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491部分

贞观帝师-第491部分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又是一阵大笑,李孝恭朝夏鸿升轻轻一拍,笑骂道:“你这臭小子,满嘴乱说话。这事儿岂是你能张罗得了的?本王算算,这京中能替你张罗此事的,只有陛下及李纲、颜师古二老。你取陛下之女,陛下自然是不能给你张罗,只怕要落到李、颜二位身上,哈哈哈哈,二人最重故礼,你小子就等着回去受把捏罢!说不得,那时候又要念着在军中的时日了!哈哈哈哈……”(未完待续。)

第837章 攻占倭国之后要做的事

    大唐贞观六年,九月十八。

    藤原京城门大开,倭国国主舒明率倭国百官出城列队而站,等候唐军的到来。

    李孝恭率领大唐军队缓缓出现,将士们手持长槊,身穿明光铠,骑在高大壮硕的战马之上,英武非凡,宛若神兵天降一般。

    大唐将士军容整齐,令行禁止,万人而如同一人。战马齐齐的踏在地上,万匹战马的踩踏地面,却竟然无一丝不同的杂音。整齐的马蹄声一下一下的踩踏下去,好似连地面都跟着一下一下的震颤起来了一样。

    夏鸿升,苏定方等几个副将随李孝恭和张亮二人打马前去,到了倭国国主的面前。

    “尔国欺辱大唐在先,本王那日为尔国所害之时,曾言势必踏平倭国,屠尽倭人,方能解心头之恨。”李孝恭冷眼盯着倭国国书,肃然说道:“然,大唐终究仁义之国,尔国狂妄,错在朝廷,非在百姓。故不忍使尔国百姓因这战乱而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受尔之降,保全百姓,从此为大唐所属。大唐皇帝诏曰:倭国君臣百官随船入京觐见,领敕封,明赏罚。”

    李孝恭的话很短,但是却严肃有力,自成一股威严。

    倭国国主听了李孝恭的话,面无表情,只是从身侧的中臣镰足手中拿过一张黄绢,捧在手中,向李孝恭呈了上去。

    李孝恭将手中的长槊一转,挽出一个枪花来,顺势将倭国国主手中的请降书一挑,挑了过来,继而将手臂猛地举起,手中的长槊斜指天上,振声高呼:“大唐万胜!”

    那一纸黄绢被挑在长槊的尖上,迎风飞卷,便格外的醒目。

    “大唐万胜!”万名大唐将士齐声高呼,声如雷震,摄人心魄。

    呼声发出即收,周遭忽而又沉入了一片死寂。

    李孝恭将那降书交给一旁的夏鸿升,自己放下了长槊,看向了倭国国主。

    倭国国主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藤原京,继而低下了头去,后退一步,侧身站到了一边,让开了道路。

    李孝恭手中长槊往前一指:“入城!”

    大唐将士勒马徐行,浩浩荡荡,进入了藤原京之中。

    夏鸿升随之进入了藤原京中,回头看看正逐渐入城的唐军,心中知道,这并非是战争的结束,而是又一次新的开始。

    唐军入城,从倭兵的手中接管了城池的布防。倭国兵卒被限制在了军营之中,由一千名大唐兵卒看守着。

    李孝恭入城之后,立刻就颁布了数道命令。多数都是针对藤原京的百姓,也都是些“打土豪分田地式”的拉拢民心之策,大唐将士亦军纪严明,入城之后无有劫掠,更无惊扰百姓的举动。

    虽然想起后世里倭**队的暴行,心中不禁气愤,但是夏鸿升亦没有纵容士兵去烧杀抢掠。夏鸿升要的是这块土地,是将这个民族从文明上彻底泯灭,而非是一时的报复快感。

    或许,这本就是对倭国最狠的报复了。

    “倭国虽降,然却并非此战之终结。”忙碌一日,安排了一切之后,晚上李孝恭又将众将召集过来,说道:“倭国各地依旧在倭人的控制之中,各地随时可举兵反唐。藤原京中尚有数万倭兵,若是同藤原京中的倭人合谋,吾等便正是身处险地。本将对藤原京中倭人施以怀柔之策,正是要灭其反抗之心。诸将这些时日要约束部曲,勿要做出惹众怒之事,免使倭人同那些倭兵走到一路上去。此外,倭国既降,大唐要往各地各城驻兵。水师船队在吾等离开大坂之时,就已经开始回转大唐继续运兵过来。依本王来看,倭国朝廷对各地本就缺乏管束,各地未必会因倭国投降而随之放弃抵抗。只怕,到时候还是须大唐逐一平灭。以现下的人数,只怕不足。”

