一次来到这等繁华的所在。

    阳和城乃是宣大总督驻地,阳和兵备道驻地,是内长城以北除了大同之外的第一大城池,有人口数十万。商业繁盛,经济发达,好一番太平盛世的迹象,和安乡墩周围偏僻荒凉的大片山林荒野,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落在人眼中,只觉得好一番不真切。

    这两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土脑壳儿牵着马,眼睛不断的四处张望着,只觉得看什么都新鲜,似乎什么都是没见过的。有那杂耍的也凑上去看看,有那说书的也凑到跟前儿听两句,有那胸口碎大石之类名目的,更是去瞧得兴高采烈,手都拍红了。

    巧的是,他们进城的时候,张麻子张佛爷正在城门内瞎转悠。

    阳和城的佛爷们,各自划分的也有地盘儿,清清楚楚,不能过界,谁要是过了界,那就是坏了道儿上的规矩,以后再想吃这碗饭,那就艰难了。

    谁还没有个三长两短的时候?都是互相帮衬着,你要是坏了名声,那也没人愿意跟你走一路了。

    张佛爷的地盘儿本来是棋盘大街,手是伸不到城门里来的,这北门里,是一个花名‘花狗六’的泼皮的地盘儿,这块地儿上头的佛爷,暗门子,算卦的,坑人骗人的,拐卖小孩儿的,都得给他上供。在阳和城,提起花狗六来,那也是响当当一条好汉爷。

    可惜这位好汉爷前两日的时候喝酒喝多了,跟人起了口角,借着酒气,一拳便是擂在那人的太阳穴上。花狗六醋坛子大小的拳头上也是有些功夫的,那位也不禁揍,这一拳下去,直接口吐白沫,瘫在地上当场便死了。

    花狗六当时还没怎么当回事儿了,瞧着对方衣着寒酸,就带着个小跟班儿,也不像是什么有钱有势的主儿。结果没想到,被他打死的这位,却是个秀才!而且还是那一年他们县的县试第一名案首!

    这可就比一般的秀才要强多了,要知道大明朝文风昌盛,科举竞争异常激烈,甭管是在什么级别的考试中哪怕是最初级的县试中也是非常了不得的成绩,在地方上是很荣耀的。而且能拿到县试案首,就代表此人的文章很不错,字也定然是极好的,而且一篇文章圆圆融融,肯定是没什么破绽。

    因为县试审卷子的就是县令,而大明朝的县令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本身就是写的一笔锦绣文章,这眼光也是极高的。能被他们看中的,岂能差了?

    这下子,可是闯了弥天大祸了。

    那给打死秀才的小书童也是鬼精鬼精的,拿着他家公子的一堆身份证明、成绩证明就跑到县衙门告状去了。

    县令大人一听,顿时勃然大怒:你这青皮,算是什么东西?竟敢打死了一个如此有才华的读书人?

    当下便扔了签子让抓人,衙役们也不敢怠慢,知道这一次花狗六算是栽了个狠得,谁也救不了他了。

    不到半个时辰,花狗六便被捉拿归案,县令大人立刻提审,给打了个死去活来,天愁地惨。当堂便认罪画押,押入死牢,只等着送呈京师朱笔勾画,便要问斩了。

    效率如此之高的破案,断案,结案,怕是大明朝历史上也不多见。

    而花狗六一死,北门里这一块儿下九流的势力顿时是群龙无首,阳和城其它地区的地下势力都瞄上了这里。不过还是刘三爷下手快准狠,花狗六刚抓起来的时候,他就让张麻子过来把这一片儿给吞了。

    张麻子也是手底下不含糊的人,用了两天的时间,把不服的都给打服了,彻底的掌握了这片区域,然后便出来晃荡了。

    他正坐在一个卦摊儿旁边喝茶,那足有六七十岁,头发胡子花白,颇有些仙风道骨的老道士,满脸谄媚的在旁边儿伺候着,生意也不做了,亲手给他煎茶。

    然后他就瞧见了董忠康和董忠庸哥儿俩。

    由于是出来,是以两人都把甲胄和武器上交,只穿了青色的棉衣。一身衣服不名贵,但是很耐脏,由于赶路地过来,因此有些风尘仆仆的意思。他们都有马,而且以张麻子的眼光看,这还是不错的好马。

    照理说,这等人,应该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偏生有他们又是四处张望,看到哪儿有热闹就凑上去,一副土脑壳儿的做派。

    这一次,就连张麻子也摸不清他们到底是什么路数了,见他们年纪不大,便寻思着难不成是第一次自己出家门儿,没见过世面的行商?

