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金币,便大声道:“诸位将士们,上阵杀敌除了勇力、有时候也得讲运气,陷阵杀敌之人固然是勇士,力战不屈血染疆场之人又何尝不是勇士?今日战死之人赏金两枚,带伤之人赏金一枚!“
校场上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刘成向士兵们挥了挥手手,跳下石台,将手中的托盘递给杜固,笑道:“按照记录分发下去,千万别搞错了!”
“是,大人!”杜固应了一声,接过托盘。一旁的杜国英低声道:“大人,将士们士气可用呀!接下来是要拿曹操开刀了吧?”
“呵呵!“刘成笑了笑:”曹操?还是留给洪大人去对付吧,咱们把自己的本分尽到了就行了。“
“洪大人?“杜国英听了一愣,问道:”洪大人不是还在庆阳府吗?“
“不错?“刘成脸上浮现出一丝嘲讽的笑容:”若是我没有猜错,洪大人得知我们打赢了,就会快马加鞭,赶到环县来的。“
正如刘成所预料的,四天后的傍晚洪承畴就赶到了环县,考虑到当时的通信交通条件,这位三边总督的速度用风驰电掣来形容也不为过。作为刘成的顶头上司,洪承畴还给刘成带来了一份厚礼——升任延绥镇右路副总兵的兵部文书,这标志着刘成已经有权力独挡一面,统筹多地防务的高级武官了。
“刘总兵!“有意无意间洪承畴又一次漏掉了当中的那个”副“字:”此番你旗开得胜,本督一定会在给朝廷的奏疏里给你重重的写上一笔!天子一定会重重的奖赏你的,封侯可期,封侯可期呀!“
“都是督师大人的运筹之功,末将不过是依照大人的方略行事,效犬马之劳罢了!“身着二品武官袍服的刘成显得格外谦恭,他躬身向洪承畴欠了欠身子:”至于封侯之事,下官何敢奢望?“
“唉——!刘将军此言差矣!”此时的洪承畴显得格外的兴奋:“当今天子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刘将军只要再这样打几个胜仗,封侯之事必定不远!”
“多谢大人抬爱,末将愧不敢当!“刘成并没有被洪承畴的夸奖冲昏了头脑,根据他的观察,这位大明在西北地区最高军事长官的内心并没有像他表面上那么高兴,在喜悦的表面下隐藏的是紧张与不安。果然在洪承畴就让其余将佐退下只留下刘成一人后,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
“刘将军,你打败老回回与革里眼后,为何不乘胜追击,将曹操、射塌天等贼人一鼓歼灭?“洪承畴低声问道。
“大人!”刘成的表情十分平静:“末将麾下不过有骑队六百,歩队一千六百,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两千出头,而从被俘的贼寇口中得知,仅仅曹操一家就有贼人不下三千余人,与他合股的”一只虎“还有千余人,末将实在是力有不逮!”
“哼!”洪承畴冷哼了一声:“那这老回回与革里眼在流贼中也素称彪悍,合众也有三千余人,你可以一鼓而灭,为何不可将曹操擒下?”
“大人,末将破革里眼与老回回是蓄锐已久,趁其不备,方能将其一鼓而破。而现在我麾下将士已经疲敝,不可轻用其锋,若是贸然与曹贼交锋,稍有挫折,只怕有损督师大人威名呀!”
洪承畴听了刘成这番话,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但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了。刘成这番话正好戳中了洪承畴的痛处,正如刘成所说的,军事上的失利倒也罢了,但如果再与流贼的交战中遭到挫败,他在这个三边总督位置上可就坐的不太稳了,这才是洪承畴最害怕的地方。
沉默了一会儿后,洪承畴的脸色变得好看了点,他低咳了一声问道:“刘将军,你觉得应当如何对付曹操等流贼呢?“
“督师大人,其实流贼虽然人数众多,但群龙无首,且甲仗不全,若是列阵而战,绝非官军的对手。但其魁首狡诈多智,出没于崇山峻岭之间,官军求战不得,稍有不慎便为其所乘。以末将之见,战为下策,守为中策,攻心为上策!“
“哦?”洪承畴听的饶有兴致,笑道:“这上中下三策,还请刘将军替本督分剖一番。”
“是,督师大人!”刘成欠了欠身子:“这战自然是出兵进逼,但战阵之上胜负无常,若是稍有挫败,哪怕是与大局无碍,只怕也会有人以此为由弹劾督师。而打赢了,贼首也往往逃亡群山险要之处,难得尽除。打赢不足以全胜,负则牵连甚多,是以末将以为下策!”(。)
ps: 讨票讨票!
