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魏延的种子三国 >

第180部分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180部分

小说: 魏延的种子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忠那么狠厉,高干就开始被动了。

    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又是世家陈留高家嫡子,自认为是世家贵胄,又是袁绍麾下有名的大将,不想丧命于无名下将,两马交错,战了十几个回合,他便想拨马逃窜。

    高干的马是西域大宛马的后裔,而马忠的马是河曲马,当高干拨马逃窜,马忠紧追不上,眼看高干就要逃出魏军的包围圈了。

    嘡啷一声巨响,高干手里的龙牙刀被突如其来的开山大斧砸落尘埃。

    高干亡魂皆冒,定睛去看,一员大将提着一柄硕大的开山大斧,横在他的面前,只见那大将身高九尺,腰大十二围,嘴唇甚大甚长,好似香肠,眼睛又大又阔,好似凤目,相貌甚为魁奇,便尖声叫道:“你是何人?!”

    那员大将瓮声瓮气道:“俺乃文长公麾下无双上将潘龙(复活的潘凤)是也,高干匹夫,还不快快下马受降!”

    高干还想拨马逃走,退路已被马忠封住,左右两边也有魏军将士围堵过来。

    正在高干惊慌失措之间,潘凤举起开山大斧,轻轻一拍,便把高干砸落马下。

    左右魏军将士飞驰过来,将高干牢牢捆住。

    马忠看了看一脸憨厚状的潘凤,心里涌出无限的羡慕嫉妒恨,这厮的运气真好,郭援和高干,都被他擒拿,这种狗屎运还有木有啊,也让我老马沾上一点。

    擒获高干以后,典韦、马忠等魏军骑兵将领便胁迫高干来招降那些袁军骑兵。

    那些袁军骑兵本来还想顽抗一下,怎奈山谷狭窄,骑兵的威力根本施展不起来,况且高干已被擒获,大势已定,形势比人强,除了少数死忠之外,大部分袁军骑兵不愿白白受死,都滚鞍落马,丢弃兵器,趴伏在地,接受魏军的整编。

    山谷里面的那些袁军步兵,刚一被伏击,他们根本看不出这两侧山坡到底埋伏了多少魏军,因为魏军将士都是头戴草环,身上盔甲战袍都是草绿色,跟那满山的苍松翠柏混为一体,让人感觉漫山遍野都是敌军,尤其是徐晃那一嗓子之后,一万多中央将士齐声大喝:“同是汉人,何必互残!缴械不杀,投降有赏!归顺中央,世代荣光!”

    齐声大喝在山谷里盘旋,回声增强了这些喊话的声势,让下面这些袁军兵们感觉魏军是用了四五万人来伏击他们。

    刚被伏击,那些袁军步兵就心惊胆颤,有的人往来的方向逃,说要撤退,有的人往去的方向冲,说去路已经被堵要杀出一条血路好逃命,因为高干指挥不力,这些袁军步兵越加混乱。

    这些袁军步兵中的弓箭手们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慢慢聚拢起来,张弓搭箭,予以还击,怎奈他们立在谷底,往高高的山坡上攒射,总是被山坡上的苍松翠柏挡住,或者被魏军弓箭兵前面的刀盾兵手里的木盾所挡,对魏军的弓箭手根本没有构成任何威胁,反倒是自己死伤殆尽。

    高干麾下的两万步兵里面仅有三千多弓箭手,这些弓箭手因为要背弓背着箭囊,身上没有披着重甲,只是披着皮甲,魏军四千弓箭手在前几轮的箭雨里首先都是问候那三千多袁军弓箭手,几轮箭雨以后,袁军弓箭手们已经没有人再敢站在那里,都学着那些兵油子们,趴在地上装死。

    缺乏弓箭手的空中打击的支持,那些不急着逃命、对袁绍还有一些忠心的袁军步兵们只得往山坡攀爬,赶上来跟魏军步兵对抗,怎奈何他们在过去的几天里,被高干驱赶着急行军,体力早就耗得差不多了,没等到了半山腰就手软脚软,连兵器都拿不稳。

    就在这时,山坡上还滚下来许多大石头小石头,往这些往山顶攀越的袁军兵们冲下去,当场又砸死一两千人。

    少数攀越上来尚有战斗余力,又幸运地躲过山上滚下来的势头的袁军兵,正遇到虎视眈眈的魏军枪兵。

    那些枪兵先是从背后抽出几支标枪。

    那些标枪都是坚硬的枣木杆上嵌着锋利的铁制枪头,都只有四尺长,靠着这些枪兵惊人的膂力甩将出去,少则穿透一个袁军兵的盔甲,多则将前后拥挤而来的几个袁军兵穿透,如同拿一根铁钎将几个青蛙串起来一样。

