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108部分

崇祯七年-第108部分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乎是搬空了磐石堡一半儿的积蓄,毕竟鲜鱼晒成鱼干的话会缩水很多。

    送走了白有财一行,午时已过,已到未时,也就是后世的下午一点。

    百姓们在各自甲长的带领下全家出动,来到磐石堡南门前面,站成队列。

    王羽这几个保长所要做的,则是挨个儿的把里面能干活儿的人挑出来,明确每个甲能出多少人,让甲长记得牢靠了。之后的事儿,就由甲长负责了。若是某一日干活的时候,这一甲人没足额,那么定然是要追究甲长的责任的。

    百姓们都想自己家多出几个人,多一个人就能多一份发放的口粮,匀下来每个人就能吃得更多。但是王羽他们挑选的很严格,老人和小孩儿一概不要,口粮发放倒还不算什么,就怕到时候出了事故死了人,那就不好看了。

    不过磐石堡这些百姓,老人孩子极少,七成多都是青壮年男女,因此大部分都被选中了。

    和甲长们定下名额人头,让他们记得牢靠了,又细说了规矩。

    辰时(早晨七点)出工,酉时中(晚上六点),中午不休息,有半个时辰吃饭的时间。每天收工之后发放粮食,男丁每日一升五合精粮(约合一千三百五十克),丁女每日九合。

    若是只夫妻两人的话,这些粮食肯定够吃了,说不定还能攒下些来,若是后面有一大家子人,那就得勒勒裤腰带了。

    然后便是按照各自要去干的活儿发放工具,有凿子,有锤子,有镐头,有绳索,还有小推车。工具发放下去第一件事就是在上面刻上使用者的名字,一旦工具丢失,是要追究责任进行惩治的。

    董策这些手下已经通过这些时日的民政管理锻炼出相当强的组织能力,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组织的井井有条。

    很快,数百人便在各自甲长的带领下进了磐石堡,两个泥水匠高大年和孙武木会指导着他们如何具体施工。

    不过是半个时辰的时间,磐石堡中便处处响起了一阵阵区里哐啷的响动,一座座断壁残垣被拆除,变成了大块的砖瓦石头。

    董策一直在一边瞧着,并未干涉。

    眼见得这些工程都已经开始,他才慢悠悠的晃去了工坊区,身边只带了耶律斡里和一个侍卫和白忠旗这个书吏。

    工坊区在磐石堡的西北角,这里本来是一片兵营,只剩下了断壁残垣,董策便让人依托着那些石墙石壁,草草的修好了一座工坊。是一座大院儿的样子,院子里头大略的分了十几户,一户是里外两间儿,外间有灶,还有水缸等简陋的家具,里头是大炕。在院子的西南角儿,还有一个公共厕所。而院子的前头,则就是工坊,被分割成三大区域,分别安置泥水匠,木匠和铁匠。

    这就是匠户们上班儿的地方。

    而每个匠户又有自己的工作区域,类似于工作台之类的。

    自从上一次董策来这儿说过一回之后,这些工匠便再无人敢偷懒,甭管有活儿没活儿的都呆在工坊里面,哪怕是在里头发呆。

    董策过去的时候,工匠们便多半都在发呆,有的还聚在一块儿闲扯。

    董策看了眉头便是皱了起来,这一幕让他何等熟悉——在后世多少企业多少部门每日这等坐班制度都在上演?看似在这儿,实则一点儿用处都没有,而且很容易就使得他们染上好逸恶劳的恶习。

    瞧见董策过来,众人慌忙起身出了工坊,过来磕头参见。

    董策淡淡的嗯了一声,瞧着众人道:“过去你们每户人家,一日发多少粮食?”

    众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儿之后,一个手长腿长,长相憨厚,浑身肌肉虬结的魁梧汉子才讷讷道:“回,回大老爷的话,核定一月一石,现在按日发放,一户人家三升三合粮食。”

    “从今日起减为一升!”董策道。

    “啊?”众人都是发出一声惊呼,互相对视看看,都是不知所措,更有些惊慌的味道在里面。

    他们本就是长期干苦力的,吃的都多,又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三升三合粮食本就是紧紧巴巴的,若是减成一升,那也就是能维持不饿死而已。

    看着董策的眼神中已经带了许多哀求,只是却无人敢开口。

    “不过么!”董策话锋一转,道:“本官也不是要饿死你们,那一升粮食,是每日的基本发放。剩下的那些,则是要自己挣了!本官把你们招来,是为的干活儿效力的,可不是整日在这里卖呆!都明白了么?”

