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月出天山 >

第29部分

明月出天山-第29部分

小说: 明月出天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次太子一行是来针对郑芝龙的,就有好戏看啰!”毛可为幸灾乐祸道。

    张肯堂皱了皱眉头,敲敲桌子“毛大人,慎言!再怎么说都是太子和郡王,不可不敬!”

    毛可为老脸一红,连忙说道“是,是!下官失言了!”

    “但是,连皇上都拿郑芝龙没办法,太子和王爷会有什么办法能搞定郑芝龙?”三人不禁又陷入了沉思。

    “就凭我这三寸不烂之舌!”钦差行辕里,朱慈烺也在问周仁远同样的问题。周仁远答道。

    “怎么?四叔就凭一番话语就能说动郑芝龙?”朱慈烺很是不解。

    周仁远笑笑“我早就研究过郑芝龙这个人,他出身海盗,当年在海上叱咤风云,兵多将广,凭他的实力完全可以在海外自己建国,可是他为什么会接受诏安?”

    “为何?”朱慈烺眼里满是好奇。

    “说到底他常年漂泊海外,他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落叶归根,荣归故里。他在乎的是为自己和郑氏家族博得一个好前程,能够风风光光地回到大陆,光宗耀祖。”周仁远喝了口茶,看着朱慈烺。

    “可是他现在已经是总兵了,割据一方,要钱有钱,要官位有官位,应该说是功德圆满了。他凭什么还会听你我的?”

    “人嘛只要有所求,必定有弱点!总兵算什么?这大明大大小小的总兵不下十几位,凭他郑芝龙的实力当上总兵就满足了?再说他连一个爵位都没有,虽说爵位只是种荣誉,但是你看着大明开国以来多少文官武将拼了命的要挣个爵位传给子孙。”

    “可是我们并没有旨意可以封他爵位啊!”

    “我们当然没有!不过我们可以给郑芝龙看到封爵的希望,只有他一看到希望,心里必定会松动的。”

    周仁远和朱慈烺谈完话一看时间尚早,换上便服,便带着墨竹,沈铁山和几个侍卫出了钦差行辕,向街上走去。

    “墨竹,这两天的功课可曾拉下?”周仁远边走边问墨竹。

    墨竹苦着脸道“王大人临行前给我安排太多功课了,认字真是辛苦,不过我现在会读《千字文》了!”

    “嗯!”周仁远点点头,“有长进了,你要知道在我身边一定要会识字,将来还要会写文章。哎—说起来都怪我,也是我以前没有做好表率,没好好带你,要不然早几年送你进王府宗学,你早就可以有秀才的学问了!”

    “不…不!小王爷,这不怪您!都是小的愚钝,小的一定会刻苦学习,不让您失望!”墨竹连忙答道。

    周仁远笑着摸了摸墨竹的头,“好!有志气!”

    沈铁山和其他几个侍卫都早已知道周仁远对下人是相当温和,没有架子,更不要说墨竹从小便是周仁远的玩伴,周仁远对他是爱护有加。

    朱慈烺却是一愣,在宫里不要说服侍他的太监,即便是几个弟弟妹妹他也不敢做这样的举动,他自幼被灌输的就是君君臣臣的等级观念,其实他现在还是半大的孩子,所以周仁远的出现对他来说既像能教授他不一样知识的老师,更像一个邻家温和的兄长,虽然周仁远是他的堂叔。他不禁有些羡慕墨竹了。

    福州大街上,竟然有很多外国人在逛街,白种人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皮肤微黑的吕宋人和暹罗人,还有rb人和朝鲜人。朱慈烺一行人看到这么多的外国人既好奇又有点紧张。

    朱慈烺微笑着为他们解说:“你们看这个穿和服的是rb人,也就是我们说的东瀛人,那个带笳帽的是朝鲜人,那些皮肤黑黑的是吕宋人,那个头发有辫子的是暹罗人,不过那几个白人我知道他们是弗朗机人,不知道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

    “哟呵!这位公子见识不错,竟然能知道葡萄牙和西班牙。”边上路过的一个挎着腰刀英气勃勃的少年郎说道。“难道你也曾在海上游历过。”

    周仁远一看他身后还有几个家丁模样的人,肤色黝黑,体格健壮,都配着腰刀,一看就是常年在海上杀戮过的。

    沈铁山和几名侍卫连忙挡在了朱慈烺和周仁远身前。周仁远见这位少年郎病无恶意,挥挥手示意他们退下。笑道“哪里?哪里?在下只听人说过,哪里在海上游历过,不过我还真想乘船看看一望无边的大海,三国曹孟德有诗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如能一观沧海,我等就不虚此行了。”

    “公子说的不错,只有在海上才能显出我男儿豪情。郑森佩服!”少年郎夸奖道。

    “什么?你叫郑森?郑总兵的长子?”周仁远心里狂喜,这郑森就是后来的郑成功,周仁远一直想找个机会接触一下郑成功,谁知今天在大街上碰见了,天助我也!

