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320部分

贞观帝师-第320部分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见夏鸿升的这么说,袁天罡吃了一惊,看看夏鸿升,说道:“听夏侯的口气,此事是还涉及其他的秘辛了?那却是贫道多嘴,问了不该问的东西。”

    “无妨,此事也本该是先与道长商量的。”夏鸿升摆了摆手,说道:“其实这世间本无慧彦此人,只是在下为了号召天下之人同朝廷一心对付突厥,而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而已。只是为了树立一个榜样,教天下人都学他那为国为民的气概。却是当不得道长的谢了。”

    “原来如此!”袁天罡稍微一想,便明白了事情的缘由,摇头苦笑了起来:“这……这事情真是……贫道还听李道友说陛下感念还其为大唐百姓拳拳之心,故而追封其人。想着全赖夏侯,慧彦道友的作为才被世人所知,故而前来道谢,却没曾想到……”

    夏鸿升点点头:“教道长误会了。”

    袁天罡却摇了摇头。又道:“不过。还是得谢谢夏侯。其实也无关慧彦此人真假与否。贫道都要代道门谢谢夏侯啊!”

    “哦?却是为何?”夏鸿升有些不解,问道。

    “夏侯还不知道,如今我道门可是有些不太好过了。那群和尚蛊惑人心,还有些个胡人的歪门邪道,都要跟我道门抢夺信徒。夏侯此举,倒是又令我道门广得美名,胜出了一筹。”袁天罡笑着对夏鸿升说道:“故而,还是要谢谢夏侯了。”

    听见袁天罡的话。夏鸿升心中忽而一动,想起来历史上初唐时候是有过一次佛道之争,且还演化的十分激烈,似乎都已经到了互相动手的地步了。

    夏鸿升虽然不相信鬼神之说,不信宗教,但是对于道教的好感却要多余佛教。

    佛教令人逆来顺受,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把此生的希望都化为虚无。交给一个飘渺无存的来生。

    相比之下,道教虽然也脱离实际。但是却好歹叫人争取现世的存在。

    佛教和道教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对待生和死的态度。

    可以说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

    而道教却不同,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的。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

    夏鸿升喜欢道教多余佛教的最大的一点,就是道教不追求来世,道教追求现世成仙——神仙是这样一种存在,他们具有超人的能力,具有无尽的寿命,能享受最好的供养,能解决任何问题。

    最开始神仙就是在世间的——也就是说道教的追求是在世为神!在没有后来融合佛教,而把那些神仙放到天上之前,道教的精神里,追求的还是世俗享乐的最大化,解决世俗问题能力的最大化。

    也就是说,道教没觉得这个世界有什么问题,相反道教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还有更多更美好的东西需要你进行修炼才能获得,而且是长久的获得。

    虽然道教的修行过程中充满了恬淡无为、清静无欲这类的看起来很出世的要求,但其终极的目标其实就和世俗凡人没什么两样,是入世的。

    而佛教不同,一开始就认为这个世界苦,告诉你不管你现在如何享受,都不会久远,都会最终变苦,并且用轮回说来告诉信徒你的未来也会变苦——如果你不跳出轮回的话,最终什么都是苦的,只有彻底的寂灭以后剩下的才是无为法——即所谓涅槃。

    所以,佛教消极,道教积极,佛教厌世,而道教入世。

    因为道教追求长生,追求一种超人的能力,追求现世的超脱,所以会去研究现实的东西。道教为了练就仙丹,炼金术为了练就贤者之石,二者有所相似,都对长生和超自然的力量有所追求,并在这种追求中进行各种实验,开辟了化学的最初,为化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而佛教呢,除了让人成为丧失了血性成为逆来顺受的顺民之外,对于社会的贡献却并不大。

    而教人向善,向来不是佛教所独有的。

    所以从夏鸿升的目的上来说,他更加倾向于支持道教,然后改造道教,让道教在追求超自然的力量的过程中去研究自然现象,去研究自然规律,去触碰物理和化学的领域。

    一念之间,夏鸿升心中就迅速闪过了无数念头,片刻之后,盯着袁天罡的眼神之中,已经是目光灼灼。

    扶持道教,改造道教,是夏鸿升早前就一直有的念头,有意去同袁天罡、李淳风、孙思邈这些道教之中深负影响力的人,除了对于他们个人的人格魅力的认可之外,其中也有一部分这个原因在里面,不能否认。

    而眼下,不就正是一个绝妙的好机会?

