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1554部分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554部分

小说: 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来就集中了两个直属一五零榴弹炮营,一个一二二火箭炮营,以及参战的两个步兵师部分师属炮兵、高炮部队。共计五个营的强大炮兵,掩护两个加强步兵团,在两个坦克营的配合之下,对日军发起全线攻击。

    不过对于坐困河岸,进退不得的六十四师团残部来说,杜开山发起的攻势,却像是解脱一样。对于已经基本上处于断粮的六十四师团,从上到下所有的官兵来说,反正都是一个死,战死也比饿死强。

    在杜开山的最后攻势发起之后,原本苟延残喘的日军,打的却是分外的顽强。甚至端起刺刀,不顾抗联攻击机群投下的凝固汽油弹与排炮轰击,尤其是杀伤力最大的火箭炮覆盖,整排整排的发动反击,很是有股子寸土必争的态势。

    对付日军这种无永备工事依托的阵地,火箭炮是最合适的武器。一个齐射下去,威力相当的惊人。为了减轻伤亡,加快战斗进程,在对六十四师团最后的解决战斗之中,杜开山特地集中了一个一二二火箭炮营。

    在加上大量的山野炮、榴弹炮,结结实实的将日军盘踞的最后地盘洗礼了一遍。在加上大量平射的小口径高射炮,以及不断俯冲攻击的整整一个中队的伊尔二攻击机,给六十四师团仅存的残兵败将来了一次火海战术。

    一向以自己的火海战术,对付武器装备极差中**队人海战术的日军,这次真正领会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火海。在撤退的时候,几乎丢光了重武器。就连轻武器弹药,也已经所剩无几的六十四师团,只能学着当年中**队,用人海来对抗火海。

    只是仅剩三个建制不完整步兵大队的六十四师团残部在怎么拼命,这人海也过于稀薄了一些。尽管杨震给杜开山留下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杜开山依旧是稳扎稳打,在炮火掩护之下,采取两面对攻,一面压迫的战术。

    以两个坦克连各配合两个步兵营,从东西两面实施对攻。以一个坦克营加强一个步兵团,从正面挤压。将六十四师团残存的兵力,逐步向滹沱河岸压缩。他这是要赶六十四师团残部,在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之中下河洗澡。

    尽管六十四师团残部拼命的在抵抗,但兵力和火力相差太过于悬殊。无论日军在顽强,无论日军的军事素养在高。在铺天盖地的炮火面前,人力总归还是有限的。杜开山稳步的推进,一点点的将残存的日军向河岸挤压。

    密集的炮火将发起反冲锋的日军成片的炸倒,凝固汽油弹则将日军仅剩的阵地变成一片火海。平射的双二十三毫米高炮与四联装十四毫米机枪,可以横穿整个日军阵地的射程,给日军杀伤力犹大。

    尽管杜开山在火力的投入上,可谓是倾尽全力。但是在兵力的使用上,却相当的谨慎。他一再告诫前沿部队各个指挥员,在行动上一定要稳扎稳打,不要急于求成。能用火力解决的,绝对不要用步兵冲锋。

    要最大限度的节省兵力,尽可能的将日军残部向滹沱河内挤压。守着天然的最佳武器,何必要损失自己的部队?让滹沱河的龙王爷去收拾这些畜生,在杜开山看来是无疑最好的一个选择。

    按照杜开山的部署,前沿各个部队虽缓慢,但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却坚定的将战线向前推。成批的炮弹,在日军阵地上打出一道道火墙。日军的反突击在抗联的炮火之下,显得是那么的脆弱,根本就无法靠近抗联的冲锋部队。

    面对抗联的火海攻势以及碾压战术,坐困死地的六十四师团束手无策。虽然拼命的抵抗,但随着不断上升的伤亡数字,抵抗的力度却是越来越弱。无论六十四师团残部抵抗意志再坚决,但在铺天盖地的炮火面前,还是显得如此的脆弱。

    在杜开山出动的坦克反复冲击之下,六个小时的激战过后,六十四师团残部最后的抵抗意志最终崩溃。被炮火和三面冲上来的抗联步坦合成集群,挤压的无路可退的日军。也顾不上眼下正处于天寒地冻的季节中,滹沱河的河水有多么的冰冷。

