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504部分

贞观帝师-第504部分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在上面笑了笑,抬了抬手,说道:“哈哈,你这小子,出去两年,如今看起来除了个头,倒也变化不大。这两年在外,想来又见识到许多趣闻。朕久居宫中,不知外面事情。你如今回来,正可与朕讲些个外面的奇闻趣事来,叫朕也去去乏味。”

    “臣遵旨。”夏鸿升笑着点了点头。

    李渊派人搬来椅子,让夏鸿升坐下。夏鸿升便坐了下来,将自己这两年里面在外面的经历,添油加醋的讲出来,听得李渊不时大笑,似乎也舒畅了许多。

    夏鸿升后世里本就是个教书的,讲起东西来天花乱坠。一直说了一个时辰还多,李渊听得起兴,干脆也不倚靠了,坐了起来,与夏鸿升聊起。

    “哈哈哈哈……还是你这小子说话叫人感兴趣。”李渊听完了夏鸿升的讲述,大笑道:“朕可是有好些个日子没有今日这般舒坦过了。”

    夏鸿升笑道:“多谢太上皇抬爱,如今臣已经回来,这段时间估摸着也不会在出去。太上皇若是觉得无聊,大可随时召见微臣来。到时候微臣再给太上皇做些个玩耍的器物来,保准既新颖又好玩。”

    “好!好极!”李渊哈哈大笑,突然话锋一转,又问道:“对了,两年前,世民就已经将长乐出降于你,赐成婚约。如今你既然已经回来,就不要再耽搁了。世民的这几个女儿,倒一个个都是贤良淑德之女,你须好生对待。呵呵,虽是赐婚,却礼不可废。你亦须遵从六礼而来。这纳采之礼,汝可找好了媒人?”

    夏鸿升心中一凛,暗道李渊果然提起了这件事情,于是面色不改,笑答道:“回太上皇的话,还没有找到媒人。臣欲从诸位公侯之诰命中请求一位,代为说媒。不过,这请谁不清谁的,如今到也不好说。”

    “不错。请之,旁人或可觉在你处来不如所请之人了。”李渊点了点头,又笑道:“既如此,看在你今日使朕心情不错的份上,朕就帮你一把吧!来呐,去将息王妃给朕叫来。”

    “息王妃?!”夏鸿升一愣,不禁脱口而出。

    “恩?”李渊眉头一挑,声色便有些不悦,问道:“怎么,听汝语气,是不大愿意让息王妃替你说媒?难不成,以王妃之身,皇后之嫂,还不能入你的眼界?”

    这话就是在故意堵嘴了,夏鸿升也只好摇头说道:“不敢,王妃身份尊贵,臣只是没想到太上皇会让息王妃帮臣。若息王妃可以出面,那便太好了。”

    心里面,也知道李渊为何突然召见自己来了。

    就是想要让息王妃去给自己说媒去。

    这不是在故意恶心李世民两口子么!

    可李渊为何要这么做?

    李渊盯着夏鸿升看了一会儿,突然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夏鸿升啊,你是天纵奇才。大唐能有今日,这中间说破了全是你的功劳。朕不拿你与寻常人同论。你既是谪仙人,以你仙人之能,当看得出来,朕这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这是大限将至啊!息王妃一向对待朕甚为孝顺,然其在宫里……若是此番说媒于长乐,于你,可使人知其同你与长乐关系尚佳,待朕身后,或可好过一些……你不知其中内情,这件事算朕请你帮忙。”

    听李渊这么说,夏鸿升看着这个已然要日落西山的老人,忽而觉得很是有些沧桑心酸之感。

    也曾是一代雄主,一统天下之人,现如今,却是个连身后事都不能自己安排的落拓帝王了。

    当然,这种话也只能心里想想。

    “这……陛下及皇后待息王妃素来亲好,太上皇倒是多虑了。”夏鸿升说道:“太上皇亦不必如此,孙神医尚在长安,召孙神医来诊治一番,好生调养,应无大碍的。”

    李渊摆了摆手,笑了笑:“这个中缘由,你不须知道。你且退下吧。这说媒之事,朕给你安排了。所需之物,朕也会差人给你准备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明日,朕便让息王妃前去为你说媒。”

    夏鸿升还待要说些什么,李渊挥了挥手,说道:“朕有些疲累了,你退下吧。”

    夏鸿升见李渊闭上了眼睛,也只好先出去了。(未完待续。)

第864章 半路召见

    夏鸿升从大安宫中出来,对于李渊的做法,感到一些无奈,也感到一些心有戚戚。估计在这个皇宫里面,同李渊最为亲近的人,就是这个息王妃了。一个丧子,一个丧夫,却又不得不活在的凶手的身边,接受凶手的安排。

    历史有其残忍的一面,必然就对应的亦有其悲怆。

    夏鸿升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只是这该如何对李世民说呢?

