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妃,凤临天下 >

第27部分

悍妃,凤临天下-第27部分

小说: 悍妃,凤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笕耍馐俏壹以豪锍さ亩妫商鹆耍夷杆荡笕耸歉龊萌耍欢ㄒ闯⒊ⅰ!

    那人走后,周策拿着冬枣直接去了书房,旋又命人不得打扰,这才安心的将书桌上腾出一角,将枣子翻出来,最后才在篮子的最底下发现了一封信,看完后不停的在屋子里踱来踱去,脸容严肃,思绪沉重。

    现在墨王的脑袋里乱糟糟一片全是天醒,以为得了天醒,便能不战而驱兵,保他天下,保他一统七国,怕是根本无瑕去管边疆的战事,以为浮骥可以替他解决一切战争问题,所以至今还没有采用叶京来的割地求和的办法。

    离开问天府已将近一月余十天,根据浮骥向墨王传过来的战报,池晏和翟景的二支大军已成功汇军,进军问天府,但受到浮骥将军的全力抵抗,顽强奋战,成功将北燕军退到了蛮岭山脉以北。

    但现在周策却收到了莫闻人的飞鸽传信,事实根本就不是如此,虽然浮骥也确实是作战英勇,顽强抵抗,但他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平时累积的恶习——“喝兵血”,即军队中的将领军官吃空头饷,就是士兵阵亡或者退伍不报,照样按照原来的花名册领军饷,甚至伪造花名册骗军饷,好处流进军官腰包。

    当然这也是军中大规模流行的一种恶习,浮骥便是如此,以至于军队集结的时候搞不清自己有多少士兵,有的甚至整营人马都是凭空编造出来的,这样的结果是浮骥的虎豹军预计二十万实到十万,可能更少,这样的军队还要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一分下来每路兵马不过一两万人,虽然有一些忠勇无双的悍将,但是如此腐朽的军队能打胜仗才叫怪事!所以问天府失守了,而浮骥居然瞒而不报,只带着留下来的两万士兵退至居定关。

第四十三章 问天兵败() 
第四十三章:问天兵败

    而莫闻人作为最后一批退出问天府的人,和雷神商谊一起被北燕庞即于半道上追获俘虏了。这封密传,也是莫闻人在被俘前匆匆写下的,他没有写给墨王,却写给了周策,定也是认真思量过的。

    但周策思来想去,此事实不宜直接向墨王禀告,以墨王其人的本性,定会认为他妒忌浮骥将军的军功而一笑置之。他必须另找一条路让墨王知道真相。

    在死牢里做梦,大概是美不到哪里去的,苏长宁倒是想做一个一桌子美酒佳肴,她在旁边大快朵颐的梦,可惜老天不眷顾,连个大白馒头都没有梦到,恨得她在梦里牙痒痒,醒来时就觉得舌头莫名的火辣辣的疼,倒是再也睡不着,睁着眼睛数蚂蚁。忽的她的周身神经被惊着,不知从哪里传过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咳得惊天动地,咳得好像五脏六腑都要逃出来。

    苏长宁循声向着对面牢里看,借着晕暗的灯火,只看到空荡荡白茫茫一片,没有半个人影儿。但苏长宁知道对面的牢里肯定有人,因为狱吏每次都会向那里瞟上一眼,用唤狗的口吻说上一句“喏喏喏喏喏。。。。。。狗狗。。。。。。饭来了。”

    但这人一直隐于黑暗里,除了吃饭咳嗽外,那人便真的跟个死人没有差别,连牢里的老鼠都比他活跃多了。

    “喂,你没事吧。”苏长宁冲着对面牢里喊。

    “呜呜呜……”许久,对面牢里才慢悠悠的传过声来,苍老,空茫,像是不知身置于何处蛊惑人心的幻术,一切显得是那么不真实。苏长宁掐了自己一把,不像是在做梦,方才又问道:“你是谁?为什么会被困在这里?”