    说到最后一句,语气已经是变得严厉。

    “是!是!”这些匠户都给吓得心里一哆嗦,知道这位大人对他们已经是很有些不满,赶紧唯唯应是。

    “从今日起,本官会交给你们一些活计,干的好了,不但发粮食,本官还会奖励银子!”董策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那高大年和孙武木,你们也都瞧见了。现在干的风生水起的,还能指挥人去做事,手里也有了银钱!你们做得好,本官也绝不会亏待你们!”

    敲打完了,也该给些甜头儿了。

    董策这一句话就把匠户们的积极性给调动了起来,他们这些匠户也算是半个生意人,迎来送往的接触人很多,是以视野也比一般小老百姓开阔的多。这上进心上,也就强了不少。高大年和孙武木的发达,他们都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些很不是滋味儿——大伙儿当初都是一身虱子破衣烂衫的来的,凭啥他们就拿了赏银过上好日子?听说现在是大老爷看重的人物,走在路上那些百姓还都给行礼呢!

    同时他们心里也都是多了许多期盼和希望——像是董大人这般重视咱们匠户的官儿可从没见过,在他手下,咱是不是也有一日也能这般出头?

    董策的一番话让他们兴奋起来,机会,就在眼前了!一个个心里已经是摩拳擦掌,打定主意要在董大人面前露露脸。

    这些匠户们的气色比董策刚把他们领来时候要好多了,也换了新衣,束了头发。工坊中也增加了许多器具,不过现在还什么都没开工。

    董策拿出一张条子,上面写得是王羽周伯他们报上来需要的一些器具,董策瞧了,许多是木匠能做的,便决定先让他们做一批。他把白忠旗叫过来,让他带着这些书吏去做事,白忠旗的任务就是负责给他们讲需要做哪些,毕竟这些匠户都不识字儿。

    木匠被带走,剩下的就是铁匠了,这也是董策手下匠户中最庞大的一个群体——足有十一人。在董策看来,他们无疑是最实用最宝贵的工匠资源。

    铁匠们都有些忐忑的低着头,董策原地踱了几步,忽然道:“你们之中,谁打造兵器最好?长矛大刀之属。”

    众人不约而同的都退了一步,把方才说话的那壮实汉子让了出来,那汉子跪地磕头道:“小人打过几年兵器。”

    “哦?”董策道:“长兵短兵?”

    “都打过。”

    “好,起来说话!”董策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赵铁砧。”魁梧汉子道。

    “倒是贴切。”董策淡淡笑道。

    “俺祖祖辈辈儿都是铁匠,俺爹给俺起了这名字。”赵铁砧挠挠头,脸上露出憨厚的笑。

    “来。随我进来!”董策当先走进铁匠工坊,里面煤炭,木炭,火炉,钳子等一应器具都很齐全,旁边还堆放着许多的铁料,是董策刚让人运过来的。

    磐石堡的铁匠工坊自己没办法冶铁,只能从外面购买,这也是过去一直没法子开工的原因。“你给本官先试着打两件儿东西。”董策也顾不得脏,拿了一块儿木炭在地上画了一幅图案:“先是一杆枪……”说着便是把图案画了出来。

第158章 一五七 马刀长矛() 
“这个……”赵铁砧犹豫了好久才挠头道:“大人,小人不明白您的意思……”

    一边儿的耶律斡里和喝骂道:“你怎地这么笨?大人哪儿有时间和你在这儿闲扯?”

    吓得赵铁砧赶紧又要跪下,董策瞪了耶律斡里和一眼,温言道:“莫要惊慌,好生说话。到底有什么听不懂的,你来跟本官好生说道说道。”

    “是,谢大人。”赵铁砧心里安稳不少,他想了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道:“大人您到底是要打造大枪还是长矛?”

    董策一怔:“有什么区别么?”

