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灭秦记 >

第190部分

灭秦记-第190部分

小说: 灭秦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如此。”赵高缓缓回头,眼芒一寒,直射到纪空手的脸上,道:“我之所以心有杀意,是因这位纪公子。对本相来説,登高厅一役,是本相这一生中最大的败绩,不仅是我个人之败,亦是我入世阁百年之大败,要想再复当年风光,只怕是本相心头的一个奢望了。”

    纪空手面对赵高咄咄逼人的目光,夷然不惧,反而微笑道:“原来你是问罪而来。”

    赵高摇了摇头道:“本相无心问罪,也许在此之前,本相确曾动过杀心,可是等到本相静坐于这古亭之中,轻抚古筝,抬头望月,忆起无数往事,不由得蓦然悟到,其实这一切罪不在人,而在于己,若非本相不能克制贪念,又怎会落到今日下场?”

    纪空手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之色,与五音先生相视一眼,两人都没有説话。

    “本相三岁习武,九岁有成,十八岁入主入世阁,在当时形势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力排众议,全力襄助始皇登基,灭吕不韦之乱,从而手握权柄,成为江湖上最有权势之人。每每忆起这段往事,想起昔日叱咤风云、纵横天下的英姿,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地热血沸腾,暗恨做人何以会老,又何以不能永保年青!”赵高并不理会二人的表情,似沉湎于对往事的追忆之中,有感而发道:“直到今日,本相自省,才发现本相今生最大的错,不在登高厅,而在于废扶苏,立胡亥。若非有胡亥登位,又哪来的登高厅之祸?”

    纪空手蓦然想起了月色下的子婴,心中顿生一丝恨意,道:“你能这般想,也算是对了一回,始皇驾崩之后,如果你能拥立扶苏为帝,以扶苏的仁义,又怎会出现今日不可收拾的残局?天下百姓也不会因你这一念之差而饱经战火煎熬,遭尽了罪。”

    赵高长叹一声道:“你错了,以当时的情景,本相又何尝不想立扶苏为帝,但本相那时一心忠于始皇,岂能不遵遗训?”

    纪空手与五音先生大吃一惊,无不色变,根本不信这废扶苏、立胡亥之举竟是始皇的遗嘱。

    赵高道:“二位试想,扶苏仁义,胡亥暴烈,二人的性情相差何其之远,但这二人之中,是谁的性情更合始皇的心意?”

    纪空手犹豫片刻道:“始皇自小登位,忍九年之苦,终掌权位。随后征战天下,平定六国,一生残暴冷酷,若以性情而论,当然是胡亥更合他的心意。”

    “但这并不是始皇要废扶苏、立胡亥的真正原因。”赵高的眼神变得深邃而悠远,脸色十分地凝重,道:“始皇之所以自称始皇,是因为他要将大秦这份基业传至万世,所以他临终之前,当然要选择一位他认为可以继承大统的人来做皇帝。以当时的天下大势,六国初定,民心未稳,假若立扶苏为帝,他担心‘仁义’二字不足以治理天下,因此才会密诏本相和李斯,要我二人来担负这废太子的骂名。”

    赵高的话简直有些惊世骇俗,但五音先生与纪空手都是心智聪慧之人,一听之下,却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以始皇的性情,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这无疑是他最有可能作出的抉择。

    “你们也许会问,何以本相会将这个天大的秘密告之你们?”赵高的话正是五音先生心中想问的,所以他点了点头,赵高继续道:“如果大秦不亡,这个秘密确实不能为外人道也,因为这有可能影响到始皇的英明,可是如今大秦变成这个样子,説与不説已无太大的关系。”

    纪空手道:“既然这是始皇密诏,那你既立胡亥,就该尽心辅佐才是,何以会将天下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到了最后,还要阴谋造反,取而代之呢?”