    魏延在认识到“三刀不如一箭,三箭不如一枪”,便在魏军的体系里,减少刀盾兵的人数,将枪兵的人数扩大,让每个枪兵背后都背上两杆标枪。

    在东汉末年,能用标枪作为武器的只有马超的兵团,传说是当年罗马三杰大战时其中一位失败,一直往东方退却,退到西凉,影响了西凉马超等人作战方式。

    魏延采纳标枪作为一种武器,主要考虑到,标枪跟弓弩相比,有三个好处,一是由于其自身重量大,尽管初速慢,但是在近处投掷时,准确度和威力还是不容小视的。尤其给敌人造成的心理震慑很大;二是同样由于其重量大,所以如果击中敌人的盾牌,会造成敌人活动不便,从而妨碍作战,如果抛掉盾牌,就会陷入缺乏防护的境地;三是成本和消耗工时比弓弩低,比较方便使用,训练较易,不象弓弩一样需要专业训练,而且标枪的铁头很细,在能够穿透敌人铠甲的同时,会迅速弯曲,即加强杀伤效果,又避免了敌人把它投掷回来。

    最重要的是,标枪弥补了短程攻击的盲区,当敌军靠近的时候,或敌军已经跟我军纠缠到一起的时候,我方弓箭手已经不方便出手的时候,枪兵便可以投出标枪,克敌制胜。

    因为魏延的这点考量,魏军的攻击顺序便变成霹雳车兵、步弩兵、步弓兵、骑兵、枪兵、刀盾兵,都是根据攻击的距离来定的。

    在大批静止不动的弓弩兵旁边,还流动着上百名弓弩兵,他们是根据敌方中高层将领的移动而移动,找准机会,便射杀敌方中高级将领。

    这支团队便是远程攻击军队里的精英部队,魏延就根据他们的行为特点,命名为狙击队,每一个师团只有一个狙击队,全部是弓兵、弩兵里面的精英,专门负责狙杀敌方头目。

第356章 【诈城】() 
高毅是高干的族弟,在高干军中担任屯长,手下管着四五百人,因为追随高干日久,多少经历过一些阵仗,遭遇埋伏,他不急不慌,连忙让人举起盾牌,向山坡攀爬,一边攀爬,还一边吆喝道:“兄弟们别慌,敌军人数并不多,我们镇定下来,冷静反击,我们还有胜的可能!”

    他这句话刚刚说完,一杆标枪投射在他的盾牌上。

    四尺多长的标枪扎在他的盾牌上,让他的行动有几分吃力,他就想侧过盾牌,拔去标枪,堪堪把他的脖颈暴露出来。

    一支弩箭噗嗤一声,不偏不倚地,射中他的脖颈,杨毅翻身倒地,气绝身亡。

    他手下那四五百人原本在他的指挥下,都一窝蜂地往山坡爬,可当他被弩箭射死,那四五百人六神无主,若干人厉声吼道“为屯长报仇”,却又被几只突如其来的羽箭射翻在地。

    如此这般,高干麾下这两万步兵里面那些胆敢露头出来反抗的中高层将领都被射倒在地,群龙无首的袁兵,听到魏军“同是汉人,何必互残!缴械不杀,投降有赏!归顺中央,世代荣光!”的口号,再看看那些奋起反抗被箭羽射翻在地被标枪刺穿身体倒地的袁军兵,许多袁军兵纷纷抛下兵器,趴伏在地,等待魏军的收编。

    魏延有个理念,在打内战的时候,尽量避免打歼灭战,搞那种长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一下子就把同根同种的同胞们搞死几十万,有什么意思,有这样的战力不如留着去打那些异族。

    因为极其厌恶又无法避免内战,魏延只能选择“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为此,魏延在魏军中特别规定,俘虏一个敌军的奖赏超过斩杀一个敌军。

    当然,这只是在内战的时期,在对待那些异族的战争中,魏延会特别规定,斩杀一个敌军的奖赏比俘虏敌军高上一些。

    徐晃伏击高干这场战役取得了空前的战果,没有放过一个敌人,击杀袁兵五千多人,俘虏了二万四千多人,包括八千多骑兵和一万六千多步兵,因为袁兵前去白波谷都是自带五天的干粮,没有辎重车,所以没有俘获多少辎重,可却得到了一万一千多匹战马。

    徐晃率领的一万八千人,只战损了一千多人。

    徐晃成功地用一万八千人把高干的三万人马伏击以后,命人领兵打扫战场,整编俘虏。

    他则策动骅骝马,提着大斧,来到高干面前:“高干,我想向你借一样东西!”

