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魔法妄想症 作者:既晴 >

第32部分

魔法妄想症 作者:既晴-第32部分

小说: 魔法妄想症 作者:既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是我用来误导警方的一颗重要的棋子。”
  “是这样吗?不过,”陈小江的声音依然十分平静,“医生,你知道吗?如果你没有让杜裕忠涉入本案,或许我还没办法轻易地从他在本案的作用,直接推断出你就是凶手。就是因为他的存在,我才立刻知道你行凶。你设法让他涉案,可以说是整件犯罪最大的败笔,根本就是在大声宣布自己就是凶手!”
  “哼……”
  “事实上,你即使要杀林浩山,也不见得一定要拉杜裕忠进来。你大可以找个悬崖!把林浩山直接推下去。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一定要害无辜的人涉案?”
  “整个计划是慢慢成形的……”
  “医生,你是聪明人。要重新拟定一个不牵涉别人、只和林浩山有关的犯罪,真的这么困难吗?”
  “我……我告诉你吧!”纵使陈小江语气温和,我还是感觉到他彷佛变成了犀利的猎犬,“你可能一辈子从来没尝过控制别人一生的滋味。如果你有机会去主宰别人的生命,你真的可以禁得起诱惑吗?”
  “你的意思是说,把杜裕忠拉进案子里来,只是为了满足你的诱惑?”
  我说得有气无力:“对我而言,控制一个人的心智表现,也算是医学研究的一种。”
  “所以,被安排跟杜裕忠住同一个房间的我,也在你的研究范围内了?”
  “你要这样说也行。”
  “也就是说,聪明才智与道德良知,你独高前者?”
  “你的问题太多了!不过,你可以想想艾萨克·牛顿。”其实我并不想解释太多,但我还是继续说,“他是个绝无仅有的科学巨人。然而,另一方面,或许你并不知道……他却也是个打压异己的恐怖分子。”
  “这是你做的案子。何必提到牛顿?”
  “没有牛顿的话,你能破案?”
  “没有牛顿的话,你无法实现这桩命案。”
  我不自觉叹了一口气。
  “陈小江,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知识的累积,永远比道德法律的坚持重要。”
  “鬼话连篇。”陈小江没有正面回答我,“说穿了,你贪图的还是钱,对不对?”
  “我没有!”
  “医生,你需要杜裕忠,是因为你需要一桩绑架案。”陈小江的态度遽然强硬,“单纯的谋杀案,凶手是拿不到半毛钱的。”
  “随你怎么说。”
  我双手的关节喀喀作响。我非常痛恨有人把我批评得那么鄙俗不堪,尽管我暂时无法反驳。
  “也许你很有头脑,设计了一个完美无缺的犯罪计划。我相信你确实有这个能耐。但是你仍然功亏一篑,那是因为你私欲作祟,所以才会暴露你的真面目……”
  “住口!你这个疯子!”
  “没错。”陈小江了无生趣地继续说,“在现今的医学定义下,我是疯子,所以我该进精神病院。不过,你要记住,在现今的法律定义下,你是凶手,所以——你该进监狱。或许会有那么一天,杀人者不需受刑,但我希望那时你已经死了。否则,我会尽一切努力让你离不开牢房。”
  “无论是绑架还是杀人,我都不会被判死刑,我很快就会出狱。你何必那么辛苦、那么坚持?”
  “你伤害了我的朋友。”
  唔,朋友?
  在这个案子里,我没有朋友。
  我回想起从童年到现在,我和别人的关系。我有父母、老师、同学,以及指导教授、上司、部属……但从来没有朋友这种关系。过去我拿到丰厚的奖学金、获得辉煌的学术地位,甚至还揪出四年前残害老人的连续杀人魔。这些事情,我都是一个人独力完成的,从来没有仰赖过什么朋友。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杜裕忠时,令我印象深刻。我看到一个和自己完全相反的人。我是个精神科医师,他是个精神病患。我这辈子单身独活,他这辈子被父母供养。我对世界贡献卓越,他对世界毫无用处。我内心充满定见,他易于任人摆布。
  可是,我们有一个共通点。我们都没有朋友。
  不,他现在交到一个朋友了。他的朋友居然是陈小江。这就是我被逮捕的原因?
  原来如此。陈小江在乎的也不全然是法律,而是朋友。
  “陈小江,我向你道歉。我不应该伤害你的朋友。”此刻,在我内心行之有年的某个价值观似乎崩塌了,“请你把原子笔还我,那是医院的东两,不是我的。我可以给你另外一样东西。”
  “是什么东西?”
  “为你作这次例行性诊疗,所使用的录音带。”我镇定地回答,“你也知道,现在还在录。”
  我按下办公桌上的录音机停止键。然后,我取出录音带,交给陈小江。
  “这卷录音带,原本是要拿来录你的病情诊疗过程的。结果录进去的,却是我的犯罪自白。现在我交给你,上面也就留下了我的指纹。你可以直接把它交给警方。免得警方把你当成疯子。”
  “医生,我接受你的道歉。”
  “那么……你……你什么时候要去通知警方?”
  “离开医院后,马上就去。”
  “请你把原子笔还给我,否则我没办法做完这次诊疗。”我想我快要失去说话的力气了,“这样,我才可以在你的诊疗报告写上——你的妄想症已经复原,以后也不必再回医院复诊了……”
  我伸出右手来,脸上尽可能挤出友善的笑容,准备向他握手。
  陈小江腼腆地望着我。
  “因为,你确实是一个名侦探。”


