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给告诉刘三儿传个话,我家主子要见他,是一笔大生意。”
石进淡淡道。
……
中午时分,一身穿着打扮干练的刘三爷大步走到‘四海楼’之前,抬头看了看匾额,嘴角微微一扯,大步走了进去。
今儿个中午刚下职,张麻子就把消息给他传到了。只不过措辞语气都客气了许多,只是说有要事相商,请刘三爷务必赏脸云云。顺便交上去的,还有张麻子这个月的孝敬三两银子。这算是提前的,刘三爷一看就知道张麻子今日定然是发财了,不过他也不多要。刘三爷是街面上的敞亮气派人物,大伙儿都服他,靠的就是说一不二,能给下面的人照顾。
本来他不想这么来,虽说人家说的客气,但终究是招你过来,你乖乖的来了,这就失了面子。
但是当他找宣大总督府相熟的书办一打听,顿时便改变了主意,拔脚过来了。
这位爷自从杀了那些建奴之后,可谓是官禄亨通,青云直上。从那次之后又剿灭了赫赫有名的白有民马贼匪帮大部,还帮着冀北道大人平定了镇羌堡守备侯家伟的叛乱。现在冀北兵备道刘若宰大人提议晋升董策为镇羌堡守备,同时加大同左卫指挥佥事。
这份文书已经摆在宣大总督的案头上了。
卫指挥佥事,那可是堂堂的正四品高官了。虽说现在的卫所官不值钱,而且都是虚衔儿,但是能走到这一步,也是权威赫赫之辈,至少绝对不是刘三能惹得起的。
而且最让人惊诧的不是董策的官位,而是他的晋升速度,有心人调查过他的资料,这位在今年七月的时候还是一介小兵而已,无权无势。这才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竟然能从一介白丁而成正四品紫衣大员,真真是国朝前所未有之异数!
现下阳和卫中有些有心思的,也在揣摩猜测此人,日后中就能走到哪一步?
虽说阳和卫离着镇羌堡远了些,但是能攀附一个如此蒸蒸日上的人物,绝对是大有好处。
他一进门,便看到曾经照过面的石进正自在楼梯旁边坐着,桌上摆了两个菜,看似是正在自饮自酌,但是那一双眼睛,却是始终若有若无的盯着门口。每一个进去的客人,都逃不过他的眼底。
见到刘三进来,他似是不经意的站起身来,也不跟他搭话,直接便转身上楼。
刘三会意,跟着便也上了楼去。
楼上人很多,几乎把座位给坐满了,吆五喝六吵吵闹闹的,很是嘈杂。
刘三暗自点头,看来石进那主子还当真是个谨慎之人,见面都选在这等地方,一旦出了事儿,立刻就可以借着人群的掩护逃走。而且人越多,就越容易造成骚乱。
只是对于董策的谨慎,他略有些不以为然。这朗朗乾坤之下,他是堂堂朝廷命官,有什么好怕的?
石进把他带到一个包厢前头,回头微微一笑:“三爷,怠慢之处,还望勿怪。”
“客气,客气。”刘三却也不敢托大,他知道眼前这人说话客气,实则是个不得了的狠辣人物。若是真惹上了他,怕是自己这点儿能力门路,都是一无用处。
石进推开门,伸手虚引,刘三点点头,迈步进了包厢。
他一进门便是一怔。
屋里桌子上摆满了饭菜,都还未动过,显然是在等他。桌子后面,一个面如冠玉的年轻人正自笑吟吟的瞧着他,他身后站着一个高大健壮的年轻人,肩宽腰细,手长脚长,就像是一头敏捷的猎豹。
刘三来之前也设想过董策的长相,本以为这般能打,少不得得是个身材粗壮,胡须根根扎在肉里的壮汉。没想到,这个名气极大,已经做到副千户高位的年轻人,竟是如此的斯文儒雅。虽然身量也很高,但却是挺拔,长身玉立,宛若一竿修竹。
“真真是人中龙凤!”
刘三心里闪过这么一句话,他只是微微一怔而已,上前两步,便要跪倒在地,口中道:“小人刘三见过大人!”
“诶,刘兄多礼,刘兄多礼!”
