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盟巧酰哟酥跫际跻泊诮稀S醚锹橹嫉募际跻灿薪剑辜滗剑╤uàn换)纱,天明即织成布,叫做“鸡鸣布”。造船业 江南多水,自古以来重视造船业。三国以后,南方的人口增多,经济发展,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内河有较小的船只往来运输,海上有巨型船只远航各地,或远达外洋,大船载重可达二万斛。刘宋时,荆州作部已能“装战舰数百千艘”①。侯景之乱时,出战舰千艘②。可见当时江南船只之多。造纸业 南方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南方的造纸业的迅速发展。造纸的原料除用麻、楮(chǔ楚)皮外,还有桑皮、藤皮。三吴地区及剡(shàn善)溪(今浙江嵊县)、由拳(今嘉兴)等地产的藤纸,都很有名。由于造纸原料多了,造纸技术有提高,纸的产量增多。质量提高,成本降低,所以纸就代替了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3。商 业。国内商业 江南的商业也有发展。不过由于地主庄园很多,农村的自给自足的特点突出,使商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首都建康的商业最发达,城内有四个市,秦淮河两岸的市集很多。此外,江陵、山阴、成都、寿春、襄阳、番禺等,都是一方的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也是一方的商业中心。主要商品为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有粮食、绢、绵、纸、席、青瓷器、漆器、金银器、铜器、铁器、盐等,此外,还有玛瑙、琉璃③、玳瑁、香料等奢侈品,主要是供给贵族、官僚和大地主享用的。南方的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如赣江、湘江、沔(miǎn免)江(汉水)和郁水(粤江)及其支流,几乎遍布于南方各地,构成两大水运系统,把许多城市和乡村连结起来。海外贸易 东晋南朝时期的海外贸易相当发展,番禺是最主要的口岸,当时有载重二万斛的大船远航南洋各国,西经印度洋,远达天竺(今印度)、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波斯(今伊朗)等国。这些国家的海船也经常成批的前来。东晋末年(399年),高僧法显赴印度取经,去时自长安西行,经今阿富汗、巴基斯坦,至印度、尼泊尔。回来时,乘船赴狮子国,又到爪哇岛,本来可航行到番禺,因中途遭遇大风,于公元412年(义熙八年)漂到青州长广郡劳山(今山东青岛崂山)登陆。当时我国自西亚、南亚和南洋输入的商品主要有象牙、犀角、玳瑁、珠玑、琉璃、香料等,输出的商品以绫、绢、锦等丝织品和丝为主。南方和日本之间有海船定期往来。所经路线有南北两条。北线自长江口沿今山东半岛南部,经百济,到日本;南线自会稽东冶(今福建福州)出海,经夷洲(今台湾)之北、琉球,到日本。两国之间不仅有商品交换关系,刘宋时期,中国的一些织工、缝工、陶工随日本使者到了日本,对日本的纺织业、缝纫业、制陶业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复习题:*1。 “王与马,共天下”之说有什么政治含义?*2。 略述“淝水之战”前秦失败、东晋胜利的主要原因及这次战役的历史意义?3。 孙恩、卢循起义的原因是什么?4。应当怎样评价刘裕?5。什么是“封锢山泽”?* 6。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7。南方的主要手工业有哪几种?* 8。简述东晋南朝中外交通的状况。重要名词:* 祖逖* 桓温* 苻坚谢石谢玄孙恩卢循 *刘裕侯景*陈霸先法显侨置土断① 建邺:建兴元年(313年)因避愍帝司马邺讳,改称建康(今江苏南京)。 ① 依次见《晋书》之《王敦传》、《王导传》。 ② 依次见《晋书》之《王敦传》、《王导传》。 ①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之壤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 ①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 ①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 ②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 ③ 李雄称成都王,国号成。