  …(完)… 





《魔法妄想症》名家谈


 
  
  
从A到A+

(杜鹃窝人/文)


    如果要在台湾找一个人,找一个看过最多次《魔法妄想症》这本书的人,那么大概敝人在下我,应该可以当之无愧吧!
  从《魔法妄想》在公元二000年创作时初稿的诞生、成长到完成,并且终于看着这部作品几经润饰后完整地出现;而鼓勇去参加“时报文学奖”时不幸未获青睐而落选,甚至还惨遭评审泄漏谜底。因此在气愤之余,作者既晴再加上的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友人(包括我在内),因此决定自费印刷出版一百本精装本,并且将之在网路上公开销售,让人有机会比较《魔法妄想》这本书是否真的不如那三本入围“时报文学奖”的作品!岂料这一百本《魔法妄想》的作品发表会竟然可以促成了台湾北、中、南各地许多推理迷之间的大串联,让一向彷徨且躲在角落,而怀疑自己是否永远只是曲高和寡者的推理迷,竟然在一夕之间找到了许多的同好,猛然发觉自己绝对不是孤独的。而这一切过程,我竟然都何其有幸地参与其中!
  我个人认为,《魔法妄想》是足以超越台湾当时创作推理侦探小说的水准一个世代以上的作品。但是在完成的当时,我个人对这本书仍感觉有所不足。毕竟以一个推理迷的严苛眼光而言,《魔法妄想》依然有生涩且不完善之处。当然我相信这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这只是既晴的第一本长篇推理侦探小说而已,并非十全十美。
  首先,由于当时参赛时的字数有所限制,因此很多细腻的情节和故事的铺陈只好忍痛舍去,这是很多参加台湾各种文学奖比赛作品的共同痛处,而“削足适履”的结果自然是伤痕累累了。其次,既晴于当时面临既要写出其在交通大学电机研究所的硕士论文且又要创作《魔法妄想》这本书,故在这种蜡烛两头烧的情势下,自然而然对于作品的细腻度的要求势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要求了。再则,以当时既晴的文学造诣,虽然说是“新铡初发,已见长才”,但是不能否认,则在整个文笔写作功力和情境布局能力方面,依然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
  因此,《魔法妄想》在当时的水准,虽然已经可以说是在台湾本土的侦探推理小说达到“前无古人”的地步,但是依然有令人不满之处,同时这也让我个人深深地引以为憾。
  如今,在既晴获得“皇冠百万小说大奖”后的两年此时,而且在众多推理迷的引颈期盼之下,既晴终于肯动手修改《魔法妄想》这本杰作,以其更加成熟的文风来赋予《魔法妄想》更深的层次和全新的生命,纵使非脱胎换骨,也应该是不似从前,因此既晴也以《魔法妄想症》为书名来做为一个区隔。这是“我的学弟”既晴他个人对于自己这四年在文学创作这条路上的自我肯定和重新挑战! 
  让我个人以一个资深推理迷的信誉“挂保证”,各位女士,各位先生,请看《魔法妄想症》!

