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帝师-第5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刘仁轨赶忙拿起自己面前的茶水,饮下一口,又说道:“私以为,这第二要注意的,是若真要征伐高句丽,则只能胜,不能败。若胜,则天下再无敢违背大唐者。可若是败了,那么我大唐对周边属国之统治权威便要遭到严重的削弱乃至至崩坏,甚至如那突厥、薛延陀等已然被平定的周边各国,都有再度反复的可能。”
“不错!不错!”夏鸿升亲自往刘仁轨面前的杯中添满了茶水,又问道:“还有么?”
“多谢侯爷!”刘仁轨道了声谢,然后又说道:“这第三该留意的,下官以为,若真的要征伐高句丽,陛下及朝廷事前必然深思熟虑,且以炀帝为前车之鉴,行事就更为的小心谨慎。下官担心,朝臣过于看重炀帝之前车之鉴,过于要避免炀帝曾经所犯之错,未免就会有些矫枉过正。高句丽锐不如大唐,可也算是大唐东边的头号强国,实力自然强劲,若是太过谨慎小心,只怕反而自束手脚,被高句丽占了便宜。另外,百济!百济其国,是最不能不留意的了。”
夏鸿升心中一凛,终于说道百济了。当下却面不改色,问道:“百济?这与百济又有何干系?”
“百济其国,表面上对大唐毕恭毕敬,看似顺从于大唐,其实不然。百济暗藏鬼胎,从它隔三差五的就与新罗起来纷争便能看得出来。百济并不是个老实的属国,其与高句丽关系甚密,若是不留心百济,很有可能在大唐征伐高句丽的时候,百济冷不丁的给大唐来一刀子。”刘仁轨沉声说道。
“为何?”夏鸿升问道。
“百济同大唐之间,有高句丽相隔。高句丽便相当于百济对大唐之屏障。百济有倾吞新罗之心,若是前面有高句丽替他挡着大唐,替他吸引大唐的视线,百济做起事情来就要方便许多。而若是高句丽一旦被灭,那么百济变成直接同大唐相接,但凡大唐有何动作,百济都将首当其冲。这绝不利于百济的目的。唇亡则齿寒,百济不会任由高句丽被大唐荡灭,必定会明里暗里的帮助高句丽对抗大唐。”刘仁轨解释道。
夏鸿升抬眼看着刘仁轨,笑了一笑,又问道:“听刘县丞说了这么多,本侯深有所感。那若以刘县丞去征伐高句丽,该当如何做?”
“下官?”刘仁轨一愣,看着夏鸿升。
“只是假设,假设而已嘛。你我闲谈,当不得真,只是听听。”夏鸿升摆了摆手,说道。
刘仁轨也笑了起来:“侯爷倒是吓了下官一跳。呵呵,若是下官去征伐高句丽,那必先打百济。百济势弱,比高句丽不知容易打了多少。且百济一灭,大唐可由水路自由过往,不拘是运兵还是运粮,都比陆路要便捷的多。而且,没有了百济,高句丽孤立无援,独木难支。被大唐两面夹击,灭掉高句丽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好家伙,不愧是出将入相的人物,果然是有真本事,真谋略的。
夏鸿升心中感叹了一声。
这些都是那晚的众臣和众将商议出来的东西,而刘仁轨却只是一个人,又没有辽东详细的情报,所想便跟众臣所商议的就已经没有什么大差别了。
原本的历史上面,大唐也是吃了不小的亏,被百济坑害了一把,之后才想到先从百济入手的。
可能,真的有些人到这个世上来,注定就要是做成什么事情的。
即便是提前了十年,刘仁轨似乎仍旧还是要灭掉百济的。
“今日能同刘县丞结识,更听得刘县丞此番精彩之谋略,实乃本侯之幸。”夏鸿升笑着对刘仁轨说道:“刘县丞如此大略之人,区区县丞之位,只怕是埋没人才了啊!”
“县丞位阶虽低,也仍照拂一方百姓。百姓之事,又岂有高低之分?”刘仁轨笑道:“下官愚钝,实当不得侯爷谬赞。区区县丞,就已经使下官费劲心力了!”