    佛道之争,最终是两败俱伤的结局。历史上是李世民颁布了诏书,确定了道教的地位。但是在民间,对于现实就算是想要积极,却也没有条件和机会去积极的广大贫苦百姓们,心灰意冷之下更容易认同佛教今生受苦,追求来世的观念,因此佛教却进一步压榨道教的空间,实际上道教在后面过的并不太好。

    借着佛道之争的机会,岂不是可以改造道教,让道教更受人欢迎,更受帝王看重的同时,也让道教去多多研究自然现象,探求自然规律?(未完待续。)

第491章 佛道之争

    “佛道之争,由来已久。自迦摄摩腾与诸道士论难以来,便从来没有停过,互有输赢。”夏鸿升看看袁天罡,说道:“却不知道,袁道长是何态度?”

    这就是明知故问了,只是要听听袁天罡对于佛道之争的决心如何而已。

    却听袁天罡说道:“先者,佛教来自天竺,乃夷狄之教。夷狄不文不化,所思者低落,不及华夏,故不当信从。再者,华夷地域不同,益证老子序中以东为木,属阳,为道之所出;西为金,属阴,为佛之所生。阳尊阴卑,故道教优于佛教。华夷之间,种族不同,夷人始信佛教,汉人不当信。三者,佛教之流于入中土,每致国家之衰乱,百姓之凋敝,可见其果为妖言惑众,断送气运,故不应信。”

    这措辞就已经说的十分严重了,可见袁天罡是打心底里反对佛教的。这样主观性太强,只知道仇恨佛教,却不知利用了。

    统治者的推波助澜,从来都是佛道之争背后的一大原因。而现在,统治者是偏向道教的,且还偏向的很多,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可惜袁天罡他当局者迷,没有看到这一层啊。

    “佛道之争,虽属宗教之冲突,然二者之兴替,皆不离帝王之爱恶亲仇,结果有力者较易获胜,失败者,每遭毁灭之厄运。”夏鸿升摇了摇头,押下一口茶水,说道:“可惜不论是佛是道,却都是置身其中,当局者迷,看不清楚这一层。佛道二教各有其特色与信众,对立结果往往意气用事,各成派系。排斥异己,或互相诋毁,佛徒作笑道论,道流亦作笑佛论以敌之,各揭彼短,以扬己善。极尽对骂之能事耳,却是落了下乘。”

    夏鸿升的话令袁天罡先是一愣,继而眼中一下亮了起来,试探着问道:“夏侯可是欲帮贫道振兴道门,驱逐夷教?!”

    夏鸿升笑了笑:“驱逐倒不至于,在下可没有那种本事。只是稍微有些主意,或可帮上一些道长的忙。”

    袁天罡闻言立刻激动而起,两眼紧紧的盯着夏鸿升,忽而一下子弯腰下来。躬身施礼道:“还请夏侯助我道门,指点迷津!”

    “道长快快起来,这可使不得!”夏鸿升将袁天罡搀了起来,重新坐回椅子上面,才又说道:“我承蒙道长看起,平素以平辈相交,早已将道长当作友人,故而才愿意帮忙。道长可莫要再如此了。”

    “还请夏侯指点!”袁天罡很是激动的崔问道。不是袁天罡不淡定,而是夏鸿升带给他们的感觉太过神奇。实际上。一直到现在,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还坚信夏鸿升一定是仙人弟子,所以才懂的这么多凡人闻所未闻的东西,他们才看不清楚夏鸿升的命数。所以此刻听闻夏鸿升要帮助他,就立时激动了起来,以为到底是仙人弟子。是向着道门的,而仙人弟子都出手了,那自然是胜券在握的,是以才激动如斯。

