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320-金针秘传 >

第1部分

320-金针秘传-第1部分

小说: 320-金针秘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金针秘传
作者: 
朝代: 
年份: 


一、论针灸学之渊源及真传之难得
属性:世人每以针灸学术,久已失传。又有谓针灸家多守秘密,靳其术而不传,此皆未悉针灸学之甘苦,是以有 
此想当然之说耳。无论何种学术,凡可以文本相传者,多属其中之糟粕。若其精华所在,绝非文本可以相传。 
其中之曲折奥妙,非由耳提面命不可,甚至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孟子所谓大匠诲人,能与人规 
矩,不能使人巧。非故靳其术而不传,实有千言万语,而不能领略一二者。即孟子之所谓巧,乃学术之精华 
也。针灸之学,精华多而糟粕少。所以数千年来,能得其真传者,一代不过数人,职此故也。 
即以文本可传者而论,似乎《内经》、《难经》所有之文本,即由上古相传而来,必无谬误,无如五 
代以前,印书之学,尚未发明,各种书籍皆有手抄,甚为难得。又易错落舛误,一经世乱,往往焚毁无遗, 
此相传之一难也。秦汉以上,各种学术率以口耳相传,未能笔之于书,人存则学存,人亡则学亦亡,此相 
传之二难也。有此二难,是以上古学术,存于今者,十不逮一,并非故守秘密,靳而不传也。 
针灸一道,首重经络穴道,次即手法针法。如《灵枢》、《素问》、《难经》等书,皆为针灸家之 
祖籍。数千年来,无能出其范围,但某经某穴、主治某病、即已略而弗详。至某穴应如 
何下针,某病应如何寒温补泻,更不得其要领,何也?考《内 
经》、《难经》而外,专论经络穴道及主治病症者,据《隋书经籍志》尚有《明堂孔穴》五卷、《明堂孔穴 
图》三卷。《唐志》有《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一卷、《黄帝十二经明堂 
偃侧人图》十二卷、《黄帝明堂》三卷。又隋之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杨元孙《黄帝明 
堂》三卷,皆足以补《内》、《难》之不足。无如今世一字无存,如但守《内经》、《难经》,即各经穴 
道,尚不能备,何论其他。 
幸有晋人皇甫士安,当汉魏经籍散亡之后,以上各书尚未残缺,得以搜罗纂辑。着为《甲乙经》十二卷, 
垂示后人。至今学针灸者,能知某经有若干穴,某穴确在某处,某病宜取某穴,及各穴应如何下针,皆以 
《甲乙经》为根据,除此以外,更无可考。是以《甲乙经》之有功于医,直与《内经》、《难经》并垂 
不朽。针灸家更宜奉为金科玉律,不可不熟读而深究也。 
由晋宋以迄隋初,百数十年之间,大乱迭兴,学术道丧,医学尤荒。除王叔和之《脉经》、葛洪之《肘 
后方》、褚澄之《褚氏遗书》、巢元方之《病源》以外,更无他种医书流传。针灸之书,更无有起而述之者。 
至唐初孙思邈真人着《千金方》,始稍稍论及针灸,而王焘着《外台秘要》,即以针灸为绝无所用,惟 
于六朝人之方剂,则广收博采,一字不遗。因此有唐一代,谈针法者绝少,《内》、《难》、《甲乙》 
之学,至此几乎失传矣。史虽盛称狄梁公脑后下针,赘疣立坠,仅堪播为美谈,并无一字 
撰述,此则深可痛惜者也。 
赵宋崛兴,居然为医设学,定考医程序,造就医学人才。命林亿、高保衡等,校正《内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等书传世,官家着有《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诸书,嘉惠医林。于针灸一科,并 
极留意,朝廷以世传针砭之法,方术不同,易滋讹舛,于是命尚药奉御王唯一等,考求古代明堂气穴经 
络之说,铸有铜人二具,天圣五年十月制成。奉诏一置医官院,一置大相国寺仁济殿。又命纂集旧闻,订正讹 
谬,着为《铜人 穴针灸图经》三卷,刊刻颁布,俾资遵守。前代失传之《明堂图说》,至是始复传于世。 
凡读《内》、《难》、《甲乙》者,可以有所考镜矣。 
又据周密《齐东野语》云∶舅氏章叔恭, 襄州日,尝获铜人背面二器,相合则浑然全身。后由赵南仲 
归之内府,叔恭尝写有铜人背面二图云云,则宋时内府铜人不止王唯一所制一种。王制之铜人,当为全身, 
故可分置二处,此为两面相合而成,不知何时何人所作,其异同优劣如何,俱不可考。即章叔恭所绘之 
图,亦不可得见,至为可惜,今言孔穴图者,惟《铜人 穴图经》略存梗概耳。 
王唯一所制,章叔恭所绘,皆只有正背二面,侧伏尚不完全。惟世传《明堂灸经》所绘之图,兼及侧面 
伏面,足补两种铜人之不足,益可宝贵。惟此书不题着书人姓名,惟题西方子撰,想系宋之高人隐士,精于 
灸术,不屑以医著名者之所为也。 
元明之间,针灸之学益微,历代传习不废者,只有席氏一家。考明陈会着有《神应经》一卷,卷首列有 
宗派图,称梓桑君席宏达得针灸真传,世世专精,九传而至席华叔,十传而至席信卿,十一世始传于陈会。 
会即广传其术,共授二十四人,得其真传者有二人,一为康叔达,一为刘瑾。书中有席宏达传授誓词, 
谓传道者必盟天歃血,立誓以传,当于宗派图下注其姓名。如或妄传非人,私相付度阴有天刑,明有阳谴云 
云,此针灸家誓守秘密之明证。但《内经》即有勿传非人之语,当以针法易习难精, 
深恐无识之徒,得其皮毛,肆意图利,贻害病患,故郑重传授,借以垂戒耳。 
明季大江南北,以针名世者,尚有二家。一为姑苏凌汉章,其于周身穴道,不须按揣,隔衣针之, 
亦百不失一,所谓目无全 
牛者也。一为六合李千户,针法亦极精,但其按穴必须去衣折量,先以墨点记其应针之穴,然后下针。其术不 
同,而神乎其技,则初无二致,人谓其异曲同工。 
元明之间,有一秘密之针灸书,得之者视如枕中鸿宝,名曰《卫生针灸元机秘要》。万历中太医院官杨继 
洲得其书,谓当公之于世,乃为之补辑刊刻,易其名曰《针灸大全》。同时有高武者,着有《针灸聚英》、 
《针灸节要》诸书。凡历代相传之针法灸法,及针灸家之备歌各赋,多搜括无遗。元王国端之《扁鹊神 
应针灸玉龙经》,亦多录私相传诵之歌括歌赋。盖皆热心针灸学,惟恐古法失传,同抱一普及公开之思想者也。 
吾师黄石屏先生为人治病,亦隔衣下针,无须留意揣量穴道,而自然百无一误。盖与明季凌汉章所传针 
法,为一脉相传,固由于周身穴道烂熟胸中,无须临时脱衣挨按,然其随手下针百无一误者,另有取穴准确之 
法,较之脱衣挨按,尤为迅速。故鄙人平生治病亦遵吾师之法,隔衣下针,并非故为所难,亦由习之 
既久反较脱衣为易。此等处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将来实习时,吾师所传隔衣下针之法,当可望其普及也。 
习针科者,对于晕针及吸针之解法,务宜讲明有素,庶不致临事仓皇。晕针固险,而吸针尤险而危。昔 
朱丹溪有一门人,为病者用针,针为气所吸,牢不可拔,而吸入甚速。其人急趋丹溪 
求教,丹溪闻之变色曰∶吾不能解,惟速求可久先生。葛至,急于他穴下一针,其吸入之针,应手射出。 
可见针法自有真传,到此紧要关头,丝毫不容假借矣。 