“哈哈哈哈……刘县丞所言极是,百姓无小事,脚踏实地为百姓做事之人,亦无高低之分,皆是为百姓故。”夏鸿升笑道:“本侯与刘县丞虽为初识,却深觉刘县丞是个值得以友相交之人。日后有暇,刘县丞还请多往泾阳走动才是。”(未完待续。)
第943章 收棉花
刚准备打高句丽,在原本的历史上面征伐高句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刘仁轨就自己跑了出来,跑到了夏鸿升的眼前。
这不禁让夏鸿升觉得,此乃天助大唐。
既然遇到了这等人才,哪里还有放过的道理。
所以夏鸿升入宫了。
“贤婿来找朕何事?”李世民正在花园里面散步,得知夏鸿升求见,于是就让内侍将夏鸿升带了过来,待夏鸿升行礼拜见之后,笑问道。
夏鸿升看看李世民的神情,知道他此刻心情正好,于是心道自己来的正是时候。
“岳父大人,小婿是来向岳父大人举荐一个人才的。”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
“举荐人才?”李世民笑道:“这倒是令朕好奇。贤婿看人的眼光,比朕也不差。所举荐过的人虽然不多,但却都是非同寻常之辈。这一回,却不知贤婿又给朕带来的一匹如何的千里马?”
“回禀岳父大人,小婿今日要举荐的人,名叫刘仁轨,字正则,乃汴州尉氏人也。其人出自平民之家,虽生于隋末动荡,却仍不忘恭谨好学,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此人对辽东之势很有见解,小婿不如他。此人大才,同马周一样,也是个出将入相的人物。”
“刘仁轨?出将入相?!”李世民有些意外的看看夏鸿升,说道:“朕对这个刘仁轨有印象,此人当真如此得贤婿看重?”
“岳父大人知道他?”这下反而轮到夏鸿升意外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朕对他的印象还很深。此人原为陈仓县尉,在任期间,竟然将一个折冲都尉给抓了起来,硬是用刑仗打杀了去。区区一个县尉,竟然打杀一府之折冲都尉,此时为州府官员上奏于朕,朕自然要过问过问。朕将这刘仁轨召入朝堂责问,他才告诉朕,那折冲都尉寻常骄狂放纵,屡屡违反法纪,县署之中没有谁能制服得了他。刘仁轨警告他不得重犯,但此人却凶暴蛮横依然如故,刘仁轨故而将其缉拿,依律逐列其罪,将其仗杀。朕派人查证,知其所言非虚,故而念其刚毅正直,擢升为咸阳县丞。”
夏鸿升于是便将刘仁轨找上他,以及二人在书店中之所谈全都告诉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听完之后,也是大为吃惊,说道:“此人区区咸阳县丞,既无情报,亦无消息,却竟然能够将辽东之势看得如此透彻,分析的头头是道!果然是个人才!”
“是啊!”夏鸿升也说道:“所以才同他分开,小婿就跑来向岳父大人举荐他来了。”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不过,仅凭这些言论,也只是说明这个刘仁轨颇有谋略,出将入相,倒是不至于吧?”
“所以小婿想请陛下征伐高句丽的时候将其也带上,是骡子是马,带出去溜溜就知道了。”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入了军阵,就知道他是纸上谈兵,还是真才实学了。”
李世民微微皱起眉头来,想了一想,说道:“刘仁轨这个人,朕也见过,看着倒也不像是什么无能之辈。姑且试他一试!”
顿了顿,李世民又道:“也莫言朕不给他机会,征伐高句丽之前,就让他先去跟着马周,在军校待上半年吧!”
夏鸿升一喜,行了一礼:“多谢岳父大人!”
