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133部分

崇祯七年-第133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策马在一边,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蓝旗,扫了众人一眼,上下挥了挥,王通便是扯着嗓子喊道:“忠字都,出列,向前十步,准备射击!”

    “是!”

    第一排的十六个人齐声应是,向前正对着自己那个靶子大步走去,走到距离靶子大约八十步的距离停下。

    他们都已经举起了弓,搭上了箭,只等待王通的射击指令。

    他们用的弓都是最典型的明弓步战弓。

    明弓和清弓有很大的不同,相比起清弓粗大的梢,明弓的梢要小很多,属于两段反曲弓臂,大反曲带垫短稍,而清弓则是一段反曲弓臂,大反曲带垫长稍。明弓的弓弦也要比清弓的短不少,整个体型看起来要小得多。

    相对于清弓,明弓的效率更高,回弹和减速更快。清弓则是为了抵近了发射重箭,增加杀伤力,而牺牲了效率。

    他们的弓董策曾经拉过,按照后世的标准,差不多是一百二十磅左右的拉力,换成这个时代的单位就是九十斤左右,属于明弓战弓里面的中等弓。

    规格很统一,几乎没有差别。

    一百二十磅左右的拉力,差不多和那些缴获的后金兵骑弓拉力一样,比步战用的后金军大铁弓要差得远。

    这也就是董策这些手下,一个个又高又壮,被他用大量的肉类和足够的粮食养的体格惊人才能拉开这中等战弓,若是换成一般的明军,就拿营养不良的虚弱样子,怕是下等战弓都拉不开。

    “发射!”

    王通一声令下,众人纷纷张弓,他们的动作几乎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般搭箭快,眼直视前方,前手主定,后手加力,前手把弓如月出,后腿有点儿像是瘸子。这就是训练一群没有军事基础的百姓为军兵的好处所在了,他们几乎是一片白纸,可塑性非常好。

    而这个射箭的姿势,也是严格按照戚继光的兵书中练出来的,每个人都很标准,也就是俗称为的‘大架射’!

    随着一片蹦蹦的弓弦震动声响,十八支箭离弦而出。

    然后便是一片咄咄的钢铁箭头钉进木头靶子里面的声音。

    站在靶子不远处的王浑瞧了一眼,大声报数道:“人马靶,尽数命中;人靶,五中三失。”

    董策在一边面无表情的看着,心里确实对这个结果还算是满意。

    而后王通又是大声道:“一百息之内,射出十箭!开始!”

    “是!”

    众人又是齐齐应是,并不慌乱,而是开始沉稳的张弓搭箭,瞄准自己面前的靶子射过去。

    他们之前在射箭操练的时候,对于射速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本身射击的速度就比较快,此时并不慌乱。而且多半心里也都有底儿,知道自己一百息之内射完十箭是没有问题的。

    嘣嘣、咄咄的声音不绝于耳。

    许多书中,经常能看到什么连续拉上五六次,多则七八次强弓,弓手就会力竭的说法,其实用文雅一点的话说,这纯粹是无稽之谈。

    在一个王朝正常的年代的军队中(晚明和宋末的西军意外的军队不算在内),一个经过长期训练的合格步弓手如果不能以急促射连续发射十二箭以上,那就是垃圾。就算状态不好,没休息好,没吃好,急射十二箭也是最低限度。正常情况下,弓手的连续射水平,平均能维持在四十八箭以上,也就是射空了两个箭壶。

    且不说他们,就算是后世的国内传统弓爱好者,一般一个经过三个月正规训练的普通体型,普通体质的男人,在使用复原的弓力为七十磅上下清弓的时候,都可以做到每分钟十发。英国长弓协会提供过数据,实战中好的长弓手用一百三十磅以上的战弓最高纪录每分钟十七发,后世的一位威尔士射手则在不考虑准确度的情况下,最高记录为二十四发。

    在中世纪的英国,合格的长弓手在使用拉力为一百三十磅到一百五十磅长弓的时候,必须做到长时间压制射维持速度,可达每分钟七发,可连续射击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

    而其实还有一个最起码的常识,弓手就算没力了,最先疲劳的永远不会是拉弓手臂,而是持弓的手臂。因为实际每次开弓持弓臂承受的反作用力和拉弓臂相同,而它还要随时多出弓身的自重。

    (怎么样,扫盲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俺说过的,俺是考据党,俺的上一本书,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唉,当时还是图样图森破啊。)以下不算钱:ps(《天工开物…佳兵第十五》中有记载。战弓按拉力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弓120斤、中弓90斤、下弓60斤)

    他们是久干农活儿的,手脚粗糙,力气极大,一百息拉弓十次,不过等闲而已,所虑者,无非是命中率而已。

    一百息之后,王通大声道:“停,都不准射了!”