    “在下正是郑森,莫非公子认识在下?”郑成功奇道。

    “以前不认识,现在不就认识了吗?哈哈……”周仁远笑道。

    郑成功被他诙谐的回答逗笑了,也哈哈大笑道“这位公子真是风趣。看几位气质不凡,不是官宦子弟就是大富之家。说吧,你想做什么买卖,我可以帮你们,我只要在我父亲面前说一声,保你们生意兴荣,一本万利。谁叫咱们这么投缘呢?”

    “少将军,爽快!咱们找块地好好聊聊?”周仁远见郑成功已经上钩了,连忙使个眼色给朱慈烺。

    朱慈烺虽然不知道他结交郑成功的目的为何,但也连忙配合道“就是,我们家有的是银子,就是找不到好的生意,这不我兄长和少将军一见如故,趁热打铁,咱们几个找个好点的茶楼边喝茶边聊天。”

    “这……”郑成功有些迟疑,他本来是出来买东西的,过两天就是她母亲细川氏三十六岁的生日,他想今天买样礼物作为送个她母亲贺寿的,“好吧,既然咱们有缘,咱们去迎风楼坐坐。”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七章 桂王决策() 
桂王府议事厅,总兵何海龙带着大大小小的一班武将正在厅里等候朱常瀛,武将们交头接耳,不知道今天桂王叫他们前来所为何事,而知府聂云海和锦衣卫千户杨金川则坐在那里闭目沉思。

    聂云海最近心里很烦躁,自从周仁远远赴京城后,自己的女儿聂芷若便茶饭不思,也不出去逛街,整天呆在闺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不,前两天听说王妃的侄女王小姐还活着并且还来到了桂王府,自己的宝贝女儿突然像被踩了尾巴的兔子,在家里神神叨叨的,非要上王府来见见王家小姐,要不是自己的夫人发火阻止了她,要不然自己的这张老脸往哪里搁?上次叫自己的夫人来探探马王妃的口风,却没有结果,哎—看来还得自己出面找桂王谈才行,女人办事真不牢靠。

    杨金川也很迷茫,桂王今天明目张胆叫自己这个锦衣卫千户来和这帮衡州的文武官员一起议事,到底是唱的哪出戏。远在京城的锦衣卫都督骆养性前些天被皇帝申斥,贬官三级调到sd任锦衣卫佥事去了,据说他包庇南都的勋贵侵占百姓良田,而始作俑者就是桂王府的小王爷,现在被封为永明王。

    锦衣卫的消息还是蛮灵通的,周仁远在京城和南京的所作所为瞒不过锦衣卫的耳目,再则南京的锦衣卫还出了大力气。现在南京的锦衣卫千户童海川因为这份功劳被调往京城担任了指挥同知,升了两级。杨金川与童海川也算是老朋友,知道这些年因为他为人豪爽,很受下属爱戴,却不善逢迎上官,不被骆养性赏识。

    如今这两人一饮一啄,真是世事难料啊!杨金川想到此处,睁开了双眼看着这厅里的各色人等,这些本应都是朝廷的武将,按照道理说无论是这些武将或者是桂王都不应该私相接触,更别说像如今的公然登堂入室了,这是犯了朝廷的大忌的啊!

    但现在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有意识地忽视掉这个事实,这叫自己这个锦衣卫千户如何在衡州自处,自己已经倍衡州官场边缘化了,自己的前途在哪里?他一时间找不到答案。

    “王爷到!”门外的太监杨守春喊道。厅里众人连忙起身迎接。

    朱常瀛面带笑容向众人示意,后面紧跟着朱由楥和王夫之。王夫之进门时扫了一眼杨守春,自己临行前周仁远叫他回来后秘密调查杨守春,他不知道什么原因,周仁远也没说缘由。

    众人看到王夫之心里都吃一惊。心里嘀咕道“王大人不是随小王爷去京城了吗?怎么回来了?难道小王爷也回来了?怎么没见着他的人影?”