    这都是个什么事儿!本公子结个婚怎么还就摊上这档子事情呢!

    正皱眉走着,却忽而一下撞上了一个人去,夏鸿升本来就心情不好,立时火就上来了,朝着那内侍狠狠瞪了一眼,斥道:“会不会走路?长没长眼睛?!”

    那内侍连忙躬身道歉,说道:“侯爷恕罪!侯爷恕罪!陛下命奴婢在此候着侯爷,等侯爷出来,便召侯爷往御书房去。奴婢见侯爷走得快,赶紧出来,不小心撞上了侯爷!”

    “陛下?”夏鸿升一愣,随即就了然了。

    李世民不可能不在李渊的身边安插眼线,自己刚回来,李渊就召见自己过去,李世民一定好奇。

    也好。叫李世民去恶心去吧,只要不牵扯到本公子身上就是。

    于是当下也不在恼怒,对那内侍说道:“无妨,本侯方才心中烦闷,得罪了。既是陛下召见本侯,走吧。”

    “不敢!不敢!侯爷请!”内侍又行了礼,带着夏鸿升往李世民的书房过去。

    很快,两人就穿过了重重宫墙,到了李世民的书房之所在。

    内侍通报了一声,李世民便应声让夏鸿升进去了。

    进入书房,里面只有李世民一个人。夏鸿升行了礼,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的奏疏,抬了抬手,示意夏鸿升自己坐下来。

    “太上皇召见了你?”李世民语气平平的问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午后太上皇命内侍召臣去大安宫,让微臣给他讲了讲这两年在外遇到的趣事儿奇闻来。然后……太上皇还强令微臣了一件事情,微臣正在为难。”

    “哦?”李世民微微皱了皱眉头,问道:“何事?”

    夏鸿升叹了一口气,对李世民说道:“太上皇知道了微臣已经开始筹备婚事了,不知从何处得知微臣还没定下个媒人,于是召了微臣到大安宫去,准备叫息王妃来找皇后娘娘,替微臣说媒。”

    “找息王妃说媒?!”李世民一愣,继而顿时脸色就有些不大好看,一脸的膈应。

    “是啊!”夏鸿升摇了摇头:“太上皇根本就不给微臣说话的机会,说明日就让息王妃来找皇后娘娘,然后将将微臣给捻了出来。”

    李世民皱着眉头:“太上皇为何为干涉此事?”

    “太上皇说……”夏鸿升顿了顿,犹豫了一下,说道:“说他大约时日不多了,想让息王妃给微臣说媒,好教宫人以为息王妃同微臣及公主殿下关系尚佳,在他百年之后,宫人便会因微臣深受陛下信重,于是忌惮微臣,因而不敢欺辱王妃,息王妃或可过的好些。”

    李世民又是一愣,面色明显恍惚了一下,沉默了下去。

    夏鸿升也不说话,他们家的事情,还是越少搀和越好。

    多了许久,李世民才轻叹一声,说道:“既是太上皇旨意,那你就照做便是。”

    “臣遵旨!”夏鸿升点头说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似乎想要将有些纷乱的思绪从头脑中摇出去,然后又对夏鸿升说道:“不说这个。对了,前几日泾阳县令上了奏疏,说是你回去之后,用了个什么‘公益活动’什么的法子,叫泾阳的富商和乡绅们自愿出钱出物,捐建了五所学堂,如今五所学堂正兴建的火热,说是年内就能全部落成。因涉及有你,房卿便将奏疏交于了朕。朕对你让泾阳的富商及乡绅自愿出钱出物的法子,很是好奇。这‘公益活动’,却不知是何法?”

    “原是这个。”夏鸿升笑了笑,说道:“陛下,这只是微臣耍的一个小聪明罢了。其实本质还是交换。富商及乡绅自愿的出钱出物为泾阳兴建学堂,还不是为了得到好处。”

    “好处?”听到夏鸿升这么说,李世民神色一肃,立刻厉声说道:“夏卿莫不是给了这些商贾特权为换?!此举同那官府卖官鬻爵之举又有何异?!”