    不顾一切的跳进河中,试图游过滹沱河脱离这片恐怖之地。在六十四师团残部的最后残存兵力眼中,此刻河面上还漂浮着浮冰的滹沱河,成了他们唯一可以逃脱这片死亡地带的道路。

    但正值华北平原一年之中最冷季节之中的滹沱河,明显是相当不欢迎这些异国的豺狼。跳进河中以躲避炮火的日军,无论水性再好但也在转瞬之间,也便被冰冷的河水冻得僵硬,随即便被炮弹掀起的巨大水花压到河底。在水花平息之后,又再一次浮到了水面上。

    滹沱河此段河道的水面上,到处都漂浮着日军的尸体。这些尸体随着河水缓慢的流动,逐渐的漂向了下游。在在滹沱河与葫芦河交汇子牙河下游,还未被炸开的冰层处,密密麻麻的堆积在一起。沙河桥以上的河道处,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

    尽管此次战役结束后,为了避免如此数量居多的尸体**后污染河道,形成大面积的传染病。在抗联卫生部门的要求之下,冀中的地方政权,多次组织人打捞和掩埋,以避免形成水体污染。

    但顺水被冲下去的尸体实在太多,有的尸体甚至随着滹沱河汇入子牙河,又顺着子牙河一直被冲到了天津。战后十几年之内从战场直到下游,滹沱河这段河道与下游子牙河中的鱼,是再没有人敢吃。几十年后河道之中,还不时的发现头戴日军制式钢盔的白骨。

    精神彻底被打的崩溃的日军,除了大部分或是直接被炮火撕扯成碎片,或是被凝固汽油弹烧烤城黑炭,以及直接去了滹沱河龙王那里作客之外,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投降现象。甚至有大半个日军步兵中队,在中队长的带领之下成建制的打起了白旗。这在之前的战斗之中,几乎是不可能想象的。

    整个六十四师团的高级军官之中,除了六十四师团长和他的参谋长,因为师团部所在的简易隐蔽部,被一发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弹命中而无一幸存之外。两个旅团长一个在六十四师团撤退行动中,被抗联追击部队的坦克连同他的旅团部碾压成肉泥。

    另外一个旅团长,则在最后一场战斗之中重伤昏迷被俘。两个旅团的八个步兵大队长,全部被击毙无一幸存。整个六十四师团参战的兵力,除了留在滹沱河南岸的部分工兵和辎重兵之外,基本上全军覆灭。

    师团所有的高级军官,也无一幸存或是逃脱。也就是说内山英太郎在冀中战场,现在仅剩的两个师团之中的一个已经被围歼。而在杜开山对六十四师团残部施虐的时候,援军始终未能接近献县,距离此战的战场更是还相当的遥远。

    该师团在行进的时候,遭遇到抗联空中火力拦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是在内山英太郎的私下要求之下,刻意放慢了行进速度。对于内山英太郎来说,当接到滹沱河战场上的杜开山攻击开始的报告。

    以及留守在河间战场滹沱河南岸,六十四师团工兵队一部非但未能成功架设浮桥,接应出六十四师团残部。自己反倒被攻占献县后,继续东进的抗联部队,合围在商家林对面滹沱河南岸之后。便已经清楚的知道六十四师团残部已经难以救出。

    所以他密令新抵达战场的这个师团,立即停止继续北上,转而向东南面衡水撤退。他不能为了两千多人的残部,还要在搭上一个新的师团。整个冀中战场上如今的战局,这个师团在北上,已经无异于送羊入虎口。

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

    没有等到杨震留给的四十八小时用完,杜开山这边已经干净利落的结束了战斗。而且是以极小的伤亡,彻底的完成了对六十四师团残部的解决。整个战场上从河岸到滹沱河中,到处都是阵亡日军的尸体,以及损毁的武器装备。

    这场战斗几乎已经不能称之为一场战斗,而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杜开山做到了自己当初的设想,而且也完全按照杨震的要求,做到了规定时间之内结束战斗。只不过这个弹药的,主要是炮弹的消耗数量有些多。

    他搞出来的火海战术,让被老总指派过来观战,兼学习的渤海军区司令员和察哈尔军区两位司令员,以及重新组建后的冀中军区代司令员和政委,这几位兄弟部队的在目瞪口呆之余,也面面相窥并大摇其头。