    众人都点了点头,也都同李孝恭的看法一样。

    夏鸿升因对倭国的历史有所了解,故而也知道李孝恭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眼下,倭国还并未真正进入到封建社会。在倭国,仍旧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倭国天皇虽有皇帝之名,但却并无皇帝之实。大贵族垄断政权,地方贵族垄断地方管辖之权。具体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面来说,那就是中央对地方的管辖缺乏力度。各地虽然名义上听命于朝廷,听命于天皇,但是实际上,天皇并无实权,朝政大权由苏我氏等大贵族所垄断把持。而各地亦多数由各地的大贵族所统御,对于倭国朝廷的政令向来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没有利益的就敷衍,甚至违背。简单来说,就是眼下的倭国缺乏尚未完成中央集权,所以对各地的控制不足。

    在原本的历史上,十多年之后,才会有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当时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自杀,皇室夺取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孝德天皇即位后,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隋唐政治经济体制学习,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即大坂,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政治改革,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这就是历史上的大化改新。它给倭国历史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此后倭国才终于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

    正是因为眼下倭国还没有完成中央集权,所以倭国这个“中央”的投降,对于各地的大贵族来说,却并无多大的强制力。也就是说,各地的大贵族,并不一定会因为倭国朝廷偷袭了大唐,而随之放弃抵抗,也投降大唐。

    因此,才有李孝恭方才之所言。

    倭国,是夏鸿升的大计划中,第一个被大唐真正意义上所占领的地方。这个占领,并不仅仅是土地,而是包括了土地、思想、文化、传统、习俗……等等一切在内的占领。

    所以,务必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才能为以后大唐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和占领做出一个参考的范例。

    所以,要彻底占领倭国,首先要在倭国完成它本未完成的中央集权。

    当然,这个中央,已经不再是倭国朝廷,而是大唐派驻倭国的管理人员和机构了。(未完待续。)

第838章 用倭人来打倭人!

    “人手不足,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张亮听了李孝恭的话之后,点了点头,说道:“倭国各地驰援藤原京的军队已经在路上,只怕不少都快要抵达。倭国国主在此时请降,未必就真的是存了投降的心思。有极大的可能,倭国国主此刻请降,就是为了将大唐的军队拘囿于藤原京之中,等各地援军一道,再外围城,妄图将咱们困死在这藤原京中。”

    “张公所言不错!”李孝恭点了点头,说道:“倭国国主极有可能是存了这份心思的……来呐,速去清查粮仓,看藤原京中储粮几何。”

    李孝恭的亲兵接了李孝恭的命令,于是立刻告退出去,令人盘点粮仓去了。

    “看倭国地图,这倭国有四岛所成,间不相连。大唐若要巩固占据,须得四岛派兵。如此一来,只怕至少得数万之人才行。”苏定方说道:“若有倭人在他处称王,倭人相应云集,那咱就费这么多功夫了。最好能趁此时机一鼓作气,将其他四岛拿下,以免倭国终成割据。只可惜……这一万人,根本不够。”

    张亮捋了捋胡须,说道:“运兵之船从大唐运兵至于大坂,至少也要月余,如今已经九月,再过两月海水就可能上冻。登州这边便走不成了,只能先令将士至于江南道,再走琉球这条路过来,又须不少时间。”

    一万人,若是打下倭国,那是足够了。可要占据其地,却远远不够。城中要有守军,城外要有往各地去平定大贵族的军队,还要有人看着倭国原本的兵卒,这些都需要兵力。

    想一想,还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夏鸿升皱了皱眉头,人数少,不应该成为问题啊!后世里原本的历史上,那些欧洲列强到处占领殖民地,也没有见往各个殖民地派人去啊!那个列强往自己的殖民地派去过万人军队的?大唐将士如今有一万人,已经是多的了!