    他并不同情暴秦的灭亡,也不同情赵高的两难之境,他只知道,假如那一天不是赵高与胡亥君臣相斗,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取走登龙图。

    赵高的神情一凝,良久才道:“当本相拥立胡亥之后,方知始皇当日的决定有错。胡亥为人狠辣阴险,却又志大才疏,本相屡献治国良策,都因不合他的心意而废置案头,并且还对本相起了疑心,企图杀之而后快。本相心想:”这大秦既然要亡,又何必非要亡在项羽、刘邦之手?以本相的能力,难道就治不好这个天下吗?‘所以本相便费尽心思,安排了登高厅的宴会,谁知人算不如天算,最终却让你这个无名小子搅了好事,否则的话,只怕今日的天下已是我的了。“

    他狠狠地瞪了纪空手一眼,见其嗤之以鼻,一脸不屑之状,神色顿时一黯,道:“可是到了今日,本相又不得不感谢你当时的搅局。因为从今天的大势来看,大秦覆灭只是迟早的问题,本相又何必为做这数十天的亡国之君而担负千古骂名呢?”

    纪空手冷笑一声道:“纵算你没有做上这亡国之君,这千古骂名依然会落到你的头上。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为,你既然敢以一己之私冒天下之大不韪,又怎会在乎这身后的骂名?”

    赵高的脸已是一片铁青,缓缓地背过头去,双手抚筝,似要弹奏,却听“铮……”地一声,古筝上的一根弦突然崩断,弹上空中,然后便像一根长了眼睛的毒蛇般弹起,如闪电般射向纪空手。

    他这一手用力之巧,恰到好处,拿捏得角度又十分的到位,更胜突然,是以弦丝弹出,五音先生的脸色大惊,想施以援手,已是不及。

    但纪空手却没有动,似乎根本就没有看到这惊人的一幕,嘴角上反而生出一丝惬意的微笑。

    “扑……”弦丝到了纪空手面门处,突然向下折射而去,弦丝虽细,但弦上所带的劲力却强大无匹,竟然在距纪空手脚下三尺处的地面上轰开一个大洞。

    尘土散尽,纪空手的脸色竟然丝毫未变。

    五音先生与赵高虽然不动声色,但在心里都有几分诧异,似乎根本没有料到纪空手竟会有这般超人的定力,但五音先生心中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赵高既对纪空手恨之入骨,何以还会手下留情?而纪空手能够临危不乱,莫非他已知晓赵高并无杀他之心?

    “啪……啪……”赵高终于站起身来,拍掌道:“年轻人中有这等胆识的,实在不多,纪空手,你果然有种!”

    他的脸上没有一丝的敌意,反而多了一丝欣赏之意。

    △△△△△△△△△

    动与静之间,的确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静到极处,寓动其中,动到极处,亦是由静而生。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绝对的动,也没有绝对的静。

    但郭岳知道,如果自己的剑打破不了韩信这一剑演绎出来的静态,那么他必将死在这一剑之下。

    所以他的这一剑已经将他的潜能提升至极限,无论是速度、角度,还是力道,都达到了他所能企及的程度。

    可就在他剑出的同时,他惊奇地地看到韩信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惋惜之色。

    “他何以要摇头?他又为谁在惋惜?”任何人看到韩信的这种表情,都必然会在心里问着自己,郭岳也不例外。

    就在郭岳的心神一分之时,韩信暴喝一声,他的玄阴真气早已可驾驭自如,融入声音中,将声波与音线凝聚成一股无形的气流,犹如带着摆幅的重锤漫入虚空,无孔不入地攻入郭岳的每一个感官。

    郭岳的身形窒了一窒,剑在空中出现了一个微不可察的停顿。

    这不是他自己希望看到的现象,但却是韩信希望看到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就説明郭岳的心神与剑势上同时出现了破绽,在高手相争间,这种破绽往往是致命的。

    韩信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绝佳机会,刹那之间,他的人与剑同时从静态转化成至动的状态,身体如一道乍现夜空的闪电疾冲向前,剑幻万道弧迹,以无匹之势重击向郭岳的剑身。

    “当……”双剑相交,声如惊雷般扩散出去,充斥着整个营帐,气流狂窜间,将牛皮织成的帐篷拉扯得几不成形。

    郭岳只觉气血如沸水翻腾,闷哼一声,整个身形若惊鸟般飞退开去。

    剑以轻灵为主,以飘忽的轨迹为辅,才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剑在搏击中的优势与长处,但韩信的剑显然不守这个陈规,反而另辟蹊径,如刀般大砍大伐,竟然以狂猛之势制敌,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韩信几乎算到了郭岳的每一个行动步骤,他先以表情扰其眼,再以声音扰其耳,耳目一乱,心神自乱,然后由静而动,将出手的速度与角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无懈可击。一开始便挥剑如刀,大砍大伐,以己气息之悠长,攻敌内力不续之短,展开了如水银泻地般惊人的攻势。

