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130部分

崇祯七年-第130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若是他们能够保有忠诚,那么董策会得到两个杰出的情报人员。

    ……

    “草你奶奶的,老子终于是把你给折腾出来了!”

    杜建河用袖子摸了摸额头上的汗,长长的吁了口气,忍不住兴奋的发出一声怪叫。

    这会儿已经是进了十一月了,放在后世就是阳历的十二月多了。晋北大地早就是一片天寒地冻,枯草衰败,早晨起来的时候也能瞧见,地面上结起了一层白霜。外面已经是寒意逼人,温度已经是零下了,寒风呼啸,打造人身上就是一阵难言的寒意。

    天空中铅云堆积着,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有一场大雪呼啸而至。

    磐石堡的工坊里面却是热火朝天。十几个大铁炉里面火焰熊熊,把寒意驱赶的一干二净,反而是一阵阵的热浪逼人。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连成一片,更是让人感觉热闹非凡。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或是在炉边打造刀枪,或是在铁砧上用小小的锤子敲打着什么物事。

    这边热闹,旁边的木匠区也不冷清,人来人往,吆喝声时不时的便响起来。现在四处都在做工,有修城墙的,有挖沟渠的,有造桥梁的,对各种工具的损耗量和需求量很大。这些简单的工具磐石堡的木匠们都能打造,是以生意是一单接一单。

    他们干活儿的积极性也很高,董策推行的工匠分级制度已经是把铁匠和木匠这两大群体都包含了进去,董策已经发下话来了,谁打造的工具越多,越好,谁就能升任为一级工匠。

    一级工匠的地位和每个月增加的那一两银子的月钱,对工匠们都是一个莫大的诱惑,谁又会没有上进心不是?再者说了,铁匠里的两个一级工匠赵铁砧和杜建河现在都当了小头头儿,也让其他人有了些异样心思。

    甭管是多大的官儿,总是官儿不是?

    这么冷的天儿,杜建河身上只穿着一件儿看不出本来是什么颜色的脏兮兮的短衣,却还是一阵阵的热汗滚滚而下,背后的衣服已经湿透,胸前却还是给烤的干干的。他脸上沾的都是灰,跟个黑人也似,只露出了俩眼白。这么一抹汗,额头上又是黑了一片。

    不过他已经管不了这些了,这厮现在正拿着手里的东西哈哈大笑。终于是打造出来了!没有用了(liao)二十天,只用了十七天,就提前完成了大人交代的任务的!

    是个人就有上进心,更何况杜建河功利的心思比别人更强一些,功利心强并不是什么坏事儿,相反,若是上官调配得当,反而会变成好事儿。像是董策身为杜建河的直接上级主管,若是他喜欢阿谀奉承,不办事事儿,那杜建河这等功利心强的人,自然就投其所好,整日溜须拍马。但是董策是一个讲究做实事的人,一切都看手上的活计,都看你的效率和能林,那么杜建河就能变得比谁都刻苦努力。

    盖因那成为人上人的梦想。

    他现在手里拿着的,便是一根铳筒,一根已经完全打造成功,鲁密铳的双层铳筒。

    整个鲁密铳的形制构造,由铳管、铳床、弯形枪托、龙头和扳机、火门、机轨、前口、后门,及名为照门、照星的瞄准装置等组成。

    最难打造,相当于后世所说的一个技术难点的,便是铳管。其铳管为筒形,用精炼的钢铁片卷制而成,由大、小两管贴切套合,“长四尺五六寸,约重四五斤,愈长愈妙,后着照门,前着照星,火门在侧边,下着二三铁钮,以便下捎钉,放时不致振动”。

    铳筒所需要的铁料,都是最上等的精铁,实际上也就是相当于是钢了。

    而现在董策能提供的最好的铁也不过是的白添福送来的熟铁而已,此种精钢要用十斤熟铁才能炼出一斤,实际上都是冷锻,将里面的杂质打出去,并进行渗碳等工艺,将铁锻造成钢。这就比较花费人力和时间了,而只有用这样的精钢制成的铳管,射击时不会炸裂。射击的寿命,也能维持的更久一些。

    锻造完了材料之后的铸造就更难,这玩艺制造方法极其复杂,鲁密铳是双层枪管,在武备志和神器谱里面都有详细描写,并配有插图。但是那插图只会让中国的工匠看得云里雾里,光是让内层枪管套进外层枪管的架子台,就涉及了很多几何学的技术,而且造型非常西方。

