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唐 >

第381部分

篡唐-第381部分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和李密的尸体,我已派人秘密送往雍丘安葬。李密死前,希望能把他葬在他妻儿的坟旁,我实不忍心拒绝。”

    辛文礼点点头,没有表示什么异议。

    他也好,李言庆也罢,和李密并无什么化解不开的冤仇,说穿了也只是各为其主罢了。

    人死百了,昔年做过些什么事情,也就随着一死,而烟消云散。

    “对了,郑公派人前来询问,大騩山可要驻扎兵马?”

    “就交给郑郎君吧把大騩山划入新郑,命郑为善为游击将军,驻守新郑。”

    李言庆似乎有些疲惫,毫无大胜之后的喜悦之情。他想了想,又接着说:“我明日一早,返回管城(即今日河南郑州)。开封就交由辛大哥你来出镇将大梁城和尉氏一并划入开封,至于三县吏员嘛,暂由本地吏员出镇,官员我回去之后,立刻委任。这段时间,还需烦劳辛大哥,多用心对了,让士杰去大梁城吧,可命他领一府兵马,暂时驻守在那边。”

    辛文礼闻听,自然非常高兴。

    辛士杰是他的族侄,能获得重任,也说明了李言庆对他的看重。

    要知道,随着开封的复夺,虎牢关的防务也就随之减少。而大梁城的防务,却会随之增加许多。

    “那你先休息,待晚饭准备好以后,我再唤你。”

    辛文礼也看出来了,李言庆性质不高,于是起身告退。

    柳青送来一套便装,伺候着言庆将身上甲胄卸下后,又捧来一套茶具,这才恭敬退出房间。

    换好衣服,言庆在屋中坐下来,颇为熟练的摆弄着茶具。

    每每品茶时,他总能让自己平静下来。可不知为什么,同样的茶,喝到嘴巴里,却好像没有半点滋味。

    李密临死前那一句话,的确是给言庆敲响了警钟。

    李神通此次,是为了说服瓦岗在山东的实力。虽则其中有不少是世家所控制,但也有很多城镇的官员对李密忠心耿耿。自己杀了李密,就如同把自己,摆放在了那些官员的对立面。

    他日那些官员归附关中后,又会如何看待自己?

    心里面有种苦苦的滋味,自己苦心布局,到头来却好像把自己,也给算计到了其中。是刻意,还是偶然?

    李言庆的心思,突然变得很乱!

    ——————————————————————

    晚上十二点前奉上第二更。,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93章 赢家() 
武德元年十一月初,李密挟大胜宇文化及之势,意图返回偃师,攻取东都。

    于开封和荥阳军苦战半日,被李言庆斩杀。尸首传告之后,被送往雍丘,葬于妻儿坟茔旁。

    大业十三年时,李密收拢了妻儿坟茔。

    也许在那日,他万万不会想到,自己也会被葬在此地。随同李密一同下葬的,还有他的弟子,也是他最忠诚的部下,王伯当。当李密和王伯当的坟茔送至雍丘下葬的时候,又使得无数人,感到唏嘘。

    同日,黑石关守将王伏宝,在黑石关伏击单雄信,随后调集巩县八千精卒,复夺嵩高县。

    嵩高县守将牛进达惨败,率残兵败退遁入邙岭,不知所踪。

    随后,薛收率部直取阳城县,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阳城县。

    次日,箕山守将率部归降,李言庆终于成功的将整个荥阳郡,掌控在手中

    十一月初十,当李密的死讯传至偃师之后,单雄信在偃师起兵造反,杀鲁儒宗,率部归附王世充。

    十一月十五,瓦岗军右武侯大将军王德仁在白马起兵,反出瓦岗,自号顺天王。

    王德仁起兵之后,立刻就出兵夺取了延津,将李公逸兄弟斩杀。随后,王德仁试图攻击荥阳,但是见荥阳郡兵马整备,已做好防范,强攻势必损失惨重加之汲郡方面传来消息,由于宇文化及残部兵出四口关(今山东东阿东北),趁大河尚未解冻,渡河攻取清河郡,并直接威胁平原郡所在。窦建德不敢再妄图夺取汲郡,于是匆匆忙,派人前往汲郡求和。