    朱常瀛看到大家惊讶的眼神,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微笑着示意大家坐下。待众人坐定,朱常瀛缓缓说道“各位都是我衡州带兵的将领和地方上的父母官,当然杨千户也在我们衡州待了数年也算是衡州的官员。”众人一听这王爷话里有话啊,句句不离衡州,然道衡州有大事发生?

    “四儿离开衡州之前就对大家说过,衡州免不了一场大战,他离开之前就叫各位将领各司其职,本王原本以为他最多月余便可返回衡州主持衡州的事务,但是蒙天子恩赐,他上月随太子南巡了,一时赶不回来,所以大小事宜本王和世子不得不代劳一番。”朱常瀛继续说道。

    “什么,小王爷陪太子南巡了?这真是莫大的荣宠啊!”众人一阵感叹,不觉交头接耳起来。

    “请大家静一静,请大家听我父王把话说完。”朱由楥连忙制止道。

    “四儿虽陪在太子身边,但是对衡州常常挂念,尤其对诸位更是满怀期待或者说是也有点担心。”朱常瀛笑道。

    众人心里又是一惊,都露出紧张之情。

    “各位不用这么紧张,也许他担心的是我这个当老子的不把他说的话当回事,这不把王主簿派回来监督我!”朱常瀛见气氛有点紧张,连忙说笑道。众人哈哈大笑。

    王夫之尴尬地连忙说道“不敢!不敢!”

    朱常瀛挥挥手,不以为意,正色道“诸位,刚才我说王主簿来监督本王虽说是一半玩笑话,但是另一半却是实话,王主簿不光要监督本王,更重要的是要监督各位!”

    众人心头一紧,“我想诸位都清楚,说到这对眼下天下的见识和眼界,诸位和本王都比不上四儿和王主簿。不知大家同意否?”朱常瀛眼光扫向众人。

    “是!是!小王爷和王大人都是人中龙凤,我辈翘楚!”众人都点头回应道。

    朱常瀛满意地点点头,“前两天四儿叫王主簿带回来一封信,请求本王做出几项有关衡州的重要决定,所以本王叫诸位前来议一议。”众人见要进入正题了,都屏气凝神听着朱常瀛接下来的话语。

    “大家都知道,上月底张献忠的二十万大军已经攻破襄阳,所以张献忠大军接下来便会一路南下,接下来便是武昌,长沙和我衡州,这也正是四儿离开之前说的,虽说现在有左良玉的与张献忠对峙,但是指望左良玉大家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大家说怎么办吧!”

    何海龙一帮将领开始小声交谈起来,张献忠的军队已经进入hb兵指hn是必然的事情。左良玉拥兵自重,连皇帝都指挥不了他,而且他的军队军纪太差,已经吃了几个败仗了。将来保卫hn保卫衡州也是靠不住的。

    “启禀王爷,我衡州军两万精锐守城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再说现在军械司在罗—罗什么顾问?”何海龙一时想不起来,“罗斯特!”副将连奎胜在旁边小声提醒道。

    “对,罗斯特顾问的指导下,火炮和火铳的威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请王爷放心,我们必定能保住这衡州城。”何海龙坚定地说道。

    其余将领纷纷点头,现在军械司的工匠每月可生产一百把自生火铳,四门红衣大炮,十门弗朗机小炮。本来产量还可以提高,但是一是罗斯特要求很高,要质不要量,二十造这些火器需要大量的精铁,可惜附近矿山很难找到高质量的精铁。这也是目前制约衡州军火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朱常瀛点点头,“那士兵的士气如何?”“回禀王爷,自从军法官进驻军队后,军队面貌也焕然一新,违反军纪的情况越来越少,士气高昂。这都是马承祖将军的功劳。”何海龙知趣地把功劳给了马王妃的兄长马承祖。

    “承祖做事稳当,我自然放心,但是没有你何总兵和众位将军的支撑,他做事也不会这么顺利,你们的功劳本王会一并记在心上。”朱常瀛当然知道什么时候该给这些将领一些甜枣。众人大喜,连忙拜谢。

    “对了,聂知府,不知衡州的民生最近如何?”朱常瀛转向聂云海,其实朱常瀛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