    高干脸色发白,通常这时候这样的话,不是什么好话,以为徐晃是要自己的项上人头,便颤声说道:“徐将军,我听说你家主公曾立下军令,不准擅杀俘虏,我又跟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徐将军乃文长公所器重的大将之才,莫要因为我而断送你的大好前程!”

    徐晃提着大斧,眯着眼睛,一脸鄙视地看着高干:“高干,你想到哪里去了,杀了你这样的酒囊饭袋,只会白白脏了我的斧头!我是想要你的兵符,你乖乖地拿出来,我饶你狗命!”

    高干现在沦为阶下囚,身上的胆气也消失不见,特别是看着徐晃那寒光闪闪的斧头,他不寒而栗,只得乖乖地交出兵符。

    徐晃拿到兵符,招来马忠:“马旅帅,请你不辞劳苦,带二千骑兵,带着高干的兵符,按照主公之前安排好的计策,逐一收取蒲坂、芮城、大阳三城。”

    马忠领命而去。

    徐晃又让典韦、潘凤领着五千人马前去增援白波谷的魏延大军,因为魏延决心一定要拿下白波谷,彻底清除白波贼,所以觉得手头兵力多多益善。

    徐晃则带着剩余九千余人马收编整顿那两万四千多俘虏。

    经过魏军严格的身体、意志、品质三项挑选,勉强能够编入魏军战兵序列的只有两千骑兵和四千名步兵,稍微差一些的两千骑兵和四千名步兵编入辅兵。

    剩下四千多骑兵和八千多步兵暂时全部编入屯田兵,现在也是由他们清扫战场,掩埋尸体。那些刚刚整编入魏军战兵辅兵系统的袁兵并未发给兵器,他们需要经过一个月的洗脑整训才能发给兵器参与作战。

    马忠在路过闻喜县城的时候,派人通传闻喜县令卫熙,让他把之前扮作魏军将士骗高干的一万多县兵,跟随自己一道收复蒲坂、芮城、大阳三城。

    卫熙赶紧点起了四千精锐,扮作魏军俘虏模样,被绳子串起来,跟在马忠两千骑兵后面。

    马忠一边派出斥候游骑控制住安邑城到那三个县城的各个要道,防止两个战场上有袁军溃兵前去通风报信,一边慢慢悠悠地行进。

    他要掐准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

    两日后,马忠到达大阳县城,这个县城里驻扎了三千多袁兵,虽然都是老弱残兵,但若是攻打起来,也是颇费功夫。

    马忠冲着城头高喊道:“我等奉高将军之命,特押解魏军俘虏过来!”

    袁绍委任的大阳县令赶紧登上城楼,俯身回道:“可有将军的兵符?”

    马忠赶紧派人把高干的兵符呈上。

    那大阳县令验证兵符,又看了看马忠及其身后装扮成袁军兵的魏军将士,狐疑地问道:“怎么我之前从来没见过你呢?”

    马忠拱手笑道:“我乃将军的族侄,姓高名忠,前些日子才来投奔将军,本来屯驻在蒲坂县,所以您未曾见过我!”

    那个大阳县令依然一副狐疑模样,犹豫着不肯开门,还想派人验证一下高干到底有没有一个族家子侄叫做杨越的。

    马忠见势不妙,赶紧把身后一个人推了出来。

    那人大声喊道:“你这个县令还想不想干了,验了兵符,还不开门?你要再开晚一点儿,我拿马鞭抽死你啊!”

    大阳县令定睛一看,那个大放厥词的便是高干的副将,同时又是高干的堂弟高威,他生性残暴,对于忤逆自己的人向来心狠手辣,这个大阳县令靠拜在高干门下做文吏才得到这个官衔,自是不敢得罪高干的堂弟,见高威发怒,赶紧派人大开城门。

    马忠之所以把高威带在身边,便是遵循魏延的一个教导,任何计策都要考虑到万一失败如何收场,都要做两手准备,这个高威便是用兵符不成才启用的。

第357章 【速胜之策】() 
高威见那县令大开城门,连忙颤声对马忠说道:“将军,您能不能把顶在我腰上的东西挪开,慎得慌!”

    马忠见麾下士卒已经将那县令擒下,控制了城门,才把搁在高威腰间的佩剑收回,冷声说道:“高威,蒲坂、芮城两个城还需要你多多配合,只要你配合得当,我家主公会考虑把你放回去的!”

    如此这般,马忠轻松诈开蒲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