    先造两个大小铁棒,各卷一条长铁皮打成铁管(打造出来的精钢),然后细管套进粗管里。

    描述简单的一塌糊涂,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男的一塌糊涂,其中每个步骤都是专业人士才能做的,普通铁匠不知道技术根本模仿不了。有许多细节处的小讲究,一旦没有注意到,立刻就会满盘皆输。

    特别是最后套管,几乎是强行钻下去的,之前对两个管子的打磨和制造,简直不是二十年学徒干不了的。光是制造两个可以紧密套在一起的长铁管,就可以让天下所有铁匠绝望,除非有会造鲁密铳的师傅来做。

    而其中更有许多诀窍。铳筒必须从根头起,至一尺二三寸处厚度要一般均匀,方为得宜。盖因火气从此举发,此处固住,往前自然直走,无迸炸之患。若是此处不稳,那后果就难说了。

    钻铳筒的时候,其钻头也有讲究。钻头要长五寸,顶头一寸略作尖锐,中间四寸务要匀圆一般,大小一般,其筒钻出来之后才直。若是那钻头跟枣核一般,钻时随弯就弯而下,铳筒里面定然是又歪又斜,不得匀净正直。决定鲁密铳命中率的要素,虽然最直观的表现为是照门、照星的作用,但是如果铳筒里面弯曲不直,则点了火绳,发出铅弹之后,你便是瞄的再准,那铅弹也是左右冲撞,命中率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就算是军中老卒也不能保证其命中率。

    铳筒最好是冷锻,若得巧手铁匠将筒打成,如膛内容三钱铅子者,将二钱五分撞趁红恹过,将八棱颠打极直,然后用锤密密锻过,滚水试无沁漏,用圆钻微扫,膛既清洁,外边更不生锈。铳筒用久,火门眼必为药气喷大。大则不惟泄气,致杀前行火力,更恐从眼迸炸,须即时磋去根头七八寸,重接一段,其钻法,安火门,与前同。

    铳筒的材料打造,杜建河可以交给别人来做,但是卷钢皮,卷铳管,钻铳管这接下来一系列的技术活儿,整个铁匠工坊中除了他谁也不会。

    只能是他亲力亲为。

    而钻铳筒的活计又是慢的要死,正常来说,官方工匠一天也就是能钻一寸左右,但是现在杜建河为自己的前程干活儿,这积极性自然又不一样。他几乎就住在工坊里面,午饭他浑家给送来,每日只是晚上都快子时的时候才回去睡觉,就睡两个时辰,第二天起来乱糟糟的扒拉上几口饭,然后又赶紧来到工坊继续干活儿。

    这十来天下来,把他熬得眼睛通红,跟个老兔子也似。身上乱糟糟脏兮兮的,不知道多久没有洗澡洗脸了,来到磐石堡之后发的新衣服又变得破破烂烂的了,不知道被火星烫了多少小洞洞。

    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这打铁自然是个体力活儿。本来就瘦的杜建河现在看来更瘦了,全身上下似乎没有二两肉。他笑了两声,忽然眼前有些发黑,身子不由得一晃,手里拿着的铳筒差点儿没掉下去。旁边一个二十来岁的铁匠赶紧把手里的铁锤丢下扶着他:“杜哥,你没事儿吧?”

第188章 一八七 造价() 
杜建河喘了几口粗气,站稳了身子,他看了一眼扶着自己的铁匠——这个名叫翟德奎的年轻人脸上带着三分讨好的神色。

    他满意的笑了笑,拍了拍翟德奎的肩膀:“我没事儿,你倒是有心了。”

    翟德奎赶紧笑道:“杜大哥你说的啥话呢。”

    “成,铳床打好了吧?”杜建河问道:“还有准星,照门,枪托,扳机呢?都打好了没有?”

    他这一句却是向周围几个铁匠问的。

    “都造好了!”周围一边应答声。铳筒是杜建河自己造,其它的东西技术含量不高,并不难造,却是都分给了别人。

    至于枪托,则是木匠那边打造的,一听是董大人专门下令打造的器具,他们都是极为的热情,不但选了上好的坚硬沉重木料给打好了送过来,还在上面涂了一层漂亮的漆。不过让杜建河不大高兴的是,枪托上刻上了那个木匠的名字。

    “都给俺拿过来!”