    而后他和王浑两人检查了一下,得出了成绩。

    所有人都在一百息之内把十箭射了出去。

    目标是人马靶的八个人,有一个十一中十一,两个十一中十,一个十一中九,剩下的四个人则都是十一中八。面对目标要小得多的步人靶的八个射手成绩就要差一些了,全中的一个没有,一个十一中十的,剩下的都在十一中四和十一中九之间。

    然后又是互换目标,之前射击步人靶的换成人马靶。

    又是一百息内的十轮射击。

    而后又把后面的两个都给换上来,各自射了二十一箭。

    戚少保在练兵实记里面记载的这个法子非常之省力简便,不过是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所有人的成就便都出来了。超等射手只有一个,是忠字都马贼出身的一个家丁,唤作是董忠贤的。他长的白白净净的,人也秀气,身材又高又瘦,不像是马贼,倒像是个书生。他射出的箭,几乎在靶心挤成一团,这说明他的箭路很直,很稳,手也很沉稳,发挥非常稳定,几乎不会有什么波动。而且箭簇都是深深的钉进靶子里面去,说明他能轻松的驾驭弓箭,能发挥出比规定的拉力更大的磅数来。

第192章 一九一 分组对抗() 
董忠贤却是个知进退的,说话也有条理,更让董策起了几分爱才之心——

    超等射手之外,准超等射手一个没有,准上上等有三个,准上中等有两个,准上下等有七个。剩下的都是在准中上等和准中中等这两个层面上。竟然还有三个是准中下等,所幸没有一个是准下上等、准下中等、准下下等。

    还是按照常例,从超等射手到准上下等都有赏赐,从九钱银到六钱银不等。这是上等,是需要奖赏的,而准中上等和准中中等,则是没有赏赐也没有惩罚,毕竟做到这一点,乃是本分而已。

    而三个准中下等的,则是被董策下来捆起来鞭打二十,并择日再考,若是还没到准中中等及以上,则要开革出家丁队!

    挨鞭子这些家丁们不怕,反正从开始站军姿到现在,没挨过打的也没几个,但是开革出家丁队,对他们却是生死攸关的巨大威胁。一想到被开革出去之后那凄惨的境地,顿时心里便充满了向上的动力。

    而后便是正式的演习。

    董策把家丁分成了两队,分别打蓝旗和红旗,也就是蓝队和红队。

    蓝队是忠字都十六人,都是骑兵。而红队则是毅字都和勇字都,本应该为三十一人,但是有三个倒霉蛋儿在之前的射箭测试中名列后茅,给一顿鞭打至少今天是没法子参加了,是以一共是二十八人,他们并未骑马,扮演的是步卒的角色。

    “蓝队为骑兵,也就是咱们的家丁。红队,你们乃是土匪,都是步卒,刀剑也配不齐全,便是连弓箭都没有!”

    “以一个时辰为限额,一个时辰之后,哪边儿活下来的人多,就算是哪边儿赢了!输了的,今天伙食一律减半!”

    众人一听,心里都是犯了嘀咕,只是心思却是各自不同。

    勇字都和毅字都的纷纷想到,咱们二十八个人,他们才十六个人,就算他们是骑兵,咱们是步卒,最后谁赢谁输也说不准!