    那后世里的列强是如何控制殖民地的?

    回想回想历史课上面学过的殖民统治方式,有些眉目,又有些不大清晰。

    后世里,西方列强们统治殖民地的方式有所不同。

    法、葡、西等国采取的是直接统治的方式,尽力将殖民地在政治和经济上与宗主国结为一体,大力灌输宗主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以便同化尽可能多的殖民地人民,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统治民族对统治民族紧密产生密切的认同感。当地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几乎得不到保存,当地语言在教育系统中很少应用。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殖民地国家的受教育阶层——通常是当地的上等富有阶层——感到自己的命运与宗主国休戚相关,并摈弃土著生活方式。

    而英国的殖民政策则与之相反,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设法令殖民地在政治上与经济上达到自立。在非洲和印度,英国仍保留了许多原有的土邦国。在被划为英皇直辖殖民地的地区,也保留了原有的部落、乡村等行政机构,并任用当地人为次级地方官员。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也得以保留和传授。

    显然,夏鸿升想要的是第一种——去他娘的文明多样化,本公子恨不得将全世界的人都同化成汉人,让全世界都只有一种文明,汉文明!

    当然,文明的同化能力,与承载这个文明的民族主体的拳头大小成正比。这个“拳头”,并不仅仅指得是武力,也不只看一时大小。还要看他的承载能力,还要看他的复原能力。因为没有哪一个拳头揍人之后自己丝毫不会痛的。

    不过,虽然对于英国在殖民地统治的方式上的做法不太想用,可后世里的英国在殖民地上的另外一种办法,却可以被夏鸿升此时所用。

    英国殖民印度的时候,击溃印度那么多的贵族兵力,派出过上万人的军队么?

    后世里的英国是用印度人打印度人啊!

    于是夏鸿升仔细回想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人数不足,或可驱使倭人,来为大唐做事。用倭人来打倭人!”

    其他几人正在商量办法,听见夏鸿升沉默半晌,突然开口说话,于是都转过了头来。

    苏定方看看夏鸿升,问道:“用倭人去打倭人?倭人新降,岂会同大唐一心?又如何会帮着大唐去打倭人?说不定要军中哗变,临阵倒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夏鸿升笑了笑,对苏定方说道:“这话我总挂于嘴边,苏将军忘了?不管到了哪里,换了哪国,人心都是一样的。不敢说全部,但这句话却正道出了许多人的人心。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利益够了,倭人打倭人又有何不可?”

    “哦?”李孝恭听夏鸿升这么说,于是问道:“策将安出?”

    “简单。”夏鸿升笑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倭国本就赤贫,资源稀缺,吃穿用度方方面面皆远不如大唐。倭国朝政为大贵族所把持,皇帝无有实权。先有物部氏,后有苏我氏,这些大家族把持朝政,各地的大贵族也把持地方统御之权,不可一世,依附于大贵族下面的中小贵族也疯狂地兼并土地,残酷地剥削部民,许多平民的土地也被剥夺,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本来就各地的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纷起来造反。这些贵族在倭国百姓中间,其实早就已经惹下众怒,民怨盈涂了。所缺的,正是一个可以带领他们反抗贵族的人。大唐正要做这个人!咱们所要利用的,正是这些倭国寻常百姓对于倭国贵族的这种不满。然后激化这种不满和矛盾,使大唐成为这些被欺压剥削的寻常百姓们的利益代言人,用倭国百姓的利益,驱动倭国百姓与倭国贵族站在对立的两面,引导倭国的平民百姓替大唐出力,去对付这些贵族。如此一来,大唐不仅收拢了民心,又凭白多了无数人手了。既对付了手中拥有反抗大唐的力量的倭国各地贵族,又使得倭国百姓支持大唐,极大减少大唐占领倭国的阻力。”(未完待续。)

第839章 五年规划

    夏鸿升用倭国人打倭国人的法子,其实在现如今的倭国,具有十分便利的社会历史条件。

    可以说,倭国现下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