    这一次,对方没有回答,又像是进入某种无边无际的神游境界,苏长宁无趣,顺手辗死了几只蚂蚁,打算接着睡,这时旁边牢里有人呵呵笑了二声,开口道:“你这人刚来吧,连他都不知道,他可不就是我们当今墨王的兄弟,明阳君么。”

    说到明阳君,苏长宁不由一愣,这明阳君是陵王与皇后身边的丫环所生的孽子,其母被皇后设局,赐毒药而亡,明阳君幸被人所救,流落民间,他从小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凭着学识渊博在南陵举国闻名,他不喜安逸,喜欢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了解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后来做了郡守,每到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后被陵王所知带回宫中,下旨赐皇家血脉,并召告天下,然其本性未改,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缕缕于朝中争锋,把其父陵王气得半死,但往往这样的人却深得百姓之心,也就是因其拥有百姓拥护,子民支持,后来墨王上位,明阳君也一心相辅,奈何两人完全走不到一条道上,墨王步步相逼,明阳君无耐心凉之余跳河而死。

    “明阳君不是死了么?”长宁问。

    “那只不过是迷惑外界的说法,其实当年明阳君并没有跳河而死,只是为了一个女人被墨王关押,命人斩其四肢,又喂了哑药,投入死牢,终身不得获赦。”旁边牢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声,那人从干草堆里爬过来,贴着牢门望苏长宁这边瞧。

    “你怎么会知道这些?你又是谁?”这些天下来,苏长宁对这个狱友倒是有了几分熟悉,其人外表看起来高大威武,虬髯满面,有些吓人,但也是个热心肠,心直口快说话不打弯儿。长宁也一直未问其人姓名出身,直到今日才知这人是明阳君的贴身家仆,唤赵真,受了连累被一块儿打发进了死牢。

    长宁不由心下叹息,这曲高和寡如明阳君,聪**黠如明阳君,笑睨天下如明阳君,怎就得了如此下场,落得在牢里度下半世。长宁一夜无觉,只是静静的坐着,牢里石壁上每隔十数步就点了一盏油灯,灯光并不亮,微弱得如同垂暮老人的苟延残喘,又如地狱鬼火的闪烁不停。

    天才蒙蒙亮,笨重的牢门被打开,黄牙狱吏邪笑着进来,“美人儿,今儿怕是要对不住你了,这醢、炮格、焚、烹、轘怕是要往你身上招呼一两样了,这几天牢里也没有新进的死囚,手艺可能有些生疏,你这小身子骨到时吃不消,可莫要怪罪哦。”阴阳怪气的陈词之后便使唤着另一个狱吏架了苏长宁出去。

    经过地牢审讯室时,长宁只见一位头发散落下来的青年男子,衣着凌乱不堪,脸色苍白,瘦骨嶙峋,怕是经过牢中长期刑具的伺候,有些人不人鬼不鬼。

    “将他带去密室。”说话之人苏长宁认识,正是翼龙军统领修炎,正随意吆喝着黄牙狱吏。

    黄牙狱吏看上去有点不悦,好像自己的一手绝活不能展于世人面前作个精彩亮相是件让人懊丧的事。他将苏长宁右拉左拽,然后恶狠狠的一把推进密室,又在外面转几圈,才被修炎喝着不情愿的离开。

    密不透风的密室里,中间放了两张太师椅,在太师椅上坐着的分别是左相董荣光和御史大夫周赐,朝服在身,显得威武浩荡。他们的身后站着周策,因为官职的不同,不能跟“三公”并排而坐。长宁因为在宫当值过几年,也算能认出一些老臣来。按理说此事属于廷尉白彦中管辖,但白彦中没有出现,反是这两位朝中重臣越级出来主审,怕是与天醒脱不了干系。

    苏长宁站着没动,没行礼也没招呼,只是看着他们。双方都是聪明人,并未如一般双方你来我往打着机锋百般试探,周赐只是面色一整,大手一伸,铿锵有力的一声:“请坐!”

    这些天来,苏长宁的脑中已经将这些朝中官员一一过滤,天醒乃是秘事,除了墨王和苏家,知道的不会超过五个,白彦中之所以没有出现在这里,便是因为他还没有资格知道天醒的事,那么秘密便只能出于面前这三人之中。五年前苏家看丢天醒,董荣光因为女儿董沅受牵连而没有在墨王面前煽风点火,反是推波助澜,才使墨王同意苏长宁收了常棣以功补过逃过一难。随后董荣光命苏家写下休书一封,董沅另嫁他人。

    这些年来一个在朝一个边关,素来没有冲突,这董荣光似乎没有落井下石的必要。再说当年苏长宁被任命为兵马大将军之时,几乎所有的忠诚义士都群起死谏,以女子不得入朝堂,担重任为由,为苏长宁的仕途道路添上重重阻碍,当时周赐未表态,董荣光是这朝中唯一投赞同票的人。而这周氏父子,朝中无人不说其光明磊落,从不在他人事件上雪上加霜煽风点火,五年前在苏家事件上如此,五年后也没有理由要诬苏家叛国,赶尽杀绝。

