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

第372部分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第372部分

小说: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琴声乍响时,如珠落玉盘,悦耳动听,随即流转舒缓,清新流畅,正是与《坐愁》一起被同称为“蔡氏五弄”的《幽居》,同样。这也是一张紫星地“内部”琴曲,并未流传出去。张紫星听到《幽居》,更加确定了自己地猜测。

    以逍遥子的面貌去见妲己?还是以天子?见了面第一句话该怎么说?张紫星原本是满怀希望而来。而真要见妲己时,却有种莫名地紧张感觉。

    张紫星侧耳听了一阵那琴声,现妲己的琴技竟然精进了许多。琴声中,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哀愁,引人共鸣。他灵机一动,将紫罗迷障施展开来,笼罩住整个小居,随即走出偏厅,从法宝囊中拿出一支玉箫来,与琴声合奏。

    那演奏之人忽闻箫音。似是一惊。琴声略作停顿,见箫声居然轻易与自己琴音相和。更加惊讶,却依然弹奏了起来。琴箫合奏的效果与独奏又是不同,张紫星有心以音寄情,箫声中多有抚慰之意,渐渐的,那琴声中地哀愁似是被化解了不少。

    一曲《幽居》终了,张紫星没有停止,又开始吹奏起了五弄中的《游春》,那琴声迟疑片刻,也跟随着弹奏了起来,随着两人合奏的进行,先前的迟疑和不合渐渐消失,配合也变得默契起来,整个曲调显得淡然轻松了不少。

    张紫星暗暗诧异:妲己在娲皇宫一段时日,琴艺竟然长进了这么多,隐有大家风范。随后张紫星又吹奏了一曲《送别》,以表达自己与妲己分离后的惆怅,这回妲己没有抚琴相和,似是在静静地倾听。=    ==

    张紫星吹奏完送别后,拿出一张古琴来,开始弹奏妲己曾经最喜欢的一琴曲《凤求凰》。《凤求凰》相传是西汉司马相如为了挑动卓文君所奏,后世也有不少假托之作,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表达了心中的仰慕和思念。

    这一曲奏完,张紫星暗忖妲己也该明白几分了,果然,仙识中就感觉到她已移步朝偏厅走来。

    张紫星收起古琴,站起身来,朝前迎去,印入眼帘的是一位容貌清丽地绝色女子,这女子身姿娇柔,容色秀美,眉目中带着一股淡淡的愁色,张紫星不由惊呆了。

    他如此惊讶,并不是因为这女子虽然美丽,但与商青君、龙吉公主也只在伯仲之间,对于美女已有相当免疫力的张紫星来说,并不足以迷到目瞪口呆地地步,张紫星惊讶的原因是这女子竟然不是妲己!而是个从未见过的陌生美女!

    女子见到张紫星独自一人在此,也有些吃惊,暗暗思量,此人相貌寻常,但箫琴之艺的造诣之深,堪称前所未见,居然还精通《幽居》、《游春》,那《凤求凰》倒还罢了,且期间所奏的一曲,悲凉悱恻,堪称上佳之作,竟是连自己都未曾听过,究竟是何来历?莫非是那周武王所派来的说客?那为何不顾礼数,独自一人来此?

    张紫星此时头脑一阵紊乱:她不是妲己?那她是谁?历史上的邑姜?还是阐教的女弟子?为什么会演奏蔡氏五弄?还不愿意嫁给姬?

    那女子见他不说话,就是一副吃惊的样子,心中有些羞恼,开口道:“先生精通乐理,妾身好生敬佩,只是此地乃妾身深闺,先生为何不识礼数,擅闯进来?”

    张紫星见她完全不认识“逍遥子”的容貌,更加确定了此女绝非妲己,当下忙道:“贫道乃云游仙人,路过此地时,听闻小姐琴声,一时技痒,故而前来相和。此番失礼之处,还望小姐见谅。这也是机缘一场,请小姐为今日之事守秘。休要告诉任何人。我这便离开此地。”

    这美女虽是绝色,但他地后宫已经有了不少绝色美女。个个都是真心相待,感情弥足珍贵,所以也不想在这方面再增加“编制”了。况且这邑姜还牵涉到他对付阐教与西方教地计划,所以不能打草惊蛇,至于那些疑问。就算要深究,也可另行探听,没必要在这里直接面对着陌生女子。

    女子本担心他用心不良,听他自称仙人,并非有歹意的样子,方才放下心来。如今见他作势要走,连忙喊了一句:“仙长请留步!妾身尚有一事相询,若仙长能相助解惑。妾身必会为今日之事守秘。”

    张紫星迟疑了片刻,转头问道:“小姐有何疑难?”