    不过不管他们什么来路,总之是肥羊就是了。张麻子把茶碗一搁,给李黑使了个眼色,两人跟了上去。对于身后缀上的尾巴,董忠康两人是毫无所觉,他们只顾得感慨和惊叹阳和城的繁华富庶。

第248章 二四七 灯笼街() 
两人牵着马四处乱转,走到哪儿算哪儿,只觉得哪里都是一阵新奇——

    一路瞎逛着,眼瞅着天色已黑,董忠庸心下一阵痒痒,赶紧拉了拉董忠康的衣角:“大哥,天色不早了。”

    董忠康哈哈一笑:“就知道你小子忍不住。”

    他四处瞧了瞧,见旁边有一处卖蜜饯糖果的摊子,别人都已经收摊儿了,他却还在那儿挨着,眼神焦急的四处张望。董忠康眼睛扫了扫,看他摊子上还有些东西没卖完,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他牵着马走过去,那小贩儿赶紧笑脸相迎:“咱家的糖果蜜饯,稀甜稀甜地,客官,你要多少?”

    “我瞧你这要收摊儿了,还没卖完,照顾你家生意,当做善事了。不过都到了这时候,这价钱,是不是也得商量商量?”

    “剩下这三包,原都是卖五十文钱一包的,客官你要买了,三包一百文,你拿走!不过私造的那些劣钱,俺这儿不要。”那小贩着急回家,急急说道。

    “好!爽快!”董忠康一笑,指了指剩下的那几包:“都给我包起来。”

    “诶,好嘞!”那小贩儿眼见生意做成,赶紧应了一声,把那三包蜜饯果子给他用一个油纸包包好,然后又把摊上几块散碎的给他塞了进去。

    董忠康想的,却是兄弟们多半出身穷苦,还未曾尝过这等甜食的滋味儿,这一次出来,正好买些回去,让大伙儿都尝尝。

    他掏出一小块儿碎银,在那摊主面前晃了晃,笑道:“还有个事儿,得请教请教你。”

    那摊主一怔:“客官您说。”

    董忠康压低了声音,跟他打听这阳和城中哪里姐儿最多,当然,价格也不能太贵。

    那摊主嘿嘿一笑,给了他一个心领神会的笑容。大明朝的百姓穷,那是农民穷,但是由于商业繁荣,城市里面的市民阶层,日子却是普遍都过得不错。像是他这种商贩,其实收入很是不菲,那等场所,也是去过几次的。

    “顺着这条大街往南走,走到下一个路口,往西拐,一直往前,得走半里来远,然后便是到了一个街口,那里有一处‘笋鸡粥铺’,里面卖的笋鸡和荤粥那可是一绝。笋鸡粥铺南边儿那一条街,便是灯笼街,里头家家户户,都是做这等营生的。那条街两侧种了许多的大柳树,因此又叫柳树街。”

    “到了晚上,人都出来了,便在街边站着,等着客人挑选,若是选好了,便领到家里去。”

    那小贩儿恭维道:“看二位这般雄壮威武,那姐儿定然喜欢,领到家里,少不得还要下厨做饭烧菜,好生款待一番,而后再上床舞弄一伙。”

    他显然去过不少次了,因此解释的非常详细,低低一笑:“这两日家中那黄脸婆盯得严,若不然当领二位同去。”

    董忠康嘿嘿一笑,把那银子塞了给他:“老哥风趣,下次若有机会,我请你。”

    小贩儿连说客气,给他称了银子,想要找银,董忠康却没要,只是让他找了一些铜钱儿,也用着方便。

    而后董忠康两人便牵着马往那灯笼街而去。

    张麻子眼神儿好,方才董忠康掏钱的时候,他分明是看到了一个鼓囊囊的钱袋,里面银子,怕是至少十两开外。

    这一下子,就把张麻子的心思给勾了起来。他本来见这两人身材魁梧壮实,心里有些胆怯,不好招惹,不过这会儿钱财当面,也顾不得那许多了。

    他给李黑使了个眼色,两人紧紧的跟了上去。

    前面是一处酒肆林立的胡同,胡同不宽,但是人却喝不少,有个人喝醉了酒在那儿撒酒疯,站在路中间开始脱衣服,指天画地的大骂,周围围了一圈儿人看,时不时的发出一阵哄笑。

    董忠康本来想直奔目标来着,却看董忠庸已经是兴致勃勃的围上去凑热闹了,摇了摇头,无奈也只得跟了上去。

    人越来越多,堆了好几层,都抻长了脖子往里头看。

    张麻子心里一动:“好机会!”