第十四章 韬略()
洪承畴表面上不置可否,心中却暗自点头,他对于刘成说的这种情况实在是深有体会,贺虎臣被杀后,朝中很是有不少弹劾他的折子,若非有盟友替他压下去,只怕他已经不在这个位置上了,要知道杨鹤当时还没丢掉一个副总兵呢。
刘成看到洪承畴没有说话,心知自己已经说到对方痒处,便继续说道:“所谓守则是各路守军据其要隘,径直粮食食盐输入,环县自古乃贫瘠之地,当地之粮一年不过够百姓食用七八个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贼人,恐怕这个冬天都未必熬得过去,只要熬到明年春天,便可不战而胜。只是这一策须得迁延时日,督师大人未必用得上。“
听到这里,洪承畴点了点头,他对手下明军的情况很清楚,让他们去山沟沟与流贼拼命比较为难,但各自守住自己防区还是问题不大的,毕竟他们的家小田宅都在那里,肯定不会让贼人打过去。但正如刘成说的,这么拖下去,只怕御史老爷们一个劳师靡饷,徒劳无功的帽子扣下来,当今天子的耐心可不太好。
“那上策呢?”
“末将破老回回、革里眼二贼,生俘近两千人,若是督师将其中老弱纵归,声言朝廷宽厚,念尔等本为朝廷百姓,西北连年饥荒方才起兵求活,今只诛贼首,余者不问,若有倒戈转正之人,朝廷还有重赏。如此一来,贼中必生嫌隙。“
“嗯,你这是驱狼吞虎之计呀!“洪承畴笑了笑:”听上去不错,只是不知道是否可行?“
“大人!”刘成笑道:“老回回、革里眼二人在贼中素以彪悍善战闻名,今为末将所破,群贼必定胆寒,彼等强弱众寡各不相同,必定各怀心事。再诱之以利,必有效果。”
刘成的这一番解释让洪承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也不是那等纸上谈兵的书生,心知其实自古以来用计无非是虚实相应,示之以福祸罢了,刘成这一招看起来简单,但时机却选择的十分巧妙,倒是与兵法暗合。
“也好,那这件事情便交给刘将军办吧!“说到这里,洪承畴的脸色一变。肃容道:“只是贼首曹操、一只虎两人决计不能放过了!”
“是,大人!”刘成起身拱手领命,随即上前一步,低声道:“制军大人,末将破老回回、革里眼二贼中,颇有几分虏获,还请大人前往查阅一番。”
“嗯!“洪承畴笑了起来:”此番破贼将士们也辛苦了,便用来犒赏将士吧!“洪承畴也是个知道轻重的人,像刘成这么识趣又能打仗的武将。在钱财的事情上就不能太认真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还是懂得的。
“多谢大人体谅!“刘成拜了拜,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纸,小心的呈上。笑道:”小人在当中选了几件玩意,也不值什么,大人闲暇时把玩下修养身体便是了,还请笑纳!”
洪承畴目光略微扫过礼单。看到上面写的黄金三百两不由得微微一跳,这也不是个小数目了,他随手将礼单纳入袖中。笑道:“也罢,刘将军,你回去好生做吧!“
刘成出得行辕,外间等候的杜国英赶忙迎了上来,问道:“将主,洪督师下一步打算如何?”
刘成没有回答,只是跳上马来,行了一段方才低声道:“督师大人打算招抚。“
“招抚?”杜国英闻言一愣,脸上现出一丝失望来。刘成看在眼里,没有说话,用力在马屁股上抽了两鞭,坐骑吃痛跑了起来,杜国英赶忙跟了上去,两人跑了一会,已经出得城来,刘成做了个手势,身后的护卫们赶忙放慢了马速。刘成与杜国英两人方圆六七步内再无旁人。
“小杜呀!“在私下里时候,刘成通常叫杜国英小杜,称他的叔父杜如虎老杜:”你跟随我也差不多快两年了吧?“
杜国英闻言一愣,不知道刘成为何突然提起这茬来,赶忙低声道:“大人好记性,末将跟随大人还有一个多月就两年了!“
“是呀,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就小两年了!“刘成笑了笑:”兵部升我为副总兵的文书已经下来了,我打算保举你为参将,待到诸事了了,便独领一营。“
“多谢大人提拔!”杜国英闻言大喜,他在闻良兵变时不过是个千总,兵变后自然是从头撸到底,从小兵从头干起,可现在不过两年时间就重新爬到参将,与兵变前自己叔父平级,这个升迁速度只有那些勋贵才有的。他赶忙跳下马来,向刘成磕了两个头道:“小人定当尽心竭力,以报大人的再造之恩!”