公元338年李寿(雄侄)改国号汉。 ④ 《晋书》卷九八《桓温传》。 ① 东晋都建康,军府在广陵,位于建康北,故称北府。 ② 《高僧传·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传》。 ③ 《集韵·模韵》:“苻,氐姓,本作蒲,至苻坚(按:应为苻洪)更改为苻。”旧读pú,今通读fú。 ④ 《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① 以上均引自《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① 《晋书》卷七五《刘惔传》。 ② 《世说新语·尤悔》。玄,玄虚、玄妙之意。《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③ 《晋书》卷八○《王羲之传》附《王徽之传》。 ① 《晋书》卷七五《范汪传》附《范宁传》。剪发,为僧。复除,免役。 ② 东南八郡: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 ① 《晋书》卷六四《会稽王道子传》。 ② 以上均见《晋书》卷一○○《卢循传》。 ① 以上均见《晋书》卷一○○《卢循传》。 ① 寒族:门第寒微的家族。亦称寒家、寒人。 ① 《宋书》卷一《武帝纪》。 ② 《宋书》卷四五《王镇恶传》。 ③ 《晋书》卷八五《诸葛长民传》。 ④ 《宋书》卷九四《恩幸传·序》。 ① 佾,乐舞的行列。天子用八佾,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① 《魏书》卷九七《刘裕传》附《刘骏传》。 ② 《南齐书》卷一《高帝纪》。 ① 齐郁林王萧昭业和海陵王萧昭文。 ① 《文苑英华》卷七五四何之元《梁典高祖事论》。抵文,即抵法,依法受刑。 ① 《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六《山南东道》五《荆州枝江县》。 ② 《宋书》卷五四《孔季恭等传·论》。 ① 《南史》卷七○《循吏列传·虞愿传》。虞愿任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① 《南史》卷三七《沈庆之传》附《沈攸之传》。 ② 《梁书》卷三三《王僧辩传》。 ③ 琉璃:璧琉璃的简称,亦作流璃、流离,各种天然有光宝石。
第三节 十六国北朝(317—430)(439—581)
西晋灭亡以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进入中原的北方各 族争夺统治权的战场。参与这一斗争的主要民族有匈奴、羯、氐、羌、鲜卑,史称“五胡”。建立的主要国家有一成(汉)、二赵、三秦、四燕、五凉、一夏,史称“十六国”。这一历史阶段史称“五胡十六国”①时期。其实参与斗争的民族在“五胡”之外,还有汉人和賨人,建立的国家还有代(北魏)、冉魏和西燕。自公元316年西晋灭亡以后的一百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一直是纷纷扰扰,没有宁日。北魏统一北方,开始了“北朝”时期。北朝时期是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一、十六国的兴亡
十六国时期,按照各国兴亡的先后,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 两赵、冉魏的民族仇杀
十六国时期的第一阶段是前赵、后赵、冉魏的相继统治时期(317—352年),共约三十六年。此一时期,这些统治者曾进行过残酷的民族仇杀。前赵 前赵原为汉国。公元318年刘聪死,刘曜夺得帝位,以长安为都城,改国号赵,史称“前赵”。刘曜非常残暴,他在永嘉五年(311年)攻破洛阳时,屠杀西晋官民三万余人,繁华壮丽的京师洛阳顿时变成一片瓦砾。他在建兴四年(316年)围攻京师长安时①,“京师饥甚,米斗金二两,人相食,死者太半。”②刘曜称帝之后,征战不已。“又发六百万功,营其父及妻二塚。下洞三泉,上崇百尺,积石为基,周回二里,发掘古塚以千百数,迫督役徒,继以脂烛。百姓嗥哭,盈于道路。”③关中又有瘟疫流行。前赵地区各族人民与匈奴贵族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很尖锐。后赵 后赵是羯人石勒建立的。石勒原是刘渊、刘聪的大将。在匈奴贵族互相争权之时,他的势力迅速发展。刘曜在关中建立赵国时,他于次年自立为帝,国号亦称“赵”,史称“后赵”,以襄国(今河北邢台)为都城。公元328年,石勒在洛阳大败前赵军,杀刘曜,灭前赵。石勒在他的统治区内采取了不少巩固、加强他的统治的措施。他很注意提高本族(羯)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作为他的基本依靠力量。