    郭岳并不想退,却不得不退,他的气血被韩信传来的剑气几乎震得四散而灭,一时失力间,连手中的长剑也几乎把持不住,企图与韩信抗衡的梦想,就此破灭。

    《灭秦记》卷七终

第八卷 第一章 玄阴真气

    郭岳现在要考虑的已不是胜负的问题,而是生死!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一味沉湎于幻想,终究要面对现实,他此刻就是一个需要面对现实的人。

    但韩信就是韩信,他在没有打倒敌人之前,永远不会给敌人任何机会。眼见郭岳就要窜出他剑气纵横的范围,再次发出了惊天暴喝,震得营帐内外远近皆闻。

    但奇怪的是,他的吼声一出,人却未退,只是看着郭岳在一步步地与自己拉开距离。

    七尺、一丈五、三丈……

    帐内的许多人都是搏击高手,也是搏杀多年、经验丰富的战将,他们心中疑惑顿生,似乎不明白韩信为何不趁胜追击。如此有悖搏击的原理,难道是因为韩信根本就是野战出身,缺乏这样犀锐的目力?

    但在项羽与刘邦这两位当世大高手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难以置信的表情,似乎已经识破了韩信如此做的玄机。

    三丈八寸,不多一分,不少一分。

    韩信的剑宛如一道匹练般从虚空的深处蓦然杀出!

    疯狂之剑,已如高山滚石般,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攻势,其势之烈,便是百年不遇的洪流亦不敢与之争锋。

    此剑一出,郭岳便知道自己完了。

    这一战完了,他的人也完了。

    因为这三丈八寸正是韩信攻出这一剑的最佳距离,惟有在这个距离,他这一剑才可以完全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虚空中只有剑,已不见人,韩信的人似乎化入这烈如狂飙的剑势之中,以己之心,以己之血,助长了这一剑如烈焰般的杀气。

    郭岳的脸如罩上了一层秋霜般凝重,就在韩信出剑的刹那,他也暴喝了一声,浑身的劲力蓦然从掌心中爆发,迎向了那虚空中爆烈的剑锋!

    他已无路可退,惟有硬拼一途,因为韩信若惊涛般的剑气笼罩了方圆数丈之地,他已欲逃不能。

    韩信的身形升到最高点时,长啸一声,剑锋幻化成万千寒芒,借势俯冲而下。剑本轻灵,但在这一刹那间,这剑如山岳凝重,更带山崩之烈,以沛然不可御之之势霸杀八方。

    “轰……”巨响爆出,气浪狂卷,牛皮帐篷再也承受不了这巨力的撕扯,爆裂开来。

    人影在气旋飞窜中乍合又分。

    韩信昂然不动,长剑在手,遥指丈许开外的郭岳,淡淡一笑道:“你输了。”

    郭岳的剑已落地,人已半跪地上,脸上露出一片茫然之色,道:“我输了?”

    他似乎还不明白韩信为什么要这样説,因为他不相信自己会输,而且竟是输得如此惨。但陡然之间,他发现自己的意识正一点一点地离体而去,瞳孔在不断地抽搐中逐渐放大……

    场上众人无不骇然,就在郭岳倒下的那一刹那,他的眼、耳、口、鼻同时涌出股股鲜血,仿如泉涌一般。

    这的确是一场生死之战,败的人惟有死,所以郭岳也不会例外。

    大帐之内一片寂然,每一个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立在场中的韩信,然后才缓缓地转向默然不语的项羽。

    项羽的脸上毫无表情,谁也看不出他是喜是悲,但在他的心里却涌出了太多复杂的情感。

    郭岳的死的确让他感到了悲伤,但那只是一刹那的事情,他很快将兴趣放在了韩信的身上,因为他突然发觉,一个韩信,也许比三个郭岳更管用,如果能将韩信收为己用,那么郭岳的死也算物有所值了。

    他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得归于韩信表现出来的惊人实力,虽然他对刘邦已经不再怀疑,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刘邦本就是一头下山的猛虎,若是再让他得到韩信这样的翅膀,那么刘邦就始终会是他项羽的心头大患。与其如此,倒不如对韩信施以恩惠,让他为自己效命。

    他为自己的这个想法而得意,轻咳一声,却见韩信俯身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