“起来吧!”刘成也跳下战马,将杜国英搀扶起来:“小杜,说实话你当这个参将还差了点,若非我手底下实在是没人,一定要搭个架子起来,我是打算在磨你两年,再升你上来的。”
听到刘成这句话,杜国英不由得又是意外,又有几分不服气,意外的是突然听到这等话,不服气的是暗想要说升得快,你刘成升的比我更快,再说我刚刚打败老回回、革里眼,也是有实在的功绩的,为何说我还差了点?他正思忖间,却听到刘成继续说了下去。
“小杜呀!指挥调度,破阵杀敌你是不差了,可惜要做参将,光凭这些还不够。”
杜国英此时已经强压下胸中的情绪,沉声道:“还请将主爷指点!”
“就打个比方吧,你方才听我说督师打算招抚,是不是有些失望?”
杜国英本想否认,但抬头正好看到刘成盯着自己,目光如炬,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低声道:“不错,是有些失望!”他稍微停顿了会,用稍微大一点的声音说:“老回回、革里眼在群贼中素称彪悍,但在我军面前也不堪一击,为何不趁势将其尽数诛灭,反倒招抚?“说到这里,他突然压低声音道:”莫不是洪督师嫉贤妒能。怕将主爷您功劳太大,不好——“
“好啦,好啦,你还越说越离谱了!“刘成被手下丰富的想象力弄得有点哭笑不得:”实话和你说吧,这个招抚之策是我自己提出来的,还嫉贤妒能。洪大人乃是文臣,我是武人,两边各司其职,有啥好嫉贤妒能的?“
“是大人您的主意?“杜国英瞪大了眼睛,问道:”大人您为何要招抚?您现在才是副总兵。再打上两仗,多立些战功,至少是个总兵,就算是封爵也不是不可能呀?“
“你脑子里除了升官进爵就没有别的东西了吗?”刘成被杜国英气的几乎说不出话来:“小杜呀,你过去就没读过《孙子兵法》吗?”
“读那玩意干嘛?”杜国英笑道:“俺是将门世家出身,懂得排兵布阵就好了,那些都是文官读的。”
刘成听到这里才想起来自从土木堡一战将大明的勋贵把英宗皇帝和五十万明军一股脑儿都葬送之后,大明就采用了以文御武的军事体制,像杜国英这种将门子弟。根本不用考虑冲锋陷阵之外的事情。作为一个在明军中干了小两年的穿越者,刘成对前世网络上诸多将宋以后中**事衰弱的原因归结为重文轻武的体制问题诸多嘴炮嗤之以鼻。都是同样一拨人,隋唐以前出将入相,那就叫重武轻文。那就是尚武精神,是好的;两宋以后以文官代武职,那就是重文轻武,叫弱化民族武力。是坏的,这不是扯淡吗?大明也不是一开始就用文官督领驻军的,可问题是天下承平日久。几代下来勋贵老爷们把统兵打仗的吃饭本事都忘光了,结果在土木堡露了怯,三大营丢光了不说,连天子都让瓦刺人给抓走了。身为文官的于谦收拾余烬,不但打退了瓦刺人的入侵,还迫使对方把英宗皇帝给送回来了。两边一比较,大明天子又不是傻子,自然用文官统军了,从明中后期的历史来看,文官其实干的也不赖,即使是末年洪承畴、孙传庭也都是水准以上的统帅。其实督领各军打仗,需要的不是冲锋陷阵,而是管理协调,后勤运输、政治方略;进士老爷能在几千几万比一的选拔性考试中脱颖而出,智商肯定是在水准以上的,然后又历任多个行政岗位的历练,对于管理学运筹学方面肯定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再去监察、后勤岗位上加以一段时间的历练,相比起娘胎里就带着武职出生的勋贵子弟,恐怕还更占优势。可结果就是向杜国英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