董策赶紧起身,扶住刘三的胳膊,不让他跪下去。
不过刘三倒也是真心要拜,若是说他来之前心里还有点儿敷衍的意思的话,那么此时便改了主意,打定心思一定是要表现的恭敬诚心一些,面子里子都一定要周全。
董策作势扶了两下,见他执意要拜,便也不再强求了。
刘三跪下磕了个头,方才站起身来。
“来,刘兄,快请入席。”董策呵呵一笑,亲自为刘三布了筷子。
他这一个动作,既显得亲近,又不落面子,不是身份,正是恰到好处。
刘三也是大升好感,心道这董大人虽然年少得志,却不是那等猖狂骄横之辈,很是谦和,让人乐意相处。
他也笑道:“小人来迟,让大人等候,却是罪过,自罚三杯,自罚三杯!”
说着便是自己倒了酒,连喝三杯。
若是让棋盘街街面上那些佛爷混混,青皮打行们见到刘三爷那张想来威严不拘言笑的脸上此时堆满了笑意的,一脸的奉承,怕是会眼珠子都瞪出来。
“岂能让刘兄一人独酌?”董策也笑眯眯的陪着喝了一杯。
刘三有些受宠若惊,赶紧又是一番客气。
有了这酒为媒介,气氛一下子便热络了许多,董策招呼石进周仲也入席来一起吃,四人说说话,吃吃喝喝,很快那股子生疏感便是消失了很多。
在这等环境下谈生意,那才是舒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董策放下杯子,笑道:“刘兄,可知在下为何而来?”
“正题来了!”
刘三精神一振,心中暗道一声,笑道:“大人行事,岂是小人这种人能猜的?”
董策摇摇头:“这事儿说起来,还真跟刘兄你有些关联。”
刘三肃容道:“愿闻其详。”
方才恭敬归恭敬,但是一说到正事儿,刘三立刻就把自己摆到和董策同一高度的位置上。
毕竟今天来就是为的谈生意。
他刘三也没有义务为董策做些什么,也没有道理亏着自己去应承董策。
谈好价格,一手钱一手货,仅此而已。
董策瞧着他,低声道:“刘兄现在阳和城县衙门里头,可是快手?”
所谓快手,便是捕快,民间俗称快手的是也。他们的职责是拿贼、破案和催租税,可说是三班衙役里面权力最大,接触人层次最多,最有脸面的。
刘三点点头:“小人正是。”
“那不知道,刘兄和衙门里面的牢子,可熟么?”
“牢子?”
刘三一怔,道:“咱们县牢子里头有几个皂班的,更多却也是算在快手里头,不过不在外头办事儿罢了,大牢也是咱们钟捕头一同管着,素来一起吃酒吃肉的,如何不熟?”
“那便着了!”
董策哈哈一笑:“本官这事儿,便要落在那些牢子头上。”
未等刘三说话,董策便是直接道:“这一次本官要买的,不是货,而是人!还要请刘兄疏通关系,买出十个犯人来!”
“买犯人,还是十个犯人?”
刘三更是摸不着头脑了,心道遮莫是董大人有亲眷或是相熟的朋友给抓到牢里去了?也不应当啊,以他的面子,官面上直接找县太爷疏通也可,私底下直接找牢子捕快也可,却何须如此大费周章?而且也断然没有一次要捞出十个人来的道理!
不过他并不打算探听董策的目的,他心里很清楚,这等事儿,知道的多了,是祸非福。
略微的诧异之后,他很快便也是缓过神儿来,再想想,也就感觉没什么了。在商言商,货物能卖,牲口能卖,人也能卖,犯人为何就不能卖了?
他低声道:“不知道大人,需要什么样儿的货色?”
董策伸出三根手指头道:“第一,证据确凿,罪大恶极,已经命令要被明正典刑之人。第二,证据确凿,理当该死却没死之人。第三,一定要身体健壮,性格暴躁。”
“这个?”
刘三本来以为自己大致能猜到董策的一点儿用意了,但是发现越是往下说,自己就越是一头雾水,根本就摸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董策提的这三个条件,也太过匪夷所思了一些。
第177章 一七六 谈妥()
石进在一边听着,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
大人为人,还是太过仁慈了些。
见刘三面露难色,董策问道:“怎么,刘兄可是有些难处?”