第四十四章 逼问罪刑() 
第四十四章:逼问罪刑

    “苏长宁,我们也不必转弯了吧,前些日子朝中收到一封信,是从半道上截获的苏长平与北燕丞相宁越来往的信件,其中有提到你们苏家有投靠北燕,但后因证据不足,墨王念你功高,又是名将后代,才一直压下,但现在据澜沧城传来的消息,说你妹妹苏长安与北燕名将池晏公然相许,而你也将整个澜沧城拱手让给了北燕,对于这些,可否属实?”董荣光凛凛说道。

    长宁转而对周微回道,“我在澜沧城有没有私通北燕,苏家军撤退是因为得了浮骥将军的命令,想必周大人回来后定有所悉,还麻烦周大人将您所知道的转告董大人,我在这里就不再重述了。至于妹妹长安与姐姐长平一直多年失联不知所踪,不管怎样我也坚信他们不会叛国,这其中必是有奸人作遂,还请大人明察。”

    “苏长宁,傲然之骨定然重要,但你都快要死了,这傲然也就没有了意义。”周赐阻止了周策说话。

    “如果我说我要见墨王呢?”

    “你现在是阶下囚,还有什么资格提意见?”周赐的话里裹些素雪般的凛冽,又有些火样的残酷,董荣光在旁边一唱一和,唱着红面儿,“墨王现在忙于国事,但他有令,说只要你一天不招,就一天杀一个你们苏家的人,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这应该也不符合你苏长宁的作风,反正呢,我们也不急,有的是时间,但你们苏家的人,怕是等不起啊。”

    “现在从情形猜测,幽川十五城怕是不保,如此下去,各位若是不想南陵亡国的话,还是让我尽早见墨王,我有办法退北燕,各位都是朝中重臣,那么让不让我见墨王,就全凭大人的良心了,另外,在我见墨王之前,我们苏家府上的人少了一位,那有劳两位大人以后过来,就直接给我收尸吧。”苏长宁就地盘腿坐下,闭眼养神,似是一副要将牢底坐穿的样子。

    “你这全是废话,我问天府由浮将军把守,固若金汤,他北燕能耐我何?”董荣光有些恼火。

    “固若金汤?这大概是个笑话吧,在我还在来和墉城的路上,问天府就失守了。”

    “一派胡言。”似乎不愿再与苏长宁说话,董荣光长袖一甩,率先出了密室,周赐摇摇头,“你呀你……”也迈着八字步走了。周赐意味深长的看了眼苏长宁,一声叹息,随后也跟在周赐的身后出了死牢。

    苏长宁睁眼,望着这个被世界唾弃和遗忘的角落,呼吸着腐霉的气息,有火光从墙的细缝中穿进来,似是发出“呜呜”地声音,照着空中肆意飞舞的尘灰,整个牢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南陵国昭泽皇后这些天有些忙,先是长公主婉琰拜见,为了苏家的事要其美言,正头疼时又是周策求见,为了莫闻人的事情,昭泽皇后获知莫闻人被北燕所俘的消息,已经是此事发生一个月之后的事情,初听周策的话似是不信,直到见到莫闻人的亲笔信才大感惊讶,这昭泽皇后乃太后莫罗氏一族族亲,有太后这棵大树撑腰,再加上其父又是帝师,在宫中说话向来也有一是一,无人违命,就算是雨妃这种庞妃,见到皇后也会收敛三分。

    “大胆,只不过一个区区将军,连最基本的脸面都不要了,居然打了败仗敢瞒而不报。”昭泽皇后端着茶杯的手气得发抖,澄碧的液体因他的动作洒出来少许,撒在她的锦绸衣衫上,洇开一小片幽绿的印渍。

    “我前些日子去澜沧城,莫将军舍生忘死,一直坚守战斗,而在问天府为了掩护浮骥将军撤退而更是坚守到最后一刻,才导致被俘,这样的英雄,我们怎么可以不救?否则,那些同样以身为国的将领,怕是都会心寒啊。”周策的话看似拍了昭泽皇后马屁,无形中却也施了压力。

    “啪”的一声,昭泽皇后手中的茶杯落地,洁白的瓷片在跪在皇后面前的周策眼前划过,皇后身边的丫环忙着过来收拾,实在受不了刺激的皇后一口茶就这样喷了出来,正好喷在小丫环的身上,弄得她一头一脸,小丫环微微有些呆滞,转而连忙跪下,口中说道:“生气伤身,皇后娘娘保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