二、医经录要
属性:《汉书艺文志》医经者录凡七家,二百一十六卷。计《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 
篇》二十五卷。今传于世者,只《灵枢》九卷、《素问》九卷,合为《黄帝内经》十八卷,扁鹊《难经》 
二卷。其余各家,久已湮没失传。尝谓医经传自上古,其时方剂未兴,所赖以治病者,惟恃针灸而已。古圣针 
灸之术,存于今之《内》、《难》两经者,已十不逮一。居今日而讲求针灸之学,断未有不读《内》、 
《难》,而能洞悉原委者。以《内》、《难》诸经为一切针法所自出,方脉家尚在必读,针灸家更不可不详 
考贯通。但今之习针灸者,如责其先读《内》、《难》诸经,未有不望洋而叹。兹择其最关重要,为针灸家 
所万不可不知者,于《内经》选录数篇,《难经》则录自六十二难以后二十条,为学人立一基础,较之毫 
无根底,以讹传讹者,固有天壤之别。倘由此而探本寻源,推求经义,其造诣更未可限量也。 

二、医经录要
(一)《灵枢·经脉》篇
属性:此篇为医学之大本原,无论方脉针灸两家,皆不可不熟读深思,心知其意。凡人身脏腑经络,如何贯 
通,如何联系,十二经之界限起止,以及分经辨症之所以然,皆历历分明,丝毫不紊。非上古之神圣,何由推 
测而知。针灸家如不读此篇,非但不知辨症,且亦无从下手,真乃针灸家之金科玉律,万不可不读之大文也。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 
尽闻其道。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 
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 
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 内,行少阴心主 
之前,下肘中,循 
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 
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 臂内 
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 
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 
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 
廉,上 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 
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 
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 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 
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 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 
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 
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是动则病洒洒振寒, 
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 
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 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 
鼽衄,口 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 
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 
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 
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 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 
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 
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胆,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 
大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 
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