刘三沉吟片刻,道:“不瞒大人说,大人您也是官场中人,这衙门里头的事儿,当也多少知道一些。这年岁,在也无比大牢里头更黑更狠更毒的所在,甭管有罪没罪,进了大牢里头,那就不算是个人了。每个月给打死扔出去的,往少了说也有四五个。谁会管?所以本来捞出几个人来,不算是什么大事儿。但是这重犯,反而是轻易动不得!尤其是那些已经朱笔勾画,定下时间明正典刑的死囚,更是如此,不好出差错的。”
他顿了顿,又道:“这些死囚,斩了脑袋之后,知县大人都要亲自验过的。”
董策却还不知道里面有这些弯弯绕,想了想,道:“本官要这些人,却不是要他们活,若是等些时日,本官把他们的脑袋给拿回来呢?”
刘三眼睛一亮,思忖一会儿,点头道:“这倒是可行,毕竟只要他们死了就成。只不过,大人何时能把脑袋拿回来?”
董策问道:“距离现在最近的一个要处斩的死囚是什么时候?”
“一月之后!”
“好,那就是一月之后!”董策一击掌:“到时候十个脑袋,一个也不少!”
刘三笑道:“大人说的话,小人自然是信得过的。”
接下来,便是商量价格了。
最后定下来的价格,是一个死囚十两白银,董策一共要付一百两。
说实话,这个价格并不贵,毕竟要把那么多大活人给从大牢里面弄出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儿,须得上下打点,把每个人都给关照好了。只要稍有差池让人给捅出去,就是个祸事。
“明日老赵当值,让他寻个借口,把牢子们都打发出去,嗯,大不了便老子做东请他们吃酒,只是什么借口却得好生想想。到时候牢里只留两个人,便把那些狗东西给提出来,塞进车里,从侧门儿出去。那车夫处,门子处,也得来一笔。如此的话,也得需要打点三五个人才成。”
刘三心里大致已经有了个谱儿,他这是看在董策的面子上给优惠了不少。
两人谈好了价格,便又就其它的一些琐碎事项说了好一会儿。
等到谈妥,已经是过去了一个时辰。
刘三急急告辞,回去准备去了,董策很是客气,亲自送到包厢门口。
等到刘三下楼,石进瞧了董策一眼,终究是没忍住,叹了口气:“大人,这百两银子,就这么砸进去了。”
他是个很有原则的人,素来对董策便是竭力支持和默默从命而已,只是这一次,看来确实也是太心疼了,而且对董策的做法颇不认同,于是便说了出来。
“大先生有所为,有所不为。”董策摆摆手,淡淡道:“我知道你是为银钱计,只是也得记住,有些东西,银钱买不来!这是咱们的底线!”
说到后来,脸上已经是肃穆。
石进默默点头:“属下知道了。”
董策知道,自己未必是能这么轻易说服他的,石进和别人不大一样,城府深沉,而且颇有自己的想法。
他转移话题道:“对了,你是怎地认识那张麻子的?”
石进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属下早几年便常来阳和城,还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有两个偷儿竟是瞄上了我,偷盗不成,被我抓到巷子里面把手指头给砸碎了,这辈子是甭想再偷了。却没成想那两个偷儿竟是找了人来,正是这张麻子,还带了几个人。”
“属下把那几个人都给卸了八块儿,张麻子一个字儿也没往外说……”
董策失笑:“恶人还需恶人磨。”
……
很多人以为封建王朝草菅人命非常容易,说杀谁也就杀了,这种想法,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
在明面上,每一个中国的封建王朝都是法治社会,就拿大明来说把,大明律至少在名义上,上之于阁老大学士,司礼监秉笔,下至于草民黔首,都是有约束力的。倒是真对百姓有约束力,可是对官员士绅的约束力,那就小的可怜了,更别说对于那些大员们了。
杀人也是一样。
按照大明律规定,除非是干了造反之类的勾当会立刻被杀以外,其它的重罪,哪怕是杀了人,也不能立刻就判处死刑然后执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