    杜建河很是威风赫赫的发号施令道,旁边那几个人被他指挥惯了,也每人说啥。只是不远处打造冷兵器长矛和哥萨克马刀的区域,却是有人不屑的冷哼一声:“啥东西!当个狗屁大的官儿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他发现自己这话比较容易引起误会,又赶紧向旁边的赵铁砧道:“赵大哥,俺可不是说你。”

    赵铁砧正自用手中的铁锤跟已经逐渐成形的一块儿钢材粗坯较劲,闻言不由得一愣,他抬起头来,憨厚一笑:“俺知道,没事儿。你也别乱想,老杜是个好人。”

    那边杜建河也听到了这一声骂,他身子微微一滞,却没说什么,只是心里冷笑一声。

    铁匠们被分为两组,那一组是赵铁砧的地盘,他管不着,也不能去管,若不然会被人说成不懂规矩,得这么一个评价,以后路就不好走了。董策给分成这两个组之后,本意是各司其职,却是没想到,隐隐然让这两个组对立了起来,互相都有些看不上眼。

    这却是始料未及了。

    杜建河稳了稳心思,便也不再理会身后时不时飘过来的那些闲言碎语,开始组装鲁密铳。

    铳管钻成之后于前端装准心,后端装照门。铳管尾部内壁刻有阴螺纹,以螺钉旋入旋出,旋入时起闭气作用,旋出后便于清刷铳内壁。管口外呈正八边形,后部有药室,开有火门,并装火门盖。完整的铳管制成之后,安于致密坚硬的铳床上。铳床后部连接弯形枪托,铳床上安龙头形扳机。

    鲁密铳的铳床“后尾用钢铁片一条,向上,磋作刀刃”,铳床必要木理正直方可用。若用久歪斜,必须换过。不换,放时振动,铳筒毕竟摇撼,因之不准。又必须漆过,雨水不致渗坏。“铳腹既长,若赳火门,并铅子,及洗时布纸等物不出,取开方便,左转则进,右转则出”;扳机和机轨分别用铜和钢片制成,其厚如铜钱,隐于铳床内;龙头式机头与机轨均安于枪把,并在贴近发机处安置长一寸有余的小钢片,以增加弹性,使枪机能够捏之则落,射毕后自行弹起,乃具有良好的机械回弹性。

    除此之外,鲁密铳的构成还包括装发射药的火药罐,装发药的发药罐、点火用的慢燃火绳及搠杖。火绳以绵线作四股编成;火药则是每铳用罐一个,以铜为之,上管恰好装一铳之药,颈下用铜一片作门,用时以指堵管口,开门倒倾,待管中药满,仍闭颈门,装入铳内;“发药罐形如蒸饼,口大如箸头,上塞口木,用时以口衔出,宜长三寸许,以便装还时眼看得见”;搠杖插在铳床之下,用以筑药送子。

    而鲁密铳一个极具特色的设计便是在此在铳床的床尾有钢刀,也就是那一条搓作刀刃的钢铁片,按照神器谱的记载,若是敌人逼近,这鲁密铳即可作斩马刀用。

    这是中华大地上为火器安装的刺刀。

    董策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象力之丰富,丝毫不比后人差。刺刀,其实早就出现了。

    虽然只是雏形,但是却是确确实实的,把冷兵器和火器给结合在了一起。

    不过董策觉得这个设计比较鸡肋,因为刀刃在铳床的尾部,若是要和敌人厮杀,那就得把鲁密铳倒转过来,如此一来便是头重脚轻,用着非常不舒服。发射的时候还容易伤到自己。而且用空心枪管作为武器的杆来使用,对火器的损害太大了。

    火铳手不比弓箭手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火铳手很容易补充,并不需要怎么训练就能够掌握发射的技巧,需要的素质比弓箭手低得多。所以火铳手应该算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兵员。

    弓箭手比弓箭值钱,而火铳比火铳手值钱得多。

    所以董策当初在吩咐杜建河打造鲁密铳的时候,特意让把铳床后面的斩马刀去掉。

    但是这给了他一个启示刺刀,是可行的。

    早在比崇祯七年所处的西元一六三四年更早二十四年的一六一零年,在法国小城巴荣纳就已经出现了刺刀。明朝的冶炼技术并不逊色于欧洲,锻造技术更有胜之,没理由打造不出刺刀来的。

    杜建河打造过鲁密铳,因此安装起来很是熟练,用来大约一盏茶的时间便是安好了。

    由于之前他已经向众人叮嘱了无数遍需要注意的各组成部分的尺寸,是以非常之契合,没有任何问题。

    杜建河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