    而此时汲郡也无力攻击,于是在论定繁水、尧城两镇划入汲郡治下之后,休兵罢战。

    窦建德,则对宇文化及,展开了疯狂攻击

    不过这样一来,也使得徐世绩长孙无忌获取了喘息之机。徐世绩立刻向黎阳仓增调六千精卒,与苏定方合兵一处,对东郡做出佯攻态势。王德仁担心腹背受敌,不得不从酸枣撤兵,屯守延津白马一线。同时,为了防止李言庆对他不利,王德仁派使者秘密前往东都,向王世充请降。

    山东局势陡然间变得格外复杂,特别是在当初李密的占领区,呈现出犬牙交错的势力分割。

    只是这一切,与言庆已没有干系。

    结束了与李密的战事之后,李言庆第二天就返回管城。

    他在管城停留了三天,接见当地缙绅。而后,李言庆开始委派官员,并将荥阳郡一分为二,化为两州。以管城为治所,设立郑州,下辖开封、新郑等四县之地,以郑为善出任郑州太守;而荥阳县、虎牢关等包括荥泽、圃田四县在内,则为荥州,以虎牢关为治所,命辛文礼出任荥州太守。

    对此,荥阳世胄,并无多少意见

    李言庆又划分巩州和阳州,分别有王伏宝出任阳州太守,以箕山为治所,拱卫荥阳南面;以薛收为巩州太守,坐镇巩县,东面洛阳,虎视眈眈。至此,李言庆治下下辖三郡,共七州四十一县,自领河南道大行台,自成体系。不过在表面上,言庆依旧表示,不会听命王世充。

    十一月二十日,李言庆率部,还师巩县。

    ————————

    王世充绝不可能想到,他的心腹大患,就这么一下子少了一个。

    李密的死,让他身上的压力顿时减轻了许多,唯一遗憾的就是,李言庆和李密火并,居然没有太大损失?这让王世充很不平衡,在他看来,李密死了,李言庆也损失惨重,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可这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李言庆不是没有损失,只不过相比之下,他的损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最可怕的是,这小子一下子收复了开封、尉氏、新郑、阳城、箕山五座县城,完整的控制了整个荥阳。若再算上汲郡得来的两个县城,李言庆手中的实力,虽未必能和王世充相比,却也隐隐有旗鼓相当之势。这家伙从一个小小的鹰扬郎将,到现在手握数万兵马,自号河南大行台,其实力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错,李密是死了!可这李言庆,似乎更可怕。

    好在单雄信投奔王世充,使得王世充兵不刃血,收复了偃师,把东都的大门,重又关闭起来。

    随后,昔日单雄信部将牛进达,带领一千多残兵败将,也投奔洛阳,使得王世充这心里,多多少少有了一点底儿。王德仁的请降,更使王世充无比开怀。他当下就封王德仁为东郡太守,白马县公,并委任王德仁为河南道大行台,以抗衡李言庆那所谓的河南道大行台。

    从地域而言,王德仁的河南道大行台,似乎更妥当一些。

    他驻守在东郡,可鸟瞰黄河以南诸郡;而李言庆的河南道大行台也许,河北道更合适一些。

    总之,王世充虽然从心里对李言庆有诸多忌惮,却并不会就此低头。

    你李言庆不是要和朕对着干吗?

    那好,你可以让王德仁腹背受敌,朕也可以让你,腹背受敌。

    同时王世充又命人前往长安,与李渊联络。他向李渊表示,李唐为兄,王郑为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他还把自己的爱女王美凤献给了李渊,并极为低调的表示,愿为李唐坐镇山东。

    李渊,不置可否。

    不是李渊不想表态,而是他现在,也很头疼。

    十月底,李世民在折庶城大败薛仁杲,并在十一月初攻陷了金城郡。薛仁杲几乎是全军覆没,带几十人,狼狈而逃,不知所踪。只是兰州(亦即金城郡)虽占领了,后凉李轨又闹腾起来,并联合突厥,表示不受李唐官职。他在信中自称‘皇从弟大凉皇帝轨’,亦表明态度。

