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贞观政要 >

第7部分

贞观政要-第7部分

小说: 贞观政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今委之以职,则重大臣而轻小臣;至于有事,则信小臣而 
疑大臣。信其所轻,疑其所重,将求至治,岂可得乎?又政贵 
有恒,不求屡易。今或责小臣以大体,或责大臣以小事,小臣 
乘非所据,大臣失其所守,大臣或以小过获罪,小臣或以大体 
受罚。职非其位,罚非其辜,欲其无私, 求其尽力,不亦难 
乎?小臣不可委以大事,大臣不可责以小罪。任以大官,求其 
细过,刀笔之吏,顺旨承风,舞文弄法,曲成其罪。自陈也, 
则以为心不伏辜;不言也,则以为所犯皆实。进退惟谷,莫能 
 自明,则苟求免祸。大臣苟免,则谲诈萌生。谲诈萌生,则矫 
伪成俗。矫伪成俗,则不可以臻至治矣。 
     又委任大臣,欲其尽力,每官有所避忌不言,则为不尽。 

… 页面 40…

贞观政要                                                                ·37· 

若举得其人,何嫌于故旧。若举非其任,何贵于疏远。待之不 
尽诚信,何以责其忠恕哉!臣虽或有失之,君亦未为得也。夫 
上之不信于下, 必以为下无可信矣。若必下无可信, 则上亦 
有可疑矣。《礼》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 
劳。”上下相疑,则不可以言至治矣。当今群臣之内,远在一 
方,流言三至而不投杼者,臣窃思度,未见其人。夫以四海之 
广,士庶之众,岂无一二可信之人哉?盖信之则无不可,疑之 
则无可信者,岂独臣之过乎?夫以一介庸夫结为交友,以身相 
许,死且不渝,况君臣契合,寄同鱼水。若君为尧、舜,臣为 
稷、契,岂有遇小事则变志,见小利则易心哉!此虽下之立忠 
未有明著,亦由上怀不信,待之过薄之所致也。 岂君使臣以 
礼,臣事君以忠乎!以陛下之圣明,以当今之功业,诚能博求 
时俊,上下同心,则三皇可追而四,五帝可俯而六矣。夏、殷、 
周、汉,夫何足数!” 
     太宗深嘉纳之。 
      贞观十六年,太宗问特进魏征曰 :“朕克己为政,仰企前 
烈。至于积德、累仁、丰功、厚利,四者常以为称首,朕皆庶 
几自勉。人苦不能自见,不知朕之所行,何等优劣?”征对曰: 
 “德、仁、功、利,陛下兼而行之。然则内平祸乱,外除戎 
狄,是陛下之功。安诸黎元,各有生业,是陛下之利。由此言 
之,功利居多,惟德与仁,愿陛下自强不息,必可致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 :“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 
多乱,何也?”司空房玄龄曰 :“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 
贵,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太宗曰: 
 “公意推过于主,朕则归咎于臣。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藉祖 
父资荫遂处大官,德义不修,奢纵是好。主既幼弱,臣又不才, 
颠而不扶,岂能无乱?隋炀帝录宇文述在藩之功,擢化及于高 

… 页面 41…

贞观政要                                                                ·38· 

位,不思报效,翻行弑逆。此非臣下之过欤?朕发此言,欲公 
等戒勖子弟,使无愆过,即家国之庆也。”太宗又曰:“化及 
与玄感,即隋大臣受恩深者子孙,皆反,其故何也?”岑文本 
对曰 :“君子乃能怀德荷恩,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古 
人所以贵君子而贱小人。”太宗曰:“然。” 

… 页面 42…

贞观政要                                                                ·39· 

                              择官第七 

      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致治之本,惟在于审。 
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故《书》称 :‘任官惟贤才。’又云: 
  ‘官不必备,惟其人。’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 
纵多亦奚为? 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 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 
也。《诗》曰:‘谋夫孔多,是用不就。’又孔子曰:‘官事不摄, 
焉得俭?’且‘千羊之皮, 不如一狐之腋。’此皆载在经典, 
不能具道。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 
卿宜详思此理,量定庶官员位。”玄龄等由是所置文武总六百 
四十员。太宗从之,因谓玄龄曰:“自此倘有乐工杂类,假使 
术逾侪辈者,只可特赐钱帛以赏其能,必不可超授官爵,与夫 
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遣诸衣冠以为耻累。”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杜如晦曰 :“公为仆射,当助 
朕忧劳,广开耳目,求访贤哲。比闻公等听受辞讼,日有数百。 
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贤哉?”因敕尚书省,细碎务皆 
付左右丞,惟冤滞大事合闻奏者,关于仆射。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 :“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至 
夜半不寐。惟恐都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故于屏风上录其姓 
名,坐卧恒看,在官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朕居深宫之中, 
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 
得人。” 
      贞观二年,太宗谓右仆射封德彝曰 :“致安之本,惟在得 
人。比来命卿举贤,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 