    他毕竟是后世长大的人,哪里有什么机会接触到太多的冷兵器,来到这个时空之后,也没有机会了解,因此心里也是有些半知半解。

    “这个……”赵铁砧有点儿不敢说。

    “但说无妨,本官本就不是全知全能的,在这儿,你是行家!”董策鼓励道。

    赵铁砧感觉这位董大人是很温和的,胆气也就壮了不少,便仔细解释起来。

    董策一听才知道,原来这其中还有如此许多门道。

    枪和矛,虽然样子很像,但是在这个年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兵器,使用的方法和制造时候的选材,也是大相径庭。

    其区别大致是三个方面。

    其一,杆的材质。其二,矛头枪头。其三,长度。

    第一条杆的材质是矛和枪最大的区别所在,其关键,在乎‘软硬’二字。杆的软硬差异导致了枪和矛用法的完全不同,矛是重兵器,杆以枣木等硬木或精钢制成,基本没有韧性。最重的钢杆长矛重量可达七八十斤,使用者需具备极大臂力才能发挥威力。硬杆使使用者的力量能完全传递到矛头,更利于直刺。而枪是采用坚韧而有弹性的木质比如说白腊杆为柄,目的是能够吸收和释放武器冲击时产生的巨大能量及调整攻击角度。所以枪在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的要求极强,必须有着相当枪的功力做底。

    通常来说,矛没什么技术含量,练上一些时日就成,其攻击动作也就只是直刺而已。但是枪就要复杂的所,没有几年十几年的功力根本用不来。

    其实许多典籍中常说的那些枪,注入拐突枪、钩镰枪之类都应该列入矛的范畴,因为那些杆都是硬的。而正统的枪是以坚韧而有弹性的材料,如白腊杆为柄,以带侧刃的枪刺为尖,以自身腰腹之力带动大枪!如豹子头林冲的林家枪。后为了增加枪的强度,演变出一种铁枪,用铁铸的杆为枪柄,使枪的更有霸气!如岳飞的岳家枪。

    董策用的河北大枪就是上好的白蜡杆子大枪,材质万里挑一,他练了多少年才能运转自如?他那种是属于大枪中极大者,这种大枪通常长丈余,是整根的白蜡树,枪把粗如鸭蛋,枪头粗如鸭蛋黄。又长又沉,两只手端平都难,很不好使。一般人是用不了的,更多人用的是小花枪。也就是两米来长,短多了,也细得多,抖起来容易,枪头乱飞,故名花枪。

    至于第二条,矛头枪头的区别。通常来说矛的头部,较枪而言,比较长,更加扁平,两边有刃,可以刺,也可以扫或者劈,使用方式较多。而枪头往往是三棱锥或者四棱锥,多棱锥的形象,甚至接近于圆锥。往往枪头稍短,但是更加尖锐,由于没有刃,所以基本没有了扫劈的功能,一般用来刺和扎。至于西方骑士用的那种骑士长枪,除了扎更是再无其他功能。

    而长度的区别就更加直观一些。

    矛的使用时间比较早,最早的长矛在周朝时候就发明了,当时还没有大规模的骑兵,长矛是由步兵把持,用来对付车兵的。或者是车兵手持,用来冲锋。所以矛身通常较长,往往能达到两个人高也就是大约一丈一二尺的长度。而枪主要是用于步兵之间的对战,所以较矛略短,大约在比一个人的高度略长也就是六七尺左右。

    除此之外,便再无区别。

    至于红缨——许多人觉得枪有红缨,矛无红缨,实则这完全是不靠谱儿的事儿。红缨有三个作用,其一是用来装饰,为的好看;其二是红缨蓬乱开来,可以扰乱对手视线;其三则是刺中了对手之后,鲜血顺着尖头流下来,这时候红缨可以遮挡鲜血留下,以免弄得矛杆湿滑,不好握持。其实许多矛也是带缨的。

    董策听完了赵铁砧的讲解,心里立刻就有了决断——枪更适合于高手之间的单挑,矛才是战阵之用。

    他所想要的,自然是战阵之重兵。

    “你便给本官说说,长矛又有哪些?”董策来了兴致,又问道。

    他想要坐下来,扫了一眼见地上很脏,不由得皱了皱眉。

    这个微小的动作被白忠旗捕捉到了,他方才跟那些木匠讲明白之后就赶紧回来了,作为一个亲信,又是刚刚投靠还未融入到这个圈子里面的亲信,他深知要时时刻刻在上官面前出现留下印象这一道理。

    他瞧见之后,立刻转身出了工坊,很快便是拿了个胡凳回来,他把胡凳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