如称羯人为“国人”,严禁称“胡人”;称汉人为“赵人”。又用羯人和其他北方民族人组成强大的禁卫军,由勒之侄石虎(石季龙)率领,作为基本军事力量。另一方面,石勒又注意笼络投靠他的汉族士人,把他们编成“君子营”,作为自己的幕僚。他用汉族士人张宾为大执法,总管朝政。他还在襄国设太学,选送将吏子弟受学。又下令各郡、国立学校,提倡尊孔读经。石勒虽未读书,但他“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④这些做法对拉拢汉族地主、士人起了一定的作用。石勒杀人是很多的,可是石虎比石勒更加残忍暴虐。石勒死,石虎几乎全部杀光了石勒的妻子和儿子,其中包括了刚即帝位的石弘,还有主要大臣。石虎对于汉族人民更疯狂屠杀,残酷奴役。他在战争中,“降城陷垒,坑斩士女,鲜有遗类。”①他夺得帝位后,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大造宫殿,建台观四十余所。在邺北筑造华林苑和数十里的长墙,为运土石,征发近郡男女十六万口,车十万乘。又在长安、洛阳修造宫殿,征发劳动人民四十余万人。为运送材料而征发的船夫就有十七万人。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的。常以万数。石虎和他的统治集团都荒淫无耻。石虎下令各郡县,强选美女三万余人,置于后宫,其中有夫之妇九千余人,杀人之夫或妇女自杀者极多。贵族们乘机抢夺民女一万余人。公元348年,石虎的太子石宣杀其弟石韬,又欲杀石虎。石虎得知,杀宣,把东宫卫士十余万人发配凉州。卫士都是被征发来的农民,在去凉州的沿途受尽了虐待。其中的一万多人行至雍州(治今陕西凤翔),推举梁犊为首,发动起义,队伍发展到十万余人,攻破长安,东出潼关,又攻占洛阳、荥阳、陈留等地。次年,梁犊在荥阳战败被杀,起义失败。可是石虎也由于惊悸而病死。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帝位而互相残杀,帝位最后为汉人冉闵夺得,后赵亡。冉闵建国号魏,史称“冉魏”。冉魏 冉闵是汉族,其父瞻,是石虎的养子,冉闵很得石虎的信任。冉魏仍都于邺。冉闵为了巩固他的统治,一再挑起民 族间的互相仇杀。他在刚夺得帝位时,在邺宣布:“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②于是羯人纷纷逃出邺城,汉人在百里之内 的都往邺城内迁徙。冉闵又下令大杀羯人,凡杀一羯人的,即可 封官晋爵。羯人在一天中被杀的有数万口之多。前后被杀的贵贱、男女、老幼共约有二十余万口。后来凡是“高鼻多须”的,就遭滥杀。冉闵制造民族仇杀不仅未能巩固他的反动统治,相反的,境内更加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他才建国两年,即公元352年,前燕国君慕容儁(jùn俊)率军南下,攻破邺,冉闵被俘而死,冉魏亡。慕容儁自立为皇帝,国号燕,史称“前燕”。
2。前燕、前秦的兴亡
十六国时期的第二阶段,是前燕和前秦统治的时期(公元352—383年),共约三十二年。前燕 前燕贵族是鲜卑族的一支,姓慕容氏。慕容氏原居于今辽河流域。公元337年,慕容皝(huǎng恍)称燕王,以龙城(今辽宁朝阳)为国都,招徕中原地区的汉族流民,组织垦荒屯田。地租比率:用官牛者,民得收获物的十分之四,官得十分之六;用私牛者,对分。这里是比较安定的,中原地区的许多劳动人民逃到这里,带来了比较进步的生产技术,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经 济的发展。慕容氏灭冉魏后,迁都蓟(今北京城西南),五年后,又迁都于邺。后来,统治集团的生活日益腐朽,政治也渐趋黑暗。皇帝慕容皝有后宫四千余人,僮仆四万余人,穷奢极欲,日费万金。太傅慕容评极力搜刮人民的财产,强占田地,还封锢山泽,劳动人民乃至军队砍柴打水,都要纳钱。军队饮水要纳绢一匹,才可以取水二石。慕容评搜刮的钱绢,堆聚如山。贵族官僚们还大量的占有庇荫户,庇荫户的总数超过国家控制的户口,致使国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发都很困难。因此,前燕后期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日益发展,府库空虚,“三军莫有斗志”①。公元369年,前燕贵族内部又发生了激烈的斗争,贵族之一慕容垂投降前秦苻坚。苻坚以王猛为统帅,慕容垂为先锋,率步骑三万人进攻前燕,攻占洛阳,次年又以六万人大败慕容评四十余万人,后攻下邺,俘皇帝慕容皝,前燕亡。前秦 前秦是氐族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