  (杜鹃窝人,资深推理迷、藏书家,全球推理各流各派均能广纳并蓄,二十余年来的中文推理出版物无一漏失。并于《野葡萄文学志》定期发表推理书评。)


********************


读既晴的《魔法妄想症》谈发展台湾本土侦推文学的新希望和一些省思 
(余心乐/文)

  之一

  展卷读完全书第一部《证人》的前四章,我内心立刻产生一股被“震撼”的强烈感觉。原因有二。
  其一,由他的前作《考前计划》、《复仇计划》到眼前的这部《魔法妄想》,前后才不过短短的四、五年时光,笔下的创作功力和经营推理小说概念之深入,竟然会有如此神速的进步,其间的天壤之别,简直叫人目瞪口呆!
  其二,对于描写精神分裂者的深层世界,是如此的出神入化,能让读者随着作者的笔踪,同步坠入太虚,体验魔幻飘渺、如梦似魇的境状。这样高难度的处理与经营,极不容易;初翻书页乍看之下,这一部份读来有些费神且似乎与全案没有啥关系,实则是最高妙、最有意思的伏笔,打一开始便给读者许多另类的想像空间。在华文推理创作尚属首见,作者所展现的魔幻文字功力,不比近些年来时下许多报刊文学奖得主有所逊色。
  在论及既晴这部力作的种种优点之前,我想先谈谈侦探推理小说之所以会吸引人的道理。
  我总觉得,处于某种情境中的人,尤其在危疑震撼、动荡不安的境况下,其最直接的反应是,内心会涌现一连串的问题:接下去我该怎么办?整个事态会怎么发展?结局对我有利还是不利?这时,解答问题所需的资讯,是这个人最迫切需要的。他心层底处那股紧张的压力感能否消除,端视涌现的问题是不是获得满意的解答而定。此时此刻,资讯便成了稳定浮躁不安、解除压力的重要因素,人会想尽一切方法追寻有用的资讯,为眼前不安的境况提出解答。如果他的目的达到了,他会觉得十分欣慰,甚至于对自己的智慧感到得意而滋生成就感。
  阅读侦探推理小说,其产生乐趣无穷的过程,应与上述的说法相同。
  【中略一段】
  所谓“谜团”,明白说就是“疑题”。在整个故事进展过程中,如果不断涌现疑题(即案情的重重疑云、不可思解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那样、到底是谁?……等等),读者的心便会因为一直想知道答案而紧绷不懈,被紧张所攫掳。他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试着从情节的前后脉络与作者所提供的资讯(线索)去试着找寻解释,求出合理的答案。如果答案正确合理,则不管是否已经读到结尾的真相大白,他会有如释重担的松脱感,也就是内心的那股压力获得了舒解,甚至滋生自己智力获得肯定的成就感。这时,他的心情当然是愉快的,舒坦的。
  如果谜团一个接一个出现,也一波接一波地被书中的侦探或读者自己解破,读者的欣喜感当然就如同乘坐云霄飞车一般,奔荡于层层的惊与喜交错之间,乐趣无穷。
  读既晴的《魔》书,就有这样的体验与感觉。
  【以下略去】

  之二

  要想推理小说让人觉得好看,在情节的处理上就必需做到随时带给读者意外惊奇的效果。换句话说,便是要一路高潮迭起,不断抓住读者的一颗心。欲制造此等效果,主要靠作者精心设计谜团(疑题)的能力。制作谜团的方式很多,譬如在恪遵公平游戏规则的情况下,营构足以误导读者的“书写式诡计”,定会在故事结束时给读者一个目瞪口呆的惊愕。
  笔者个人认为,构成谜团的元素,主要可归类分成三个面向: 
  1、不可思议的行动之谜(如何)——即犯案者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干下好(坏?)事,让查案者无法理出一个头绪来?在这节骨眼上,有一般传统式“本尊与分身”的Alibi设计写法,以及犯罪者凭何本事执行几近不可能的高难度行动,如何误导一般人的常理判断,密室状况如何构成,无头尸为何还能像活人般行动……等等。相对的,侦探人物如何演绎推理,解出这些行为的逻辑性和实相,其过程便足以吸引读者废寝忘食、手不释卷了。
  2、事件的来龙去脉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