李世民点点头,又对夏鸿升说道:“既然你来了,朕也有事情要嘱托给你。”
“岳父大人但请吩咐!”夏鸿升说道。
“棉衣。”李世民沉声说道:“棉衣、棉裤,还有手笼子和毡绒帽,这些东西户部的工坊中如今正在抓紧赶制。辽东秋月飞雪,极为苦寒,将士若无御寒之物,朕不能使之久留于其地。这次征伐高句丽,朕准备出兵十万,故而这些东西,至少也须十万套。可棉花如今种的并不多,棉花不够,做不出那么多棉衣来。朕希望贤婿能替朝廷搜集棉花,使得户部能在大军动身前,拿出十万套棉衣来。”
十万大军,只怕十万套棉衣棉裤和毡绒帽都不够。所以十万套,是最少的数目了。至少得保证将士们每人一套,才能抵抗辽东的寒冷。
看来,李世民是打算入冬也不撤军了。
可十万套不是个小数目,又要数目足够,又要保证棉衣中填充的棉花数量,以达到能够抵御辽东严寒的效果,这需要非常多的棉花。
而今,棉花的种植面积却并不多。
算算时间,若是中在中原地区,或是江南道等地的棉花,再过一个月就可以进行播种了,能够采摘,要到秋天了。西域的棉花,估计要再等一两个月才种,一般也是秋季收获,能持续到十一月。那么若是现在加紧收购,兴许还来得及收到去年采摘下来的棉花。
“陛下,棉花种在中原和江南道的,小婿估摸着马上就可以播种了。去年种的年前不多久才收获,应该能够收到一些。不过,中原和江南道种植的棉花并不多,还是得靠从西域弄来。而西域的棉花,要过上一两个月才能够种植。小婿若是让商队停留在西域到处收购棉花,估摸着也能手来一些去年收获的棉花。可是,因为没人知道怎么用,所以西域种植棉花的人也算不得许多,只是比中原会略微多上一些。小婿会令商队派去西域各地,尽可能多的收购棉花。”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只是,是否足够制作十万套,小婿不敢保证。”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贤婿尽力便是,能收到多少,就收到多少。贤婿放心,到时候,朝廷不会白用贤婿收来的棉花。”
“岳父大人这是说哪里的话!”夏鸿升说道:“征伐高句丽,小婿也愿意尽一片心的。区区棉花,如何能让岳父大人再出钱?”
“你若是不收,日后朝廷如何向其他的商贾购买东西?”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朕岂能让世人觉得,是朝廷在压榨商贾,买了东西还不付账?如此一来,天下谁还能信得过朝廷?!”
夏鸿升心里都要乐开花了,表面上却做出一副很是崇拜的神色看着李世民,说道:“小婿明白了,岳父大人一片苦心,真乃圣君耳!”(未完待续。)
第944章 妻……妾?
夏鸿升从皇宫中出来,趁着天色尚早,日头还没落下去,径直去了义仁商号在长安的商铺。这个商铺是夏鸿升手下的几支西行商队的出发点。也是他们寻常各自带队的汇聚一起商量事情的地方,倒是并不卖东西。
到了那里,阿尔罕正在盘点,得知夏鸿升来,赶忙过去拜见。
“一笔大生意。”夏鸿升开门见山,直接对阿尔罕说道:“朝廷要用市价收购棉花,越多越好。你也知道,如今中原之地种植棉花的不多,要大量购入棉花,只能从西域入手。你对西域最为熟悉,可能收来棉花?”
阿尔罕是天生的商人,听到有大生意做,立时就兴奋起来,问道:“敢问侯爷,朝廷要收多少棉花?”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越多越好。只要你有这个本事,便就是将西域全部的棉花都收了,朝廷也吃得下。”
阿尔罕一听,顿时大喜,却又商人本性发作,问道:“这个……侯爷,容小的多嘴一句,朝廷收了咱们商队的棉花,会照着市价跟咱们掏钱么?”
“你放心,本侯与陛下已有协议。”夏鸿升说道:“陛下金口玉言,这事儿你不用担心。只要你能尽可能多的收来棉花,随后少不了你赚钱。实话告诉你,这些棉花,本来本侯是打算全部不要钱送给朝廷的。棉花是小利,后面的大头在辽东。”
“辽东?!”阿尔罕一愣:“辽东有甚子生意?难懂侯爷要在辽东买地?!”
显然,阿尔罕也是最近看了不少报纸上关于辽东的文章了。
夏鸿升摇了摇头:“土地……暂时最好不要涉足土地的买卖,土地是朝廷的。不能让朝廷觉得咱们在大量的兼并土地。本侯说的,是一种新生意。”
“新生意?”阿尔罕不解。
夏鸿升摇了摇头:“随后本侯会拟定一个计划给你。这事儿不是你一家能吞的下去的,须酒坊、玻璃坊、茗香居都参与进来才行。”
阿尔罕是个精明的商人,也是一个善于同官家打交道的商人,深知不该问的绝不多问。故而听夏鸿升这么说了,也就没有再多问,而是说道:“侯爷,朝廷要这么多棉花,是一笔大生意。小的不放心旁人来做,小的这就收拾东西,亲自动身往西域走一趟!”
夏鸿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