    李渊大怒,扣留了李轨的使者之后,准备攻打李轨。

    然则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惊天噩耗却骤然从陕州传来

    刘武周意图攻取太原,命麾下大将,宋王领兵出击。这宋王是王号,此人本姓宋,名金刚,是河北易县人,最初与魏六合作。魏六被窦建德吞并后,宋金刚投奔刘武周。此人知兵法,有谋略,深得刘武周器重,更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宋金刚。

    李渊关中建国,并非所有人都会认同。

    这刘武周就是其中之一,一直意图夺取太原,攻占并州。

    宋金刚领命之后,立刻出兵介州(山西介休县)。他勾结介州和尚和澄,里应外合夺取介州,兵锋直指晋阳。时刚出任陕州总管的李孝基得知介州失守,立刻领兵前来,意图复夺介州。

    哪知这宋金刚麾下,却有一员大将,复姓尉迟,单名一个恭字。

    李孝基在赶赴介州的途中,被尉迟恭领兵伏击。双方鏖战一整日,就在李孝基准备收兵的时候,却被尉迟恭单骑闯入军中,连夺十三槊,将李孝基斩杀唐军大败,退回了晋阳。

    陕州司马唐俭派人请求援兵。

    李渊得知李孝基被杀,整个人顿时就懵了!

    “孝基战死,朕当如何与玉娃解释?”

    李渊拉着裴寂,茫然不知所措。

    裴寂说:“陛下,如今还不是考虑如何与李郎君解释的时候。当务之急,还要尽快陕州之围,否则晋阳危矣,并州危矣。”

    “没错,没错!”

    李渊徘徊许久,总算是稳住了心中的焦虑。

    “那依玄真你之见,当以谁为主帅,解陕州之围?”

    裴寂想了想,“陕州乃陛下龙兴之地,需派一妥当人选出征。太子本是最合适的人选”

    话未说完,李渊连连摆手。

    “河东战事未平,尧君素仍困兽犹斗。

    太子现在河东安抚,亦不可轻易离开换一个人,难道除太子之外,我关中就无合适人选?”

    裴寂说:“有倒是有,只是”

    “是谁?”

    裴寂犹豫了一下,轻声道:“若太子不能领兵的话,唯有秦王,最为合适。”

    李渊闻听,不由得白眉一蹙。

    派二郎出征?

    ——————————————————————————————

    晚上拔火罐,肩膀都成紫色了!

    骨头好像散了一样,就先两千字吧,见谅。,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94章 勿重滔覆辙() 
李孝基战死陕州,被李密的死讯所掩盖,并未收到任何人的关注。

    甚至连长安,也仅限于少数人知晓。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而最重要的是,李渊不得不隐瞒陕州失利的消息,以避免关中出现大规模动荡。金城郡刚刚平定,薛仁杲下落不明,可西秦影响犹在。加之李轨蠢蠢欲动,不受李唐官职,其自立之心,已昭然若揭;而朔州的梁师都,在突厥人的帮助下,也聚集了数万兵马,虎视眈眈窦建德,王世充,更令李渊如鲠在噎,如若陕州失利消息传扬开来,势必造成长安,乃至关中恐慌,使大好形势付之东流。

    所以,李渊不得不低调处理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东都尚未失陷。

    此时若让言庆知晓李孝基的死讯,势必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李渊甚喜爱李言庆,但却不代表,他会百分之百的相信。为帝王者,怎可能完全相信某一个人?这提防之心,不可淡却。

    李渊没有派人告之言庆的死讯,而河洛正处于李密死后,实力重新划分的动荡之中。

    至于刘武周,也未曾在意李孝基的死,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毕竟刘武周也好,宋金刚也罢,在他们眼中,李孝基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宗室。李虎七个儿子,子嗣加起来数十人之多。而真正闻名者,以李渊为首。李神通、李孝恭、李道宗、李白驹等人的名声,远高于李孝基。

    毕竟在此前近三十年中,李孝基隐姓埋名,东躲西藏,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更勿论他的声名。

    后来联络陇右李阀,为李渊疏通西域商路诸如此类的事情,虽则对李渊帮助甚大,却始终未有留下名姓。哪怕李孝基受封邕王,也未使得刘武周过于关注。说实话,陕州治下,哪怕是那陕州长史唐俭的名声,都远高于李孝基。刘武周宋金刚更关心的,是并州总管李元吉。

    若俘虏李元吉,就能打击李渊的声望,更能使己方在未来获得有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