    那女子问道:“请教仙长,如何会操演《幽居》、《游春》二曲?”

    其实这也是张紫星对她地疑问。但目前张紫星是回答,而非提问,总不能说我从几千年后来,剽窃了大量的前人之作,区区二曲,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张紫星含糊地说道:“此二曲乃我一故友所赠,似是他的一位友人所著,具体也不知明细。”

    女子摇摇头,叹道:“仙长,如何欺我弱女子无知?此曲分明乃家父所著。又怎么会是你的友人?只是不知仙长如何得知二曲?”

    家父?张紫星暗道可撞到枪口上了。正要搪塞,忽然猛地反应了过来:《幽居》、《游春》明明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所著!难道这女子……太荒谬了吧!

    “令尊表字可是伯喈二字?”张紫星试探地问了一句。

    那女子果然大震。惊问道:“你如何知晓?莫非你也是……”

    “也是”?你才是!张紫星好半天才从震惊中反应了过来,赶紧问道:“小姐,请恕我失礼,请问你芳名是否一个琰字?”

    “天可怜见!”那女子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仙长果然是与我同样遭遇之人,这世间皆谓我乃太公之女邑姜,何人曾知昭姬之名!”

    昭姬!真地是蔡琰!怪不得有这么深的琴艺造诣,远非妲己地水准所能相比。

    张紫星再次陷入了混乱中………莫非是碰上了时空管理局的周年纪念活动,怎么又送了一个过来!而且还是她!

    蔡琰就是蔡文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原本字昭姬,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后为避司马昭的讳,才改为文姬。蔡琰地父亲蔡邕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她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但这样一位才女一生的命运,却是极其悲惨,最早曾远嫁河东卫家,不到一年,丈夫病死,夫家嫌他克死丈夫,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离开卫家回到老家。后蔡邕因董卓之事身死狱中,董卓死后,军阀混战的局面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路受尽凌辱磨难,被掳劫到南匈奴,嫁给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中原,许给董祀。董祀比她年轻,对她并不好,后来董祀犯下死罪,她不惜冒着严冬,蓬跣足前去向曹操求情,终于使董祀得以赦免,最终夫妻一同隐居山林,倒也算得了善终。

    如今这位大才女居然和他一样,穿越来到了封神世界!无怪张紫星如此吃惊。

    张紫星心念电转,联想到了许多事情,问道:“蔡小姐,你如何会在这西岐?据我所知,姜子牙是突然有你这个女儿地,不知道你怎会成了邑姜?”

    蔡琰摇了摇头,轻叹一声,眉目中愁色更浓,显得惆怅无限,惹人怜惜。

    张紫星知道她心里有许多话要说,当即搬来两把椅子,与她一同坐下,说道:“小姐休要担忧,此地已被我布下奇术,除你我二人外,余人无法得知这小居内的声息,小姐请放心讲来。”

    蔡琰的眼中露出羡慕之色:“仙长身怀仙术,逍遥自在,遨游四海,怎比妾身这弱女子,只能任人摆布,若非与那位大神圣立下重誓,姻缘之事不得用强,否则只怕连这身清白都保不住。不知仙长如何称呼?”

    张紫星却注意到了她地用词,大神圣?很有可能是玉虚宫的那位吧……但以元始天尊的老谋深算,又怎么会派蔡琰这个不完全听话的“棋子”来担当这美人计的实施呢?为什么不像西方教那样,派个善于蛊惑的女仙来?

    “我道号逍遥子,小姐就叫我先生即可,那仙长之称听起来怪别扭的。”说到“先生”,张紫星不由回忆起当年与商青君相识时的温馨时光,目中不由露出温柔之色。

    蔡琰点点头,问道:“先生可曾听闻命外之身?”