    “陛下误会了!”夏鸿升见李世民想岔了地方,于是解释道:“微臣给他们的好处,是让他们明白做公益活动的意义,是做公益活动的好处。他们所获得的好处,也是自公益活动而来,非是从官府而来。陛下,公者,众也,益者,利也。所谓公益,乃众之利也。及指公众之利,公共之利。从字面的意思来看,便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它的实质应该说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而所谓公益活动,便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无偿捐赠财物、时间、精力或是提供知识等活动,使其他的社会大众,周遭之寻常百姓皆可从中获得好处。这公益活动有许多,比方说公共设施的建设,为村中规划、修建和维护水泥路,为村民兴建水利,水车等等设施之建设。亦或是社会优抚。比方说拥护军户,优待军烈家眷。又或是赈灾救济,开棚施粥等等,乃至于为村人修建了一所学堂之类。这些但凡是能够为百姓们带来好处的事情,皆是公益活动。”

    “哦?那听夏卿的话,往简单点说,岂不是令那些富商和乡绅掏自己的钱财来花到旁人身上?这旁人是受益了,可他们自己却折损了许多钱财,哪里来的好处?”李世民的理解能力果然过人,一听就明白了,问道。

    “陛下,您想啊!这些个商户出资为泾阳的百姓兴建了学堂,日后泾阳百姓提起他们来,哪个会不感激?这事情传出去,知道的百姓哪个会不称赞他们达则兼济天下的大义?有了这个名气,有了这个名声,日后若是有这方面的生意,当然最先想到了就是他们了啊!兴建学堂,虽然花费了他们不少钱财,可是让他们更加有名气,更加受人尊重,这又会给他们带来多少生意呢!两相一比,那兴建学堂所花费的钱财,就算不得什么了!县衙又会按照他们捐资的多少,为他们雕塑石像,放在学堂里面,让学子们都知道是他们捐资办学,才让学子们有学可入,好感激他们。这得是多大的荣誉啊!这份荣誉,亦可使其获得更多人的信任,大家自然更愿意去同一个好人交往,他的生意自然兴隆。这就是商号进行公益活动的好处!”(未完待续。)

第865章 大唐缺钱啊

    “原来如此!”李世民恍然的点了点头,显然是已经理解了夏鸿升的意思,笑道:“官府达到了兴建学堂的目的,百姓有了学堂可以供子弟进学,商人花钱买来了好的名声和声誉。各取所需,一举三得。这法子好啊。呵呵,渭河公园,就是这么来的罢?”

    夏鸿升笑着行了道:“陛下果然圣明,一听就明白了。微臣花费了好些口舌,给那些商贾们解释了一天,他们才明白过来其中的好处。”

    “倘若年内这五所学堂能兴建起来,明年便可使泾阳之孩童入学。这普及教育,朕看好处不少。起码,不会因为刮个风闪个雷就说三道四。”李世民揉了揉头,这几年每逢有了灾害,还是会有人拿君王失德来说事。

    见李世民揉着头一副头疼的样子,想想以后这也是要成为自己的老丈人的人,于是夏鸿升问道:“陛下可是遇到了甚子事情?”

    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前些时下面报上来,河南、山东等地四十余个州县闹了水灾。今年经历了两场战事,东瀛道和林邑道两边都须驻军,粮食消耗的不少。现如今还须赈灾,真是捉襟见肘啊!朕已经将这几年来内务府的收入,都添了进去了。呵呵,所以朕听闻你使得那些富商们自愿出钱出物才觉得新奇,不过如今看来,此法却也没法来给府库增添些收入啊!”

    夏鸿升不禁好笑,原来皇帝也有缺钱的一天啊!

    其实,朝廷缺钱,并非仅仅是这一时。在长久的封建王朝中,从来没有过国家财政十分宽裕的时候。盖因国家的收入形式单一,且严重依赖于丁身和土地之缘故。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中,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想过许多办法。其中最重要的,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这一问题的,就是税制的改革。从周的井田制,到清的摊丁入亩,封建王朝的“经济家”们一直在走在探索税制的路上。

    但是,无论税制如何改革,却始终都拘囿于农业和土地上,因而始终有其局限性,无法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