    几位司令员都认为,面对不过两千多名日军残兵败将,这么一个打法实在是有些太过于浪费了?要是所有的战斗都按照杜开山的这种打法,这打一场战役下来这消耗的弹药,恐怕就是天文数字了。

    不算其他的炮弹,这仅仅十几门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上来就是几个齐射。短短的几分钟下去,就上百发的炮弹打出去。这种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的炮弹,一发炮弹赶上五六个小地主的全年所得了。

    还有那种什么火箭炮弹,一个齐射下去几十发炮弹就没有了。再加上山野炮、中口径榴弹炮,平射的高射炮,还有各种口径的迫击炮,这一场充其量就是加强团一级的战斗,上万发炮弹就这么打出去了。这几个军区所有家底凑在一起,也打不起这种弹药消耗战。

    几个兄弟部队奉命观战的领导,通过这一战不仅发现杜开山的这么打法,让他们实在感觉到肉疼。而且他们还发现,抗联的部队在地面作战的时候,特别爱使用高射武器平射。尤其是那种双二十三毫米高炮,平射起来的威力在这种作战之中,甚至还要超过一般的火炮威力。一打就是一大串,威力极其惊人。

    不过这种高炮平射的威力的确很大,所有的土木工事都可以轻易的穿透,但是射速和弹药的消耗量也一样的惊人。这种高炮他们的部队也有装备,但是可从来就没有这么用过。好家伙这一扣击发键,这炮弹和流水一样打出去。那些打出去的可是炮弹,不是机枪的子弹。

    从当年参加红军起,就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弹药可以敞开了打。每一场战斗打出去的子弹,都要数着打。一场战斗结束后,如果缴获的弹药,比不上消耗的弹药,会被看做赔本的战斗。这些年一直都是苦惯了的几位司令员,都很心疼这一战打出去的弹药。

    几个原本还羡慕杜开山手中精良武器的军区司令员,在观看完这场战斗之后都闭上了嘴。但在汇报报告上,对杜开山的指挥却是都有些不以为然。认为他的作战指挥模式和胜利,就是靠弹药堆积起来的。

    虽说这几位兄弟部队的军政首长,对抗联高效的后勤体系很是欣赏。但在他们心中,并不意味着这种战术有什么太过于可取的地方。都认为战场形势是复杂的,战时后勤方面很难彻底的保障这种弹药消耗率。一旦弹药补给供应不上,对于这种过于依靠火力的战术,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对于几个兄弟部队领导心中的感叹,杜开山可没有那个时间去琢磨。在对六十四师团最后解决的同时,他还要顾及到在不远处沧州战场的二十二师团。他没有那么多的是时间,专注在某一个战场之上。

    但相对于全军覆灭的六十四师团,沧州战场的二十二师团长矶田三郎中将,却是远比他六十四师团的同僚要狡猾的多。在杜开山即将完成对其合围的时候,却撒腿就开溜。所有不能带的装备和物资,能扔的全部都扔了。甚至就连重机枪,也全部都丢下不要。

    将手中剩余的弹药,能发下去的全部发下去。发不下去的,也直接扔在阵地上。对伤员的处置是能跑的跟着走,能走的和能爬的留下来抵抗,帮着牵制追兵。至于重伤员,则每人一枚手榴弹。

    尽管杜开山发现二十二师团开溜之后,立即组织部队迅速的转入追击,并以远程炮火和航空兵不断的拦截。但这个二十二师团却像是一条滑溜的鱼一样,将师团所有剩余的兵力,分成了五路分别向东、向南开溜。

    而且在撤退路线的选择上,全部是哪里难走,专门往哪里跑。哪里是不适合坦克运动的盐碱地,就往哪里钻。总之就是一句话,专门避开地势平坦的所有路只走沟沟坎坎。除了突围路线和抛弃所有的东西之外,师团部什么都没有规定。

    除了以一部兵力坚决阻击周围扑上来的抗联,保证主力能够安全的分散撤离之外。各部突围的行动,都是就地自己行动,二十二师团部并未统一组织行动。师团部对所属各个部队的就一个要求,能跑的有多快就多快。

    矶田三郎动作迅速,并违反日军一贯战术作风的这个做法,的确相当的出乎杜开山的意料。尽管他的反应速度也不慢,但矶田三郎在合围完成之前,就撒丫子四散突围开跑。而且矶田三郎将突围的重点方向,放在东南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