    “这就先要问出几个问题来,然后再围绕这几个问题。去制定措施。”夏鸿升喝了一口茶,对袁天罡说道:“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道教。问这个问题的意义,是在说道教的宣传!所谓宣传,就是要广而告之,让天下的人都知道道教,知道的人越多,可能加入道门的人数就越多,这是基数。这里说的宣传,可不止是让人知道有一个道教这么简单,而是对于道教的道理,有人去讲解,去传播,这很重要。为什么信佛的人越来越多?就是因为有许多僧众会深入民间,向那些没有能力和学问去自己参悟的百姓讲经。相比之下,道士们则更加注重于个人的修行,却不深入民间去讲道传道,不接地气。试问道长,两个宗派,一个你只听说过名字,另外一个却知道其道理内容,了解更多。相比之下,道长会更倾向于加入哪一个?”

    袁天罡深思一下,说道:“不错,我道门虽然也有传道讲道之人,比起佛门,却的确少了许多。”

    “第二个问题,道从哪里来。问这个问题,其根本在于完善道教的理论和形象体系,由虚无缥缈的道理,转化为真实可知的某个具体名字,某件具体事情,从而使百姓有迹可循。”夏鸿升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佛教有佛陀,有菩萨,有金刚……林林总总五十多个位阶,根据道行高低,等级严明。信徒们知道这些形象,知道自己信的是谁,是掌管什么的,做过什么事情。而反观道门,则那些仙人繁杂无比,一个人甚至有许多不同的化身不同的名字。神仙体系杂乱繁冗,使得信徒眼花缭乱,不知自己该信何人,亦不知自己所信之人有何事迹作为,自然难以产生认同之感。”

    “这……三清道尊在上,不过,往下去,却也的确有冗杂之象。”袁天罡迟疑了一会儿,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这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道往何处去。”夏鸿升看了看袁天罡,笑道。

    袁天罡一愣:“道往何处去?!”

    “对!道往何处去!”夏鸿升说道:“这个其实最重要的。这个问题的实际意义在于,道的目的是什么,是用来做什么的,乃至于在达成这个目的的过程中,能够为帝王,为社会,为百姓带来些什么。说的更露骨一些,就是能带给人什么利益。在下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听起来很是功利,但却是人世间的常态。倘若道教能带给帝王利益,那帝王自然推崇,带给百姓利益,百姓必然支持,带给社会利益,社会就会赞颂。如此一俩,帝王推崇,百姓支持,社会褒扬,道门何愁不兴?”

    说完,夏鸿升端起茶杯喝上一口,静静看着袁天罡低头沉思。

    良久,袁天罡忽而两手一拍:“夏侯精论,果然一语中的!贫道置身其中,却竟然没有看出来我道门比之佛门,所差的这些短处!”

    夏鸿升点头而笑:“不错,道教本来比佛教更加积极,更具优势,不须在下再去多提。是以在下只指出不足之处,倘若能够补全这些不足,那不论是佛还是域外他教,又有何惧哉?!”(未完待续。)

第492章 改造道教

    袁天罡站起身来,去书桌上拿了纸笔过来,坐下之后奋笔疾书,将方才夏鸿升说言一一记了下来,又拿起来细细看过一遍,这才放了下来,又对夏鸿升问道:“如此三个问题,的确都是我道门比之佛门所缺者。然佛门相较于我道门,所去者远矣,倘若我道门能补足此所缺者,当不惧其所争者。”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不过,在下却还要一个问题想要问一问道长。”

    “夏侯请问!”袁天罡正色说道。

    “方才这三个问题,袁道长觉得哪一个最为重要?”夏鸿升笑问道。

    袁天罡思索片刻,说道:“该是最后一个吧!……不,该是头一个!恩……又或者……”

    见袁天罡为难起来了,夏鸿升于是说道:“很难抉择吧。在下此问是要告诉道长,这三个问题同等重要,但是在不同的环境里面,却有着不同的先后次序。它是随着眼前的具体环境可变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