    忠字都则同样是信心满满,身为骑兵,看着步卒,自然就有一股优越感。

    董策瞧了他们的表情,心里微微一笑:“别看只是一个简单的训练,几句简单的规则,其中的道理大着呢!说是千变万化也不夸张,能衍生出无数的战术来。你们很快就能发现其中的陷阱了。”

    他高声道:“王通,你指挥蓝队,耶律斡里和,你指挥红队。都来本官处来领武器。”

    红队用的都是木刀木剑,没什么杀伤力的,连弓箭都没有。而蓝队也是一般,不过他们有弓箭,只是那羽箭的箭头都被拔了下去,在羽箭的顶端还裹着厚厚的布。布头前面是红色的燃料,若是射在人身上难免会疼一阵儿,留下一个红印儿,不过致命是绝对不会的。

    董策给了他们一盏茶的时间熟悉各自的武器,让后把人带到了这片空地之外。此处毕竟地势有限,当做训练场还可以,若是用来演习打仗的话未免就有些局促了。

    日渐寒冷的天气已经把地面冻得邦邦硬,这里属于没有开发的土地,一片寒烟衰草,黄色的野草无数只大脚给踩倒一片。

    双方距离三百步,各自摆开阵势。

    红队这边三十一个人站成三排,最前面是耶律斡里和和王浑。而在他们的对面,则是王通的忠字都,十六人都是端坐马上,看上去那威势便是不一样。

    董策手中三角令旗一挥:“开始!”

    他回头向白忠旗道:“注意作好记录,盯仔细点儿,看看哪儿容易出问题,重点记这个。”

    “是!”

    白忠旗赶紧应了。他左手拿着一块儿木板,上面垫了好几张白纸,右手则是拿了块儿又长又细的木炭,手指头都已经给弄黑了。作为董策的书办,时常跟在左右,要记录许多的东西,他发现毛笔什么的根本不实用,还是用碳条舒服一些,速度也快。大不了便是回去再誊写一遍就是。

    董策瞧了一眼他因为长期露在外头而冻得发红皲裂的手,淡淡道:“再去磐石堡的时候去库里领个手炉,我记得缴获里头还有几个这玩意儿。”

    白忠旗先是一怔,而后便是露出由衷感激的神色,低声道:“谢过大人。”

    董策摆摆手,仔细看着场中的局势。

    耶律斡里和和王浑两人面面相觑,他们之前都没怎么经历过这种场面,因此竟然都是有些发愣,看到董策示意开始了,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咋办?”王浑咽了口口水,问道。

    终归耶律斡里和也是曾经带着马贼打仗的,经验丰富些,他啐了口唾沫:“还能咋地?咱们是步卒,若是有弓还好些,现在没弓,一旦对面那些骑兵过来,围着咱们射箭,咱们就得生生给耗死!最后指定得输!咱们得冲过去!跟他们近战,还有些胜算。”

    王浑听着有道理,便也点点头。

    他们身后忽然响起一个低低的声音:“耶律管事,王管事,俺有话说。”

    耶律斡里和回头怒道:“说了多少次了,叫俺都头,别叫管事。”

    “是,是!”开口的却是董毅英,他们都很怕这个面向凶恶,杀人不眨眼的耶律管事,赶紧小鸡啄米一般的点头。

    “有屁快放。”耶律斡里和没好气儿道。

    董毅英已经有些后悔了,方才他脑袋一热,便是开了口。只是这会儿面对着耶律斡里和逼视的目光,他也不敢缩回去,只得硬着头皮道:“两位都头,大人说的是一个时辰以后谁活下来的多谁就赢了。俺想着,咱们打是定然打不过他们的,还不如干脆散开来跑了!大人也没圈定范围……”

    他指了指那边丘陵上面茂密的树林:“咱们往林子里头一躲,他们能找着?”

    “没打就跑,亏你想得出来?”王浑脸往下一拉,很是不悦道。

    董毅英不敢再乱说话了。

    “这厮,倒是个明白人。”耶律斡里和低声嘀咕了一句,拍了拍董毅英的肩膀,摇摇头。

    他有些话没说出来,董策安排他们这场演习的用意,耶律斡里和心里很清楚,便是试验一下有远程能力的骑兵对无远程能力的步兵到底有多大的优势。

    他若是带着人钻山林子了,说不定倒是能硬下来,但是那又如何?惹得大人心中不悦,什么都是白扯。

    他大声道:“冲!弟兄们,往前冲!”

    说罢,便是迈开大步子。挥舞着手中的木刀,带着自己手底下这帮人像是乌合之众一般,向着对面冲了过去。

    而与此同时,对面的蓝队也已经动了起来。

    和对面的耶律斡里和及王浑比起来,王通就显得胸有成竹的多了,盖因董策早就向他面授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