    他和李黑也装作看热闹的样子,凑了上去。

    还是那老一套,李黑掩护,他动手。选的目标是董忠庸,因为这个家伙看上去傻乎乎,憨呆呆的,似乎比较好对付一些。

    这一次行窃的过程非常顺利,张麻子顺顺利利的便用极薄的小刀片划破了董忠庸的衣服,把手伸了进去,只不过当他伸手进去,却是碰到了一把铁尺也似的东西。

    张麻子手一抓,顿时脸上神色就是一变:“这玩意儿,怎么感觉这般熟悉?”

    ……

    “得手了?”李黑见张麻子身子往后缩了缩,目光中带着问询。

    张麻子点点头,却又摇摇头,面色古怪的转身就走。李黑心知必有蹊跷,赶紧跟了上来。

    走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张麻子才站住了脚,道:“这事儿有古怪。”

    “古怪?咋了?没银子?”李黑赶紧问道。

    “不是。”张麻子把手伸出来:“你看这个。”

    “嗨,这不就是大哥你那把顺刀么?”

    李黑还以为是什么东西,仔细瞧过去,借着路边酒楼的灯光,瞧了个分明,这不就是张麻子那把顺刀么?

    石进送了张麻子那把顺刀之后,被他视若珍宝的藏着,却又是时刻不忘了踹在怀里,拿出来炫耀一二。李黑作为他的心腹,自然是见过了不少次,一开始也很是稀罕,到了后来,却也是司空见惯,觉得没什么了。

    张麻子摇摇头,面色凝重道:“这不是我的那把……”

    “不是就不是呗,不就是顺刀么?有啥大不了的……”李黑大大咧咧道,忽然,他表情凝滞了,话说到一般便没有了下文。

    他猛地打了一个激灵。

    他记得很清楚,当初张麻子第一次给他拿了顺刀看的时候,跟和他说,这种刀,关内极少,只有关外的建奴才爱用这等刀,几乎是一人一把。

    张麻子面沉似水。

    李黑牙齿都打战了,面色发白:“你的意思是,他们是……”

    由于建奴在战场上的连战连捷,而大明的屡战屡败,使得大明上下对建奴畏之如虎,谈之色变。军队极为惧怕,一触即溃,往往几千人让建奴几十马甲撵的狼奔豕突,而在民间,在百姓之中,更是把建奴宣传的宛如妖魔鬼怪一般。

    十数年来对建奴的畏惧,也使得在甲申年那场天变之后,建奴入关,一路势如破竹,遭遇到的抵抗少的出奇。

    “看面相不像是建奴。”张麻子摇摇头道,其实他还真见过建奴的首级。

    当初董策斩杀了那些建奴之后,战功层层上报,首级也是层层上传,等到达宣大总督这一级别的时候,宣大总督特意命人在城门外搭建凉棚,把首级垒放在里面,让百姓们去观看。

    可惜此时民风暗弱,便是死了的建奴也让他们惧怕不已,没多少人去看,反而是纷纷绕路而行。不过张麻子胆儿大,去看了一次。当时就觉得这建奴也没什么,长的跟咱也没什么区别,一个鼻子两只眼。可是也有些不同脑袋大,塌鼻子小眼儿,脸比较平,头皮刮得发青,后脑勺上一根金钱鼠尾也似的小辫儿耷拉着。

    “不过也拿不住,兴许是建奴奸细。”张麻子说着已经是兴奋起来,鼻尖儿都有些发红:“咱们紧紧跟着他们,这可是大功!”

    李黑也点点头。

    两人一路便随在董忠庸董忠康二人身后,这时候他们两个已经离开了看热闹的人群,向着柳树街的方向走去。

    这儿距离柳树街已经很近,大约一盏茶的时间之后,便是到了地头儿。

    这柳树街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灯笼街,果然是名不虚传,这两个名字都是非常的贴切。

    这是一条大约不到一里长的小街,也不算宽,撑死也就是两丈左右,但却是很有一番别样的风韵。

    街道很干净,地面上铺着青石板,污水和秽物都有专门的桶盛放,是绝对不会露在外头。两边的建筑,飞檐斗拱,都不大,但都是很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