    对于这四个字张紫星可不陌生,他已经数次听那些圣人说起,而且事到如今,他也自认是个命外之人了。

    蔡琰长叹:“正是这命外之身,使得我身不由己,来到此地;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位武王姬,才执意想要娶我为妻,以定天下大势。”

    原本今天给张紫星带来的惊讶已经够多了,如今还是难免再吃了一惊。

    ps:近来每天都在延长时间多写一点,力求将上月的感谢章完成。今天晚些时候可以先奉上5ooo。

    由于时间太紧,平时书评区大都由老婆大人抽空管理,点点无暇多看。至于情节方面,难免有个人分歧,对此点点不作任何评论,一切请慢慢看来。( )

第四百一十二章 文姬拜师脱险地(第二更奉上,求月票)

    据说蔡琰所说,那一日,她本在家中抚琴,忽蓝光大盛,随即不省人事。w Ww该章节由网提供醒来后,已身在玉虚宫中,那位“大神圣”元始天尊说她有命外之身,故而来此异界以应杀劫。

    而蔡琰穿越的“祸根”,却是张紫星曾在碧游宫说的一段话:八百年后,周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之国互相征伐,战事不断。三百余年中,有五方之霸相继而出。再过两百余年,周室不存,天下当有七国之雄并立,最终有一国名秦,灭六敌而大胜,一统天下。然天下方定二十余年,战事再起,秦国溃灭,有楚汉二雄争霸,最终汉胜楚灭,天下方定,大汉当有四百年之运。

    这段话本是当年他游说通天教主之用,却不知为何被元始天尊所知晓。元始天尊听得他居然能精算至一千多年后的情景,十分惊讶,故而估算出这“逍遥子”极有可能为这千余年后之人托生而来,故有命外之身。虽然当初六圣算定周兴商灭,但若有此把握后世的命外之人相助大商,亦恐气运生变,从而影响大局。

    在某种具有时空之力的特殊法宝的帮助下,元始天尊不惜折损混沌之力,施展秘法扭曲时空,将逍遥子所算定年代之后的一位根性灵气极厚之人摄来,成为认为制造的命外之人,以抗衡大商命外之运。他本可以摄来更靠后年代之人,但由于此等秘术过于逆天,那特殊法宝又不完整,而且还极耗力量与灵气。故而选择了临近三国初期的汉末,也正好在张紫星所预测的年代之后。此术完成后,作为代价,昆仑山地所有仙草仙木都失去了灵气,枯萎下来,无法再生。而且那件特殊的法宝昆仑晶玉,也不受控制地远遁而去,后辗转反复,又落在了张紫星的手中。

    张紫星想来想去,暗呼侥幸,元始天尊似是通过某种法术听到了他与通天教主在碧游宫的一段对话,但幸亏只是这一小段,若是能多听一些。元始天尊必当知晓他的真实身份和截教的一些计划,当然,若是元始天尊知道他是天子,在黄河阵时也不会那样对他痛下杀手了。

    其实。这种巧合地绝大部分的原因还是来自通天教主,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都乃圣人,身具混沌之力,修为不相伯仲,碧游宫又是通天教主的地盘,得大神通护持,所以元始天尊尽管有昆仑晶玉与碎星锥上一丝血迹为引,但竭尽全力,也只能看到这一小段。

    元始天尊可谓机关算计。还曾向蔡琰印证过此段话的真伪,现和历史居然丝毫无差,不由自以为得计,却不知道,张紫星当时只是想长话短说,又不欲太过语出惊人,所以只说了一千多年以后之事。实际上,他却是几千年后的人。

    说起来,这位蔡文姬也算是倒霉。之所以她会被“系统”评定为“根性灵气极厚”之人,最大的原因还是在那张家传的焦尾琴上。焦尾琴是蔡邕从火堆中抢下一块被烧着的梧桐木制成,传为佳话。而这焦尾琴在这个世界地“后世”却是一件有灵性的灵物,蔡琰在弹奏时正好引起了某种共鸣,结果被那蓝光选中,来到了这个仙人满天飞的“前朝”。

    元始天尊对“弄”来一位女子,也十分惊讶,但蔡琰的随后被迫展现出地“才能”让元始天尊大为满意。那些远时代的军械,比之逍遥子所在的商军一方,要先进得多。蔡琰其实也是没有办法。她是个聪慧的女子。知道若不彰显出自己的价值,只怕难有活路。她本来并不通军事。但胜在博览群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