… 页面 43…

贞观政要                                                                ·40· 

卿既不言,朕将安寄?”对曰 :“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 
有奇才异能。”太宗曰:“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 
不借才于异代。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 
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德彝惭赧而退。 
      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 :“比见吏部择人, 
惟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 
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如何可获善人?”如晦对曰 :“两汉取 
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 
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 
而已。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太宗乃将依汉 
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将行世封事,遂止。 
      贞观六年,太宗谓魏征曰 :“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 
不可造次即用。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 
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 
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 
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征对曰 :“知人之事,自古为难,故 
考绩黜陟,察其善恶。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 
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 
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但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 
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曰 :“治天下者以人为本, 
欲令百姓安乐,惟在刺史、县令。县令既众,不可皆贤,若每 
州得良刺史,则合境苏息。天下刺史悉称圣意,则陛下可端拱 
岩廊之上,百姓不虑不安。自古郡守、县令,皆妙选贤德,欲 
有迁擢为将相,必先试以临人,或从二千石入为丞相及司徒、 
太尉者。朝廷必不可独重内臣,外刺史、县令,遂轻其选。所 
以百姓未安,殆由于此。”太宗因谓侍臣曰 :“刺史朕当自简 

… 页面 44…

贞观政要                                                                ·41· 

择;县令诏京官五品已上,各举一人。” 
      贞观十一年,治书侍御史刘洎以为左右丞宜特加精简,上 
疏曰 :“臣闻尚书万机,实为政本,伏寻此选,授任诚难。是 
以八座比于文昌,二丞方于管辖,爰至曹郎,上应列宿,苟非 
称职,窃位兴讥。伏见比来尚书省诏敕稽停,文案壅滞,臣诚 
庸劣,请述其源。贞观之初,未有令、仆,于时省务繁杂,倍 
多于今。而左丞戴胄、右丞魏征并晓达吏方,质性平直,事应 
弹举,无所回避,陛下又假以恩慈,自然肃物。百司匪懈,抑 
此之由。及杜正伦续任右丞,颇亦厉下。比者纲维不举,并为 
勋亲在位,器非其任,功势相倾。凡在官寮,未循公道,虽欲 
 自强,先惧嚣谤。所以郎中予夺,惟事咨禀;尚书依违,不能 
断决。或纠弹闻奏,故事稽延,案虽理穷,仍更盘下。去无程 
限,来不责迟,一经出手,便涉年载。或希旨失情,或避嫌抑 
理。勾司以案成为事了,不究是非;尚书用便僻为奉公,莫论 
当否。互相姑息,惟事弥缝。且选众授能,非才莫举,天工人 
代,焉可妄加?至于懿戚元勋,但宜优其礼秩,或年高及耄, 
或积病智昏,既无益于时宜,当置之以闲逸。久妨贤路,殊为 
不可。将救兹弊,且宜精简尚书左右丞及左右郎中。如并得人, 
 自然纲维备举,亦当矫正趋竞,岂惟息其稽滞哉!”疏奏,寻 
以洎为尚书左丞。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 :“朕闻太平后必有大乱,大 
乱后必有太平。大乱之后,即是太平之运也。能安天下者,惟 
在用得贤才。公等既不知贤,朕又不可遍识,日复一日,无得 
人之理。今欲令人自举,于事何如?”魏征对曰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且愚暗之人,皆矜 
能伐善,恐长浇竞之风,不可令其自举。”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征上疏曰: 

… 页面 45…

贞观政要                                                                ·42· 

      臣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 
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万国咸宁,一人有庆, 
必藉忠良作弼,俊乂在官,则庶绩其凝,无为而化矣。故尧、 
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元、凯翼巍 
巍之功,周、召光焕乎之美。然则四岳、九官、五臣、十乱, 
岂惟生之于曩代,而独无于当今者哉?在乎求与不求,好与不 
好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 
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 
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况从仕者 
怀君之荣,食君之禄,率之以义,将何往而不至哉?臣以为与 
之为孝,则可使同乎曾参、子骞矣;与之为忠,则可使同乎龙 
逄、比干矣;与之为信,则可使同乎尾生、展禽矣;与之为廉, 
则可使同乎伯夷、叔齐矣。 
     然而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 
故也。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贵 
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 
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 
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 
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矣。故《说苑》曰 :“人臣之行,有六 
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何谓六正?一曰萌芽未动, 
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预禁乎未然之前, 
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尽意,日 
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 
此者,良臣也。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 
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四曰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 
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饮食节俭, 

… 页面 46…

贞观政要                                                                ·43· 

如此者,贞臣也。六曰家国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 
面言主之过失,如此者,直臣也。是谓六正。何谓六邪?一曰 
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浮沉,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 
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 
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 
谀臣也。三曰内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 
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 
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四曰智足以饰非,辩 
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谗臣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